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正觉?正觉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正觉”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正觉”的解释

  (一)梵语samyak-sam!bodhi,巴利语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阅“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正觉”的解释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正觉”的解释

  1.真正的觉悟。2.成佛叫做正觉。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正觉”的解释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面齐平,起于正觉。 - 朱芾煌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正觉”的解释

真正的觉悟,成佛叫做正确。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正觉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