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十一 ▪第2页
东晋[罽-厂]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今不授决者。便当于此处断其命根。不愿此生。尔时。世尊告曰。梵志。不可以此五茎华授无上等正觉。梵志白言。愿世尊与我说菩萨所行法。定光佛告曰。菩萨所行。无所爱惜
尔时。梵志便说偈言
不敢以父母 持施与外人
诸佛真人长 亦复不敢施
日月周行世 此二不可施
余者尽可施 意决无有难
尔时。定光佛复以此偈报梵志曰
如汝所说施 亦不如来言
当忍亿劫苦 施头身耳目
妻子国财宝 车马仆从人
设能堪与者 今当授汝决
尔时。摩纳复说此偈
大山炽如火 亿劫堪顶戴
不能坏道意 唯愿时授决
尔时。定光如来默然不语。时。彼梵志手执五茎华。右膝着地。散定光如来。并作是说。持是福祐。使将来世当如定光如来.至真.等正觉。而无有异。即自散发在于淤泥。若如来授我决者。便当以足蹈我发上过。比丘当知。尔时。定光如来观察梵志心中所念。便告梵志曰。汝将来世当作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
时。超术梵志有同学。名昙摩留支。在如来边。见定光佛授超术梵志决。又足蹈发上。见已。便作是说。此秃头沙门何忍。乃举足蹈此清净梵志发上。此非人行
佛告诸比丘。尔时耶若达梵志者。岂异人乎。莫作是观。所以然者。尔时耶若达者。今白净王是。尔时八万四千梵志上坐者。今提婆达兜身是也。时超术梵志者。即我身是也。是时梵志女卖华者。今瞿夷是也。尔时祠主者。今执杖梵志是也。尔时昙摩留支。口所造行。吐不善响。今昙摩留支是也。然复昙摩留支无数劫中恒作畜生。最后受身在大海作鱼。身长七百由旬。从彼命终。来生此间。与善知识从事。恒亲近在善知识。习诸善法。根门通利。以此因缘故。我言。久来此间。昙摩留支亦复自陈。如是。世尊。久来此间。是故。诸比丘。常当修习身.口.意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人似师子者。有似羊者。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人云何似师子者。于是。比丘。或有人得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彼得已。便自食啖。不起染着之心。亦无有欲意。不起诸想。都无此念。自知出要之法。设使不得利养。不起乱念。无增减心。犹师子王食啖小畜。尔时。彼兽王亦不作是念。此者好。此者不好。不起染着之心。亦无欲意。不起诸想。此人亦复如是。若得供养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彼得已。便自食啖。不起想着之意。设使不得。亦无诸念
犹如有人受人供养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得已。便自食啖。起染着之心。生爱欲意。不知出要之道。设使不得。恒生此想念。彼人得供养已。向诸比丘而自贡高。毁蔑他人。我所能得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此诸比丘不能得之。犹如大群羊中有一羊。出群已。诣大粪聚。此羊饱食屎已。还至羊群中。便自贡高。我能得好食。此诸羊不能得食。此亦如是。若有一人。得利养衣被.床卧具.病瘦医药。起诸乱想。生染着心。便向诸比丘而自贡高。我能得供养。此诸比丘不能得供养。是故。诸比丘。当学如师子王。莫如羊也。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知反复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况大恩。设使离此间千由旬.百千由旬。故不为远。犹近我不异。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我恒叹誉知返复者。诸有众生不知反复者。大恩尚不忆。何况小者。彼非近我。我不近彼。正使着僧伽梨在吾左右。此人犹远。所以然者。我恒不说无反复者。是故。诸比丘。当念反复。莫学无反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人懈惰。种不善行。于事有损。若能不懈惰精进者。此者最妙。于诸善法便有增益。所以然者。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我以精进力.勇猛之心。使弥勒在后。过去恒沙多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皆由勇猛而得成佛。以此方便。当知懈惰为苦。作诸恶行。于事有损。若能精进勇猛心强。诸善功德便有增益。是故。诸比丘。当念精进。勿有懈怠。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阿练比丘当修行二法。云何二法。所谓止与观也。若阿练比丘得休息止。则戒律成就。不失威仪。不犯禁行。作诸功德。若复阿练比丘得观已。便观此苦。如实知之。观苦习。观苦尽。观苦出要。如实知之。彼如是观已。欲漏心解脱。有漏心.无明漏心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亦不复受有。如实知之
过去诸多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皆由此二法而得成就。所以然者。犹如菩萨坐树王下时。先思惟此法止与观也。若菩萨摩诃萨得止已。便能降伏魔怨。若复菩萨得观已。寻成三达智。成无上至真.等正觉。是故。诸比丘。阿练比丘当求方便。行此二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阿练比丘在闲静处。不在众中。恒当恭敬。发欢喜心。若复阿练比丘在闲静处。无有恭敬。不发欢喜心。正使在大众中。为人所论不知阿练之法。云。此阿练比丘无恭敬心。不发欢喜
复次。比丘。阿练比丘在闲静处。不在众中。常当精进。莫有懈慢。悉当解了诸法之要。若复阿练比丘在闲静之处。有懈慢心。作诸恶行。彼在众中。为人所论。此阿练比丘懈怠。无有精进。是故。比丘。阿练比丘在闲静处。不在众中。常当下意发欢喜心。莫有懈慢。无有恭敬。念行精进。意不移转。于诸善法。悉当具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人不能善说法语。云何为二人。无信之人与说信法。此事甚难。悭贪之人为说施法。此亦甚难。若复。比丘。无信之人与说信法。便兴嗔恚。起伤害心。犹如狗恶。加复伤鼻。倍更嗔恚。诸比丘。此亦如是。无信之人与说信法。便起嗔恚。生伤害心。若复。比丘。悭贪之人与说施法。便生嗔恚。起伤害心。犹如痈疮未熟。复加刀割。痛不可忍。此亦如是。悭贪之人与说施法。倍复嗔恚。起伤害心。是谓。比丘。此二人难为说法
复次。比丘。有二人易为说法。云何为二。有信之人与说信法。不悭贪人与说施法。若。比丘。有信之人与说信法。便得欢喜。意不变悔。犹如有病之人。与说除病之药。便得平复。此亦如是。有信之人与说信法。便得欢喜。心不改变。若复无贪之人与说施法。即得欢喜。无有悔心。犹如有男女端政。自喜沐浴手面。复有人来。持好华奉上。倍有颜色。复以好衣服饰奉上其人。彼人得已。益怀欢喜。此亦如是。无悭贪之人与说施法。便得欢喜。无有悔心。是谓。比丘。此二人易为说法。是故。诸比丘。当学有信。亦当学布施。莫有悭贪。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法与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云何为二法。供养父母。是谓二人获大功德。成大果报。若复供养一生补处菩萨。获大功德。得大果报。是谓。比丘。施此二人获大功德。受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是故。诸比丘。常念孝顺供养父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蓐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槃特告弟朱利槃特曰。若不能持戒者。还作白衣。是时。朱利槃特闻此语已。便诣祇洹精舍门外立而堕泪
尔时。世尊以天眼清净。观是朱利槃特比丘在门外立。而悲泣不能自胜。时。世尊从静室起。如似经行至祇洹精舍门外。告朱利槃特曰。比丘。何故在此悲泣
朱利槃特报曰。世尊。兄见驱逐。若不能持戒者。还作白衣。不须住此。是故悲泣耳
世尊告曰。比丘。勿怀畏怖。我成无上等正觉。不由卿兄槃特得道
尔时。世尊手执朱利槃特诣静室教使就坐。世尊复教使执扫[打-丁+彗]。汝诵此字。为字何等
是时。朱利槃特诵得扫。复忘[打-丁+彗]。若诵得[打-丁+彗]。复忘扫
尔时。尊者朱利槃特诵此[打-丁+彗]扫乃经数日。然此扫[打-丁+彗]复名除垢。朱利槃特复作是念。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垢者灰土瓦石。除者清净也。复作是念。世尊何故以此教悔我。我今当思惟此义。以思惟此义。复作是念。今我身上亦有尘垢。我自作喻。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彼复作是念。缚结是垢。智慧是除。我今可以智慧之[打-丁+彗]扫此结缚
尔时。尊者朱利槃特思惟五盛阴成者.败者。所谓此色.色习.色灭。是谓痛.想.行.识。成者.败者。尔时。思惟此五盛阴已。欲漏心得解脱。有漏心.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有。如实知之。尊者朱利槃特便成阿罗汉
已成阿罗汉。即从坐起。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世尊曰。今已有智。今已有慧。今已解扫[打-丁+彗]
世尊告曰。比丘。云何解之
朱利槃特报曰。除者谓之慧。垢者谓之结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如汝所言。除者是慧。垢者是结
尔时。尊者朱利槃特向世尊而说此偈
今诵此已足 如尊之所说
智慧能除结 不由其余行
世尊告曰。比丘。如汝所言。以智慧。非由其余
尔时。尊者闻世尊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不可敬待。亦不足爱着。世人所捐弃。云何为二法。怨憎共会。此不可敬待。亦不足爱着。世人所捐弃。恩爱别离。不可敬待。亦不足爱着。世人所捐弃。是谓。比丘。有此二法。世人所不喜。不可敬待
比丘。复有二法。世人所不弃。云何为二法。怨憎别离。世人之所喜。恩爱集一处。甚可爱敬。世人之所喜。是谓。比丘。有此二法。世人所喜
我今说此怨憎共会.恩爱别离。复说怨憎别离.恩爱共会。有何义。有何缘
比丘报曰。世尊诸法之王。唯愿世尊与我等说。诸比丘闻已。当共奉行
世尊告曰。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诸比丘。此二法由爱兴。由爱生。由爱成。由爱起。当学除其爱。不令使生。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增壹阿含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0】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