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五十五 ▪第3页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心喜故。以时降雨。寒暑随时。常丰不俭。无刀兵劫。龙心不嗔。一切善天。不舍其国行于余国。彼王国土。以行法故。余天不坏。以人因缘。是故有天。以人力故。天则有力。彼王既知如是过已。依先旧与。不断不夺。若王善行第一法行。于国内人。依次第来。随相应与。依祖父来。随所应与。若王国土令法久住。依法正护。如彼次第依分而与。如是次第依法王者。一切天众。不求其便护其国土。彼王大富国土具足。以大富故。布施作福。持戒修智。王若如是依随法行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不违法善业因故
若王成就此如是等三十七法摄取彼法。安住彼法。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彼从乐处。复得乐处。尔时彼名善时鹅王。为说过去尸弃如来所说偈言
若王军众净 法行制诸根
彼则有法慧 生天世界中
若王时赋税 依法而受取
彼则舍离贪 为夜摩天王
若王忍爱语 嗔喜不能动
彼护国土故 生天中最胜
若王不朋诤 不看友非友
彼则心平等 得天众中胜
若王勤敬宿 供养诸尊长
彼意坚不贪 得为天中王
若王依先世 随祖父法与
彼不夺众生 得为天中王
若王修施戒 说法制诸根
彼护国土人 天世界中贵
若王舍非法 摄取行法者
彼正法持戒 生天中最胜
若王离妇女 唯亲近善人
彼则无垢意 生天中为王
若王不普信 唯摄取善人
彼命终真见 夜摩天中胜
若王爱善名 不贪着财物
彼离贪垢故 为夜摩天王
若王不邪见 心爱乐正见
彼净见不动 为夜摩天王
若王勤施戒 亦常修行智
彼得诸国土 后生为天王
若王常爱语 生他人最乐
彼得土清凉 生天中最胜
若王实语说 不动如须弥
彼登实阶梯 天众中如幢
若王无因缘 不举下军众
彼王民不厌 命终为天王
若王知好恶 亦知有力无
彼王有慧力 生夜摩为王
三界第一胜 所谓名三宝
王若能供养 彼王则生天
若王时见人 能利益国土
彼离慢心俭 生天中最胜
若王离睡垢 则离于痴过
彼智境相应 决定为天王
若王离懈怠 常坚固精进
彼能竭过海 来世为天王
若王友坚固 常随法行者
彼善友围绕 生天为天王
若王离恶友 常舍离不近
彼则离谄毒 生天为天王
若王持嗔害 不乐作恶业
彼离恶垢故 常为天中王
若王不贪味 唯爱乐善法
彼能示善道 黠慧生胜处
若王善思惟 随顺善法行
彼如法见道 到夜摩天处
若王时速作 依如是法行
彼速离诸苦 为夜摩天王
若王法利国 或以王法护
彼为人所赞 生天天亦赞
若王行十善 是如来所说
彼是修行法 生天为天王
若王信因缘 如是道非道
彼则离见垢 黠慧生天胜
若王供养天 如所应而作
彼得天供养 生天中最胜
若王护妻子 心意不浊乱
彼自妻知足 生天中最胜
若王远境界 愚痴所爱者
彼则是持戒 当生天为王
若王舍恶人 近依法行者
彼是善法王 应为夜摩王
若王依法行 是护国土主
应一切地主 亦堪夜摩王
如是彼名善时鹅王。以愿力故。生彼天中。而作鹅王。既见天主牟修楼陀念本生时。从尸弃佛所闻经法。为令天主牟修楼陀心欢喜故。如是说已。语天王言。天王当知。业如是故。得此天处。以大法胜。故得此处。若得此处不放逸行。于后退时。心不生悔。命尽死时。丑面可畏地狱之使。不来现前。汝夜摩王。慎勿放逸。勿放逸行。汝于彼处。闻我音声。故来至此。汝既舍离一切境界。为听法故。而来至此。若苦恼者。随顺法行。则非奇特。若受天乐。不放逸行。此则为难。汝夜摩主牟修楼陀。若不着欲。则为大乐。若更余天。近汝爱汝。随汝而行。为军众者。善得生处。以得近汝善知识故。恒常得乐。近恶知识。乐不可得。汝夜摩主牟修楼陀。于此天众。多作利益。此诸天众。以近汝故。得二种乐。谓今世乐。后涅槃乐。汝等诸天一切军众。各各还向自地处去。我今复欲更向其余放逸天处。为除放逸
善时鹅王。如是说已。彼诸天众。于山顶上。飞升虚空。牟修楼陀夜摩天王闻说法已。随喜赞叹上天宫殿。天众围绕。上升虚空。共诸天众。诸天女众之所围绕。复有余天。住山鬘山千峰之中。游戏受乐。如是放逸。放逸而行。境界所迷爱乐境界。为爱所坏。于园林中莲花水池。意念树林。如是如是。迭共同伴。游戏受乐。五乐音声。天乐之音。不可譬喻。在饮食河。游戏受乐。一切时华。一切时果。众鸟音声。皆悉具足。饶莲华池具足之处。自业化果。受第一乐。如是乃至爱善业尽。作集业尽。善业尽故。如自业行。或堕地狱。或堕饿鬼。或堕畜生。若以余业。得生人中同业之处。第一富乐。或近海畔。或在其余饶流水处。作大富人广多商贾。或作国王。常在海畔。船舶具足。多有财物。多有人众。一切人爱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正法念处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5】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