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念处经》

「经集部」经文721卷17页码: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译

  《正法念处经》二十八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七(三十三天之四)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十一地。名离险岸。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闻知见。若人持戒利益众生。福德熏心。或功德人。持戒智慧。或复病人。施其一食。自不杀生。若空树中。或有虫蚁。种种细虫。若种种放牧牛羊象马驼驴之人。或冬寒时。冰雪霜降。于旷野中。放火焚烧。若有善人。或以水土。灭此烧火。见作劝止。自不故作。设作改悔。不生随喜。为说恐怖。令住善法。令彼众生住于善法。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如是之人命终。生于离险岸天。其地金银。种种赤宝。以为厕填。如是种种金银杂宝杂业庄严。种种众宝。种种厕填。种种宝树。以为庄严。种种禽兽。庄严其地。处处皆有禽兽之类。遍险岸地一切园林。无量七宝。以为庄严。离险岸天。住此林中。庄严之具。如融金聚。百千天女。以为围绕受五欲乐。随其住处。身出光明。岸树光明。亦如天身。于此林中。游戏受乐。与诸天女。往诣河林。其河两岸。多诸金树。黄金为叶。以树光明。令水黄色。悉无白色。其流駃疾。不见白色。于园林间。天子天女游戏受乐。天作是念今此树中。应出美饮。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即时流出。种种美饮。色香味具。以诸宝器而用饮之。饮天上味。受天快乐。见诸天女爱火所烧。以乐覆故。而不觉知。天子复念。我今欲闻种种音声。以善业故。随其所念。有风动树。出妙音声。胜五乐音。天子复念。今此树上。应当出于须陀之味。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即于树上。犹如大器。盛物泻之。从上而下。石蜜之味。不得为比。天子食之。歌众妙音。往诣宝地。谛观瞻视。常乐念欲。至宝地中。受五欲乐。舍此地已。复诣普林。其普林中。有七种鸟。真金七宝。以为鹅鸟。因陀青宝。以为鹦鹉。翅多赤宝。以为鸳鸯。毗琉璃宝。以为凫鸭。青宝车[(王*巨)/木]。以为孔雀。大青七宝。为命命鸟。珊瑚银宝。为迦陵频伽。其声美妙。如婆求鸟音。众所乐闻。翱翔空中。游戏自娱。其音美妙。如天女音。于莲花池。众蜂庄严。游戏其中。复于陆地。翱翔游戏。复有金树。种种叶影。映饰鸟身。天见众鸟。发欢喜心。耳闻其音。心意悦乐。天子行空。与鸟游戏。或于水中。与鸟游戏。或于陆地。共鸟游戏。如是天众。共鸟游戏。天子天女。互相娱乐天鸟仇匹。游戏受乐。比丘观鸟。受天乐已。而说颂曰

  畜生行欲  痴力所作  天若如是

  畜生无异  人受富乐  不着放逸

  是智慧人  愚者相违  放逸将天

  至于地狱  智者所说  放逸如毒

  愚痴放逸  着现在乐  放逸果熟

  后生大悔  观于放逸  无少利益

  若舍放逸  常无忧恼  放逸大苦

  不放逸乐  举要言之  应舍放逸

  若人爱苦  应行放逸  乐行放逸

  终无乐报  乐不放逸  至不退处

  不行放逸  常无苦报  此诸天众

  与鸟游戏  天与畜生  等无差别

  界道身意  一切皆坏  天人非人

  地狱饿鬼  意差业别  业别道分

  诸业分异  道亦如是  种种杂业

  生于天中  乐着放逸  不觉退没

  死相既至  汝当自知  于天中退

  受大苦恼  为痴所害  放逸所诳

  诸天渴爱  堕于地狱  戏乐自诳

  堕于地狱  受天乐已  后受大苦

  为心所惑  不厌生死  为爱所欺

  从苦入苦

  比丘如是以是偈颂。呵责放逸诸天子等。贪于五欲。不知厌足。如火得薪。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生于人中。常受安乐。饮食充足。国土丰乐。五谷熟成。或为王者。或为大臣。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十二地。名谷崖岸。此诸众生。以何等业生于彼天。彼闻知见。若人善心修行福德。施坐禅人得初禅者。自施其食。教人施食。施已随喜。教他随喜。是名布施。不杀不盗。若人道行。井泉池流施水之处。施其瓶罐。饮水之器。供给行路。复有异人。教他盗取。持度旷野。汝若不取。必当渴乏。尔时其人。虽知渴死。畏犯罪故。不受其教。不盗财物。亦不随喜。劝人不取。令住善道。乃至失命。不犯偷盗。云何不杀。自行不杀。劝人不杀。毁呰杀法。若屋窓牖。若户扇间。若屋梁上。有微细虫。若然火时。惧伤其命。不闭户牖。是名不杀。复教他人。令行不杀。住于善道。如是之人命终。生于三十三天。峪崖岸天受善业报。有一林树。名随时低。其林种种众宝光明。青毗琉璃。清净无垢。种种众鸟。出妙音声。花常开敷。流泉河池。以为庄严。青毗琉璃。以为莲花。庄严金峰。如融金聚。杂色众鸟。游戏其中。或于水中。或于陆地。或于山峰。险岸山窟。出众妙音。善业所化。受善业果。种种天女之所围绕。天鬘天衣。以为庄严。色相威德。端严殊特。于此林中。歌舞游戏。以善业故。林中天鸟而说颂曰

  众生造善业  天中受快乐

  若造不善业  地狱受苦报

  既生于天中  而能自觉悟

  从乐得乐果  不为爱所惑

  业绳缚众生  长在三有狱

  业力自在转  如毂转众辐

  轮转于三有  八方及上下

  业力风所吹  如尘游虚空

  因缘之所生  如莲花庄严

  如是天庄严  皆从善业生

  譬如清净水  如虚空无尘

  如是清净心  能至安乐处

  解脱三缚人  能护于五根

  远离一法人  天中受安乐

  无惭无愧人  不调恶知识

  如毒亦如火  智者应舍离

  实语行施人  常应乐亲近

  常慈心众生  此道生天中

  直心不谄曲  布施修正念

  以是自业因  来生此天中

  世间一切命  皆由法非法

  救护无过法  是故应行法

  若人舍离法  乐行不善业

  为恶之所烧  受苦无穷尽

  既得生天已  若纵放逸心

  其人善业尽  退时乃自觉

  究竟乐为胜  无生亦无死

  死网缚众生  无有安乐处

  随其受乐处  爱心转增长

  爱火烧众生  地狱受苦报

  勿得行放逸  诸天所不应

  放逸过所坏  退失于天处

  如是天鸟。说此法时。天子心乱。念诸天女。于利益法。不听不受。渴爱五欲。心意耽着。于莲花池游戏之处。欢娱受乐。复往山峰。名乐游戏山峰。有鸟名曰戏乐。游戏池中。互相娱乐。时天见鸟。作如是念。奇哉此鸟。种种众色。种种音声。胜一切鸟。是时天子。复作是念。我今乘鸟。游观林池。天既念已。即时鸟身。自变粗大。尔时天子。以手摩扪。乘之游空。翱翔受乐。天子复念。于鸟背上。化七宝殿。园林花池。皆悉具足。种种众鸟。以为庄严。上乘虚空。与诸天女。种种庄严。处处游戏。受种种乐。遍观诸天所住之处。既观察已。转增爱着。足百千倍。不可为比。如是爱火。六欲炽然。不可调伏。妄爱为乐。实为大苦。乘鸟游空。五乐音声歌颂之音。其声美妙。不可譬喻。遍见一切天子天女。于须弥山。园林池流。山谷树林。莲花遍覆。多有众鸟。皆悉见之。一一住处。无量百千诸天所住。处处观之。犹不厌足。诸根爱着贪着五欲。欢喜无厌。爱心增长如是多时乘鸟游戏。观须弥山王。六万诸山。善业诸天之所住处。无量宝焰光明庄严。甚可爱乐。须弥四面。有四种色。谓毗琉璃。白银黄金颇梨之色。此天遍行。观须弥山。乘于鸟殿还其所止。至其住处。如天所念。色相庄严。是时天子。复乘鸟殿。至摩时多池。其池周匝广五由旬。青毗琉璃种种莲花。以为庄严。鸟至此池。与诸天女。受五欲乐。犹如众蜂贪嗜花味饮于摩偷。食须陀味。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服天宝衣。与诸天女。游戏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得生人中。常受富乐。多有乘骑游戏之处。或为王者。或为大臣。人所敬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三地。名摩尼藏。众生何业而生此天。彼闻知见。若有善人利益众生。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住善道。自不杀生。乃至见于酒蜜之中。有湿生虫。若不漉治。终不故饮。不教他作。亦不随喜。知不善业。舍而不作。见他作恶。舍不亲近。劝令修善。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乃至入于塔庙。若有供养佛塔灯明。不以此光营作众事。亦不取烟以为书墨。微细之罪。悉皆畏惧。是名不盗。复有不杀及不偷盗。不杀生者。乃至蚊蚁恼触于人。亦不杀害。心不念杀。若见他杀。劝令放舍。语其人言。若杀生者。是不善业。命终当堕活地狱中。如是教他。令不作恶。安住善法。如是善人。自持禁戒。令他住戒。若行旷野。若饥馑世。以饮食施。若其饥饿困逼之时。不盗他食。于旷野中。贫穷饥困乏少粮食者。能减己食。施诸贫人。以思心福田二事胜故。得大果报。以时施故。何以故。病之大者。无过饥馑。是故施食。得大果报。如是二种。持戒之人。自利利他。善心直行。第一善人。乃至小罪。常怀大惧。以众宝珠。施于父母。或以珠璎。施如来像。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摩尼藏地。生彼天已。受第一乐。五欲自娱。是善业人。威德光明。皆悉普照五百由旬。譬如日出普照众山。此天光明。照一切地。亦复如是。其众宝地。先具光明。如是天子。身光既照。百倍转胜。其诸光明。青黄朱紫。如天虹色。其身光明。百倍转胜。庄严殊妙。以善业故。身如电光。胜诸天众。如众星中。月最第一。此天之身。亦复如是。遍身光焰。自观宝地。其地皆以种种摩尼以为庄严。种种间错。分齐分明。一切光明。犹如百日一时同照。天子见之。生大欢喜。复观异处。见诸天女妙色具足。以不可譬喻。种种众宝。以为庄严。受诸欲乐。鼓乐弦歌。笙笛箜篌。如是种种歌众妙音。或有舞戏。天鬘庄严。或于花池与鸟游戏。或食天果。复于意树。取诸花果。歌欲乐音。令众欢喜。天子既至。见诸天女。为诸欲境恶蛇所螫。从坐回顾。向诸天女。诸天女等。天鬘庄严。天子见之。欲火烧心。回顾天女。时诸天女。见其丈夫命将临终。五死相现。犹如众蜂舍于萎花。赴新开花。诸天女等。舍本所事。趣此天子…

《正法念处经二十八》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