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八十 ▪第3页
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我求菩提功德故 以牙奉施于彼人
又念过去作雉身 在于旷野缺林里
彼林为火所焚燎 时我救林天雨花
我昔曾作九色鹿 饮水食草恒河边
其水深广漂流急 有人堕河我救之
其人贪财受王募 多将兵众来害我
我求菩提行慈悲 于彼人所亦无恨
又念过去曾作龟 济度商人令过海
五百商人食我肉 我时亦无嗔恨想
我念过去行菩提 曾作鱼身游水里
怜愍一切舍身命 百千众生来食我
我见百千众生病 化身为药犹如山
欲令众生除病苦 变作虫身名为月
又念曾作师子王 巨身大力仍有慈
时被毒箭所中射 于彼人所起慈愍
又念过去作马王 身色白净犹珂雪
常在大海高山顶 度诸商人罗刹难
又念过去求菩提 曾作国王名居邪
见于五欲多诸患 不随淫女谄诳言
又念过去曾作兔 常化诸兔以善事
时与仙人同居处 舍身投火救仙饥
又念过去作鹦鹉 常处多饶花果林
报枯树恩不舍离 释变枯树生花果
又念曾作猕猴王 见诸猕猴被龙害
遂教猕猴竹筒饮 猕猴悉免诸龙难
又复重念作鹦鹉 取人稻谷养二亲
稻主执我生嗔恚 云何盗我熟苗稼
我即报言汝种时 云施一切众生等
我今取以养父母 是故不名为偷盗
稻主即时生欢喜 我是禽兽汝为人
善哉鹦鹉有智慧 能怀孝养供父母
我从今去以稻施 任汝供养于二亲
如是过去无量事 无有苦行而不作
未曾有怀疲倦意 以求无上清净道
若内若外所有物 无有一种而不起
持戒忍辱精进禅 无量方便及智慧
皮肉骨髓及以血 以施一切诸众生
往昔住于山林中 勇猛精进身枯竭
为求佛说大小乘 教示众生令入道
常乐在于头陀所 曾所修行无弃舍
如是一切难苦行 我于往昔无不行
我说未来众生等 闻我此等生轻笑
不信受行一句偈 反更毁谤如是法
斯由贪着衣食等 心常觉观多睡眠
谄曲毁法无惭愧 破坏正教无功德
闻此微妙寂静法 各共相诤非佛语
我师多闻犹如海 能讲能说最第一
彼亦不行如此法 决定非是佛所说
次前亦有耆老等 从昔已来诸名德
亦未受行如是法 汝等勿求虚妄事
于中无我无寿命 亦不说有富伽罗
唐自疲劳无福祐 徒修精勤苦行等
既言有法名大乘 云何复言空无我
以无众生无作者 是故于中不须求
此等文句假设作 亦如外道邪意说
如来不说如是事 呵骂毁辱诸比丘
此等不善无羞耻 姧伪欺诳无不作
来世于我教法中 而作形相诸比丘
内怀嫉妒慢覆心 手足扰动失威仪
袈裟恒常垂两角 身被法服常在村
游于俗间恒酒醉 身着法衣亲俗人
弃舍正教功德聚 乐为俗人通信使
畜养牛马诸畜等 奴婢作人不净物
种莳田园恒乱心 心乐诸恶无善行
亦不亲近善知识 口恒不择于语言
身中恶行无不作 贪取佛塔众僧物
何况己物而肯施 见他持戒诸比丘
谤毁言非真梵行 不护禁戒无威德
乐处俗家侵他妻 白衣畜妇犹怀愧
彼恶比丘贪转甚 畜养妻子求不厌
与诸俗人无有别 若有檀越请供养
施与衣食汤药等 受他信施无善念
唯增贪欲侵彼妻 心常系念女色边
随顺烦恼无圣行 方便诱诳诸妇女
教化俗人令断欲 谓贪欲者堕恶道
地狱及以畜生等 然于自身不依教
云何传欲教化他 此人三业不如法
所有眷属亦复尔 昼夜聚语无休息
唯论五欲诸世事 受畜门徒唯驱使
终无教诲以善道 多受弟子自围绕
显己德大招名利 外现异相诈慈悲
摄诸徒众不求利 门徒眷属多疾患
干枯病癞癣疮等 唯是杂类下人辈
终不教示圣种等 戒闻定慧悉弃舍
不行比丘所作事 非道非俗无所名
犹如烂坏腐朽木 于诸律仪生轻贱
布萨毗尼亦复然 自在游行背师教
搪揬如象醉无钩 或时诈现在山林
心常念于聚落事 三毒烦恼恒炽然
暂时不能寂静住 忘失诸佛教诫事
及以头陀功德等 我慢贡高满身中
堕于可畏阿鼻狱 昼夜恒论国土事
亦复论说于贼盗 身心专营亲缘事
舍离禅定及智慧 设有所作乐粗事
心存自安故营造 假使营理僧伽蓝
贪着房舍眉恒蹴 自身口意不调柔
徒众相学亦复尔 彼恶比丘设造寺
专为己身及眷属 若有比丘顺从彼
即便安置摄受住 若有持戒诸大德
方便善能说法利 自能调伏亦调他
如是比丘终不受 此房现今我受用
余房是我弟子住 自外己属诸同学
汝去此中无处停 现今所有床铺者
各以付他有所属 更无剩长可相容
亦无衣食汝须去 暂时所须尚不与
况借房舍及诸物 如是不行僧次法
彼恶比丘如俗人 多畜钱财眷属等
我诸弟子如法者 处处驱遣不听住
彼时忆念我所说 各怀悲伤入山林
呜呼我师微妙法 不久悉灭不复现
现有比丘求多利 身无法行疾有德
设有具戒功德者 为彼恶贱无利养
皆自伤叹去城邑 常住空静山林中
痴慢贡高诸恶行 常行斗诤两舌者
欺诳世人得利养 自谓与圣等无异
我此法教功德藏 具足一切妙功德
来世破坏不复现 以无持戒我慢故
又如宝藏为他坏 又如花池枯干竭
犹如宝舆自摧折 我法未来亦复然
彼恶比丘难调伏 灭我法行无有余
未来如是恶世中 破坏我法甚可畏
如是乐喜诸恶者 远离天人及善行
从于此身舍命已 堕于地狱畜生中
于彼无量亿千岁 具受一切诸苦恼
于后假使得人身 多苦秽恶恒不净
若盲若聋若眼瞎 恒常身体怀疾病
颜色丑恶见不喜 常怀畏惧承事他
难得心意无亲爱 所说语言无信受
若有如是恶行者 在所呵责驱出众
彼人多饶诸病苦 常被杖石打驱逐
常为饥渴恼其身 他人见者常轻贱
若闻如是众多苦 应舍诸恶心调伏
于诸众生行善行 勿令于后生悔心
若有爱敬佛世尊 圣众持戒头陀法
汝应勤求如是行 应舍眷属及名利
此皆颠倒如幻化 应观有为如泡梦
恩爱合会必别离 一切有为不久住
莫舍正勤诸力等 勤求诸地波罗蜜
乃至未觉妙菩提 常应修集一切行
尔时佛复告护国菩萨言。善男子。于未来世。行大乘菩萨富伽罗等有如是等过患。应自远离自不勤求。而与此人共相习近。不勤正行自行谄曲。亲近行谄曲者。自无智慧随顺无智慧者。贪求世利恒无厌足。悭惜他家嫉妒胜己。谄曲诈伪无羞无惭。诈现圣相自尊自重。徒众眷属各相誉赞以求名利。求利养故常入聚落。既不怜愍一切众生。亦不为教化诸众生故。常自说言我有平等。恒作是念。云何他知我是众生真善知识。知我多闻。实于佛法无恭敬心无求法心。犹如破器无所复用。如懈怠人无有成办。相求过失行于方便。无智懈怠唯恶觉观。各各论说破法等事。固执恶心至死不悔。多集悭贪。所畜眷属亦学是师。以自围绕在我法中。如是行者凡所作事。不问明哲不求佛法。以无精进行故生贫穷家。从贫穷家而得出家。于我教中得少利养。心生欢喜而无惭愧。彼等尚无忏悔之心。何能自觉胜智。彼等弃舍诸佛功德。而取现在名利。以得现在利故。自言我是沙门也。护国。我于如是富伽罗。如是人等。我不说其有随顺俗忍。何况能有诸佛大智。彼等远于人天道。况成佛道。护国。如是等人。我说有八种法障碍于菩提。何等为八。一者当生三恶道。二者当生边地下贱。三者当生贫穷。四者颜色不正。五者愚痴无智。六者常与恶知识相会。七者多诸病患。八者得大恶病以取命终。护国。此等八法是障碍菩提。所以者何。护国。我亦不说但以有言说而得菩提。我亦不说诈现圣者有清净行也。我亦不说有谄曲者有菩提行也。我亦不说多贪利养者有供养佛行也。我亦不说有我慢者有清净般若行也。我亦不说无智慧者能决他疑行也。我亦不说有妒嫉者有净心行也。我亦不说不精进者能得诸陀罗尼行也。我亦不说不乐功德者而得善道行也。我亦不说悭惜他家者有身心清净行也。我亦不说诈现威仪者能值遇佛会也。我亦不说乐在俗家者有清净口业行也。我亦不说不恭敬者有心清净行也。我亦不说有不知足者有乐法行也。我亦不说惜身命者有求法行也。护国。我虽呵骂毁呰六师。然彼诸外道在我法外。入我法中作诸恶业。我若毁辱过患倍彼六师。何以故。彼等但为自口言。我是比丘。而以无行欺诳一切天人世间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仪浊乱无恭敬 唯增我慢贪名誉
烦恼覆蔽心迷醉 此等远离妙菩提
耽著名利及懈怠 懈怠增长失正念
若无正念失持戒 若无持戒失善道
彼人生在贫穷家 得出家已着利养
如人弃舍于真金 担负草秽以为宝
为求名利住山林 至彼更求诸等侣
弃舍神通辩才智 求现名利及眷属
若彼命终堕恶道 或生贫穷下贱中
懈怠恶色无威德 斯等皆由我慢受
彼既远离诸善行 亦由放逸失正念
在于长远大恶道 亿千劫中未能脱
若求名利得菩提 提婆达多应是佛
毗岚猛风吹坏物 懈怠无戒亦复然
自无善行贪女色 戒行不净失功德
于我法中无所用 无智犹如朽烂木
若为菩提求佛法 何得不依解脱行
犹如黐胶缚猕猴 我慢求道亦复然
我昔为求一句法 弃舍身命为菩提
彼人懈怠舍我教 如是无利于我法
我昔为求善教故 投身高崖及火聚
我得闻已如法行 弃舍一切爱憎等
彼人闻我功德法 曾不爱乐于一句
无法云何得菩提 犹如盲前说道路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宝积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0】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