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渐备一切智德经》

「法华部·华严部」经文285卷10页码:P0458
西晋 竺法护译

  《渐备一切智德经》一 ▪第2页

  (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欲度此  不可卒得闻

  其能离志念  永除众狐疑

  一切未有愍  照以此经典

  是故辩才尊  缘住慧径路

  所处奉斯行  游步依本业

  至行入境界  普到佛圣智

  愍一切众生  布散此法因

  于是金刚藏菩萨。观于十方。欲令众会重怀悦豫。渴仰于法。兴发大哀无极之慈。应时因是。嗟叹此颂

  大圣之道法  微妙甚深远

  无念以舍念  清澄永难了

  圣明达玄微  智慧解所行

  自然业寂安  柔仁无诤乱

  自然空净法  寂寞除苦患

  游居至解脱  逮平等灭度

  无限无极义  言辞近超度

  以越于三世  行等犹虚空

  诸众祐所行  寂然甚淡泊

  一切之行业  径路难逮解

  此等行如地  志性亦若斯

  甚难可讲说  何能分别了

  以去弃心意  永无心句迹

  诸众祐所行  智慧消言食

  亦复无所行  无阴众衰入

  圣达依慧业  其心无想念

  犹如有飞鸟  游行在虚空

  不可以言辞  何况欲睹见

  安住自然慧  如是行道住

  其心所行念  不可分别知

  何所有入处  殊胜慧土地

  愍伤常慈哀  志愿普备悉

  渐以具众行  心亦无想念

  犹如心本性  智慧以明了

  如斯行之业  微妙甚难解

  自己志性无  不可卒达知

  何况能宣布  安住之所念

  一切共恭敬  明听玄妙教

  以入正真慧  如行道之住

  若于亿千劫  不可尽究竟

  等俱咸悦豫  普共且专听

  至诚妙真义  无厌亦无异

  不以为愦乱  犹如成大海

  今当具敷演  诸众祐道行

  又当班宣说  殊特之法音

  牵引众譬喻  正真等文字

  其所讲分别  甚难可解散

  安住行业事  如是不可量

  今已得逮入  吾我之自然

  咸乐如一渧  且听所宣言

  尔时金刚藏菩萨大士。谓众会者。佛子且察。诸集众生。积累德本所行真谛而无虚伪。所造行业甚善将护。诸佛兴世常勤供养。极以合会诸清白法。恒以咨受善知识俱。以除忧戚志性宽弘。笃信微妙定意平等。面睹现在愍念慈哀。心常志慕诸佛圣慧。化诸众生悉发道心。皆令至真好一切智。其十种力强而有势。则得游行大无所畏。其意坦然得佛正法。拥护救济一切众生。修大愍伤其哀清净。十方无余悉解一切。明智至门悉现目前。一切佛土无为清净。一时觉了三世世事。转大法轮疗众疾病。菩萨大士须臾发意。愍众生行无极大哀以为元首。智慧明了甚为巍巍。常勤学受善权方便。意性和柔亲近道法。如来十力不可限量。善思选择计一切人力佛力最上。所宣法门无所挂碍。而以和顺自在之慧。佛悉了知一切佛兴。因是自在。造立道法法界行最。立虚空际。所可发心。显了当来发菩萨意。适发道意超凡夫地。以得超越菩萨之地。则得生在如来种姓。因号之曰无所从生。无有罪衅。辄以回转世俗所趣。适过世俗由度世行。因得住立菩萨道法。已得住立菩萨道法。便能顺从三世佛教。勤心道义常深第一。菩萨住如是道法。悦豫道地。佛子当知。如斯得立住菩萨道。所行不动入不回还。以住菩萨悦豫地者。因是发意多所悦豫。其有见者莫不欢然。常有恭敬以致利养。其来见者咸共欣喜。开化众人佥然受教。普来云集共相娱乐。虽致远近计无坚固。常抱仁和无所伤害。恒志悦豫心不怀恨。和颜悦色而无嗔恨是为菩萨悦豫之地。住于道教。诸佛世尊。皆共念之。第一悦豫思于佛法。适发悦豫。念于菩萨大士本业。适怀悦豫念菩萨行。适发悦豫念于六度清净无极。适发悦豫。念于开士所住殊特。适发悦豫。思道最微而无等侣。适发悦豫。用众生故利益道义。适发悦豫进心深法。适发悦豫。念于如来至真之教。念以劝化一切众生。适发悦豫。念诸菩萨入如来慧精进之业。重复思惟将导不逮。为以得度。说诸众生所慕境界。怀来进入诸佛平等。已得远出愚痴之地。亲近道场。断除一切恶趣勤苦。为诸众生劝导之首。已得睹见如来至真。具足成就如来境界。皆已逮睹诸菩萨定平等之业。故悦豫耳。永以消除一切恐惧。衣毛不竖。故悦豫耳。所以者何。是故佛子。诸菩萨学以是悦豫。便逮得立菩萨道地。以得住立菩萨道地。诸所恐畏。永无复难。在无命安。无世俗畏无死之畏。不畏恶趣。所入众会无所忌难。皆以永除一切诸惧。所以者何。无吾我想。不贪己身。况复贪爱一切荣异。所生业乎。不畏无寿。亦不思念悕望侥幸。唯愍群生一切所有无极之业。救诸穷乏。贪不识道是无俗畏。成其道明。不自见身。不畏失己无吾我想。不畏当死。虽身寿终。成菩萨行。不离诸佛。由是之故。不畏恶趣。普观世间。察于道心。而无等伦。志性仁和。谁能踰者。以是之故。所入众会。不怀忌难。离于恐懅。衣毛不竖。佛子当解。菩萨大士。以具大哀。不抱伤害。修本净心。益加精进。合集一切众德之本

  佛言。以笃信至。威神渐备多所欢悦。净诸不信。笃信以兴。常行愍哀。归无极慈。心不患厌生死之难。志于惭愧。而自庄严。心所生处。忍辱仁和。若干种物。供养奉上如来至真最等正觉夙兴夜寐。精进勤修。不厌讲诵。积功德本。习于善友。以法乐而自娱。求博闻不懈惓。若闻法顺思惟。已思惟无所著。不悕望衣食。业诸利养。心不贪慕。万物恩爱。心永已除。唯慕义求三宝。发意之顷。不废正行。勤修慕乐一切智地。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佛十八法。专精奉行六度无极。弃捐虚伪。而无谀谄。言行相应。不违心口。所至到处。常顺言行。未曾毁乱如来种姓。恒一心念菩萨禁戒。一切智心。不可动摇。犹如太山不可倾覆。普于世间。无所慕乐。求度世业。以化未闻。学于道品。不知厌足。心常勤勤。求殊特事。是为佛子如是像业清净道事净菩萨法辄得坚住悦豫之地。世尊复言。若能得立悦豫地者。成菩萨住建立广大无极之道。如是景模无限大愿弘誓之铠。又有十事法。何谓为十。班宣无尽。和雅音辞。至于无喻。无不周悉。供养诸佛一切奇珍。笃信微妙清净之业。法界坦然。志归空界。究畅解达。于当来际。一切无想。无所悕望。令佛道兴。无所思乐。所奉事者。供于无极。志务大愿。念诸如来所开演教。执持法目。将护诸佛诸菩萨业。不违一切平等觉训。已能具足如上法训。辄得出生。在兜术天上。从天来下。入母腹中。处在胎藏。从母腹出。随行七步。举手自赞。三界最尊。释梵稽首。诸龙浴体。学书手博。游观所睹。出家入山。成佛降魔。释梵劝助。转大法轮。现大灭度。供养舍利。宣布道化。显众经义。皆以一时。至不退转。法界弘广。不可限量。处虚空界。究竟解畅当来之际。于一切念而无想念。从无数劫。会成佛道。笃信无惓。俱往合同。班宣义音。无极弘誓。乃至菩萨一切诸行。弘普无穷。无量无数。摄取一切诸度无极。住清净道。校计众会品类音响有相无相。合会别离有为无为。为诸菩萨一切师首。道住真妙。所演章句。诸度无极。所当宣行。勤修正行。而无所生。近成发心。以能具足此诸法已。具足解畅众生境界。色无色想。无想有想无想。水生陆地。合会聚处。一切所生。三界受形。六品所趣。此皆受形。而有处所。受无像形。一切无喻众生之界。悉分别之。化入佛法断除一切有为所生。则得建立成一切智。是则名曰法界弘广。而得处在虚空之界。心能解畅当来原际。一切诸想有为之业。笃信无惓。演御音响。乃至无极弘誓之业。一切解此众生境界。道俗悉达无所不通。普诸佛界广狭粗微。大小所现。有量无量。眇眇难名。旷远原顶。入于平等。已入平等。晓了诸根。一切罗网解如门阃。入诸十方。以慧遍观。解畅法界虚空原际。则得了入无极弘誓。又一切国以为一国。又以一国为一切国。而平等御。清净无秽。其光普照无量佛国。庄严诸国。永无尘埃。分别清净章句所归。圣慧道堂。不可限量。具众生愿。显示诸佛微妙境界。随其黎庶本行所兴。而为现化。法界弘广。察空虚界永无边幅。究竟本际一切想念。计校合会。无有休息。亦不信随邪行之业。修于清净。建弘誓铠。以化未闻。使诸菩萨入寂和性。当行至诚。积功累德。以一缘进。劝化诱导一切菩萨。未曾违舍菩萨之业。恣其意解。显现佛兴。自发己心。思如来教。无复往返。逮致神通。普游诸国。其大圣慧。不可思议。行菩萨业。法界弘广。虚空之界而无边际。游当来际。达诸想数。佛与众数。其行之数。莫能损毁。入于圣智。显发言行。无极弘誓。行菩萨道。心得逮转。不退法轮。其身口意。未曾虚妄。适得见佛闻经法教。班宣圣众。演明智业。适发悦豫。消除尘劳。致真志性。犹大医王疗众生病。皆修一切诸菩萨行。以故名曰法界弘广。其虚空界而无崖际。畅当来际。皆知一切无央数劫。众生行迹。善恶所趣。在于十方诸佛国土。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入于一切体中毛孔。尽遍众毛。在所生处。坐佛树下。转于法轮。现大灭度。修大境界。宣佛慧业。在众生界。从其本行。兴佛现形。频数开化。灭众秽行。一成佛道。普通法界。谦下恭顺。靡不周悉。一发音响。皆悦一切众生心性。现大灭度。不毁十力。以大明地。显示宣布一切法藏。神足法慧。六通之业。周游十方诸佛境界。以故名曰法界弘广其虚空界而无崖际。畅当来际无央数劫。当成佛道。致大神通弘誓之铠。是为佛子菩萨十愿。以得亲近具足十愿。令无央数不可称载诸菩萨众。心怀悦豫。住菩萨地。随时开化佛言。是菩萨学。以成此愿。复有十事所可班宣不可究竟。何谓为十。众生境界不可究竟。诸佛境界亦不可尽。其虚空界亦不可量。思法境界亦不可畅。无为境界亦不可限。佛之境界不可得底。如来境界亦无崖际。其心因缘亦不可限。慧行本末不可得崖。诸佛境界所可进退。法回慧转不可究竟。是为十事众生境界不可究竟成大弘誓。是十事业。一切皆悉不可究竟。诸界虚空。法界无为。佛与如来。其心慧行。世界法转。慧进致成。是大弘誓亦尽无尽。众生之界亦不可尽。以不可尽此众德本。如是究竟成其道慧。以是巨尽众德之本。成无损秏弘誓之铠。其心微妙而怀仁和。常…

《渐备一切智德经一》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