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下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 制译
分别道分品第十
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为念诵人。说八圣道法为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此是诸佛所行之道。念诵之人行此道者。真言乃成。于此报尽。复生人天胜上妙处。过去诸佛行此道故。成等正觉。现在未来诸佛亦复如是。身口意业所修功德。常依正教不生疲倦。欲如是修行。乃名正业。饮食衣服卧具及受汤药。常怀知足不生染着。是名正命。不赞己身不毁他人。远离诸过。如避火坑及以猛兽。常乐寂静。是名正语。不学占相吉凶男女等事。天文地理调鹰调马。及以调象射艺书算。世间言论无益之典。远离斯过。是名正分别。不观象斗马斗牛羊鸡犬等斗。男女相叉相扑亦不往观
离如上之戏。是名正念。不说王臣盗贼斗战相杀淫女之论。及以谜语。说往昔之事。念诵之人乃至未成就中间。不应入城村落邑里。及生缘伽蓝制底处。外道神祀所居之处。若园林池河。如此等处并不应往
若不作如前七愆事业。常居山林高峻崖峰四绝之顶昼夜不懈念诵真言。无不获果。是名正勤
复次苏婆呼童子。若念诵人不获如前上妙胜处。应居空闲神庙或居树下或住河边或居山侧或泉池林间。或无人处或居空室。一心念诵或一年之中除安居外。春秋二时随意。游行山林河边泉池空室专心念诵。譬如比丘夏月安居。念诵之人亦复如是。行人念诵虽满遍数。正夏安居勿作成就之法。虽不作法。念诵不得间断。解夏已后如法护身。方可作成就之法。慎勿法外行事
复次苏婆呼童子。今为念诵人。说呼摩法置炉差别之法。此法或作团圆。或作三角或作四方。或如莲花之形。并须有基。炉口安唇。泥拭细滑。外边基阶并须牢固
若作善事及求钱财。令他敬念作息灾法者。其炉须圆
若求成就一切诸事。或求女人及童子女等者。其炉须莲花之形
若作阿毗者啰之法。或为走等事者。其炉须作三角
若欲调伏诸龙及余鬼类。或令火烧或令苦者。其炉须方。基唇及炉。以瞿摩涂。复用茅草。布于基上及安基下。所涂之处。涂花香等随所办物。供养三宝及本部主。并诸明王本真言主等炉中生火。不应以口吹。以扇扇火。然后取稻谷花和酥。或胡麻和酥。以本部明王真言念诵。而作呼摩七遍。或八或十乃至二十一遍。供养明王。其作法人。面向东坐。取酥蜜酪等。共和一器中。取呼摩木。向器中揾于两头。掷于炉内烧之。如是日月不停。或七日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日 或一月 成百日 或百二十日 其验证现
若如上作法。不得成者。以年为期。三年 六年 或十年 十二年 作不退者毕得大悉地。必须如法呼摩。正烧火法之时。应观火色。于其炉中。火色炮焰声合成。不成者自有相貌现耳。其火无烟焰如金色。右旋婉转焰峰炽多。其色或白或如红色。或焰极赤。由如珊瑚色滋润。其焰上冲。复流下广或如日月光其焰形状瓶幢伞盖吉祥字形。螺贝莲花。或如呼摩酥杓等形。或似三钴五钴金刚杵。形或如横刀如草束形。或似车形。或如蝇拂声吹笛筚篥等声。或如螺声。得如上种种音声其气由如烧酥之香。复无炮烈。其火不扇自然而着。得如斯相现必当获得广大悉地。又观烧火不成就相貌法者。正烧火之时。或起烟多。亦复炮烈。其焰难发。假令发时亦不增盛。后时顿灭由若无火。焰色憔悴黑如闇云如波罗赊形。由如一钴之叉。又如簸箕男根牛角之形。其火出声状如驴鸣。又复迸火烧念诵人。炉内香烟如烧死人之气。现如斯相已。念诵之人悉地难得。行者见斯不祥之相。即应以赤身明王或吉利吉罗。或以不净忿怒等明王真言。而作呼摩。其不吉相即当消灭。必须如法非是轻尔。念诵人慎勿剃除三处之毛。亦不应火烧复涂药遣落。及以手拔。譬如有人手执金刀。若不善解执持。自当损害。持真言者不依法则。淫乱炽盛。以除三处之毛呈示女人。发生欲想。非但真言不成。如执利刀自害其身。念诵人纵不依法则者。其部主明王真言主等。皆是菩萨终不损害人。左右侍从见被过故。即便损害。当须谨卓。勿行非违自招其祸
复次苏婆呼童子。若念诵人。及欲成就并作诸法。无有障难求悉地者。以诸饮食。祭祀诸天修罗药叉龙等。伽路罗共命鸟等。羯吒布单那乾闼婆部多诸鬼魅等。或居地或在虚空行者。右膝着地启请言曰。居妙高山天诸部多。居欢喜园及余天宫。居日月宫。或居河海所。或居陂泽泉水。或居村落及诸神庙。或居空室或居天室。或住伽蓝制底或居外道草庵。或居象室或居库藏。或住街巷或居四衢道边。或依独树或在大路。或住冢间或居尸陀林。或寄大树林。或居师子大虫游戏之处。或住大砂碛中。或居诸洲上妙处所。皆咨启请。与诸眷属降临来此。我所营办花鬘涂香烧香饮食及妙灯明。愿垂歆飨。我所求事满足其果。以供养诸鬼神已。后应别日供养护方诸神。如前办供胡跪合掌。即应召请。谨请东方憍尸迦天。与诸眷属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东南方火天仙等。与诸眷属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南方阎摩罗法王等。与诸眷属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西南方泥唎底部多大王等。与诸眷属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西方嚩噜拏龙王等。与诸眷属等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西北方风神王等。与诸眷属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北方多闻天王等。与诸眷属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东北方伊舍罗天王等。与诸眷属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上方梵天王等。与诸眷属来降道场愿垂受供
次请地居所有诸大神王等。与诸眷属来降道场。各住本方所办供养愿垂纳受。复愿常时卫护于我。如是供养诸鬼神等及护方神王。行者无诸难事。意所求愿皆悉满足
苏婆呼请问分别诸部分品第十一
复次苏婆呼童子。世尊为利益未来一切众生故。说三俱胝五落叉真言及明。名曰持明藏
又圣观自在说三俱胝五落叉真言。于此部中。真言主名曰何耶吉唎婆(此云马头)此部曼茶罗。名曰儞毗耶(二合)
复有七真言主。十二臂为真言主
六臂。上髻 满如意愿 四面。不空 罥索二臂。由如日光照耀世间。此等七真言主。并是马头曼荼罗所管
复有八明妃。为目睛。妙白。居白。观世。独髻。金颜名利称。苾唎俱胝。此等皆是莲花部中明妃
复说种种妙曼荼罗及诸手印。我利益贫穷众生。及摧诸鬼类故。说七俱胝真言及曼荼罗 复有十使者七明妃
又有六十四嫔 又有八大心真言 又有军荼利等无量忿怒 又有最胜明等无量真言王
是故此部名曰广大跋折啰
复有大神名曰般支迦。说二万真言。此神有妃名曰弥佉罗。说一万真言。名曰般支迦部
复有大神名曰摩尼跋陀罗说十万真言。多闻天王说三万真言名曰摩尼部
复有诸天及阿修罗等。于世尊前说无量明及诸真言。其中有入金刚部内者
亦有入莲花部者 亦有入般支迦部者 亦有入于摩尼部 亦有非部所管者 如上所说真言。略教种种法则。于五部中并应修行
复有诸天所说真言。世尊印可许者。亦应修行。如是法则者。若乘此法者即得所愿成就
复次世尊于内亦有胜上妙宝。从此复流究竟法宝中。复生八大丈夫不退众宝。如是三宝。世所称。是故念诵人。若欲灭罪生福。希速得现前满愿者。先归命三宝
又若欲持诵金刚部内真言者。初归三宝已。次称那施旃荼跋折啰波拏曳。摩诃药叉栖那波多曳。次后即诵真言。莲花部内亦然 般支迦部亦然 摩尼部亦如上法 初归三宝
次归部主。然后乃可念诵真言。若不归依释教。复行声闻乘缘觉乘者。信不具足。内怀腐朽外示精进。复怀悭贪吝者。不应执我此跋折啰
若有苾刍苾刍尼及优婆塞迦优波斯迦。毁訾深妙大乘。言此所说皆是魔教。复怀愚痴为言。执金刚菩萨。是大药叉。复不敬礼诸大菩萨。心生轻慢。为利故诈解。持诵如是妙真言者。如是等愚人。不久当自损害躯命。亦如前说。佛菩萨终不害人。然于部内。有诸毒猛鬼神。见彼痴人谬执金刚杵者。便生嗔怒即害彼命。摩醯首罗天说十俱胝真言
那罗延天王说三万真言
大梵天王说六万真言
日天子说三十万真言
伽路荼王说八万一千真言
摩醯首罗大妃说八千真言
火神王说七百真言
摩登伽天王复说三千真言
诸龙王妃说五千真言
罗刹大将说一万真言
四天大王说四十万真言
阿修罗王说二十万真言
忉利天王说三十万真言
各各俱说真言手印及曼荼罗。依法受持。若为此教。非真不诚亦当自害
苏婆呼童子请问分别八法分品第十二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人所有成就之法。总有八种。何等为八。谓成真言法。成金水法 成长年法 出伏藏法 入修罗宫法 合成金法 土成金法 成无价宝法
是名八法。于中有三。成真言法。入修罗宫法。得长年法是
三种法。是名上上悉地法
成无价宝法。土成金法。出伏藏法
此三种法。是名为中。合成金法。成金水法。此之二法是名下法。若有众生具有戒慧。乐此法者。如是之人乐上上成就
若有众生多贪财欲者。如是之人乐中成就
若有众生多愚痴故。反价求利者。如是之人得下成就
上上之人唯求上验勿。应求中下证
若遭穷贫者。应求中品。亦勿求上。验亦莫取下。证下下之人依前求。之亦勿改易
若欲获得如上所说种种成就。应须修福。具福之人求前八种之乐。延命长寿威力自在端正聪慧皆得成就。若人恋家业修善法。敬念三宝常不离心。忆真言念诵不间。如是之人速得成就。念救众生。复能灭己身罪。并彼获今世及后世乐。真言之外。更无异法能与众生乐者。譬如天火下降及与霜雹。能损诸物无可避脱。真言威力降下众生心田。能摧苦恼及诸罪障碎坏无余。善功德芽日日滋茂。如意宝树。能益有情种种意愿。真言妙藏亦复如是。或与成就菩萨位地乃至佛果。或与成就明仙位地。或与富乐色力长年。有诸菩萨观诸有情。遭诸苦难及余怖畏。王难恶贼火雹等苦。即自变身。为真言主形。救济众生令脱苦难。使安无怖。快乐恣情尽报寿命。若复有…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下》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