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苑珠林》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经文2122卷53页码: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九十七

  卷第九十五法苑珠林卷第九十六 /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舍身篇第九十六(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夫色性无象触必归空。三世若假入微终散。虽复回天震地之威。会归磨灭。齐冠楚组之丽。靡救埃壤。所以形非定质众缘所聚。四尘不同风火常异。坼而离之。本非一物。燕肝越胆。未足为譬。菩萨利生方穷其旨。而积此沦昏生生不已。一念傥值曾未移时。障习相荡旋迷厥路。横指呼空。名之为有。养己伤命。号之为毒。蓄身外之财。以充其欲。攘非己之分。用成其侈。岂直温肌嗛腹若此而已哉。至于积箧盈藏溢俎充庖。无始迄今供此幻我。亦未厌足。静思此事。岂不罪欤。今既觉过徒畜坏瓶。物我俱空宝惜何在。是以体知幻伪。大士常心。舍妄求真。菩萨常愿。证知三界。为晨夜之宅。惺悟四生。为梦幻之境。外云生以身为逆旅。死当以天地为棺椁。内云王子投身功逾九劫。刳肌贸鸽骇震三千。将今类古冀望同尔。欲使白牛有长路之能。宝舟有彼岸之力也

  引证部第二

  如金光明经云。佛告大众。过去有王。名摩诃罗陀常行善法无有怨敌。时有三子。殊特第一。第一太子名摩诃波那罗。次子名摩诃提婆。小子名摩诃萨埵。是三王子。于园游戏。渐到竹林憩驾止息。第一王子作如是言。我于今日心甚怖惧。于是林中将无衰损。第二王子复作是言。我于今日不自惜身。但离所爱心忧愁耳。第三王子复作是言。我于今日独无怖惧。亦无愁恼。山中空寂神仙所赞。是处闲静令人安隐。转复前行见有一虎。适产七日。而有七子。围绕周匝。饥饿穷悴。身体羸损。命将欲绝。第一王子见是虎已言。若为饥逼必还啖子。第三王子言。君等谁能与此虎食。第一王子言。此虎余命无几。不容余处为其求食。命必不济。谁能为此不惜身命。第二王子言。一切难舍不过己身。第三王子言。若诸大士。欲利益他。生大悲心。不足为难。时诸王子心大愁忧。久住视之。目未曾舍。作是观已寻便离去。尔时第三王子言。我今舍身时已到矣。我从昔来多弃是身。都无所为。随时将养令无所乏。而不知恩反生怨害。然复不免无常败坏。今舍此身作无上业。于生死海中作大桥梁。永离忧患无常变异。智慧功德具足成就。即便语言。兄等今者。可与眷属还其所止。尔时王子摩诃萨埵。还至虎所。脱身衣裳。置竹枝上。作是誓言。我今为利诸众生故。证于最胜无上道故。欲度三有诸众生故。是时王子作是誓已。即自放身卧饿虎前。以大悲力虎无能为。王子念言。虎今羸瘦身无势力。不能得我身血肉食。即起求刀了不能得。即以干竹刺颈出血。是时大地六种震动。日无精光。又雨杂华种种妙香。时虚空中有诸天见。心生欢喜叹未曾有。善哉大士。真大悲者。为众生故。能舍难舍。不久当证清净涅槃。是虎见血流污王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尔时两兄见地大动日无精光雨诸华香。必是我弟舍所爱身。时二王子心大愁怖。洟泣悲叹容貌樵瘁。复共相将还至虎所。见弟所著衣裳。皆悉在一竹枝之上。骸骨发爪布散狼籍。流血处处遍污其地。见已闷绝不自胜持。投身骨上良久乃寤。即起举手呼天而哭。我弟幼稚才能过人。父母所爱奄忽舍身。我今还宫父母设问。当云何答。我宁在此并命一处。不忍还见父母眷属。时小王子所将侍从。各散诸方互相谓言。今者我天为何所在

  尔时王妃于睡眠中。梦乳被割牙齿堕落。得三鸽雏一为鹰食。尔时王妃大地动时。即便惊寤。心大愁怖。而说偈言

  今日何故  大地大水  一切皆动

  物不安所  日无精光  如有覆蔽

  我心忧苦  目睫[目*需]动  如我今者

  所见瑞相  必有灾异  不祥苦恼 

  于是王妃说是偈已。时有青衣在外闻王子消息。心惊惶怖。即启王妃作如是言。向者在外闻诸侍从。推觅王子不知所在。王妃闻已生大忧恼。至大王所具传此事。王闻闷绝悲哽苦恼。收泪而言。如何今日失我心中所爱重者。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尔时大王  即从座起  以水洒妃

  良久乃苏  还得正念  微声问王

  我子今者  为死活耶  尔时大王

  即告其妃  我今当遣  大臣使者

  周遍东西  推求其子  汝今且可

  莫大忧愁  大王如是  慰喻妃已

  即便严驾  出其宫殿  是时大王

  既出城已  四向顾望  求觅其子

  烦惋心乱  靡知所在  最后遥见

  有一信来  既至王所  作如是言

  愿王莫愁  诸子犹在  不久来至

  令王得见  须臾之顷  复有臣来

  大王当知  一子已终  二子虽存

  哀瘁无赖  第三王子  见虎新产

  饥穷七日  恐还食子  见是虎已

  深生悲心  发大誓愿  当度众生

  于未来世  证成菩提  即上高处

  投身饿虎  虎饥所逼  便起啖食

  一切血肉  已为都尽  唯有骸骨

  狼籍在地  是时大王  闻臣语已

  转复闷绝  失念躄地  忧愁盛火

  炽然其身  诸臣眷属  亦复如是

  以水洒王  良久乃苏  复起举手

  号天而哭  复有臣来  而白王言

  向于林中  见二王子  愁忧苦毒

  悲号啼哭  迷闷失志  自投于地

  臣即求水  洒其身上  是最小子

  我所爱重  无常大鬼  奄便吞食

  其余二子  今虽存在  而为忧火

  之所焚烧  或能为是  丧失命根

  我宜速往  至彼林中  迎载诸子

  急还宫殿  其母在后  忧苦逼切

  与诸侍从  欲至彼林  即于中路

  见其二子  号天扣地  称弟名字

  时王即前  抱持二子  悲号洟泣

  随路还宫  速令二子  觐见其母

  佛告树神  汝今当知  尔时王子

  摩诃萨埵  舍身饲虎  今我身是

  尔时大王  摩诃罗陀  于今父王

  输头檀是  尔时王妃  今摩耶是

  第一王子  今弥勒是  第二王子

  今调达是  尔时虎者  今瞿夷是

  时虎七子  今五比丘  及舍利弗

  目揵连是 

  尔时大王摩诃罗陀。及其妃后。悲号洟泣。悉皆脱身御服璎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处起七宝塔。是时王子摩诃。萨埵临舍命时。作是誓愿。愿我舍利于未来世过算数劫。常为众生而作佛事

  又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略要云。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乃往过去无量殑伽河沙劫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是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殑伽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是名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名已后其身乃尽。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净明德国中。于净德王家忽然化生。而白父言。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我今当还供养此佛。乃至彼佛入涅槃已。收佛舍利作八万四千宝塔。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然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菩提心。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于大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已。自然还复。当尔之时。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得未曾有。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若有发心欲得阿耨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珍宝而供养者

  问曰。菩萨舍身得自杀罪不。答曰。依律未舍命前得方便小罪偷兰遮。若舍命已无罪可属。所以不得杀人大罪。若依大乘菩萨。厌离生死为供养佛。及为一切众生兴大悲心。无害他意反招其福。何容得罪。故文殊师利问经云佛言。若杀自身无有罪报。何以故。如菩萨杀身唯得功德。我身由我故。若身由我得罪果者。剪爪伤指便当得罪。何以故。自伤身故。菩萨舍身非是无记。唯得福德是烦恼灭故身灭故得清净身。譬如垢衣以灰汁浣濯垢灭衣在(自外经明。菩萨舍身。非唯一二。如月光舍头。尸毗割股。或作师子象王舍牙与皮或作鹿身禽王济厄樵人。或作大龟大鳖救人水难。或作大鱼肉山施饥拔苦。如是具列非一。并散配别篇。恐以文繁不可重述)

  颂曰

  龚胜无遗生  季业有穷尽

  嵇叟理既迫  霍子命亦殒

  屡屡厚霜柏  纳纳冲风菌

  邂逅竟慨时  修短非所愍

  恨我吾子志  不得岩上泯

  送心正觉前  斯痛久已忍

  既知人我空  何愁心不谨

  唯愿乘来生  怨亲同识朕 

  感应缘(略引九验) 黄帝时宁封子 宋沙门释慧绍 宋沙门释僧瑜 宋沙门释慧益 梁沙门释道度 周沙门释僧崖 周沙门释静蔼 隋沙门释大志 唐沙门释会通

  宁封子。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遇之。为其掌火。能出入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上下。视其炭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之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右此一验出搜神记)

  宋临川招提寺有释慧绍。不知氏族。小儿时母哺鱼肉辄吐。咽菜不疑。于是便蔬食。至八岁出家为僧要弟子。精勤禀励苦行标节。后随要止临川招提寺。乃密有烧身之意。常雇人斫薪[卄/積]。于东山石室高数丈。中央开一龛。足容己身。乃还寺辞要。要苦谏不从。即于焚身之日。于东山设大众八关斋。并告别知识。其日阖境奔波车马人众及齐金宝。不可称数。至夜行道。绍自行香。行香既竟。执烛然薪。入中而坐。诵药王本事品。众既不见。绍悟其已去。礼拜未毕。悉至薪所。薪已洞然诵声未息。火至额闻唱一心。言已奄绝。大众咸见有一星其大如斗。直下烟中俄而上天。则见者咸谓。天宫迎绍。经三日薪聚乃尽。绍临终谓同学曰。吾烧身处当生梧桐。慎莫伐之。其后三日果生焉。绍焚身是元嘉二十八年。年二十八

  宋庐山招提寺有释僧瑜。姓周。吴兴余杭人。弱冠出家业素纯粹…

《法苑珠林九十七》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