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五十八 ▪第3页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游戏受乐。随其所念生无量欲。复与天女而共往诣等不等地。其地可爱。真金白银。青毗琉璃。青因陀宝。车[(王*巨)/木]为地。铃网音声。众鸟庄严。尔时有鸟。名不放逸。见此天子行放逸处。说偈呵责
但受故业 不作新业 业尽则堕
诸法如是 业将欲尽 寿命念念
死来卒暴 愚者不觉 天子天女
不觉欲染 念欲时过 退时将至
得失多返 因欲境界 于衰恼中
云何恶意 汝以善业 成就受乐
复作善业 将至善道 若乐境界
则没有海 若离境界 则得解脱
境界波力 起于爱河 智者舍离
趣涅槃城 勇人舍欲 而求真谛
能知爱境 三有洄澓 舍离境界
勿生心念 如甄波迦 果报甚苦
人心着乐 贪驰境界 集不善业
流转恶道 常应护心 轻动粗犷
常着境界 爱境所覆 心驰诸境
不觉衰恼 衰恼既至 乃知业果
既知此业 乃境界过 常应舍离
世间诸缚
如是不放逸鸟。说此偈颂。而此天子不听不受。与天女众共受欲乐。此诸天女。生死因缘生大苦因。于无识者与之共游。常行崄恶。爱心不停。常求男子。心如恶毒。如恶崄岸。能然一切男子心火。与如是等可畏天女。共受天乐。以愚痴故。而不远避。若有智者。怖畏生死。欲求乐者。离诸天女。愚痴迷惑。欲覆心故。虽知因于女人而得苦恼。不能舍离。与诸婇女共受欲乐。贪欲愚痴嗔恚所覆没生死泥。与诸天女游戏受乐。而不摄受无量利益。遮于恶道。为心所诳。于法不觉游戏园林。与不正行诸天女众爱网受乐。复诣异地。金毗琉璃。青因陀宝。大青宝王。周遍庄严。游无量处。闻歌咏音。解其章句。言音美妙。五乐音声。胜德具足无比妙音。昔所未闻。新生天子。既闻此音。与诸天女驰往趣林。其林无量宝树具足。林名大欢喜。长百由旬。广三十由旬。如是大林。众宝具足。具大功德。无量天众。百百千千。歌舞游戏。娱乐受乐
时新生天子。见此大林毗琉璃树。有大光明。无量香花。功德花鬘。无量种色。种种相貌。见此事已。复见异树。毗琉璃树。真金为叶。青宝为枝。白银为果。天味功德。皆悉具足。青因陀宝。挍饰其树。种种色花。以严树枝。复见异树。青宝为树。真金为枝。毗琉璃叶。无量众蜂。种种色貌。出美妙音。以为庄严。见之悦乐。时新生天子。复见宝花。犹如开目。观之可爱。花中众蜂。出妙音声。复见黄金枝叶荫覆。犹如宫室。百千众峰。其音美妙。甚可爱乐。复见毗琉璃枝。青宝为叶。荫覆宫室。第一宝珠。种种色鸟。而以庄严其地柔软。宝钿庄严。熏以天香。多有天女
新生天子。复见虹色。以严其地。观之可爱。覆以七宝。平正可爱。及见天女。新生天子。所见诸色。皆悉可爱。所闻音声。皆可爱乐。其所闻香。有无量种。皆亦可爱。随所得味。令心爱乐。无量种味。天味具足。随其所触。无量诸触。令心爱乐。随其所念。种种诸法。随念即得。如是天子。一切欲缚。欲乐不断。无量可爱。无量宝地。宝钿庄严。闻天鸟音声。共诸天女。入大林中。复见花池。种种庄严。分分差别。或有莲花。毗琉璃茎。真金为叶。金刚为须。青因陀宝。以为其台。花皆柔软复有莲花。真金为茎。毗琉璃叶。白银为台。赤莲花宝。以为其须。种种众蜂。出妙音声。复有莲花。七宝合成。真金为叶。七宝厕钿。以为其台。所谓因陀青宝。赤莲花宝。毗琉璃宝。红莲花宝。车[(王*巨)/木]之宝。大青宝王。如是种种众色光明。以为其台。如一花台。无量花台。皆亦如是。天子见之观无厌足。随其所见。种种境界。转转增长。如以苏油灌于大火。不知厌足。不知厌足。云何有乐。以非乐故。亦非寂灭。非爱心者得寂灭心。随所得乐爱心增长。随爱增长不知厌足。以无厌足则入近苦。以于苦中而生乐想。爱火所烧。复入林中。见山谷中。无量林树。无量种光。见之谛视。于五境界欲火之中。不知厌足。复入摩尼宝石之池。真金颇梨。色触柔软。五种柔软。无有水衣。众鸟音声。澄静渊深。复见异处。有莲花池。颇梨色水。充满其中。周匝宝石。以砌四面。光明普遍。鹅鸭鸳鸯。以为庄严。莲花严饰。林树围绕。林中多有美音之鸟。如是种种庄严其池。新生天子。见此池中种种众蜂。七宝为翅。岸生香树。色貌具足。以为庄严。新生天子。复前入林。见有大河。须陀充满。新生天子。复见异处。有乳粥河。清净饮河。河流之声。如琴乐音。或百或千。处处流行。多有众鸟。饮上味酒。出妙音声
时新生天子。复见陆地。种种众花。色貌具足。香蜂遍满。众花之中。庄严大林。其林先香。以花香故。转增百倍。新生天子。与诸天女。复见林中。有大山峰。众宝庄严。无量流水。以为严饰。树枝荫覆。犹如宫室。种种宝光。无量百千众鸟妙音。见之可爱。俱翅罗音。无量百千众花普熏。光明端严。如阎浮提日月光明。在于虚空。无量光明。庄严天处。光明殊胜。无量光明。庄严山峰。天子见之。复共天女。入山峰中。随入山峰。观林转胜。歌音齐等。渐近转胜。闻此歌音。速疾往诣。昔所未见。如斯天众。举目视之。复见可爱。笐[竺-二+列]林树。毗琉璃树青因陀树。皆悉端严。新生天子。复入七宝莲花笐林。于此林中。多有天子。及诸天女。妙色具足严身之具。随念而生。一一天众各各异住。共诸天女。饮天上味。离于醉乱。种种宝林笐[竺-二+列]之中。游戏受乐。入七宝池。共诸天子。五乐音声。歌舞戏笑。欢喜受乐。以爱覆心。不知厌足。乐着五欲。入莲花林。以莲花叶。饮天上味。而不醉乱。复有天子。心乐色声香味触等。复有天子。住河两岸而共游戏。新生天子。复见宝殿。笐[竺-二+列]如林。毗琉璃宝以为栏楯。皆同欲心。以上中下善业力故。得上妙色。五乐音声。受无等乐。不可譬喻
尔时新生天子。本未曾见如此天众游戏受乐。既见此已。与天女众。以欢喜心。向天众所。尔时天众。见此天子衣服严饰上妙色身。得未曾有。生欢喜心。亦向天子。二众和合。心无妨碍。共天女众。一一笐林。一一金峰。一一花池。一一酒河。一一流水。如是爱乐。不可具说。如是一切天众受乐
时诸天众久受乐已。复向一切坚固之山。其山七宝。无量河池。流泉具足。新生天子。天女围绕。共诸天众。常乐音声。山河流泉。周遍充满。无量百千笐[竺-二+列]宫殿。甚可爱乐。周匝莲花而以围绕。犹如灯树。如意之树。以为庄严。天众见之。生希有心。其山一面。毗琉璃宝。其第二面。真金所成。其第三面。因陀青宝。其第四面。大青宝王。四面严饰。皆悉平等。于平正处。峰谷笐林。皆悉具足。若念触乐。欲游戏时。便上此林。百百千千一一天子。有千天女。以为眷属。天五乐音。无量音声。无量和合。歌舞游戏。百百千千。共新生天子。于园林中花池流泉。所见胜上百千亿树。以为庄严。七宝光焰。莲花林笐。此诸天众。于此诸处。歌舞戏笑。安详徐步。向彼大山。互相爱乐。善业为伴。善业所资。以善业故。无有骨肉及以垢污。共游须陀。食河之上。及游饮河。以善业故。色香味触。皆悉具足。天子食之。乐五境界。食之发欲。处处受乐。众欲具足。受于无等无量之乐。欲升彼山。见其大山殊胜之处。叹未曾有。久乃至此大山之顶。游戏山处。甚可爱乐。于此山顶。多有无量游戏之处。众宝庄严。林树河池。拘物头花。遍于香林。满山顶上诸欲具足。随心所念。无量种爱。皆得如意。皆可爱乐。他不能摄。如是天子。久受天乐。如是受乐处处遍观。复往诣于七宝山谷。七宝林覆。光明善药。见众天鸟。出妙音声。寂静之窟。围绕花池。池名寂静行处。以于先世不具持戒。生此池中。于先世时。其心坚固。能说法要。而身不能如说修行。犹如伎儿。说业果报。从于地狱饿鬼中出。生此池中。多作鹅鸟。以本生处寂静行故。生寂静池。七宝为翅。身出光明。其音美妙。食于莲花。雄雌相随。以自娱乐。菩萨鹅王。名曰善时。多住此池。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多住于此山窟之中。为天说法。鹅王在池。为鸟说法。尔时诸天众游戏歌舞。分为二分。一分天众。以善业故。至此池所。一分天众。入放逸林。游戏歌舞。欢娱受乐。有善业者。往至大池。鹅为说法。见诸天众。为说偈言
若人虽说法 不能如说行
此愚人空说 常受诸苦恼
若但为他说 不能如说行
语坚而无我 名为空无心
放逸故生欲 因欲故生嗔
斯人入恶道 驰赴于地狱
若乐已过去 非现前可得
若现受当受 是亦不名乐
愚人乐放逸 爱于现在乐
自业果所诳 则入于地狱
三世爱所诳 常作无利益
生死缚众生 智者不应信
愚者所亲友 被害如大怨
缚世间众生 智者不应信
若为枷锁缚 犹尚可断坏
常求欲爱人 不能断爱缚
若人断爱缚 而爱于常乐
斯人离爱境 行智慧境界
智观乐光明 说爱大闇苦
智者持光明 则能破诸闇
以智慧利刀 斫伐于爱树
能伐爱树人 得无上乐处
断伐爱过林 及以多流泉
既断爱林树 得脱于诸有
三道大爱河 放逸水洄澓
若升智慧船 到安隐彼岸
升智慧山峰 持戒谷庄严
以无量智眼 悉见诸有过
若人远离法 斯人内外空
若人不乐法 不坚如水沫
若有人坚实 内外如金刚
以法行寂静 益利他众生
若没放逸泥 乐于境界乐
境界蛇所螫 常受诸辛苦
是故求乐者 不应行放逸
若脱放逸者 则近无量乐
若有智慧人 不信于放逸
若为放逸螫 流转于五道
如是鹅鸟。为调诸天。说此偈颂。时诸天众。以着欲乐。而不听受。亦不摄取。复作歌舞。游戏受乐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正法念处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2】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