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庄严论经》

「本缘部」经文201卷04页码:P0257
后秦 鸠摩罗什译

  《大庄严论经》十五 ▪第2页

  马鸣菩萨造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天知  是故十五日 

  尔时夫妇二人竭力营造至十三日。餐具悉备送置寺上。白知事人言。唯愿大德。明十五日勿令众僧有出外者。当受我请。彼知事人答言可尔。于十四日夫妇二人在寺中宿。自相劝喻。而说偈言

  告喻自己身  慎勿辞疲劳

  汝今得自在  应当尽力作

  后为他所策  作用不自在

  徒受众劳苦  无有毫厘利 

  说此偈已夫妇通夜不暂眠息。所设肴膳至明悉办。夫语妇言。善哉我曹。所作已办。心愿满足得是好日。卖此一身于百千身常蒙丰足。时有小国主施设饮食。复来至寺。而作是言。愿诸僧等受我供养。知事人言。我等诸僧先受他请。更觅余日。时彼小王殷勤启白。我今已众务所逼。愿受我请。尔时诸僧默然无对。尔时国主语彼夫妇言。我今自打揵椎。汝所造食当酬汝直。时夫妇已闻此语。向彼国主五体投地。而白之言。我之夫妇穷无所有。自卖己身以设供具。竟宿造供施设已办。唯于今日自在供养。若至明日为他策使不得自由。愿王垂矜莫夺我日。即说偈言

  夫妇如鸳鸯  供设既已办

  愿必见忆念  明当属他去

  夫妇各异策  更无修福期

  如是自卖身  乃为修善故 

  时彼国王具闻斯事。赞言善哉。即说偈言

  汝善解佛教  明了识因果

  能用虚伪身  易于坚财命

  汝勿怀恐怖  恣听汝所愿

  我为怜愍汝  以财偿汝价

  汝今自苦身  终大获利乐 

  尔时国主说此偈已。听彼夫妇供养众僧。即以财物为彼夫妇酬他价直。又给夫妇自营产业。现受此报无所乏少

  (七五)

  复次至心持戒乃至没命得现果报。我昔曾闻。难提拔提城有优婆塞。兄弟二人并持五戒。其弟尔时卒患胁痛气将欲绝。时医诊之。食新杀狗肉并使服酒所患必除。病者白言。其狗肉者为可于市买索食之。饮酒之事愿舍身命终不犯戒而服于酒。其兄见弟极为困急。买酒语弟。舍戒服酒以疗其疾。弟白兄言。我虽病急愿舍身命终不犯戒而饮此酒。即说偈言

  怪哉临命终  破我戒璎珞

  以戒庄严身  不烦殡葬具

  人身既难得  遭值戒复难

  愿舍百千命  不毁破禁戒

  无量百千劫  时乃值遇戒

  阎浮世界中  人身极难得

  虽复得人身  值正法倍难

  时复值法宝  愚者不知取

  善能分别者  此事亦复难

  戒宝入我手  云何复欲夺

  乃是怨憎者  非我之所亲 

  兄闻偈已答其弟言。我以亲故不为沮坏。弟白兄言。非为亲爱乃是残败。即说偈言

  我欲向胜处  毁戒令堕坠

  损我乃如是  云何名亲爱

  我勤习戒根  乃欲见劫夺

  所持五戒中  酒戒最为重

  今欲强毁我  不得名为亲 

  兄问弟言。云何以酒为戒根本。弟即说偈以答兄言

  若于禁戒中  不尽心护持

  便为违大悲  草头有酒渧

  尚不敢掁触  以是故我知

  酒是恶道因  在家修多罗

  说酒之恶报  唯佛能别知

  谁有能测量  佛说身口意

  三业之恶行  唯酒为根本

  复堕恶行中  往昔优婆夷

  以酒因缘故  遂毁余四戒

  是名恶行数  复名五大施

  亦是五无畏  酒为放逸根

  不饮闭恶道  能获信乐心

  去悭能舍财  首罗闻佛说

  能获无量益  我都无异意

  而欲毁犯者  略说而言之

  宁舍百千命  不毁犯佛教

  宁使身干枯  终不饮此酒

  假设犯毁戒  寿命百千年

  不如护禁戒  实时身命灭

  决定能使差  我犹故不饮

  况今不定知  为差为不差

  作是决定心  心生大欢喜

  即获见真谛  所患即消除 

  (七六)

  复次若信佛语于诸外论犹如婴愚颠狂所说。是故勤学佛法语论。我昔曾闻。有一国名释伽罗。其王名卢头陀摩。彼王数数诣寺听法。时彼法师说酒过失。尔时王难高座法师言。若施他酒得狂痴者。今饮酒亦多无狂痴报。时法师指示外道等。其王见已。善哉善哉。时有外道。自相议言。彼说法者无所知见空指而已。王为法师已又不解。空称善哉。不能开解而答此问。然此众中亦有大聪明胜人。何故不答王。即说偈言

  法师有聪辩  善能答此义

  怜愍汝等故  护惜而不说 

  诸外道言。王为此法师横为通道理。王言。我之所解更有异趣。尔时王语法师言。向所解义今可显说。法师答言。我向所以指外道者。以诸外道各生异见有颠倒心。是故名为痴狂之人。即说偈言

  不必鬼入身  名为颠狂者

  邪见夜叉心  是为说颠狂

  狂痴人过失  不知解其事

  汝等有狂过  一切种智说

  汝违种智语  随逐于邪见

  现见于神变  彼大仙所辱

  出过其禁限  颠狂先已成

  云何使我说  百千种狂因

  何故分别说  投渊及赴火

  自坠于高巅  舍弃于施戒

  逐迷邪狂倒  不修于正行

  狂惑坠巅火  卖盐坏净行

  饮触恒河水  是名立正行

  失净及得正  有何因义趣

  卖肉众恶集  三种神足变

  除此三种变  更亦有神变

  唯有二六法  离此别无我

  现见仙神变  更见十三法

  如是颠狂事  其数乃有百

  现见投渊火  自坠于高巅

  以此欲生天  此但是邪见

  非是生天因  戒施善调心

  即是生天因  卖盐坏善行

  触河除诸恶  卖盐有大恶

  触河有大善  如是有何义

  得名为善恶  婆罗门卖肉

  即堕于失法  捉刀亦失法

  若复卖于肉  满三十六斤

  败坏婆罗门  罗差及食蜜

  皆名为失法  见罗差尝蜜

  二俱成过患  以秤欺诳人

  不成名为盗  卖肉成杀生

  羊稻俱有命  食稻不成杀

  羊稻俱应食  何故食于稻

  而不食于羊  汝诸言自杀

  终不得生天  坠岩投渊水

  复言得生天  杀己言有罪

  喂养己身者  何故不得福

  观察不顺理  皆是愚痴倒

  以是因缘故  名汝等为狂

  此即是愚痴  罗剎之标相

  是故说汝等  成就颠狂法

  此即是与酒  饮酒之因果

  瞋恚是痴因  瞋恚而黑浊

  能令颜色变  以是因缘故

  瞋为庾黑因  饮酒颜色浊

  此二俱能瘦  目连见饿鬼

  汝先自饮酒  亦教人饮酒

  说言无罪报  是故今现在

  已获饿鬼身  花报已如是

  果报方在后 

  (七七)

  诸婆罗门闻是语时。多有外道实时出家

  复次善分别敬功德不期于门族。我昔曾闻。花氏城中有二王子。逃走归投末投罗国。时彼国中有一内官字拔罗婆若。为附佣国主。供养众僧手自行食。众僧食已遣人敛草上残食持诣宫中。向食作礼然后乃食。余者分张与所亲爱。食彼残食能破我患。是故先取食之。授与二王子。王子食已心恶贱故出外即吐。而作是言。出家之人种种杂姓我等今者食其残食。食已吐弃。然后除过。时附佣主闻是事已作如是言。此二婴愚极为无知。即说偈言

  得此余食者  智者除过患

  彼生疑讥嫌  是名为婴愚

  佛法观察食  外道都悉无

  沙门观察食  能除烦恼障

  余食牟尼触  应当顶戴敬

  手捉残食已  水洗已除过 

  附佣主后日更不与残食。时左右人问言。何故不分食与二王子。即说偈言

  彼之不知解  沙门所食余

  自恃种族故  触之言不净

  不生欢喜心  是故我不与

  不识沙门姓  不食于彼食

  不识我种姓  不应食我食

  沙门处处生  不如我种族

  我不如沙门  复不食我食

  为言无种姓  亦无有年岁

  如马无种族  内官亦如是

  内官处处来  无有定方所

  唯睹我富贵  不看我种姓

  但见富贵故  便食我残食

  不食沙门食  是名为婴愚

  沙门心自在  具足七种财

  不食沙门食  而食我余者

  犹如超半井  不见有是处

  见我有势力  王者之所念

  便食我余食  甘蔗种中生

  输头王太子  如是种族来

  可不胜我耶  彼之胜智者

  无等无伦匹  不取其种姓

  唯取其德行  种族作诸恶

  亦名为下贱  具戒有智能

  是名为尊贵 

  时二王子闻此语已。而作是言。汝示正道即是我父。自今以往敬承所诲。即说偈言

  汝今说种姓  殊为非法语

  因行无有定  知解无定方

  语议正解了  不名为边语

  如汝之所解  即是贵种族 

  (七八)

  复次若欲观察知佛神变。视诸塔寺供养佛塔。我昔曾闻。阿梨车毗伽国。于彼城门有佛发爪塔。近有尼俱陀树。边有井水。时婆罗门而白王言。若游行时见于彼塔。是沙门冢破王福德。王是大地作一盖主宜除此塔。时王信婆罗门语故。即敕臣下令速却此塔。明日我出时勿令复见。时彼城神与诸民众皆悉悲涕。时诸优婆夷施设供养。又然灯者。作如是语。我等今者是最后供养。有优婆塞抱塔悲泣。即说偈言

  我今最后抱  汝之基塔足

  犹如须弥倒  今日皆破伤

  十力世尊塔  于今遂破灭

  我若有过失  听我使忏悔

  众生更不见  佛之所作业 

  尔时诸优婆塞作如是言。我等今者可还归家。不忍能看人坏此塔。时王后自遣人持锹欲除。往到其所。塔树尽无。即说偈言

  呜呼甚可怪  举城大出声

  犹如海涛波  不见十力塔

  尼拘陀及井  莫知其所在

  诸婆罗门等  深心生惭怪

  彼王闻是已  生于希有想

  时王作是念  谁持此塔去

  即自往诣塔  莫知其所在 

  尔时彼王遣千余人。乘象驰马四方推觅。时有老母在于道傍。见彼诸人行来速疾。即问之言。何为乃尔。诸人答言。推觅塔树。彼老母言。我向于道见希有事。有塔飞空并尼俱陀树不忆其井。见诸人等首戴天冠。头垂花鬘身着诸花。持塔而去。我见去时生希有想。指示去处。诸人闻已具以事状还白于王。王闻欢喜。即说偈言

  彼塔自飞去  为向天上耶

  我今心信敬  极生大欢喜

  若我破此塔  当堕于地狱 

  尔时王即向彼塔处大设供养。此塔即今名曰自移。塔及树井离毗伽城三十里住

  (七九)

  复次佛塔有大威神。是故宜应供养佛塔。我昔曾闻。竺叉尸罗国彼有塔寺。波斯匿王以成火烧之。佛复安一枨朽坏却之。时彼国王名枸沙陀那。有一比丘求请彼王我今为塔作枨。愿王听取。有大树者王莫护惜。王即语言。除我宫内所有树木余树悉取。得王教已。诸比丘等处处求觅。于一村边有大池水。上有大树。名称首伽树。龙所护持。近恶龙故人…

《大庄严论经十五》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