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论经》十五
马鸣菩萨造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七○)
复次善分别者。乃至国土广大诸事备足。知其苦恼舍离而去。我昔曾闻。世尊昔为菩萨时。作大国王。贫穷乞丐有来索者一切皆与。为苦厄者能作拥护。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智能聪猛又处王位。时邻国王将诸军众欲来交战。时菩萨王作是思惟。着五欲乐不能调心。六根难满众具既多。复须料理而拥护之。为此众具生于斗诤。愿舍此事不应斗诤。我应更修集随身胜法。即说偈言
于善观察时 智者应分别
为事不思虑 后悔无所及
观察是非。必知所在。复说偈言
欲如执草炬 亦如众肉团
着欲必伤毁 害及于二世
智者应速离 国土众具等
如此众具等 终归必舍弃
宁今受众苦 愿莫于后世
受此久长苦 计我今势力
堪任摧伏彼 现在明证果
声誉叹美善 后受苦伤害
虽知己有能 愿当护于彼
若当不护彼 后必伤害身
作是念已逃避入林。有一老婆罗门迷失道路到彼林间。菩萨问言。汝以何故来至此林。婆罗门言。我欲见王。菩萨问言。何故见王。婆罗门言。我今贫困又多债负。闻王好施。故来乞索用以偿债。远离贫苦。更无所归。唯望王恩拯救于我。菩萨语言。汝并归去。此间无王何所归诚。婆罗门闻是语已。迷闷躃地。尔时菩萨既见之已。深生怜愍。作是念已。即说偈言
我以护他故 难舍尽弃舍
我今弃舍已 当以何物与
吾今为斯人 当舍己身命
说是偈已实时扶接婆罗门起。而告之曰。汝莫愁怖。吾当令汝得于财利。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心生喜悦。菩萨实时用草作索。作索已讫与婆罗门。一切施者我身即是。而说偈言
彼王未得我 心意终不安
汝应以此绳 系缚于我肘
将至彼王所 令彼王欢喜
当施汝珍宝 金银诸财物
汝可得大富 彼王复欢喜
生者必有死 寿命会当尽
为救危厄故 虽复丧身命
智者为此死 名之为璎珞
尔时婆罗门闻是语已甚大欢喜。实时以索缚此菩萨将诣彼王。王既见已向婆罗门。而说偈言
此为是何人 身色如金山
威光甚赫奕 犹日照世间
面目极端严 睹者无不悦
如斯福德者 应作大地主
今日被拘执 苦厄乃如是
我坐师子座 极为可惭耻
彼应处王位 非我之所宜
我之不调顺 不应处此座
时婆罗门闻是偈已。白大王言。此是王怨。王问婆罗门。谁缚此人。婆罗门言。此实我缚。王言。斯人不应为汝所缚。汝为妄语。即说偈言
彼如大逸象 身力甚强壮
汝今体羸劣 又无兵马力
云何能缚彼 此事不可信
汝可真实说 勿作虚妄言
时婆罗门具陈上事。而说偈言
见我失所望 彼人便自缚
彼以悲愍缚 欲以救济我
如是善丈夫 名称遍十方
犹如燃庭燎 普照于一切
不善人愚痴 灭彼使无余
庭燎炽然时 能灭令无遗
尔时大王闻是语已。即便惊起合掌而言。善哉善哉。真善丈夫。汝为救他作如是事。即说偈言
所言大王者 号名曰罗阇
利益于世间 是故名罗阇
汝今应为王 护持于大地
唯愿今听我 忏悔诸罪咎
我实是婴愚 轻躁无智者
汝可还为王 我舍此国去
汝能令众生 一切得安乐
余人设作王 逼恼诸世间
即立彼王还归所止
(七一)
复次作净福业应设供养。是故应当勤修福业。我昔曾闻。石室国王名乌越羁。举国人民共设佛会。有一妇人于窗牖中窥看世尊。尔时彼王见女端正。即解珠璎遣傍侍臣送与彼妇。时王左右即白王言。彼妇女者是国中妇。王若爱念直往唤取。何烦与珠人脱怪笑。王闻是语以手掩耳。作如是言。咄哉大恶。云何乃以此言使闻我耳。即说偈言
作是咒誓言 设我有异心
使我成大恶 我不以染着
以珠与彼女 听我说意故
业为自在主 最胜业者说
此无宰主作 唯是业所造
心作于宰主 善业佛所叹
如是之妙色 更无宰主我
唯是善业作 善业我应敬
恶业我应离 过去作善业
果报于今现 我以于珠贯
众宝杂庄严 额悬多逻罗
珠贯白如雪 我为宿功德
不为着色欲 若知善恶业
云何复着色 虽远尚不视
况当有染着 宁当饥渴死
不为非法贪 宁当入火聚
不为奸邪事 我如有爱着
今身若后身 受苦极无量
(七二)
复次若有善业自然力故受好业报。虽有国王党援之力。不如业力所获善报。是故应当修于善业。我昔尝闻。忧悦伽王于昼睡眠。有二内官。一在头前。一在脚底。持扇捉拂共作论议。我等今者为王所念。为以何事。一则自称是我业力。一则自称我因王力。由是之故奉给于王。时彼二人数闻听法并解议论。即说偈言
如牛厉渡水 导正从亦正
人王立正法 从者亦如是
时彼二人由竞理故其声转高。一作是言。我依王活。第二者言。我依业力。王闻是声即便睡悟。而问之言。何故高声。王又闻彼二人诤理。虽复明知未断我见。援党己者王心不悦。即便向彼称业力者说偈问言
依于我国住 自称是业力
我今试看汝 为是谁力耶
说是偈已往夫人所。语夫人言。今当遣人来到汝边。汝好庄严如帝释幢夫人。答言。当奉王教。时王以蒲萄浆与彼依王活者。送与夫人。既遣之已作是思惟。称业力者今应当悔。作如是语。作是念已未久之间。彼业力者。着好衣服来至王边。王见之已。甚大生怪。即说偈言
我为自错误 与彼残浆耶
为是彼业力 强夺此将去
或能共亲厚 与彼使将去
或是夫人瞋 夺此与彼乎
或能我迷误 而与于彼耶
或能彼幻我 使我错乱乎
说是偈已问彼人言。好实语我。汝恃业力我故不遣。汝云何得。彼人白王。以业力得。即以事状具向王说。此人奉使既出门已。卒尔鼻衄。即以此浆与我使送。到夫人边得是衣服。王闻是已。即说偈言
业报如影响 亦如彼庄严
彼言自业力 此语信不虚
以听法力故 言说合于理
彼称业力者 斯言定有验
我多于己负 彼凭业力胜
佛说业力强 此语信真实
佛为善御乘 业力为善哉
能坏王者力 十方佛世尊
亦说随业力 汝今倚业力
用自庄严身 割绝于我力
(七三)
复次虽与智者共为雠郄犹能利益。是故智人虽与为雠常应亲近。我昔曾闻。摩突罗国有婆罗门。聪明智能不信佛法。亦不亲近诸比丘等共余婆罗门先有斗诤。以瞋恚故诣僧坊中。诈为妄语作如是言。某婆罗门明日于舍设诸供具。当作大会请诸比丘。欲令比丘明晨往至其家不得饮食令彼恶名遍于世界。时诸比丘于其晨朝往诣其家语守门人。汝家主人请我饮食。汝可往白。时守门者入白主人。今者门外有诸比丘。云大家请故来相造。主人闻已作是思惟。何因缘故有如是事。复作是念。彼婆罗门与我为怨。故为此事。今虽临中城邑极大遣人市具供诸比丘。作是念已实时遣人唤诸比丘入舍就坐。设种种食而以供养。比丘食讫语檀越言。汝今小坐。比丘之法食讫应为檀越说法。汝虽不信佛法应尔。时彼主人即取小床。上座前坐。为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出世为乐。乃至为说四真谛法。此婆罗门已于过去种诸善根。即于坐上见四真谛得须陀洹。而说偈言
咄哉愚痴力 能害于正见
愚者不分别 宝作非宝想
我今得胜利 分别识三宝
真实是我宝 佛法及圣众
我已谛睹了 得闭三恶道
释梵诸天等 所不能获得
我今具获得 今此婆罗门
即名为梵天 今当得趣向
解脱不死方 我今始获得
婆罗门胜法 我本姓输都
今日真输都 今日始获得
胜妙比陀法 我今得无漏
出过诸比陀 我今真实是
祠祀大福田 我当勤大祠
不能善分别 可祠不可祠
从今日已往 当供天中天
多陀阿伽陀 略说而言之
今日始得利 获得人身果
从今日已往 当随佛所教
终更不求请 其余诸天神
我今所学法 随顺向正道
法及随顺法 我必得其果
我今归命礼 宿世厌恶根
曾修法向法 今获其果利
亲近善知识 法利自然成
我若不亲近 大悲弟子者
永当堕邪见 轮回三恶道
若无婆罗门 为我怨雠者
亦不得亲近 如此之圣众
由彼瞋忿故 令我得是法
外相似恶友 实是善知识
恩过于父母 及以诸亲戚
由此婆罗门 诸僧至我家
降注于甘雨 善芽悉得生
法雨甚润泽 洒我心埃尘
埃尘既不起 得见真实法
是故世间说 因怨得财贿
自惟得大利 即受三归依
于彼婆罗门 大设诸肴膳
(七四)
复次若人精诚以财布施。如华获财业。以知是事应至心施。我昔曾闻。罽宾国人夫妇共在草敷上卧。于天欲明善思觉生。作是思惟。此国中人无量百千。皆悉修福供养众僧。我等贫穷值此宝渚不持少宝。至后世者我等衰苦则为无穷。我今无福将来苦长。作是念已。悲吟叹息。展转哀泣泪堕妇上。尔时其妇寻问夫言。以何事故不乐乃尔。即说偈言
何故极悲惨 数数而叹息
雨泪沾我臂 犹如以水浇
尔时其夫说偈答言
我无微末善 可持至后世
思惟此事已 是故自悲叹
世有良福田 我无善种子
今身若后身 饥穷苦难计
先身不种子 今世极贫穷
今若不作者 将来亦无果
尔时其妇闻是偈已。语其夫言。汝莫愁忧我属于汝。汝于我身有自在力。若卖我身可得钱财满汝心愿。尔时其夫闻妇此言。心生欢喜颜貌怡悦。语其妇言。若无汝者我不能活。即说偈言
我身与汝身 犹如彼鸳鸯
可共俱卖身 得财用修福
尔时夫妇二人诣长者家。作如是言。可贷我金。一月之后若不得者。我等二人当属于汝。一月之后我必不能得金相偿分为奴婢。一月之中可供养诸比丘僧。尔时长者即便与金。既得金已自相谓言。我等可于离越寺中供养众僧。妇问夫言。为用何日。答言。十五日。又问。何故十五日。尔时其夫以偈答言
世间十五日 拘毘等天王
案行于世间 是佛之所说
欲使人…
《大庄严论经十五》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