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五十五 ▪第2页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在如是处。游戏受乐。不邪淫故。诸天女众。于余天子。悉皆不往。乃至未退。有命以来。不往不近。彼诸天女。一切端正。一切好色。光明胜妙。眼见心乐。若人邪行。彼生天中。所有天女。共余天行。如是异异业报成就。此如是等身善业行。善护不犯。乐修多作。生于天中。受天乐报。次复第二口四善业。乐修多作。生于天中。口何者业。生于天处。受何乐报。谓修四种口正行戒。不妄语故。满语美语。种种实语。常一切时。第一妙语。随口所说。彼语则乐。随语皆得。不妄语故。不两舌故。所有军众。常不破坏。于一切时。随顺供养。不恶口故。常闻美妙歌舞游戏喜笑等声。第一悦耳美妙之声。不绮语故。常出义语。一切诸天。爱乐其语。皆信其语。彼于天中如是成就口业果报。何者意业。如是天处受何乐果。以不贪故。一切忆念。一切所须。随念皆得。得已不失。自余诸天。不能侵夺。唯自受用此果报者。不贪业故。以不嗔故。一切天爱。第一端正。可憙妙色。不邪见故。所求皆得。如所求得。不变不异。如所念得。未曾不得。常具足得。如是略说十善业道所得果报若布施者。则得胜报。以布施故。富乐转胜。以智胜故。胜一切天。一切乐受愿是根本。若痴乐者则非是乐。心自在故。福田力故。时自在故。物自在故。信解力故。以自在故。有一善业。亦生天中。乃有众生。入于涅槃。何况生天。如是业报。第一微细。何人不知。则迷业报。迷业报故入于地狱。此如所说十善业道。若王修行。或国土人。或王军众。以王因缘。皆行十善。王若如是。修十善业。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行十善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三十。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三十者。谓信因缘。信因缘王。若大臣等。不迷业报。意常正念。于境界中。不放逸行。彼因名为果种子因。缘于时处。具足和合。彼名信因。若信因者。亦信于果。彼以如是谛见因果。不作恶业。犹如种子。与芽为因。如是谛见。信因缘故。不迷业报。彼如是业。有善不善。生死相续。不断不绝种种苦乐。能令众生处处受生。有中流转。如是有中相续轮转。在于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之中。有三种行。一福业行。二罪业行。三不动行。谓四禅行。彼福业行。是天人因。彼罪业行。地狱等因。彼不动行。是色界因。彼三种界。王若于中唯谛知因。彼王不迷生死旷野。如是一切。此有为中。所谓因果。王信因果过不能坏。以能畏过。故不造作不善之业。常作善业王若如是。信于因缘功德力故。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信因缘善业因故。一切众生。第一胜法。谓信因缘。是故王者应当精勤修习此法。受持此法。谓信因缘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一。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一者。谓供养天。以何因缘供养彼天。善业行故。得生天中。有大神通。若我造作不善业道。能遮止我。若夜若昼。恒常供养。一切所作。皆能调伏。能于梦中示善不善。一切国土。不饶益时。能为作护。令入善法。彼天如是能遮不善。若夜若昼。常能拥护。犹如父母无量方便种种拥护。应供养天。彼能作善。是故王者。供养彼天。以爱法故离于恶业。不为侵他。非邪见故。无如是意离天无业。此天造作。一切世间。无如是心。一切苦乐。皆天所作。无如是心。供养于天。如是供养。为利益我。不失饶益。非谤因果。非邪见心。彼王如是供养天故。得他供养。王若如是常供养天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供养天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二。王者应作。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二者。谓一切时。正护国土。正护国王。随顺法行。犹如父母。一切畏处。施与无畏。施无畏故。昼夜常恒善法增长。一切军众。皆悉敬爱。心不舍离。国内人民。或献财物。或复赞叹。称王善名。或时昼夜心常思惟。欲令其人得安隐乐。彼王如是利益一切诸众生故。是以令王自在增长。多自在故。五谷成熟。国土增长。一切军众皆悉增长。国内耆宿。愿王炽盛。彼如是王。正护国土。法财名三。日日增长。和合相应。王若如是正护国土。于一切时。利益国土。离嗔离贪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护国土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三。王者应作。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三者。谓一切时。正护妻子。护妻子故。妻子得乐。王若大臣无量福德。多种福德。和集增长。若有财物。有何者物。何处何时。有物不惜给与妻子。若与财物。若与饮食。若与床敷。若与衣服。若或抱持。爱语信任。令心欢喜。施与无畏。如力分与。施与妻子。舍内得福。作无量种舍内福德。此护妻子。有大福德。若复有人。无怜愍心。或为贪覆。不怜妻子。彼人之心。甚于恶兽。杀生食肉食屎兽等。若人不能出家住法。彼人应当如力如分。正护妻子。令得安乐。若自有力。无怜愍心。不护妻子。如是之人。不名在家。不名出家。是故应以资生布施。及余物施。若教持戒。王若大臣。能令妻子受戒持戒。教令布施。教令习智。更余次第。正护其乐。次第如力。王若大臣。如是作者。久时受乐。久时寿命。王若如是。正护妻子。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护妻子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四。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四者。谓常习智。习智者名一切苦灭。出离一切生死之因。若能决定习智者好。彼智者名于入大闇堕在闇中得无量种衰恼之者。照明如灯。生死旷野崄道资粮。盲者眼目。无力者力。无伴者伴。无救者救。病者良药。迷者导师。生死旷野崄道远行饥渴乏者之清冷水之饮食也。系缚生死牢狱之者出要之因。无亲友者。则能与作利益亲友与无目者。作光明眼。能于死时。而作强伴。阎摩罗人。来近至时。于死灭时。作大力伴。一切恶处。能为闭塞。于欲堕坠大崄堓者。如手接取。若作同侣。得一切乐。于裸露者。是好衣服。无能劫夺。若有怖畏。破戒罪火。热恼逼者。能作无量多枝叶花。清冷荫影具足之树。一切众生。眼所瞩者。皆生爱乐。是故智胜于无始来流转世界诸众生等。能与现在未来世乐。更无余法能作乐因。如一智也。常应识知种种修习。心行正道。心善思惟。心中安住。共余法动。无量种意。初中不善。智则能除。能示实道。此则安隐。一切饶益。皆能成就。示涅槃城。常应修习。以修习故。善识知故。生人天中。为王为胜。智火能烧一切烦恼。乃至后时。得寂灭乐。更无异法能令出离一切生死。如此智者。是故希望一切地者。应当思惟修习此智。为他人说。王若如是常修习智。为他而说。乐修多作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后正流转。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能修习。多智因故。终得涅槃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五。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五者。所谓不乐一切境界。若刹利王。乐于境界。如是王者。不得安隐。若王乐声触味香色。一切方便。不得安隐。亦复不能正护国土。亦复不能正护自身。常乐境界。常着心故。失法物名。三皆退坏。乐境界王。余王能破。他破坏故。自军众等。皆生厌恶。不复爱乐。以厌离故。则失王位。而得衰恼。得衰恼故。或失寿命。是故王者。不用纵心乐着境界。若不纵心大乐境界。彼王则能正护自法。或时心净。正摄色声香味触等。不能动心。久时为王。王领国土一切军众。不厌不舍。是故他王。不能破坏。命住久时。不得热恼。久时受乐。今既受乐。后生乐处。王若如是。不乐境界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不乐境界。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六。王不应作。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六者。所谓不令恶人住国。不调伏者。不令住国。若诸恶人恶业破戒。令住国者彼王则不久时为王。则于彼人。必得殃祸。彼大过故。国人破坏。自在劣减。五谷不登。人不作业。王则不能正护国土。一切国人。于王不乐住国土天。不生怜愍。以其国内恶人住故。以其国有不调人故。彼调伏人。亦不调伏。第一修业福德之人。近恶人故。彼则有失。是故王者。不调伏人。不令住国。若王不令不调伏人住其国者。恶法行人。则不住国。以不住国。则无上过。又复常能正护国土。一切国人皆悉知王。不令恶人住在国内。则不作恶。一切国人皆修行法。不作非法。彼能如是随法行王。一切意念皆悉成就。一切国人皆知法律。依法律行。余不饶益。不生不起。彼王如是。以法为救。以法为伴。王若如是以法为本。不令恶人住其国内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离恶人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七。王应勤修。多获福德。一切国人皆不厌恶。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七者。所谓依前过去旧法不断先得。依法而与。使人军众一切人民先来得者。不断不夺。若地若物。依本常与。若有何人种姓次第先来得者。随相应与。一切人民。则于其王不生厌恶。左右军众。一切不能迭相妨碍。王不忧悔。不生热恼。王位不动。国土不乱。恒常正住。一切职人。不偏断事。强不陵弱。不违法律。一切国人。如自业作。心生欢喜。天…
《正法念处经五十五》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