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增壹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25卷02頁碼:P0549
東晉 瞿昙僧伽提婆譯

  《增壹阿含經》十六 ▪第3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尊曰。唯願世尊。勿慮此事。我等自當分明此法。世尊。雖有此語。其事不然。是時。世尊便舍而去。詣跋耆國

  爾時。跋耆國中有叁族姓子。阿那律.難提.金毗羅。然彼族姓子。共作製限。其有出乞食者。後住者便掃灑地使淨。事事不乏。其得食來者分與使食。足者則善。不足者隨意所如。有遺余者。瀉著器中。便舍而去。若複最後乞食來者。足者則善。不足者便取器中食而自著缽中。爾時。便取水瓶。更著一處。即當一日掃除房舍。複更在閑靜之處。正身正意。系念在前。思惟妙法。然複彼人終不共語。各自寂然

  爾時。尊者阿那律思惟欲不淨想。念恃喜安而遊初禅。是時。難提.金毗羅知阿那律心中所念。亦複思惟欲不淨想。念恃喜安而遊初禅。若複尊者阿那律思惟二禅.叁禅.四禅。爾時尊者難提.金毗羅亦複思惟二禅.叁禅.四禅。若複尊者阿那律思惟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相處。是時尊者難提亦複思惟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若複尊者阿那律思惟滅盡定。爾時尊者難提。亦複思惟滅盡定。如此諸法。諸賢思惟此法

  爾時。世尊往師子國中。爾時。守國人遙見世尊來。便作是說。沙門勿來入國中。所以然者。此國中有叁族姓子。名阿那律.難提.金毗羅。慎莫觸娆

  是時。尊者阿那律以天眼清淨及天耳通。聞守國人與世尊作如是說。使世尊不得入國。是時。尊者阿那律即出告守門人曰。勿遮。世尊今來。欲至此看

  是時。尊者阿那律尋入告金毗羅曰。速來。世尊今在門外

  是時。尊者叁人即從叁昧起。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各自稱言。善來。世尊。尊者阿那律前取世尊缽。尊者難提前敷座。尊者金毗羅取水與世尊洗足

  爾時。世尊告阿那律曰。汝等叁人在此和合。無有他念。乞食如意乎

  阿那律曰。如是。世尊。乞食不以爲勞。所以然者。若我思惟初禅時。爾時難提.金毗羅亦複思惟初禅。若我思惟二禅.叁禅.四禅.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滅盡叁昧。爾時難提.金毗羅亦複思惟二禅.叁禅.四禅.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滅盡定。如是。世尊。我等思惟此法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爲頗有是時。更得上人法乎

  阿那律報曰。如是。世尊。我等更得上人法

  世尊告曰。何者是上人之法

  阿那律曰。有此妙法。出上人法上。若複我等以慈心。遍滿一方。二方.叁方.四方亦複如是。四維上下亦複如是。一切中一切。以慈心遍滿其中。無數無限。不可稱計。而自遊戲。複以悲心.喜心.護心。遍滿一方。二方.叁方.四方亦複如是。四維上下而自遊戲。是謂。世尊。我等更得此上人之法

  爾時。尊者難提.金毗羅語阿那律曰。我等何日至汝許問此義乎。今在世尊前而自稱說

  阿那律曰。汝等亦未曾至我許而問此義。但諸天來至我所而說此義。是故。在世尊前而說此義耳。但我長夜之中知諸賢心意。然諸賢得此叁昧故。在世尊前說此語耳

  爾時。說此法時。長壽大將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長壽大將白世尊曰。今日。世尊與此諸人而說法乎

  是時。世尊以此因緣具向長壽大將說之

  是時。大將白世尊曰。跋耆大國快得大利。有此叁族姓子而自遊化。阿那律.難提.金毗羅

  世尊告曰。如是。大將。如汝所言。跋耆大國快得善利。且舍跋耆大國。摩竭大國快得善利。乃有此叁族姓子。若當摩竭大國人民之類。憶此叁族姓子。便長夜獲安隱。大將當知。若縣邑城郭有此叁族姓子者。彼城郭之中。人民之類。長夜獲安隱。此叁族姓子所生之家。亦獲大利。乃能生此上尊之人。彼父母五種親族。若當憶此叁人者。亦獲大利。若複天.龍.鬼神憶此叁族姓子者。亦獲大利。若有人歎說阿羅漢者。亦當歎說此叁人。若有人歎說無貪欲.無愚癡.無嗔恚者。亦當歎說此叁人。若有人歎說此福田者。亦當歎說此叁人。如我于叁阿僧祇劫所行勤苦。成無上道。使此叁人成此法義。是故。大將。當于此叁族姓子。起歡喜心。如是。大將。當作是學

  爾時。大將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叁結使。系縛衆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雲何爲叁。所謂身邪.戒盜.疑。

  彼雲何名爲身邪。所謂計身有我。生吾我之想。有衆生想。有命.有壽.有人.有士夫.有緣.有著。是謂名爲身邪之結。

  雲何名爲疑結。所謂有我耶。無我耶。有生耶。無生耶。有我.人.壽命耶。無我.人.壽命耶。有父母耶。無父母耶。有今世.後世耶。無今世.後世耶。有沙門.婆羅門耶。無沙門.婆羅門耶。世有阿羅漢耶。世無阿羅漢耶。有得證者耶。無得證者耶。是謂名爲疑結。

  彼雲何名爲戒盜結。所謂戒盜者。我當以此戒生大姓家。生長者家。生婆羅門家。若生天上及諸神中。是謂名爲戒盜結。

  是謂。比丘。有此叁結系縛衆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猶如兩牛同一轭。終不相離。此衆生類。亦複如是。叁結所系。不能得從此岸至彼岸

  雲何此岸。雲何彼岸。所謂此岸者身邪是。彼岸者所謂身邪滅是。是謂。比丘。叁結系縛衆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滅此叁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叁叁昧。雲何爲叁。空叁昧.無願叁昧.無想叁昧

  彼雲何名爲空叁昧。所謂空者。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是謂名爲空叁昧。

  彼雲何名爲無想叁昧。所謂無想者。于一切諸法。都無想念。亦不可見。是謂名爲無想叁昧。

  雲何名爲無願叁昧。所謂無願者。于一切諸法。亦不願求。是謂。名爲無願叁昧

  如是。比丘。有不得此叁叁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覺寤。如是。諸比丘。當求方便。得此叁叁昧。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幢.毗沙.法王  瞿默.神足化

  齋戒.現在前  長壽.結.叁昧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增壹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5】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