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五十一 ▪第2页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不离爱 有中随顺行
彼痴爱众生 不觉善不善
善果甚可爱 若天受快乐
如是见不善 在恶道苦处
若舍善不善 复能离诸过
则至不退处 不生不死处
彼乐得解脱 欲乐非得脱
夜摩及余天 业尽故得脱
无常则不住 常则为第一
悕望有中乐 退堕不可乐
彼实语鸟。为彼天众欲上山者。如是说已。彼天闻已。于天众中。若其有天。不大放逸。彼天则闻。若放逸者。以放逸过。是故不闻。犹着境界。彼放逸天。一切不取天鸟所说。如是鸟语真实利益。时彼天众。复欢喜心。向第一山上彼山顶峰上有堂。在堂而坐。如前所说。彼一山峰。名普见山。彼普见山。一千山中最高最上。是故彼山。名曰普见。共天女众。上彼山顶。种种乐音歌舞受乐。多有天众及天女众。上彼山峰。见无量色善业所化。光明水池。彼光明池。有可爱水。其水清净。中有金鱼。见者眼乐。水波乱动。有鹅鸳鸯鸭等鸟群。此种种鸟。可爱音声。水中甚多。又彼水中。多有莲花。拘婆罗耶。拘物头华。尼那陀花。迦吒摩罗。如是等花。遍覆池水。有种种蜂。出种种音。又复多有曼陀罗华。多有金珠而为间错。其水清净。又彼如是可爱池中。复有莲华。名曰沐鬘。有百千叶。一一叶中。出无量叶。有莲华叶青宝色者。有莲华叶颇梨色者。有莲华叶黄金色者。有莲花叶白银色者。有莲华叶是车[(王*巨)/木]者。有莲花叶迦鸡檀那。有金刚华。第一善香。彼如是等异色叶中。各各有台。其色光明如初出日。彼种种台。有无量色。无量色叶。遍彼池中。所谓青黄。赤白黑色台白而赤。其香可爱。满一大台。尔时天众。从虚空下。向光明池。下已入池。池有金鸟。天既入池。在鸟背上。有天在于莲花台上。共多天女。游戏受乐。有天在于拘婆罗耶莲花之上。复有余天。在水中者。有在鹅背入于水中而游戏者。有在陆地。共天女众而游戏者。五欲功德皆悉具足。迭共喜笑。游戏受乐。有在堂中共诸天女异处游戏。同饮天酒离于醉过。现乐功德。味触色香皆悉具足。其中诸天。有以珠器而饮酒者。所谓青宝。银宝金宝。毗琉璃宝。莲华色宝。及颇梨等种种珠器。有共天女。金莲华叶而饮酒者。有以开叶。不穿不破拘婆罗耶而饮天酒。咏歌音声。生欢喜者有天受用苏陀之食。色触香味皆具足者。各各别别。共自眷属。种种受乐。有于异处。共诸天女。五乐音声种种歌舞。绕光明池而游戏者。有共天女。在于水中而游戏者。彼水之味。随天念转。若天心念。欲令此水色香味触若冷若暖。善业力故应念而有。善不善业果报如是。非有作者。又复彼天。若如是念。此水为酒。令我得饮。即于念时皆是天酒。触味香色。皆悉具足。离于醉过。天既饮之。增长胜乐。善业力故。心生欢喜。然彼诸天。自业力故。如是受乐。自业所化。一切所作善业不失。业罥之师。人身机关。于三界中。种种戏弄。愚痴凡夫。不觉不知。如是诸天五欲功德皆悉具足。而受快乐。于彼天中。名实语鸟为说偈言
如油尽灯灭 身命亦如是
以本业尽故 天中必定退
如壁破坏时 依壁画亦灭
如是业尽故 天乐则无有
天于彼天处 福业尽则退
一切法无常 众生悉破坏
皆无常不定 命速不久住
死力势甚大 而天不觉知
彼实语鸟。利益天众。以彼诸天善业力故。如是已说。若彼诸天。未于多时放逸行者。既闻鸟语。于少时间。正心思惟。若放逸者。亦如不闻。以乱心故。虽闻不受
于彼池处。如是久受境界乐已。各如所乘。向彼山顶。共诸天女。飞空而往。复见余处。有无量山。种种形相。一切山中。常乐鬘山。最为高出。复有一山。名平等聚。复有一山。名曰普见。此三山量。于夜摩处一切山中最为高大。天众如是观察彼山。其山光明遍彼天处。天众既见。即得上彼常乐鬘山。上已则见种种间杂诸妙宝树。金树银树。毗琉璃树。庄严彼山。彼树根根茎茎节节枝枝叶叶。皆是七宝庄严殊妙。彼树根茎。七宝庄严。诸节次第。宝别不同。一节则是毗琉璃宝。一节则是莲华色宝。次节银宝。次节金宝。次节则是颇梨之宝。次节则是车[(王*巨)/木]之宝。次节则是迦鸡檀那。彼树如是节节各各庄严不同。自从根茎乃至于叶。一切皆是七宝庄严
彼树不远。复有宝堂。行而不乱。皆同一色。如人世间日之光明。彼诸天众为戏乐故。次向彼堂。彼堂之数。有十百千。如心意量。如意念行。如意念作。彼天之中。有如是堂。近彼堂处。有莲华池。其数多少。亦如彼堂。如是莲华。节节次第七宝庄严
又于彼处。复有众鸟。三功德行。何等为三。一是水行。二是陆行。三是树行。言水行者。谓名鸳鸯。泥卢槃。大胡卢。鹅鸭。摩鸠罗等。是水行鸟。言陆行者。彼山顶处。出妙音声。谓名二技。名欢喜声。名一切忍。有鸟名为一切鸟声。名一切时恒常受乐。如是等鸟。是陆行鸟。天音声中。此鸟音声。最为美妙。言树行者。谓俱翅罗。名命命鸟。名孔雀鸟。名鹦鹉鸟。名普眼鸟不眴眼鸟。名普行鸟。名实语鸟。名知时鸟。如是等鸟。是树行鸟。人中有半。彼天皆有。于彼天中。有如是等无量众鸟种种音声。如是天中三种行鸟。出妙音声。又常乐鬘大山顶上。更复有鸟行虚空中。身是七宝。若彼诸天行放逸行。放逸坏时。彼鸟说偈呵责之言
放逸所坏天 为境界所诳
爱心所迷乱 死王临欲到
染着欲乐故 不知善不善
一切众生痴 境界欲所诳
行于种种道 造作种种业
为种种心使 流转于五道
如是彼鸟。见放逸天放逸行故。已说此偈而呵责之。犹如父母调伏诸子。而彼诸天虽如是闻。不受不取犹故受乐。游戏歌舞。乃至一切善业皆尽。则于后时。退彼天处。退天处已。如自业行。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余业故。生于人中同业处者。则生第一富乐之处。有胜上意。心常欢喜。在好国土。迦那那洲。若师子国。富乐处生。生长者家。以余业故
广博行地第七已竟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有地处。彼见闻知夜摩天中复有地处。名曰成就。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见有人信佛世尊。善心持戒。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舍邪淫。于先所行。共淫妇女。心不忆念。彼善男子。如是持戒。善意熏心。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成就处地。生彼处已。自业相似而得果报。所谓园林莲华池水。池有种种鸟美妙音声。种种庄严。妙身天女而为围绕。生如是等天乐之处。五乐音声种种游戏。不可譬喻。胜妙声触味色香等。而受快乐。譬如水池。有五水渎。皆悉是水。在水池畔。水入池中。不遮不碍。如是如是。五根爱着。五爱之身。常随五处。不知厌足。譬如五处皆悉置火。一切焰然。风吹普炽。若以干薪。如是如是。着五火中。彼火如是炽然增长。如是如是。此根爱然。如火增长。忆念风吹。不正观焰。境界干薪。五根火焰。如是如是。此五根火得境界薪。如是如是。根火炽然。如世间火飞蛾入中则被烧然。如是如是。若有入于爱境界火。则为所烧。一切爱着。皆如飞虫。不觉不知。一切诸天。如彼飞虫。为火所烧。堕五境界。共天女众园林中行。从莲花池至莲华池。从苏陀处至苏陀处。从饮酒处至饮酒处。从美音处至美音处。从香花林嗅花香已。次复往到胜香花林。从一林处至一林处。见林眼乐。复向其余。眼见乐林。如是遍入诸境界火
彼山如活。彼天见之。如见命物。彼诸天众。如是见山。如是如是。处处普见。如火得酥。其焰炽然。如是彼处。始生天子。见如是处七宝庄严。见无量种。心则生乐。见彼山处。无量百千诸天女众。如是天女。甚多甚饶。彼一切处。多有天女种种庄严。遍满彼处。天众亦尔。遍满彼处。歌舞游戏。迭共受乐。五乐音声。游戏受乐。若下劣天。如是种种庄严天女。可有一万。如是次第三万二千。如是次第。有四万者。有五万者。如是次第。乃至百千诸天女者。尔时如是诸天女众。于彼天子。迭共相爱。不生厌心。一切天女。一一各各作如是知。天子爱我。彼天如是爱于欲乐。不知厌足。如火得酥。焰起炽然。彼放逸行诸天子等。园林树木。莲花池中。于河水中。可爱天女。共受快乐。如是次第。复于后时。共彼天女入鹅林中。如是林者。于彼天中。犹尚希有况于余处。谓彼林中有鹅庄严。如是鹅者。在彼林住。彼鹅银翅。有金翅者。莲花宝足。复有余鹅。莲花宝嘴。金宝间腹。有金身鹅。背则是银。迦鸡檀。那胜宝之足。其嘴亦是。迦鸡檀那。复有余鹅颇梨为背。胁是车[(王*巨)/木]。腹是青宝。足则是金。复有余鹅。七宝杂身。有鹅纯色。谓如银色。有颇梨色。有纯金色。有车[(王*巨)/木]色。有青宝色。复有余鹅。大青宝色。复有余鹅。迦鸡檀那胜宝之色。如业心尽。如是受乐。如是鹅者。复共胜妙端正雌鹅。处处游戏。或在池中。如是游戏。如是次在莲华林中。山河等中。或于陆地莲华林中。柔软地处。有种种华。共彼雌鹅。如是受乐。尔时诸天入彼鹅林。多饶种种庄严天女共彼天女。游戏受乐。彼天既见如是鹅已。生希有心。转胜欢喜。回眼普看如是胜林。彼诸天女。随顺天心。既知天子心欢喜已。语天子言。天今当知。此名鹅林。如是鹅林。甚可爱乐。种种宝树。光明殊妙。有种种宝庄严此林。希有功德皆悉具足。种种莲花而为庄严。无量百千山峰庄严。有种种华庄严彼林。如是种种。名尚叵说。有莲华池。庄严彼林
于彼林中。有鹅王住。名曰善时。鹅如天主。牟修楼陀。住此天中。彼善时鹅。乃是一切鹅中之王。住此林中。在名广池游戏受乐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恒常来至此鹅王所。共此鹅王种种游戏。胜共一切天众戏时。所受之乐。共余一切诸天游戏。皆悉不如共鹅游戏。彼天子言。以何因缘。夜摩天王。恒常共彼善时鹅王而游戏耶。天女答言。如是因缘。一切天众皆悉不知。天子今者。如是心念。我今共去向彼善时鹅王之所。入彼林中。乃至到池。尽见林已。见彼天王牟修楼陀。及见鹅王。彼始生天。于天女众如是闻已。作如是言。我今共去。到彼鹅王牟修楼陀天王之所。尔时如是诸天女众共始生天。向彼林间水池之中鹅王之所。未至鹅王。已见种种天妙树林。多饶种种鸟兽群众。有种种色。种种鸟兽。鸟共雌鸟。兽共牝兽。如所应食。种种不同。食天根果。皆七宝身。庄严胜妙。中间平地。于树林中窟穴之中。若平地处。或于河岸。莲华池岸。或在池中。或山谷中。群群游戏。或出音声。彼始生天。见已心喜。又生希有未曾有心。眼则眴动。诸天女众。而围绕之。咏歌音声。如是游戏。入彼鹅林
复于一处。见孔雀群在园林中。彼诸孔雀。有咽起者。有以咽项相揩摩者。如是露处种种游戏。复有孔雀七宝之身。在闇林中屏处游戏。有共树心而游戏者。种种孔雀。如天所应。始生天子。共诸天女。如是见已。欲入鹅林。见多无量百千亿数诸天女众。在鹅林中。复见余林甚可爱乐。所谓有河。第一清水。普河两岸。多有诸天及天女众。七功德水。盈满彼河。所谓河者。名欲水河。寂静水河。欢喜流河。名酒流河。有河名为葡萄酒流。有名随称。一切念水。名鸟音声。可爱乐河。彼大林中。如是河流。彼岸行鸟。饮冷水已。而说偈言
故业勿令尽 数数造新业
以本业尽故 则于天中退
若入造新业 三种三时生
故未尽造新 则不堕恶道
若畏未来世 不贪着现在
不乐过去者 不久间得脱
若心不动转 苦乐不经心
彼智者舍身 余处则得乐
若受故业乐 而不造新业
故业受尽已 痴者死时知
若彼痴心天 受行境界乐
若勤佛功德 不为欲所使
若有得如是 大过患之身
能不着现乐 则是智慧者
若不为欲使 畏过不贪着
复畏于恶道 则是勇健者
若心贪着乐 而不畏恶道
此痴爱乐行 由爱故退失
贪着于诸欲 得已心欢喜
修欲不得力 后时堕恶道
如电如阳焰 如乾闼婆城
如是说欲恶 能诳惑一切
彼岸行鸟。见始生天放逸行故。如是说偈。彼始生天。新著欲故。虽闻不受。尔时彼天闻彼鸟语。既不受已。复入鹅林。更受无量境界之乐。始着欲故。鹅林胜故。虽闻不取如是鹅林。枝网覆故。实与不实。一切不知
彼鹅林中。见宝珠林。远处遥见。第一光明。复有百千光明。罗网其处。诸天尚不能看。况下地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而能看耶。彼天珠林。如是光明。若天欲发。如是宝珠。为作堂舍。行虚空中。珠内有孔。天坐其中。飞行虚空游戏受乐。以善业故。珠为堂舍。行于虚空。如是珠中。有天园林莲华水池。种种树林。分分地处。多有山峰。饶鸟音声。如是彼天。在虚空中。音声娱乐。六欲功德。一切成就。游戏受乐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正法念处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9】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