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念处经》

「经集部」经文721卷17页码: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译

  《正法念处经》三十三 ▪第2页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三根。对触乃知。眼之所见。非近非远。耳之所闻。远则不了。近则能知。内亦自闻。鼻之所闻。近则能知。内亦自了。如鼻内有病。亦自闻臭。如耳中风声。亦皆自闻如是识。二种所摄。眼识意识。如是尽摄。譬如一火。随然得名。或名木火。或名草火。一切诸识。亦复如是。因于意识。各各差别。天子当知。如是诸入。既得知已。莫得放逸。不放逸行。不贪不嗔不痴。如是善人。命终之时。不畏阎罗王使者所缚。不见可畏狱卒恶相。不见阎罗王恶境界也。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受安乐。乃至涅槃。成就无量。欢喜安乐。不放逸故

  复次天子。观十二入。无常苦空无我观其依止因缘而生。如是观已。离于放逸。观眼识生。犹如幻法。空无所有。非坚非实。破坏之法。眼识灭已。而生耳识。空无所有。不坚破坏。如是观内六入。外六入。或生或灭。斗诤爱味。衰变无常。从因缘生。如实知之。如是见已。不贪于色。若见爱色。不生染着。不放逸者。诸天五欲。尚不生贪。何况人欲。尔时释迦天王。而说颂曰

  迷惑于界入  妨于涅槃道

  以此放逸故  失一切善法

  若有三种过  是大恶道使

  痴为第一恶  放逸故流转

  愚痴放逸行  死常在手中

  若有乐放逸  一切尽破坏

  若人过一法  思惟于二法

  知于三处相  是人则受乐

  若天福德尽  放逸所破坏

  堕落痴所诳  无人能救护

  一法常最胜  能忍而修行

  若与忍相应  悲念诸众生

  命终怖畏时  得如是大力

  是故离放逸  精进修诸行

  若能舍无明  当守护明智

  以知明无明  放逸不能坏

  若人舍放逸  决定得大利

  如是不放逸  则能自利益

  放逸网自缚  勤修则解脱

  如是缚解相  我今总略说

  天子既已知  若有行放逸

  至于临终时  乃知其果报

  如是天帝释。广说十二入相。调伏放逸诸天子等。若诸天子。曾种善根。少行放逸。闻此法已。心自觉悟。不复放逸。诸根淳熟。皆能受行。若诸天子。根未熟者。如破生痈。破捺之时。捺已洗治。无所利益。亦复如是

  复次帝释天王。从一渐增。次第说于十二入法。十二入相。已于诸天大众之中。作神通力。示希有事。次第令入。系心正念。觉因缘相。离于放逸。令其利益。见此变化。心生厌离。时天帝释。方便利益。为诸天众。广说妙法。诸天子。云何谄曲心不正直。坚着生死。故名谄曲。云何名妒。于他热恼。故名为妒。云何名悭。惧己物尽。而生贪惜。故名悭。是名三界染地之法。分别则有三界所摄。嗔恨悭妒幻。欲界所系。谄曲一法。遍于欲界及于梵天。憍慢大慢。遍于三界。诸天子。是名十种不善大地法也。复有十种善大地法。何等为十。所谓不贪不痴。有惭有愧。有信调伏。不放逸精进。舍离不生侵恼。是名十种善大地法。如是十法。各各异相。谓不贪者。一切善法之根本也。犹如梁柱。不痴善根。亦复如是。惭者自守正直。愧者愧于他人。信者于一切法。其心清净。调伏者。身心调善。离于恶法。依清凉法。不放逸者。勤修善法。舍者于作不作。因缘之中。其心舍离。不侵恼者。不恼众生。是名十种善法大地。若有心念如是法者。于命终时不畏死怖。不畏阎罗使者所缚。何以故。摄善法故。如向所说心心数法。善大地法。染大地法。自相总说。是名十法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为修十一法若有比丘。观于自身。自见其身。不爱不迷。心不坚着是名初修

  复次诸天子。若有比丘先受所欲。毁訾不味不着不念。生厌离心。是则名曰第二修也

  复次诸天子。若有比丘。常不放逸。不着境界。尽诸结使。是名修于不放逸行。是则名曰第三修也

  复次诸天子。若有比丘。忆念善法。修行善法。如是善法。能生乐报。乐因乐缘。如是乐报。我当受之。断不善法是则名曰第四修也

  复次诸天子。修行乐受生受有何力。云何而生。何因何缘。云何因缘。云何而生。如是受生。莫为妨碍。如实观受。不坚不实。空无所有。是则名曰第五修也

  复次诸天子。若有比丘。修行一切诸行。无常苦空无我。无所有。互相因缘。而得有生。非一力生。如是修行。如是修已。心不爱乐。是则名曰第六修也

  复次诸天子。若有比丘。作如是念。我生善念。生善因缘。既生此念。异念所坏。我今所缘。生灭不善之念。坏我善念。妨我善法。如是常念所缘。是则名曰第七修也

  复次诸天子。若有比丘修第八行法相。平等相。住自相法。不颠倒。一切诸法。性无垢故。如是比丘。复自观察。我既有生。毕定当死。有为之法。无非三相。如是修行。一切诸法。皆悉无常。是则名曰第八修也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为第九修耶。三烦恼根。三种对治。所谓贪欲嗔恚愚痴。贪欲之人。教不净观嗔恚之人。教以慈心。愚痴之人。教观因缘。是名对治。如是修观。心常思念。是则名曰第九修也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为第十修耶。念佛功德。安乐世间。是故修行利益自身。是则名曰第十修也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为第十一修。从他次第。闻无常法。念念不住从于处胎。生灭不住。如始处胎。童子少年乃至老时。如是比丘。及余修习。既修习已。临命终时。不畏阎罗王使者。自在所持。不见丑恶怖畏之相。是则名曰十一修也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为十三系念善修利益安乐。乃至涅槃。何等十三。念不放逸。念生住灭。念不散乱。如是念已。若见好色。若见恶色。若见女人。观其身内。脓血不净之所住处。大小便利不净之处。如是系念。令不散乱。若入城邑聚落乞求。行色境界。不应行处。若不系念。则着色欲。以是因缘。系心不散。是名第一一心系念也

  复次第二系念。思惟观外境界。可爱园林及莲华池可爱河泉游戏之处。见已作如是念。如是可爱游戏之处。以愚痴心而生贪着。必当衰坏。树叶萎黄。失其本相。雕零堕落。状似枯死。荫影希疏。如是有为。一切无常。空无所有。何况爱法。如是作心系念。作是念已。心不贪着内外境界。魔不能乱。是名第二一心系念

  复次第三一心系念。利益安乐。云何系念。缘何等法。若食若眠。曾见美色。念不分别。心不系念。作如是念。愚痴凡夫。诸根贪着。不知厌足。如是系念。是名第三一心系念

  复次第四一心系念。随何等处。得供养利。衣服床褥。卧具医药。心不欢喜。不喜不乐。何以故。供养之利。利养疮深。割皮坏肉。坏肉断筋。断筋破骨。破骨伤髓。利养因缘。能坏善法。亦复如是。是名第四一心系念

  复次第五一心系念。若游城邑聚落村营。不住城邑。若有众人。往至其所。不与多言。不乐多语。何以故。若人游行城邑聚落。心则散乱。不能自利。如是一心系念。如实观之。是名第五一心系念

  复次第六一心系念。见如是过于冢间树下。若草[廿/积]边。若山涧边。若住空舍。无所爱着。亦无亲爱。不亲近他。善法增长。得自利益。远避众人。是名第六一心系念

  复次第七一心系念。闻说天报。心不爱乐。而生厌离。乐闻说于地狱苦果。其心无厌作如是念。天退衰没。为阎罗使自在将去。我今不复作地狱业。亦不随喜。见有作者。教令舍离。如是比丘。闻天不喜。闻地狱苦。不生怖畏。离忧离喜。常念善法。是名第七一心系念

  复次第八一心系念。我起善念。舍不善法。悉令尽坏。离于余气。生余善法。系念善法。若不善念。妨于善念。我已断不善念。如是攀缘。想念次第之数。一心系念。调伏其心。是人能于洄澓涌波。怨家之心。令住境界。是名第八一心系念

  复次第九一心系念。念佛功德念敬重法。念敬信师。随善师行。正意修行直视一寻。利益一切众生心念。度脱如是系念。得果不空乃至涅槃。是名第九一心系念

  复次第十一心系念。善修正行。如有四种大怖畏至。谓衰老病死。怖畏死怨。不憙忆念。见四种法。流动无常。于寿命安隐。少壮具足。如是四种。如前所说。常有怖畏。如是修无常想。不乐五欲。不为爱怒之所使也。常行正念。则能碎于烦恼大山。是名第十一心系念

  复次第十一一心系念不生分别。此是精进。此是懈怠。若生是念。则自毁伤。不恼他人。其心清净。系念调伏不恼众生。是名第十一一心系念

  复次第十二一心系念。常听正法。闻已受持。既受持已。坚持不忘。是人知于善法及不善法。如是之人。如大闇中大灯明也。善不善法。于佛法中。皆能了知。犹如明灯。是名一心系念。如是一心系念。不为爱怒。不为魔使。是名第十二一心系念

  复次第十三一心系念。念身受心念如是处。知于自相。正心系念。离放逸行。既不放逸。不为阎罗使者自在将去。以自在故。不失忆念。无非时行。不行非处。不行恶境。一切系念。是名第十三一心系念

  复次诸天子。有十四种善修其心。善调伏心。善清净心。离于放逸。何等十四。一者知足。二者精进。三者寂静。四者亲近善师。五者离恶知识。六者修习佛法。七者善观修习。八者舍于憍慢。九者信于因果法及非法。十者念于善欲。十一者不观女色。十二者不近亲族。十三者正住一切境界。十四者畏于生死。是名十四法善修其心。以此因缘。调伏其心。临命终时。不畏恶道阎罗狱卒。不开恶道门。不断正法。不为阎罗使者之所系缚。随意将去。不作恶业。能得一切善法者。所谓善调伏心。令修善业。能将众生至人天中。开涅槃门。后得涅槃。是故诸天子。汝等应善调伏其心。心调伏故。尚不见于阎罗使者。何况将去。时天帝释为诸天众。说恶道畏。见阎罗王使者怖畏。我已如是一一渐增次第为汝说十四法。今当为汝说十五法。如我往昔。从佛所闻。我今当说。何等十五。若出家沙门。毁于法式。亦令他作。被袈裟法。所著袈裟。令他爱欲。乐好袈裟。以自庄严。其音粗恶。犹如驴声。细步徐行。端严威仪。为爱欲故。庄严其身。如是沙门。不勤精进。乐见女人。憍慢自大。其心轻躁。欲心放逸。是故所著衣服。为遮寒热。才得覆身。不生贪着。不为爱着。放逸所诳。临命终…

《正法念处经三十三》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