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璎珞经》六 ▪第3页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一名现在报)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愍普育养 不着身想本
法性无高下 是谓三禅行
菩萨根本行 惟空无相愿
得趣泥洹门 是谓三禅行
道从四等心 弘誓不可动
十慧超众道 是谓三禅行
具檀度无极 拯济下劣人
随所充其念 是谓三禅行
守戒无所犯 如护吉祥瓶
念念不杂想 是谓三禅行
忍辱行之本 受对心不变
无想如虚空 是谓三禅行
无数劫精进 终不怀懈怠
教训众生类 是谓三禅行
正受三禅行 一意念不变
感动十方界 是谓三禅行
智慧大海渊 平等无有二
蠲除诸妄想 是谓三禅行
善权无方法 变现无有量
不计有贵贱 是谓三禅行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百千亿众生皆发无上心。得三禅行◎
◎
菩萨璎珞经随行品第十九
尔时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摩休勒人与非人。及诸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自生念我等欲观如来神智变化无量。游诸世界还复故处无觉知者。时有梵天名曰尊复尊。从他方佛刹来。行过三禅无所复畏。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而作颂曰
天尊三达智 悉观三世本
断惑去狐疑 为现神智道
如尔性自然 行过超三有
菩萨璎珞慧 为总何等行
道树诸法本 无生心第一
自寤无师受 为随何行得
超越下劣地 上慕菩萨道
宣畅四要法 梵行清净本
天世众生类 念念各不同
灭想令不起 何由而得成
法界本自空 受慧有若干
一行得作佛 复由何等办
生死十二海 流转尚不停
佛慧无边际 寻究而度之
道本从一相 断灭无所生
观外身尘劳 内法亦复然
来处去此远 愿乐欲闻法
唯尊一一演 永令无尘湮
尔时世尊告尊复尊曰。善哉善哉族姓子。能于如来前而问斯义。今当以偈一一分别
本从无数世 亲近善知识
不见本末空 是谓随行得
思惟无量法 分别本末空
道果不染污 是谓随行得
所念不处邪 不离正法本
一相本自寂 是谓随行得
十力王三千 永度彼此岸
修行本无法 消灭五阴苦
慧明所照处 上彻空无际
善化随本教 是谓随行得
空性澹然安 无愿相亦然
三定等有伴 是谓随行得
当其入定时 诸法无所有
舍身染一身 是谓随行得
诸佛法不异 分别随其人
过去已灭行 岂复有根兆
人智所修习 守信为权法
自灭吾我想 是谓随行得
从久远以来 众生染著有
有竟不自知 岂识无想法
但为大圣人 分别随其类
导引以正要 是谓随行得
劫数亦不难 令可如弹指
难寤痴惑人 就善乃为难
一身复一身 经历亿万姟
愍以无念想 不度终不舍
行本由自然 利钝各有品
今蒙大光明 是谓随行得
本我自造行 今复受其报
行尽无三界 独立无所猗
人想众常想 非是圣律教
能舍彼此想 是谓随行得
计身本自无 况有识神念
愚惑众生类 初不能舍离
道忍有五行 初念中亦然
思惟不净观 是谓随行得
身净无瑕垢 终不造邪业
所以口真诚 由本无欺故
道润所及处 辄得有所济
由前有粗涩 岂怨润不及
弘誓恒平等 不念粗以细
行等无彼此 是谓随行得
人知超其难 自守无他念
自济复济彼 是谓随行得
如人视五色 自起其识想
痛阴由是滋 不离大灾患
识法不可见 缘生若干念
一生复一灭 欲免甚为难
道慧有五相 分别成败法
行尽无窠窟 时识竟所在
一形受一形 身身不磨灭
夫欲伐其树 欲尽勿舍根
识根为蔓莚 所至无有碍
力士诸仙道 谁能寻其本
唯有三界尊 能摄使不逸
烧以智慧火 莫知闇冥处
无明众行灾 抑遏善根本
洗以八解水 除垢无尘堙
生死往来苦 今世就后世
咄嗟此苦恼 非圣孰能济
诸天受福堂 四梵亦复然
行由清净果 德为人中上
思惟古昔来 本无三恶趣
本造今自受 何为复有疑
若使诸世尊 不显曜道教
便于如来所 可讥说其过
吾亦愍念汝 受生不达本
如此众生类 不受圣训教
过佛无有量 汝由不睹闻
将来恒沙佛 岂从得蒙济
人心霍然寤 不待劫数期
一闻便成佛 不历诸法界
但念群品党 不殷勤于道
所以自坠落 永处五道渊
如鸟飞虚空 凭翅乃得逝
人无止观定 何由获空慧
生死无限齐 道力过百行
染以无形服 自致道果成
五阴本无形 为作形色相
德过诸释梵 为说无相法
行人观外色 内识往分别
彼色非我造 我心自往染
色本非我本 色性竟有无
计我识亦尔 本从何所生
尔乃自觉悟 外色自空寂
内识亦复尔 澹然本无生
人念非常空 自观身本法
尔乃得至彼 永处无为岸
本受五阴身 欲脱未能离
受胎是大患 未离有何益
五分法身具 戒定慧解成
熏以道德香 蠲除世臭秽
人解修明慧 亿劫不懈怠
众德自然具 故号无等伦
戾意随习俗 处尊不为憍
随行从高下 令立永处安
或入三涂苦 为现权慧智
外如代受苦 内心无所染
吾昔无数世 修行菩萨道
以获尽信忍 行过二住地
尔时诸佛集 普从十方来
为一下劣故 欲令免无救
诸佛各伸手 障令不至罪
罪力难可蔽 攘手牵入狱
诸佛寻其后 复到地狱中
欲救彼罪人 令离众苦恼
如来神智力 身放大光明
普曜地狱中 晃若同一色
罪人见光明 无复身痛想
皆悉蒙光明 得离地狱难
唯彼一众生 诸佛不能救
五逆不慎行 乃致是苦恼
吾从是以来 进行不懈怠
不以生死苦 中有变悔心
今既得成佛 号字释迦文
坏败五阴身 众德普备具
受罪无终竟 不识善根原
行尽超众德 乃应虚空性
恐今亦当有 受罪无救者
非神力所能 制住令不往
空性虽清净 行满乃得具
神足五通法 未能离此恼
五阴各有性 所造非一品
忍智度无极 行具乃得成
道生诸法本 滋长无有法
立志如安明 终不可沮坏
譬如有士夫 为空施畔齐
此由冀可得 欲免罪甚难
七宝诸宫室 象马国财宝
斯尽如幻化 暂有不常停
转轮圣王位 统领四天下
是亦磨灭法 无常不久存
如彼修行人 分别色根原
解知本自尔 是谓成色阴
身痛有百八 内外中间法
知痛所出生 是应痛阴法
想如野马游 坏有无所有
抑制想不生 是谓应想阴
三行成三法 灭三乃应三
拔断三毒根 不染三世有
五法已成具 不受识无识
无内外六尘 是谓为识阴
执四方便道 乘四无畏慧
超四道果证 故应四聚要
生死海无疆 旷大无边涯
乘六神足道 乃得游其渊
愍念愚惑种 忨习不舍离
形如芭蕉树 有皮里无实
我今树王下 璎珞诸道品
功勋超百亿 世雄尊第一
今日无等伦 现生于五浊
不为尘垢染 如莲华无著
当守护其心 不为尘劳惑
内以八正觉 璎珞身心法
外以诸相好 庄严诸国土
明慧修二观 相好自严饰
本从四大成 成败无所有
前念非后念 新新成尘劳
施心于一切 高下无所逆
内具度无极 无猗无所处
守戒常一心 观彼无所犯
拥护众道德 不阙戒性行
三地有十法 无形不可见
权诈入生死 示现世径路
生世众苦患 忧畏无数变
圣人能往来 不以此为危
大道本无形 非有无生慧
相相度无极 而自璎珞身
眼视上下眴 远睹无有疆
修净度无极 获此无碍报
脚跟细平正 修治大圣座
今获无垢报 具道度无极
[跳-兆+专]如布重金 亦不受尘水
举足如旋风 机关无触碍
心华不着尘 内悦色外发
皆由忍辱报 故号度无极
执心如金刚 演布道地法
知过无量世 具足无碍度
口演八种音 悉布诸言教
至诚不染有 是谓不欺度
道由三观想 能逮平等慧
心不着是非 应于无生度
初发弘誓心 不为少许人
自然成道觉 是名具空度
神足游佛土 身心无限碍
一意无移易 神足度无极
本由色堕有 知色非有常
今受此色身 众好度无极
痛法有内外 非苦非有乐
蠲除内外法 无行度无极
五根有五法 要由十八持
分别除去五 无报度无极
守护身口意 摄令无放逸
净响普照曜 八道度无极
不猗三觉观 亦无生起灭
息意不复生 无言度无极
清净如莲华 博闻无所染
常训化众生 净教度无极
平等无二想 不怀偏局心
如日照虚空 慧观度无极
仁智不可量 无生不可见
施心无量慧 道智度无极
观三千世界 起灭无所有
善觉寤一切 无想度无极
知生本无主 因缘生诸法
成就有无道 平等度无极
总持无碍道 解脱成就慧
分别无我想 空净度无极
生死有五难 染着世俗尘
游空无量境 权智度无极
已脱生死缚 游戏解脱中
清净无乱想 果报度无极
在世现苦行 执心如金刚
已超三有道 自然度无极
或在虚空界 念法无乱想
如空有所容 无形度无极
快哉无生道 永断诸尘劳
不见有往来 无行度无极
神足有四事 恒游十方刹
身心俱虚寂 明慧度无极
本从平等心 一意无所染
心超无量界 微妙度无极
观了生世苦 一相无所起
道心不可转 金刚度无极
无学修梵行 超越九次第
行尽不炽然 璎珞度无极
道从三慧观 分别定意行
自息心不起 无量度无极
济拔四恶道 越次不受证
自然灭无明 等分度无极
道教实微妙 精进不可踰
平等无二法 众行度无极
生世众苦难 常习无上道
不见有无迹 众想度无极
生死多限碍 不睹智慧光
道力以宣畅 积行度无极
成就九禅法 不染世俗智
一一分别想 戒训度无极
所以显现法 愍念…
《菩萨璎珞经六》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