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越生.老.病.死怖。诸比丘。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不明.不离欲。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
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无常及苦.空 非我.正思惟
无知等四种 及于色喜乐
(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欲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识。不欣未来识。于现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诸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
如是。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为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众生于色不味者。则不染于色。以众生于色味故。则有染着。如是众生于受.想.行.识不味者。彼众生则不染于识。以众生味受.想.行.识故。彼众生染着于识
诸比丘。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色。如是受.想.行.识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识。以受.想.行.识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识
诸比丘。若色于众生无出离者。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色。以色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色。如是受.想.行.识于众生无出离者。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识。以受.想.行.识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识
诸比丘。若我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出.不离。永住颠倒。亦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住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有求有行。若于色味随顺觉。则于色味以智慧如实见。如是于受.想.行.识味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味随顺觉。则于识味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患有求有行。若于色患随顺觉。则于色患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患有求有行。若于识患随顺觉。则于识患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离有求有行。若于色随顺觉。则于色离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离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离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离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离.不出。永住颠倒。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我于诸天人.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以脱.以离.以出。永不住颠倒。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过去四种说 厌离及解脱
二种说因缘 味亦复二种
(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当复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说此言。云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如是说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随死者。为取所缚。比丘。若不随使使。则不随使死。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比丘白…
《杂阿含经一》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