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增壹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125卷02页码:P0549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增壹阿含经》十六 ▪第3页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尊曰。唯愿世尊。勿虑此事。我等自当分明此法。世尊。虽有此语。其事不然。是时。世尊便舍而去。诣跋耆国

  尔时。跋耆国中有三族姓子。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然彼族姓子。共作制限。其有出乞食者。后住者便扫洒地使净。事事不乏。其得食来者分与使食。足者则善。不足者随意所如。有遗余者。泻着器中。便舍而去。若复最后乞食来者。足者则善。不足者便取器中食而自着钵中。尔时。便取水瓶。更着一处。即当一日扫除房舍。复更在闲静之处。正身正意。系念在前。思惟妙法。然复彼人终不共语。各自寂然

  尔时。尊者阿那律思惟欲不净想。念恃喜安而游初禅。是时。难提.金毗罗知阿那律心中所念。亦复思惟欲不净想。念恃喜安而游初禅。若复尊者阿那律思惟二禅.三禅.四禅。尔时尊者难提.金毗罗亦复思惟二禅.三禅.四禅。若复尊者阿那律思惟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相处。是时尊者难提亦复思惟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若复尊者阿那律思惟灭尽定。尔时尊者难提。亦复思惟灭尽定。如此诸法。诸贤思惟此法

  尔时。世尊往师子国中。尔时。守国人遥见世尊来。便作是说。沙门勿来入国中。所以然者。此国中有三族姓子。名阿那律.难提.金毗罗。慎莫触娆

  是时。尊者阿那律以天眼清净及天耳通。闻守国人与世尊作如是说。使世尊不得入国。是时。尊者阿那律即出告守门人曰。勿遮。世尊今来。欲至此看

  是时。尊者阿那律寻入告金毗罗曰。速来。世尊今在门外

  是时。尊者三人即从三昧起。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各自称言。善来。世尊。尊者阿那律前取世尊钵。尊者难提前敷座。尊者金毗罗取水与世尊洗足

  尔时。世尊告阿那律曰。汝等三人在此和合。无有他念。乞食如意乎

  阿那律曰。如是。世尊。乞食不以为劳。所以然者。若我思惟初禅时。尔时难提.金毗罗亦复思惟初禅。若我思惟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灭尽三昧。尔时难提.金毗罗亦复思惟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灭尽定。如是。世尊。我等思惟此法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为颇有是时。更得上人法乎

  阿那律报曰。如是。世尊。我等更得上人法

  世尊告曰。何者是上人之法

  阿那律曰。有此妙法。出上人法上。若复我等以慈心。遍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复如是。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一切中一切。以慈心遍满其中。无数无限。不可称计。而自游戏。复以悲心.喜心.护心。遍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复如是。四维上下而自游戏。是谓。世尊。我等更得此上人之法

  尔时。尊者难提.金毗罗语阿那律曰。我等何日至汝许问此义乎。今在世尊前而自称说

  阿那律曰。汝等亦未曾至我许而问此义。但诸天来至我所而说此义。是故。在世尊前而说此义耳。但我长夜之中知诸贤心意。然诸贤得此三昧故。在世尊前说此语耳

  尔时。说此法时。长寿大将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长寿大将白世尊曰。今日。世尊与此诸人而说法乎

  是时。世尊以此因缘具向长寿大将说之

  是时。大将白世尊曰。跋耆大国快得大利。有此三族姓子而自游化。阿那律.难提.金毗罗

  世尊告曰。如是。大将。如汝所言。跋耆大国快得善利。且舍跋耆大国。摩竭大国快得善利。乃有此三族姓子。若当摩竭大国人民之类。忆此三族姓子。便长夜获安隐。大将当知。若县邑城郭有此三族姓子者。彼城郭之中。人民之类。长夜获安隐。此三族姓子所生之家。亦获大利。乃能生此上尊之人。彼父母五种亲族。若当忆此三人者。亦获大利。若复天.龙.鬼神忆此三族姓子者。亦获大利。若有人叹说阿罗汉者。亦当叹说此三人。若有人叹说无贪欲.无愚痴.无嗔恚者。亦当叹说此三人。若有人叹说此福田者。亦当叹说此三人。如我于三阿僧祇劫所行勤苦。成无上道。使此三人成此法义。是故。大将。当于此三族姓子。起欢喜心。如是。大将。当作是学

  尔时。大将闻世尊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结使。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云何为三。所谓身邪.戒盗.疑。

  彼云何名为身邪。所谓计身有我。生吾我之想。有众生想。有命.有寿.有人.有士夫.有缘.有着。是谓名为身邪之结。

  云何名为疑结。所谓有我耶。无我耶。有生耶。无生耶。有我.人.寿命耶。无我.人.寿命耶。有父母耶。无父母耶。有今世.后世耶。无今世.后世耶。有沙门.婆罗门耶。无沙门.婆罗门耶。世有阿罗汉耶。世无阿罗汉耶。有得证者耶。无得证者耶。是谓名为疑结。

  彼云何名为戒盗结。所谓戒盗者。我当以此戒生大姓家。生长者家。生婆罗门家。若生天上及诸神中。是谓名为戒盗结。

  是谓。比丘。有此三结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犹如两牛同一轭。终不相离。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三结所系。不能得从此岸至彼岸

  云何此岸。云何彼岸。所谓此岸者身邪是。彼岸者所谓身邪灭是。是谓。比丘。三结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灭此三结。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三三昧。云何为三。空三昧.无愿三昧.无想三昧

  彼云何名为空三昧。所谓空者。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是谓名为空三昧。

  彼云何名为无想三昧。所谓无想者。于一切诸法。都无想念。亦不可见。是谓名为无想三昧。

  云何名为无愿三昧。所谓无愿者。于一切诸法。亦不愿求。是谓。名为无愿三昧

  如是。比丘。有不得此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觉寤。如是。诸比丘。当求方便。得此三三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幢.毗沙.法王  瞿默.神足化

  斋戒.现在前  长寿.结.三昧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增壹阿含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35】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