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译杂阿含经》十三 ▪第2页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续本经文上一页。尔时优竭提舍利婆罗门施设大祀。七百牛王系之于柱。牸牛犊子[牛*羊]羖羊等。如是种种所有畜生不可称计。在祀场中处处系之。设诸肴饍种种饮食。尔时余国诸婆罗门。闻彼设祀悉来云集。时优竭提舍利婆罗门。闻佛从俱萨罗到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欲往佛所作是念言。我今设祀所作会具。当问瞿昙。将不少耶。时婆罗门乘羽葆车。所著衣裳上下纯白。提三岐金叉。持金藻盥满中净水。诸摩纳众围绕左右。余国种种诸婆罗门亦为翼从。来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具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设斯大祀。系七百牛王及诸畜生。乃至余国婆罗门等悉来云集。办具已讫欲设大祀。愿佛教我满足有胜无少减不。佛言。婆罗门。汝为祀主大施求福亦大得罪。竖三种刀斯名不善。作于苦因亦得苦报。得于苦利受报亦苦。云何名为三种刀。意口身刀也。何名意刀。汝若祀时意业不善。杀诸畜生以为大祀。是名竖于意刀。何者口刀。汝欲祀时而作是言。我于明日当杀尔许种种生命。是名竖于口刀。云何名为身刀。汝若祀时手牵牛王及诸畜生受于咒愿。是名竖于身刀。佛言。又有三种火。最胜最妙宜应谨慎亦当恭敬。非汝所事邪见火也。何谓为三。一名恭敬火。二名苦乐俱火。三名福田火。云何名为恭敬火。应当供养尊重恭敬拥护父母。何以故。父母求子祷祀神祇然后得子。父母赤白和合成身生育长养。以是之故名恭敬火。如是之火应正供养。与众快乐令无乏苦。云何名为苦乐俱火。若族姓子。起于精勤积集钱财。于其妻子并诸眷属奴婢仆使知友辅相及诸亲族皆应供养供给所须与其利乐。如是等辈皆同苦乐。是名苦乐俱火。云何名为福田火。若沙门婆罗门能断贪欲解脱贪欲。能断嗔恚解脱嗔恚。能断愚痴解脱愚痴。如是等沙门婆罗门名福田火。上趣诸天能招乐报。此名福田火。是以族姓子。应当至心供养恭敬使得快乐。又有三种火必应灭之。何者三火。所谓贪欲愚痴嗔恚火。不如世间火有时须然有时须灭。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恭敬俱福田 此三火应祀
若勤心供养 获得三种乐
云何为三乐 施戒及修定
三种之果报 人天涅槃乐
若人于一切 善解于方法
于祠祀时节 能养其眷属
供养应供者 能供养应供
终竟必获得 永离灾患处
尔时优竭提舍利婆罗门闻佛所说。即语乌答摩纳汝可往诣彼祀场中。先所系养诸畜生等。以系祀者今悉散放随逐水草。尽其寿命莫作拘碍。乌答摩纳言。和上如所教敕我能为之。即往祀场宣告诸人。我受优竭提舍利教敕。一切畜生悉皆解放任意令去。乌答摩纳往祀场所。未久之间如来于后即为优竭提舍利婆罗门。如诸佛法为说法要示教利喜。时婆罗门即受禁戒乃至见谛。余如突罗阇品中所说。时优竭提舍利婆罗门即整衣服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唯愿明日与诸大众往祀场中受我供设。尔时世尊默然受请。时婆罗门闻佛所说。又见受请欢喜而去。时婆罗门至祀场已。通夜办具种种肴饍。乃至敷座又具净水。后日晨朝往诣佛所白佛言。时到。尔时如来与诸大众着衣持钵往诣祀场。在众僧前敷座而坐。时婆罗门睹佛大众寂然坐定。手行净水施设种种肴饍饮食。食讫摄钵。时婆罗门在世尊前敷座而坐。愿乐听法。尔时如来。即为咒愿
于诸大祀中 祠祀火为上
婆罗门书中 萨婆底为上
一切国土中 人王最为上
百川众流中 海水最为上
列宿丽于天 月光最为上
一切众明中 日光最为上
十方世界中 佛为第一尊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利喜。从座而去
(二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摩纳名僧伽罗。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观察不善丈夫。佛言。譬如观月。又问。云何观察善胜丈夫。佛复答曰。亦如观月尔时摩纳复白佛言。云何不善丈夫观之如月。佛言。不善丈夫如十六日月光渐减圆满转亏。乃至于尽损减不现。如佛法中不能信心受持禁戒。少所读诵若修少施。于其后时懈怠不勤。渐失信心毁犯禁戒。复不布施亲近恶友。不至僧坊咨受于法。不听法故身口意业造于不善。以造恶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是故当知恶丈夫者。犹如彼月渐渐损减乃至灭尽。又问。云何善胜丈夫亦复如月。佛言。譬如初月光明炽然渐渐增长。至十五日圆满具足。如佛法中能有信心修行禁戒。习于多闻修于布施。却除邪见修于正见。于佛法中得纯信心。坚持禁戒善修多闻。能施不悭具于正见。信心持戒多闻惠施以渐增长。是善丈夫身口意行。亲近善友具修诸善。身坏命终得生天上。是故当知善丈夫者亦复如月。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盛满月 处于虚空中
圆光甚晖曜 映蔽于诸星
亦如具信人 戒闻舍贪嫉
于诸嫉妒者 如月蔽众星
时僧伽罗摩纳闻佛所说踊跃而去。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六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婆罗门名曰生听。往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即白佛言。我曾闻人说。世尊言但施于我莫施余人。但施我弟子莫施他弟子若能施我及我弟子得大果报。若施他人及余弟子不得果报。实说是不将非世人诽谤者乎。佛言。此实虚妄诽谤于我都无此语。若如是说作二种难。一者遮难。二者受者得减损难。若如此说作大损减。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汝今应知。乃至洗钵之水我尚说言。施与虫蚁获大福报。况于施我实作是语。施持戒者得福甚多。施破戒者得福鲜少。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一切布施处 我常生赞叹
破戒得福少 持戒获大果
黑白赤青牛 生犊各差别
驾用取其力 不择其产种
人亦复如是 刹利婆罗门
毗舍首陀罗 真陀罗富且
能持于净戒 施之得大果
如似赍麻干 舍之取珍宝
孾愚无智者 未曾听闻法
不能修梵行 施之获少果
若亲近贤圣 正觉及声闻
能信于善逝 信根立坚固
生处恒尊贵 最后得涅槃
尔时生听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六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有一老婆罗门。捉杖持钵而行乞食。时佛见已语婆罗门言。汝今极老。何以捉杖持钵而行乞食。婆罗门言。我有七子各为妻娶。分财等与我今无分。为子驱故而行乞食。佛告之言。我今为汝说偈。汝能于大众中说此偈不。答言。我能。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子太欢喜 为之聚财宝
各为娶妻子 而便驱弃我
此等无孝慈 口言为父母
如彼罗刹子 垂死驱弃我
譬如马槽枥 满中置谷[麦*弋]
少马无敬让 驱蹋于老者
此子亦如是 无有爱敬心
弃我使行乞 不如杖爱我
我今捉此杖 御狗及羊马
行则佐我力 闇夜为我伴
指水知深浅 若趺扶杖起
蒙杖除多闻 是杖爱念我
婆罗门受此偈已诵读使利。尔时七子在大会中。时婆罗门于大众中而作是言。汝等今当听我所说。大众默然。即说上偈。七子惭愧起来抱父各共修敬。将父归家置本坐处。诸子各出妙[叠*毛]二张奉上于父。时婆罗门即作是念我今得乐。是瞿昙力。瞿昙即是我阿阇梨。婆罗门法。法应供养和上阿阇梨。选最好衣往至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今家中得诸利乐是汝之恩。我经书中说。阿阇梨者应与阿阇梨分。和上者应与和上分。瞿昙。汝今是我阿阇梨。应怜愍我受我此衣。尔时世尊以怜愍故为受是衣。婆罗门踊跃从座而起。欢喜而去
(二六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时有一老婆罗门。捉杖持钵而行乞食。遥见佛已往至佛所而作是言。我捉杖持钵从他乞食。汝亦乞食。我之与汝俱是比丘。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不必从他乞 得名为比丘
虽具在家法 正修于梵行
福果及恶报 俱断无相着
干竭诸有结 是名比丘法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六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王舍城北有耕作婆罗门名豆罗阇。尔时世尊于其晨朝着衣持钵往至彼所。时婆罗门遥见佛来。即至佛所白言。世尊。我种作人耕种而食不从人乞。瞿昙。汝今亦可耕种而食。佛言。我亦耕种而食。时豆罗阇婆罗门。即说偈言
汝自说知耕 未见汝耕时
汝若知耕者 为我说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吾以信为种 诸善为良田
精进为调牛 智慧为辕[车*鬲]
惭愧为犁具 念为御耕者
身口意调顺 持戒为鞅子
耕去烦恼秽 甘雨随时降
芸耨为善心 大获善苗稼
趣向安隐处 可以克永安
吾所耕如是 故得甘露果
超升离三界 不来入诸有
婆罗门言。汝耕实是耕无上之胜耕。婆罗门闻是偈心生信解。盛满钵饮食来用奉佛。佛不受。余如上豆罗阇婆罗门所说。乃至不受后有
(二六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比丘名曰梵天。游行央伽国。来到瞻波至健伽池边。后日晨朝着衣持钵入瞻波城。次第乞食到于本家。尔时尊者梵天母在中门中。以苏米胡麻以投火聚望生梵天。尊者梵天在门中立。其母不识。尔时毗沙门天王敬信梵天。即与无数夜叉之众乘虚而行。见梵天母祠祀于火不见其儿。唯见道人不谓己子。毗沙门天王即为其母。而说偈言
婆罗门家女 梵天去此远
祀火望梵世 斯非其迳路
不解趣梵天 勤苦事火为
梵天中梵天 在汝门中立
都无有取着 亦无所养育
远离诸恶趣 结使尘不着
远离诸欲求 不染污世法
如龙象善调 而无所恼触
胜念之比丘 心善得解脱
如是应真者 今来受汝供
汝应然意灯 净心速施与
尔时其母闻毗沙门说心即觉悟。母即施食与梵天食已。为其作照明。后世安乐因
(二六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世人称汝为佛陀佛迭。如是之名从何而生。婆罗门说偈问言…
《别译杂阿含经十三》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