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svabha^va-vikalpa。三分别之一。又作自性思惟、任运分别。于心识之认知作用,指任运觉知现在所缘之境,稍加推测思考而分别其自性。盖以欲界及色界初静虑共为有寻有伺之地,必说自性分别。关于其体,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谓,其体为寻与伺;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二则均谓,其体仅为寻。[三无性论卷上、摄大乘论释论卷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参阅“三分别”531、“分别”1315)
(术语)三分别之一。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自性分别?谓于一切色等想事,分别色等种种自性,所有寻思;如是名为自性分别。
二解 显扬十六卷八页云:一、自性分别。谓于色等想事,分别色等所有自性。 - 朱芾煌
三分别之一。又作自性思惟,于心识的认知作用,指任运觉知现在所缘之境,稍加推测思考而分别其自性。因为以欲界及色界初静虑共为有寻有伺之地,必说自性分别,其体为寻与伺。但《俱舍论》卷二,则谓其体仅为寻。见“三分别”条。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