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念处经》

「经集部」经文721卷17页码: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译

  《正法念处经》五十八 ▪第2页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示诸天众。于人道中无利益事。种种有网。不可譬喻。况三恶道无量百千亿。不可譬喻。大苦充满。不比人中。若天退时。少放逸天。为之说言。汝当生于人善道中。若人临终。亲里知识。愿其生天善道之中。二种善道。犹尚如是。况三恶道受大苦恼。如是利益摄他常不放逸。夜摩天王说无量种无量差别。无量方便。无量种法。涅槃胜法。说妻子苦已。复为夜摩天众。说第十三人中大苦。所谓饥渴苦。由饥渴故。作无量恶。其余众苦。无如饥渴。以饥渴故。入众恶处。大种姓人。为饮食故。合掌垂泪。哀声亲近下贱小人。说慈爱语。如是一切皆由饥渴。畏饥渴故。不顾其命。入危崄处刀刃之间。及恶象敌。一切皆由饥渴苦故。或入大海。经于无量百千由旬。无量恶鱼鳀弥鲵鱼。洪波恶处。自舍身命。乘于[舟*零]舟。而沈大海。如是一切。皆由畏于饥渴之苦。复有无量种种差别。不可具说。如是诸苦。为口腹故。若人执缚。从右门出。打恶声鼓。严以死鬘。灾标在前。怖畏愁恼。将诣杀处。命在须臾。虽复大苦。未过饥渴。是故应当以净善心。于福田中。以好财物而行布施。时处具足。于生死畏中。勤修精进。善心布施。天中少饥。一切生死。皆依饮食以除饥渴。是故一切应行布施。诸天众。是名人中饥渴苦恼。无量差别。于天道中。苦微而软。天乐覆之。福德多故。饮食易得而天不觉。遍于欲界饥渴焰火之所覆蔽。畏于苦火。诸天子。如是观于人中种种生老病死之苦。勿生欣乐。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见夜摩天众其心调伏。多调柔软。既观察已。复为天众说人中苦勤修利他。自利则易。牟修楼陀以不断力。为利他故。为夜摩天众。数数宣说无量种法。说第十四人中大苦。所谓他轻贱苦。不可堪忍。种种差别。于贫穷人。轻毁偏多。有十种苦。种姓亲族。兄弟富人之所轻贱。以贫穷苦。依他而食。绮语不实。亲族空语。无义之语。依他住食衣服尘垢。他人轻毁。若入城邑。若节会日。人见轻毁。人道之中。有如是等无量轻毁大苦世间之人。无薪之火住在心中。谓轻毁火。亲里知识。兄弟火烧。最为尤甚。无福德故。得此十苦。遍烧其身。大恶怖畏。以烧干身。气如烟起。诸天子。应生知足勿于人中而生欣乐。人中少乐。甚大苦恼。衰恼短寿轻毁垢污。唯于人中多有轻毁。非四道中。于人道中。轻毁最重。得他轻毁。一切身分。犹如中毒。随本所得供养之处。后更轻毁。若人先常得好供养。后得少利。得少时供。若善男子。如是轻毁。过于死苦。诸天子。是为人中难忍大苦。复次第十五人中大苦。所谓老苦。当为汝说。人中老苦。老者能令一切身分羸瘦减劣。诸根皆熟。破坏少壮。拄杖而行。无有气力。轻毁住处。背伛鼻戾。发白死使。身意减劣。虽未命终。犹如畜生。诸天子。是则名为人中老苦。名色戏弄。不久必死。若见老苦而不怖畏。当知是人。名为无心。犹如木石。以无心故。虽复人身。犹如畜生。诸天子。于人道中。生为大苦。以有生故。是故老苦。既知老苦。勿于人中起欣乐心。复次第十六人中无量种受生。生则有苦。何等苦也。所谓死苦。死已复生。身根入坏。命根断灭。不复见于兄弟知识。色身灭已。复行异处。以自业果而为资粮。一切众生。必归终尽。命尽弃身。受中阴有。是名为死。一切有生。皆归于死。若死而不生。生而不死。无有是处。诸天子。勿于人中而生乐心。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偈颂曰

  于人世界中  有阴皆是苦

  有生毕归死  有死必有生

  若住于中阴  自业受苦恼

  长夜远行苦  此苦不可说

  没于屎尿中  热气之所烧

  如是住胎苦  不可得具说

  常贪于食味  其心常悕望

  于味受大苦  此苦不可说

  小心常悕望  于欲不知足

  所受诸苦恼  此苦不可说

  怨憎不爱会  犹如大火毒

  所生诸苦恼  此苦不可说

  于恩爱别离  众生起大苦

  大恶难堪忍  此苦不可说

  寒热大苦畏  生无量种苦

  大苦甚暴恶  此苦不可说

  病苦害人命  病为死王使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为他所策使  常无有自在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爱毒烧众生  追求受大苦

  次第乃至死  此苦不可说

  若近恶知识  众苦常不断

  当受恶道苦  此苦不可说

  妻子得衰恼  见则生大苦

  出过于地狱  此苦不可说

  饥渴自烧身  犹如猛火焰

  能坏于身心  此苦不可说

  常为他轻贱  亲里及知识

  生于忧悲苦  此苦不可说

  人为老所压  身羸心意劣

  伛偻柱杖行  此苦不可说

  人为死所执  从此至他世

  是死为大苦  不可得宣说

  众生莫能见  诸业不能遮

  能坏诸众生  是故名为死

  大力难堪忍  能令诸众生

  独行大怖畏  是故名为死

  众生毕竟有  时火不可避

  能断众生命  是故名为死

  死王所破坏  能断人命根

  尽于阴界入  是故名为死

  生必有别离  知识及兄弟

  别已不复合  是故名为死

  及死未至时  应当修善行

  死恶无慈愍  未至应修善

  是死甚卒暴  极恶无慈愍

  未至能修善  乃为天中真

  若法中生慧  是名善命人

  若人不离法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佛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佛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法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法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僧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僧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实  是名善命人

  不舍离实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道  是名善命人

  不舍离道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常忆念  趣向于涅槃

  尔乃得名天  非乐欲乐者

  若常一心念  乐修禅定业

  此乐能离有  非谓着欲乐

  既知此有过  于欲生厌离

  精勤求涅槃  是名真实天

  如是夜摩天王。以无量种利益诸天。令诸天众心得清凉。断除恶道。尔时天众白天王言。天王。如天王说。我等现见。色力形貌。十倍胜者。皆受衰恼。而况我等。夜摩天王。闻此语已。而告之曰。如汝所见。此诸天众。少衰恼耳。汝等夜摩天众。当堕地狱饿鬼畜生。百倍过此。以汝天众行于非法放逸行故。若诸天众。顺法而行。远离放逸。则闭一切恶道之门。常于天人受种种乐。当离忧悲老病死苦。得常住处。永无如上所说诸苦。以是因缘。勿行放逸。如是欲乐。比无漏智禅定之乐。百千分中不及其一。尔时天众。闻天王说。现见诸过。复作是言。天王说法。利益我等。我今摄受。令我不受如是生死衰恼之苦。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偈颂曰

  若有自作业  非是他人受

  若自善调伏  是则得常处

  若有作异业  无及善业者

  无量百千生  业常随顺行

  广作诸福德  修行于善法

  则得最胜处  永离老病死

  如是自善业  天众应思惟

  若修行善业  此是胜资粮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说是偈已。告诸天众。自今已去。勿为贪着色声香味触故而起放逸。游戏园林。时诸天众。闻此语已。白天王言。愿我未来。见弥勒佛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导师出兴于世。我生人中。见彼世尊在初会。数得闻法已。尽诸有漏。复有天众。愿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愿已。归佛法僧。七万天子及余天众。必生人中。见弥勒佛。得闻法已。诸漏永尽。复有余天。先见佛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复有余天。发缘觉心一切皆愿当来得果。尔时夜摩天王作如是念。我已为他作大利益。令诸天众离放逸行。时夜摩天王。知诸天众意善调伏。各令还宫。时诸天众。恭敬围绕夜摩天王。舍池而去。夜摩天主牟修楼陀。为诸天众。作利益已复诣余地。为余天众而作利益

  夜摩天常乐地第八牟修楼陀天化经具足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夜摩天处。名增长法。众生何业生于此地。彼见若人善心持戒。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离邪淫。微细亦舍。乃至见画男女。不生忆念。如是之人。不观不念。不味不着。不浊心念。恐犯净行。亦不思惟。不念不善。遮于心过。为他人说邪淫业果以遮其心。令其不喜不爱不乐。此邪淫果。不应习近。非寂灭道。不可爱乐。行善之人。不应喜乐。为他宣说微细之果。持戒梵行。于微尘恶。见之生怖。如是之人。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增长法地。生彼天已。善业行故。爱果成就。所谓园林金山峰中。流泉河池。众宝庄严。众鸟妙音。其池四岸。七宝庄严。青毗琉璃。青因陀宝。间错其地。多有众峰。种种色声。相类各异。见之可爱。其声美妙。闻之悦乐。于园林中。增长爱乐。复于异处。金刚青宝。颇梨为石。庄严山谷。于光明山。闻流水音。而受快乐。如意所作。皆悉自在。受无比欲。无量百千天女围绕。常受欲乐。增长欲乐。受于无量差别不可喻乐。种种金山。毗琉璃峰。行虚空中。种种衣服严饰其身。戏笑歌舞种种妙色。诸天女等。以为围绕。具天五欲。若见天色。无量差别。生无等乐。随意游戏。是名色欲。若闻音声。随其所念。共诸天女戏笑歌舞。所闻诸香。无量差别。风吹花池。莲花之香。及余异花。山谷风吹。种种花香。以悦其鼻。舌得无量种种天味。随念具足。醎淡苦甘。辛酢等味。有无量种。不可譬喻。如意之味。如是身触。无量种业。如意即得。冷暖温凉。柔软细滑。衣无缕綖。种种色宝而以庄严。无量宝光。照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由旬。光明宝珠而受触乐。天园林中。或有花香。天子闻之。以善业故。受乐希有非不作生。非无因生。所作不失。非是意生非是他与。亦非他作。而我受报。以因缘故。而生果报。业果成就。是持戒人。随心所念。爱心悕望。天众妙色。天之细色中色。近远时生。远时中时。随念成就。无量乐法。以是丈夫善持戒故。如是天众。其心着于六欲境界。欲河所漂而行游戏。一一园林。一一山峰。七宝庄严。园林流泉。出妙音声。百色众鸟。出众异音。是善业者游戏其中。种种妙色。种种相貌。种种功德。种种严饰。令生欲火。天女围绕种种山峰。天鬘天衣庄严其身。涂香末香以严其身。共诸天女。于山峰中…

《正法念处经五十八》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