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记》

「律疏部·论疏部」经文1821卷41页码:P0001
唐 普光述

  《俱舍论记》十二 ▪第2页

  沙门释光述

  ..续本经文上一页。若依立世经此二十住劫中后十住劫无佛出世。前时住劫有佛出世。就前十住劫中。前五住劫无佛出世。后五住劫有佛出世。第六住劫减至四万岁时。[牛*句]留孙佛出世。第七住劫减至三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第八住劫减至二万岁时。迦叶波佛出世。第九住劫减至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第十住劫初减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 捡立世文。但言今时当住劫中第九劫。更无余说。又捡起世经亦无此说。不知泰法师何处得此文来 此论余文可知

  何缘增位无佛出耶者。问

  有情乐增难教厌故者。答

  何缘减百无佛出耶者。问

  五浊极增至及无病故者。答。义便明五浊 寿浊。以命为体 言劫浊者。劫谓时。时无别体约法以明。以五蕴为体。又解若泛出劫体以五蕴为体。此中劫浊以色为体。故论云资具衰损烦恼浊。以五钝惑为体 见浊以五见为体 有情浊者。有情离法无有别性以五蕴为体。又解以恶业为体 劫减将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 由前寿浊起故寿命极被衰损。乃至十岁 由前劫浊起故衣食等资具极被衰损。以此故知劫浊以色为体 由次烦恼浊.见浊起故善品衰损。以烦恼浊耽欲乐故起贪损善。以见浊自苦行故。起戒取损善。或烦恼浊损在家善。见浊损出家善 由后有情浊起。衰损自身身量短小。色白令黑。力强令劣。正念正智令邪念邪智勤勇令懈怠。无病令有病。以此故知有情浊以五蕴为体 问如婆沙一百一十三云。有情衰损者谓劫初时此赡部洲。广博严净多诸淳善福德有情。城邑次比人民充满。至劫末时唯余万人 准彼婆沙损诸有情令其渐少。何故此论说损自身 解云婆沙据损多令少。此论据损自身。以实而言皆通两种。俱有情故

  独觉出现至二麟角喻者。明独觉出世并显二种

  部行独觉至转名独胜者。释部行独觉。由众部相随名为部行。离教自悟名为独觉。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前三果人。后得第四胜果之时。离教独证胜果转名独胜 又解先是声闻初果。后得后三胜果时。离教独悟胜果转名独胜。前解为胜

  有余说彼至不应修苦行者叙异说。若先是圣人不应起戒取。而修苦行。以此故知先是异生。余文可知

  麟角喻者谓必独居者。释麟角喻。如麟一角无二并生。独居悟道故喻麟角。故婆沙三十云。麟角喻者根极胜故。乐独出故。当知如佛必无有二并出世间。如舍利子尚无并出。况麟角喻胜彼多倍。又婆沙九十九云。问佛得缘佛他心智不。有说不得。所以者何。无二如来俱出世故。复有说者得。此说能缘不说现起 问独觉得缘独觉他心智不 答麟角喻者准佛应知 又一说云。有作是说。麟角喻独觉。亦定得缘麟角喻独觉他心智。亦说能缘亦说现起。余世界中有麟角喻独觉出世无理遮故 虽有二说然无评家。前既不言有说且以前说为正。又同婆沙前文

  二独觉中至麟角喻独觉者。明麟角喻修行时节

  言独觉者至不调他故者。释名

  何缘独觉至对治道故者。外难。何缘独觉言不调他。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四无碍解故 论主若谓虽能说法而不能投机说法故不说者。又彼独觉得宿命智而能忆念过去所闻佛说教理。何故不能投机说法 论主若谓能虽说法.亦知根机。而无慈悲故不说者。又不可说彼独觉无慈悲。为摄有情现神通故 论主若谓虽能说法.及知根机。亦有慈悲。以无受法机故不调他者。又不可说无受法机。尔时有情亦有能起世间离欲有漏道故

  虽有此理至怖諠杂故者。答。虽有此理由彼独觉过去久习少欣乐胜解无说法希望故。于少欣乐中胜解强故所以别举。又知有情难受深法。以顺生死流既久难令逆生死流故。又避摄众不说正法怖諠杂故

  轮王出世至何威何相者。此下第二明四轮王。一问时。二问种。三问俱。四问威。五问相

  颂曰至故与佛非等者。初句答初问。第二句第三句及第四句中逆次两字答第二问。第四句中独如佛三字答第三问。第五.第六句答第四问。第七.第八句答第五问

  论曰至名转轮王者。释初句。准此论文四种轮王皆于人寿八万已上方出世间

  施设足中至应知亦尔者。释第二.第三.及第四句中逆次两字。初引论释四王。铁轮王一谓赡部。铜轮王二加胜身。银轮王三更加牛货。金轮王四更加北洲 契经已下。会释经文。依论说四轮经就胜说.但说金轮引经。证讫。论主解云金轮既然。转余三轮应知亦尔 或可总是经文就胜偏说金轮。余三例释

  轮王如佛至轮王亦尔者。释第四句独如佛。轮王一界无二并生。如佛无俱。引经可解。处谓方处。位谓时位

  应审思择至为约一切界者。论主劝思。经言唯一为据一三千。为约一切三千说

  有说余界至唯一如来者。说一切有部解。于十方界唯一如来无二并生。立理引教可知 波罗门。此名梵志 乔答摩。此刹帝利中一姓 氏。谓氏族

  若尔何缘至得自在转者外人引经难

  彼有蜜意者。答

  蜜意者何者。外人征

  谓若世尊至例此应知者。通释经文。梵王经据不作加行。佛眼唯于一三千界观见自在。若据发起加行。佛眼能于无边世界观见自在。天耳通等例此应知

  有余部师至定有多佛者。有余部说有十方佛家。可知

  然彼所引至及决定胜道者。立十方佛。家通前舍利子经。此经为约一界。多界。若约多界唯有一佛。则转轮王余界非有。经说如佛遮俱生故。汝宗既许轮王余界别有。如何不许别界佛耶。俱现益多如何不许令得人天增上生。及得决定无漏胜道

  若尔何故至俱时出现者。说一切有部难

  以无用故至无二佛现者。十方佛家答。一以无用。二由愿力。三令敬重。四令速行

  如是所说至主兵臣宝者。释第五.第六句

  象等五宝至生他有情者。难。于七宝中除轮.珠宝余象等五有情数摄。如何他轮王业生他有情。此约亲因为难

  非他有情至乘自业起者。答。非他象等有情从他轮王亲因业起。各自从己亲因生故。然由先造互相系属疎增上业于中若一乘自业生。余亦俱时乘自业起。如是所说至大士相殊者。释后两句。四种非一名诸。轮王皆具三十二相。金轮具胜。余三虽有。非如金轮

  若尔轮王与佛何异者。问

  佛大士相至故有差别者。答。正理释云言处正者。谓于佛身众相无偏得其所故 言明了者。谓于佛身相极分明能夺意故 言圆满者。谓于佛身众相周圆无缺减故

  劫初人众至为防雇守田者。此下第三明小王兴。问.及颂答

  论曰至长寿久住者。释初句。劫初化生名为意成。初未段食以喜乐为饮食

  有如是类至无所贮积者。释第二句 地味。谓地中出。犹如融饧 地皮饼生者。地味渐干成饼名地皮饼 林藤。此藤成林故名林藤。食林藤已前身无便秽。食香稻已去方有便秽。余文可知

  后时有人至始于此时者。释第三句

  为欲遮防至此时为首者。释第四句 三末多。此云共许。众人共许为好人也。恶业道中随重别说。所余轻者略而不论。余文可知

  于劫减位有小三灾者。此下第三明劫中灾。就中.一明小三灾。二明大三灾。此下明小三灾。颂前标宗

  其相云何者。问

  颂曰至七日月年止者。颂答

  论曰至饥馑灾起者。释上三句。以此文证小三灾。各别于中劫末起 又立世阿毗昙第九亦说小三灾别劫中起。如彼广说 相续。谓身 邪法。谓诸恶法。应知此时亦起余过。从强过重偏说贪.嗔 场是积聚谷麦处。故名场蕴 诃梨怛鸡。菓名旧云诃梨勒讹也 刀灾死疾故日最少。疫灾死迟其日稍长。饥灾死最迟故时最长。余文可知

  此三灾起至北洲总无者。此释第四句

  前说火灾至今当具辨者。此下第二明大三灾。牒前问起。前说火灾焚烧世界。余水风灾亦尔如应当知。何者为余水.风灾。今当具辨此大三灾

  颂曰至七水火后风者。前三句明三灾。次三句明第四定无灾。后两句明灾起次第

  论曰至亦无余在者。释初句。婆沙一百三十三说云。火灾起时。有说七日先隐持双。先一照耀。后六渐出便坏世间。有说一日分为七日。有说一日成七倍热。有说七日先藏地下后渐出现。如是说者诸有情类业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时业力尽故随于近处有灾火生。乃至梵宫皆被焚燎 水灾起时有说三定边雨热灰水能坏世间。有说从下水轮涌出。如是说者诸有情类业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时业力尽故随于近处有灾水生。由彼因缘世界便坏 风灾起时有说从四定边风起能坏世间。有说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如是说者诸有情业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时业力尽故。随于近处有灾风生。至遍净天皆被散坏 此论三灾并非婆沙正义。此论非以婆沙评家为量。随乐而说

  一类外道至余极微在者。此下破异执。此即叙计。别有一类胜论外道执极微常。彼谓劫坏但坏粗色。尔时犹有余常极微

  何缘彼执犹有余极微者。论主征问

  勿后粗事果生无种子故者。胜论答。勿后劫成粗事果生无种子故。彼执。劫坏之时坏粗色事不坏常微。此常极微散在空中各各别住。劫将成时众生业力令常极微两两和合生一粗果。量等父母。所生粗果复各两两和合共生一粗果。故复量等父母。如是展转两两和合成大地等。从二极微生果已去名为粗事。散常极微名为种子。与彼粗果为种子故。应知劫坏坏彼粗事非坏极微

  岂不前说至风为种子者。述正义。岂不前说世界将成由诸有情于虚空中。业所生风能为世界种子故。故正理云。风中具有种种细物。为同类因引粗物起(已上论文)或此下世界将欲成时。即以前灾顶风为缘引生下地风起。此风能为世界种子。如二十空劫后将成劫时。用前坏劫第二定等火灾等顶风为缘故。引下地风为其种子生诸世界。坏望后成是其前故名前灾顶

  又化地部至飘种来此者。述异部计。由诸世界坏非一时。此界初成风从他方飘诸种子来此世间成诸世界生芽等果

  虽尔不许至亲所引起者。述胜论师计。佛法虽尔我宗不许芽等果生是种等因亲所引起

  若尔芽等从何而生者。论主征问。汝不许种亲生芽等。未知芽等从何而生

  从自分生至从极微生者。胜论答。粗芽等果各从自分细芽等生。如是芽等自分复随…

《俱舍论记十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