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增壹阿含经》

「阿含部」经文125卷02页码:P0549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增壹阿含经》四十一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马王品第四十五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彼城中有婆罗门。名曰摩醯提利。善明外道经术。天文.地术靡不贯练。世间所可周旋之法。悉皆明了。彼婆罗门女。名曰意爱。极为聪朗。颜貌端正。世之希有

  是时。婆罗门经籍有是语。有二人出世甚为难遇。实不可值。云何为二人。所谓如来.至真.等正觉。转轮圣王。若转轮圣王出世之时。便有七宝自然向应。我今有此女宝。颜貌殊妙。玉女中最第一。如今无有转轮圣王。又我闻。真净王子名曰悉达。出家学道。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种好。彼若当在家者。便当为转轮圣王。若出家学道者。便成佛道。我今可将此女与彼沙门

  是时。婆罗门即将此女。至世尊所。前白佛言。唯愿沙门受此玉女

  佛告婆罗门曰。止。止。梵志。吾不须此着欲之人

  时。婆罗门复再三白佛言。沙门。受此玉女。方比世界。此女无比

  佛告梵志。已受汝意。但吾已离家。不复习欲

  尔时。有长老比丘在如来后。执扇扇佛。是时。长老比丘白世尊言。唯愿如来受此女人。若如来不须者。给我等使令

  是时。世尊告长老比丘。汝为愚惑。乃能在如来前吐此恶意。汝云何转系意在此女人所。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三者女人无反复。四者女人嫉妒。五者女人悭嫉。六者女人多喜游行。七者女人多嗔恚。八者女人多妄语。九者女人所言轻举。是诸。比丘。女人有此九法弊恶之行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常喜笑啼哭  现亲实不亲

  当求他方便  汝勿兴乱念

  是时。长老比丘白世尊言。女人虽有此九弊恶之法。然我今日观察此女无有瑕疵

  佛告比丘。汝今愚人。不信如来神口所说乎。吾今当说。过去久远婆罗[木*奈]城中有商客名曰普富。将五百商人入海采宝。然彼大海侧有罗刹所居之处。恒食啖人民。是时。海中风起吹此船筏。堕彼罗刹部中。是时。罗刹遥见商客来。欢喜无量。即隐罗刹之形。化作女人。端正无比。语诸商人曰。善来。诸贤。此宝渚之上。与彼天宫不异。多诸珍宝。数千百种饶诸饭食。又有好女皆无夫主。可与我等共相娱乐

  比丘当知。彼商客众中。其愚惑者。见女人已。便起想着之念。是时。普富商主便作是念。此大海之中非人所居之处。那得有此女人止住。此必是罗刹。勿足狐疑。是时。商主语女人言。止。止。诸妹。我等不贪女色

  是时。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马王在虚空周旋。作此告敕。谁欲渡大海之难。我能负度。比丘当知。当尔之时。彼商主上高树上。遥见马王。闻音响之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往趣马王所。到已。语马王曰。我等五百商人为风所吹。今来堕此极难之处。欲得渡海。唯愿渡之。是时。马王语彼商人曰。汝等悉来。吾当渡至海际

  是时。普富长者语众商人曰。今马王近在。悉来就彼共渡海难

  是时。人众报曰。止。止。大主。我等且在此间自相娱乐。所以在阎浮提勤苦者。欲求于快乐之处。珍奇.宝物及于玉女此间悉备。便可此间五欲自娱乐。后日渐渐合集财货。当共度难

  时。彼大商主告诸人曰。止。止。愚人。此间无有女人。大海之中云何有人居处。诸商人报曰。且止。大主。我等不能舍此而去

  是时。普富商主便说偈言

  我等堕此难  无男无女想

  斯是罗刹种  渐当食我等

  设当汝等不与我共去者。各自将护。设我身.口.意所犯者。悉皆原舍。莫经心意

  是时。诸商人与说共别之偈

  与我问讯彼  阎浮亲里辈

  在此而娱乐  不得时还家

  是时。商主复以偈报曰

  汝等实遭厄  惑此不肯归

  如此不复久  尽为鬼所食

  说此偈已。便舍而去。往至马王所。头面礼足。即乘而去。是时。诸人遥见其主已乘马王。其中或有唤呼。或复有不称怨者

  是时。最大罗刹之主。复向诸罗刹而说此偈

  已堕师子口  出外甚为难

  何况入我渚  欲出实为难

  是时。罗刹之主。即化作女人之形。极为端正。又以两手指胸说曰。设不食汝等。终不为罗刹也

  是时。马王即负商主。度至海岸。泰尔。余五百商人尽受其困

  尔时。波罗[木*奈]城中有王名梵摩达。治化人民。是时。罗刹寻从大商主后。咄。失我夫主。是时。贾主即还诣家。是时。罗刹化抱男儿。至梵摩达王所。前白王言。世间极有灾怪。尽当灭坏。王告之曰。世间有何灾怪。尽当灭坏耶。罗刹白王。为夫所弃。有我无过于夫主。是时。梵摩达王见此女人极为殊妙。兴起想着。语女人曰。汝夫主者。乃无人义而舍汝去。是时。梵摩达王遣人呼其夫曰。汝实弃此好妇乎。商主报曰。此是罗刹。非女人也。罗刹女复白王言。此人无夫主之义。今日见弃。复骂我言云。是罗刹。王问之曰。汝实不用者。吾当摄之。商主白王。此是罗刹。随王圣意

  是时。梵摩达王即将此女内着深宫。随时接纳。不令有怨。是时。罗刹非人时取王食啖。唯有骨存。便舍而去

  比丘。勿作斯观。尔时商主者。舍利弗比丘是也。尔时罗刹者。今此女人是也。尔时梵摩达王者。今长老比丘是也。是时马王者。今我身是。尔时五百商人者。今五百比丘是。以此方便。知欲为不净想。今故兴意起于想着乎

  尔时。彼比丘即礼佛足。白佛世尊言。唯愿受悔。恕其重过。自今已后更不复犯

  是时。彼比丘受如来教已。即在闲静之处。克己自修。所以族姓子。勤修梵行者。欲得修无上梵行。是时。彼比丘便成阿罗汉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闇婆梨果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干连于彼夏坐已。将五百比丘在人间游化。渐渐来至释翅村中。尔时。行来比丘及住比丘各各自相谓言。共相问讯。又且声音高大。尔时。世尊闻诸比丘音响高大。即告阿难曰。今此园中是谁音响。声大乃尔。如似破木石之声

  阿难白佛言。今舍利弗及目连将五百比丘来在此。行来比丘久住比丘。共相问讯。故有此声耳

  佛告阿难曰。汝速遣舍利弗.目干连比丘。不须住此

  是时。阿难受教已。即往至舍利弗.目干连比丘所。即语之曰。世尊有教。速离此去。不须住此

  舍利弗报曰。唯然受教

  尔时。舍利弗.目干连即出彼园中。将五百比丘涉道而去

  尔时。诸释闻舍利弗.目干连比丘为世尊所遣。即往至舍利弗.目干连比丘所。头面礼足。白舍利弗曰。诸贤。欲何所趣向

  舍利弗报曰。我等为如来所遣。各求安处

  是时。诸释白舍利弗言。诸贤。小留意。我等当向如来忏悔

  是时。诸释即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原舍远来比丘过咎。唯愿世尊以时教诲。其中远来比丘初学道者。新来入法中。未觐尊颜。备有变悔之心。犹如茂苗不遇润泽。便不成就。今此比丘亦复如是。不觐如来而去者。恐能有变悔之心

  是时。梵天王知如来心中所念。犹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梵天没。来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梵天王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原舍远来比丘所作愆过。以时教诲。其中或有比丘未究竟者。便怀变悔之心。彼人不睹如来颜像。便有变意。还就本业。亦如新生犊子。生失其母。忧愁不食。此亦如是。若新学比丘不得睹如来者。便当远离此正法。尔时。世尊便受释种之谏。及梵天王犊子之喻

  是时。世尊顾盻阿难。便生斯念。如来以受诸人民及天人之谏。是时。阿难即往至舍利弗.目干连比丘所。而语之曰。如来欲得与众僧相见。天及人民皆陈启此理

  尔时。舍利弗告诸比丘曰。汝等各收摄衣钵。共往世尊所。然如来已受我等忏悔

  是时。舍利弗.目揵连将五百比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佛问舍利弗曰。吾向者遣诸比丘僧。于汝意云何

  舍利弗言。向者如来遣诸众僧。我便作是念。如来好游闲静。独处无为。不乐在闹。是故遣诸圣众耳

  佛告舍利弗曰。汝后复生何念。圣众是时谁之累

  舍利弗白佛言。时我。世尊。复生此念。我亦当在闲静独游。不处市闹中

  佛告舍利弗曰。勿作是语。亦莫生此念。云我当在闲静之处也。如今圣众之累。岂非依舍利弗.目干连比丘乎

  尔时。世尊告大目干连曰。我遣诸众僧。汝有何念

  目干连白佛言。如来遣众僧。我便生斯念。如来欲得独处无为。故遣圣众耳

  佛告目干连。汝后复生何念

  目干连白佛言。然今如来遣诸圣众。我等宜还收集之。令不分散

  佛告目干连。善哉。目连。如汝所说。众中之标首。唯吾与汝二人耳。自今已往。目干连当教诲诸后学比丘。使长夜之中永处安隐之处。无令中退。堕落生死。若有比丘成就九法者。于现法中不得长大。云何为九。与恶知识从事亲近。非事恒喜游行。恒抱长患。好畜财货。贪着衣钵。多虚干妄乱意非定。无有慧明。不解义趣。不随时受诲。是谓。目连。若比丘成就此九者。于现法中不得长大有所润及

  设有比丘能成就九者便有所成办。云何为九。与善知识从事。修行正法不着邪业。恒游独处不乐人间。少病无患。亦复不多畜诸财宝。不贪着衣钵。勤行精进无有乱心。闻义便解更不中受。随时听法无有厌足。是谓。目连。若有比丘成就此九法者。于现法中多所饶益。是故。目连。当念勤加往诲诸比丘。使长夜之中致无为之处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常念自觉悟  勿着于非法

  所修应正行  得度生死难

  作是而获是  作此获此福

  众生流浪久  断于老病死

  以办更不习  复更造非行

  如此放逸人  成于有漏行

  设有勤加心  恒在心首者

  展转相教诫  便成无漏人

  是故。目干连。当与诸比丘而作是诲。当念作是学

  是时。世尊与诸比丘说极妙之法。令发欢喜之心

  是时。诸比丘闻法已。于彼众中六十余比丘漏尽意解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

《增壹阿含经四十一》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