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本行集经》

「本缘部」经文190卷03页码:P0655
隋 阇那崛多译

  《佛本行集经》二十 ▪第2页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求后好生。以求生故。还复不离于彼无常。所以者何。何处世间。有诸恐怖。还复染着彼之处。所以于此世。苦切逼故。求欲生天。受于乐故。悕望渴仰。愿求生彼。所作未办。还复堕于无利益处。而亦不求厌离苦行。亦不求离苦身之法。欲觅胜处过天上乐。若有智人。离此五欲。渐渐须觅胜上之处。如足步前。以证胜处。更须求过彼最胜处。若其苦身。以得法者。此苦身法。是名非法。若苦身故。天上得乐。是因行法。得于非法。但此身动。由心故行。是故应当先调于心。莫苦其身。而说偈言

  此身动时由心转  应先调心莫苦身

  身如木石无所知  何故随心而困体 

  尔时菩萨。复作是言。若前所说。因于断食。当得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又复贫人。以其先业果报微浅。不深植故。资财乏少。犹如世间无功德人。常求地上一切神祇功德之水。以澡浴身。望应得于如心所愿。其事不然

  尔时彼诸苦行师等。白菩萨言。明智仁者。仁于此处。见何等患。菩萨答彼苦行师言。汝今行此苦行之事。后日还来入此有处。其苦行师。复更详共问菩萨言。我此处有如是法行。菩萨报言。云何得知如此苦行。还入有处。汝等此行。非究竟入非无畏处

  时苦行师。复更重白于菩萨言。大德仁者。唯愿仁者。莫作如是说。我今此居。所行道路。是无畏处。有大功德。若人依此道路行者。舍此恶形。得胜妙身

  菩萨报言。虽舍恶形后得妙身。而实未是离有之法。因今苦身。得于后身。然彼后身。亦未离苦。所以者何。虽复行于多种苦行。望欲求乐。而不离苦。其苦行师。复更执理。白菩萨言。仁者不然。不以苦行后还得苦。但以我等苦此身故。后世决定。得于快乐。菩萨复答如此之言。亦是无智。何以故。譬如有人。欲求于利。不知其内而有大失。以知失故。欲求利者。此非智人

  尔时彼有一婆罗门。在于众中。高声唱言。希有希有。此之王子。是真实智。譬如有人。得美饮食。而和杂毒。谁乐欲啖。如是此事。后虽得乐。而未离于有为生老病死之法。此岂非是还求后生

  尔时菩萨。复作是言。苦苦世间。憎死命鬼。复求后生此大痴騃。苦行师言。善哉王子。仁慎莫深谛观此行。此行过去无量大德。共行此行。此之居处。往昔无量诸王仙等。百千万亿。行此苦行。而共求于后世之乐。菩萨又言。如汝今言千万岁者。希有大痴。呜呼妄语。此处大德。以苦行故。分别境界。求后世乐。于未来世。受生死有。不曾知足。于烦恼中。不作所作。展转其中。以其世间求于乐故。反多得苦

  时苦行师。复作是言。仁者王子。此境界主。[穴/(丬*未)](亡私反)洟(陀利反)罗城。其王欲作无遮之会。祭祀诸天。杀害众生。其数不少。求后受乐。菩萨复言。凡以杀害。而得法者。可名行乎。其苦行师。又复白言。我相承来。祭祀诸天法用如是。菩萨报言。何有苦他名为法也。有尘坌身。还将尘拭。能得净乎。有血涂身。还以血洗。岂能得净。有行非法。当得于法。无有是处。苦行师言实有是处。菩萨又言。有何因缘。苦行师言。依韦陀论。往仙所说。菩萨又言。此是何义。苦行师言。若有诸人。祭祀诸天。是名为法

  菩萨又言。我且问汝世间近法。若人杀羊。祭祀天已。得如法者。何故不杀所爱亲族而祭祀天。是故我知杀羊祭祀。无有功德。汝行杂法。意欲如是

  尔时菩萨遥见。去此坐处不远。有一丛树。如尸陀林。菩萨见已。告彼苦行诸师等言。尊者但看彼地处所。名何苦行。而彼林下。或有死尸。诸鸟所食。或有死尸。白骨而聚。今者现见。或有死尸。以火焚烧。成一聚骨。或有死尸。悬着树上。或有死尸。被其眷属之所杀害。庄严其座。依法而葬。后生惭愧。或有死尸。眷属围繞。相送来向尸陀林中。安置于地讫还归舍。其苦行师。又复更言。仁者王子。然其彼处尸陀林者。四辈共同。无有简选。平等施身。福德之地。名为旷野。此处地方。布施身者。不用苦力。速生天上。求世胜处。速得受乐。或有仁者。投身绝崖。或烧或施。而生天上

  菩萨复言。若当如是。修行行者。后求富贵。呜呼大痴。呜呼无常。而求后世。多有怨雠。求后富贵。呜呼大苦。还求大苦。彼等痴愚。无智之人。入大火聚。入大蛇口。菩萨如是辩才之舌。向诸仙人。说解脱言。作微妙语。如是说时。日将向没

  是时菩萨。还彼仙人所居之处。一夜停宿。后日天晓。更余处行。彼等诸仙。随菩萨后。次第而行

  尔时菩萨。少时行已。见彼诸仙随后而行。菩萨见已。即便依一树下而坐。彼等诸仙。围繞菩萨。或坐或立

  是时彼诸众仙之中。最老仙人。向于菩萨。生希有心。而白之言。仁者王子。自汝来至我所住处。时彼地方。而自庄严。仁者出已。彼处如今即成旷野。以是义故。唯愿仁者。莫舍于我所坐之处。何以故。凡人欲得疾生天上。在此福地。而修行者。不久即生。向于天上。是故仁者。不应舍此如是微妙先圣所行清净之所而行余处。而说偈言

  仁来我林威德严  今去忽然成旷野

  是故不应相弃背  如人爱命莫舍身 

  尔时诸仙。说是偈已。即更白言。仁者王子。今在此处。得不见于无有恩义鄙恶人乎。或见堕于杂行之人。或复见于不净行人。若不如是。仁者何故不乐于我所居停处。我等诸仙。欲随仁者作于善友。随顺不逆。奉教随行。欲共仁者求胜妙处。假使岁星共仁者居。犹得胜处。何况我等。苦行诸仙

  尔时菩萨。得彼诸仙上首。请欲同求解脱。见其意已。即说自心本所誓愿。兼复赞叹彼等苦行一切诸仙。而语之言。仁者诸仙。今者已得无碍之辩。而身久来习行如法。内心净故。能于未曾所识人边

  生大殷重敬念之心。今若欲舍犹如亲爱。乃生大愁。其事虽然。但仁者辈。所求之法。为生天果。我不然也。我今乃欲志求解脱。不欲取有我之意。愿决定如是。我心既观如是相已。见于汝等所居之处。心不愿乐。一欲求还。一欲求去。此二甚远。然我亦非不乐此处。又亦不复憎疾他人。亦非见于他人过咎。而不住此舍背行也。然汝等辈。皆住于法。随昔仙圣有所言说。汝等一切。皆悉已得大仙之法。是时彼等诸仙人。见菩萨所求解脱胜上。于菩萨所。更生殷重爱敬心想

  尔时彼众。其中有一梵志仙人。恒卧灰中。或编椽上。身着死尸。粪扫衣服。耳目青黄。鼻长身白。手执军持。闻菩萨说如是语已。向菩萨面。欢喜以报叹菩萨言。仁者所语。极大微妙。最上誓愿。汝今乃能年少之时。未受五欲。见诸过患。若不渴仰。欲生天者。岂能得知天上后患。如是观已。而求解脱。彼人不久。便得解脱。若当仁者。有如是意。决定欲求彼解脱者。汝今宜应速疾而行。去此不远。有一仙人住止之所。名日穿藏。彼有一仙。名阿罗逻。彼仙已得决定正智清净之眼。仁者可至彼边谘问。应闻至真方便行路。仁者若闻此之方便。必至彼真。如我意观仁者所见。必过于彼。如今仁者。心想及身。一切相貌。决定当度诸智彼岸。胜于往昔诸仙人等未曾证者。今悉得之

  尔时菩萨。报彼梵志仙人等言。愿如仁者所述可也

  是时菩萨。舍彼仙人殷勤劝请。背之而行。意欲向于阿罗逻所。而有偈说

  摩诃释种圣王子  善巧美语慰诸仙

  决欲前向罗逻边  所有诸仙还自住 

  佛本行集经王使往还品第二十五上

  尔时国师大婆罗门。及一大臣。二人齐共受净饭王悲哀沥泪啼号敕已。即便整备贤善好车驾驭而立。奉承大王威德势力。从所住城迦毗罗出。出已寻逐菩萨脚迹。速疾而行。渐渐至于彼跋伽婆仙人住处。其跋伽婆。遥见使来渐将向近。即起前迎。而口唱言。善来仁者。云何忽屈来到此间。愿且消息。少时停止。此草铺上解歇暂坐。我当具办甘果冷水。随意饮食。时二使人。即便顶礼彼跋伽婆仙人之足。礼已却退坐于一面。坐安隐已。其跋伽婆。种种慰劳王二使人

  尔时大臣。即便逆止跋伽婆。语而问之言。大仙尊师。我等今被彼甘蔗种大净饭王敕命而来。我身即是彼王大臣。指国师示。此是彼王国之尊师大婆罗门。彼甘蔗王。有一太子。字悉达多。以畏生老病死之故。欲求解脱。舍宫入山。传闻道其已至此处。我等求彼故来至此。作是语已。跋伽婆仙。即便报彼二使人言。实有此事。然其修臂功德具足胜上丈夫。曾至此处。至此处已。而问于我所修行法。我依实说。彼既知已即云。此虽胜于人间。其后还来入生死中。非是究竟解脱之处。嫌故舍去。欲求出离解脱生死。今者进向于阿罗逻仙人居所。而说偈言

  修臂丈夫功德具  至此闻我法非真

  欲求至极大涅盘  背我今向阿蓝所 

  尔时二使大臣。国师婆罗门等。闻跋伽婆仙人语已。以至孝心于净饭王殷重敬故。不觉疲乏。无有懈倦。不食甘果。不饮水浆。依跋伽婆仙人之语。即共相寻向菩萨所。彼等渐至到菩萨边。遥见菩萨在于林中。于一树下。铺草而坐。除其一切诸宝璎珞。身体放光。巍巍显赫。而自庄严。譬重云中。忽然日出。照耀天下。满林树间。见已相与从车而下。安庠徒步。向菩萨边。至已顶礼于菩萨足。口同唱言。唯愿圣子。一切常胜。更自前立。近菩萨边

  尔时菩萨。慰劳彼等。随于彼等所能堪受。劳谢语言。而慰问已。菩萨命令相近而坐。二使坐已。白菩萨言。大智太子。圣子之父。净饭大王。以心爱敬于圣子故。大受苦恼。所以者何。当于圣子出宫之日。大王闻已。立地自扑。迷闷而绝。全不觉醒。以水洒喷。良久乃稣。既复本心。流泪满面。忆念圣子。其状如是。今遣我等。来圣子边。唯愿圣子。正心专听正如是敕。我以知汝正意乐法。我以知汝不住我宫。必应出家求无上道。其理虽然。但今非是汝入山时。我既见汝非时入山。是故我今忧愁苦毒。全身被然。犹如猛火焚烧大林。汝今且可割意。还来入于我宫。暂舍于汝爱法之心。受我爱重若如此者。是汝法行。若汝不还。至我目下。今我受苦如是增长。譬如大河。长远流注。于一时顷。两岸崩颓。其水被填。忽然断绝。又如猛风吹大云阵。譬如热天火烧干草。譬如旱月煎涸诸泉。譬如雹摧盛春苗稼。善子我今心亦如是。以为忆念恩爱汝故。心大沸恼。煎烧破碎。是故汝且回还向宫。享受王位。治化天下。于后若见有善恶事。当任汝心。入山求法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本行集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0】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