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记》

「律疏部·论疏部」经文1821卷41页码:P0001
唐 普光述

  《俱舍论记》十三 ▪第2页

  沙门释光述

  ..续本经文上一页

  有执焰灭时由法非法力者。此是胜论异计。法.非法德句义摄。于人有益名法。于人无益名非法。由此二力能生诸法。能灭诸法 如闇室中有一明灯。若望受用者灯在有益。即是法生。灯灭无益。即非法灭。若望盗窃者灯在无益。即非法生。灯灭有益。即是法灭

  彼俱非理至顺违相反故者。论主双非二执 破前执云。夫言住无即无有体。以无体法非成因故。故言无非因故 立量云。住无非因。以无体故。犹如兔角 破后执云。非彼胜论于一念中法与非法俱为生因。法与非法俱为灭因。以刹那刹那。法即是顺。非法是违。二相反故。云何二法俱生.灭因 又正理云。法与非法亦非灭因。见空窟中有焰转故(解云。空窟中熖。即无损益既无所对无法 法。谁为灭因)

  或于一切至皆有刹那故者。重破胜论义。乘彼起故。汝胜论师或于一切有为法中。刹那刹那皆可计度有此法.非法为生.灭因义。虽复汝计法与非法生灭因异。即许有为刹那生灭。既恒生灭是即本与正量部诤无刹那灭便应止息。由许不待余火等灭因。皆有刹那故 又解重破二执。或于一切有为法中。刹那刹那皆可计度有此住无灭因义。有此法.非法灭因义。既尔本诤无刹那灭便应止息。同许不待余火等灭因。皆有刹那故 又解重破正量部。汝正量部或于一切有为法中。刹那刹那皆可计度有此主因灭义。既尔与正量部诤无刹那灭便应止息。以不待余火等灭因皆有刹那故

  又若薪等灭火合为因者。此下释第六句生因应能灭。将破牒执

  于熟变生中至下中熟灭者。此即正破。汝若固执薪等灭时火为因者。应生因体即成灭因。如火烧薪于熟变生中有下中上三品不同。初黄名下。次黑名中。后全黑名上。应生因体即成灭因 所以者何 谓由火因与薪等合能令薪等有熟变生三品不同。中熟生下熟灭。上熟生中熟灭。应中熟生因即是下熟灭因。以中熟生时即下熟灭故。应上熟生因即是中熟灭因。以上熟生时即中熟灭故。故言应生因体即成灭因

  或即或似至灭下中熟者。叙计救义。或即生下熟因即能为因灭下熟。非生中熟因能灭下熟。或即生中熟因。即能为因灭中熟。非生上熟因。能灭中熟。故言或即。此是或即计 或复转计。生下熟因似灭下熟因。生中熟因似灭中熟因。火焰生灭二因即虽别。同时交杂故见相似。一为生因。一为灭因。非是一法为生.灭因 或彼计。火焰相续不停前后相似。前为生因。后为灭因。非是一法为生.灭因 或似生下熟因即能为因灭下品熟。非生下熟因即能灭下熟。虽见相似然体各别。或似生中熟因。即能为因灭中品熟。非生中熟因。即能灭中熟。虽见相似然体各别故言或似。此是或似计

  则生因体至或似此非有者。破前二计。则生下.中熟因体。应即是下.中熟灭因。如何生因即为灭因。此破或即计 或下品熟灭因生因。或中品熟灭因生因应体相似相无差别。既体相似如何可说一为生因一为灭因。此破或似计 不应已下双破两家 即。是或即计 似。是或似计 有之言。生 非有言。灭 不应由即此火焰彼下.中熟有。彼下.中熟复由即此火焰非有。此破或即计 不应由或似此火焰彼下中熟有。彼下中熟复由或似此火焰非有。此破或似计 此文间杂双破两家。论主文巧应善思之

  设于火焰至生灭因异者。纵许征破。设于火焰。乍起。乍伏。或合。或散。乍长。乍短。或少。或大。差别生中容计能生因异。能灭因异 于灰等六无起伏等相各无差别。与薪等合能令薪等熟变生中。如何计度生灭因异

  若尔现见至为何所作者。正量部问。若尔现见煎水减尽。以此明知火为灭因。若不尔者。火合于中为何所作

  由事火合至理得成立者。论主答。由客事火合。主火界力增。由主火界增。能令水聚渐微不续。是名火合于中所.作。火但能令前水无力不引后水。又违后水令不得生。非灭前水故无有客因令诸行灭。有为诸法念念不停自体谢灭。是坏性故。自然灭故。才生即灭。刹那义成。有刹那故定无行动。异方无间假名行动。妄谓行动增上慢也 论主破讫复许传言。既由斯理正量部执行动定无。说一切有宗身表是形理得成立且叙权许邻次还破

  然经部说至别类色体者。此下论主述经部义破说一切有部形色实有。此即释颂第七句形亦非实有。明无实形依显假立。谓诸显色安布不同。假立长.短.方.圆形色。如文可知 所余形色随应当知者。于其中面凸出生中假立高色。场凹生中假立下色。齐平生中假立正色。参差生中假立不正色。实见显色意谓长等。寄喻来况。如见火[火*曹]。速运谓长。周旋谓圆。此长.圆假依火[火*曹]立。实见火[火*曹]意谓长等。形依于显理亦应然。故形无实别类色体

  若谓实有至能取于形者。此即释颂第八句应二根取故。经部师言。汝常有宗若谓实形别。则应一形色二色根所取。谓于色聚长等差别。眼根能见。身根能触。俱了长等。由此应成二根取过。以理而言。十二处中必无一色处二色根所取 以理破讫示正义言。然如依触意识。于中取假长等。如是依显意识。于中能取假形。形依触.显假建立故。故言意取

  岂不触形至能念花色者。说一切有部救 行之言在 岂不触.形俱在一聚故。身因取触。意能忆念先见形色。非于触中身亲取形。故无色处二根取过 寄喻来况。如眼见火赤色。意便忆念先触火煗。非于色中眼亲取触 又如鼻嗅花香。意能忆念先见花色。非于香中鼻亲取色

  此中二法至能忆念形者。经部难。此中火赤色与火煗触。花香气与彼花色。二法决定不相离故。故因取一可得念余。无如是触与如是形可得相属定不相离 以或滑触有长等故。或时涩等亦有长等 如何取触能忆念形 又纵破云。若触.形非定同聚 然取触忆形。触亦与显色非定同聚。显色亦应因触定忆。又如显色无定属触。触时即不能了于显。非定属故 或应形色犹如显色非定属触。则取触位应不可了形 而实道理即不然也。闭目触时但能了形。非能了显。以此故知。形假显实 故汝不应说因取于触而能忆念先见实形。若忆实形。何不忆显既不忆显。明形是假 又解而实形色不然。所以者何。若有实形身亦亲取。故不应说因取于触。而能忆念先见实形

  或锦等中至非实有体者。经部又破。或锦等中左观见马。右望见牛。正睹见人。倒看见鬼。众多形像异类不同。便应一处有多实形 理不应然。如众显色有多实体无有改变。是故形色非实有体

  又诸所有至假立长等者。经部复难。又诸所有五根.五境有对实色。必应有实别类极微。以理穷研。然无极微名为长等。故即众多显极微物。如是安布差别相中假立长等 立量云。形非实有。无别微故。如空华等

  若谓即以至聚集安布者。经部牒说一切有部救破。汝若谓即以形微安布名为长等。显前所说无别微因有不成过。此唯朋党之心。我不许有非极成故 又解此唯朋党胜论师宗。彼宗显.形体性各别非极成故。若形微体彼此极成。可得安布以为长等。非形微体彼此极成犹如显色。云何安布 正理述说一切有部救云。岂不已说即形极微。如是安布眼识所得积集差别假立长等 准正理救意。立假长等意识所知非五识了 若作俱舍师破。汝宗本意立长等实。为难所逼言长等假

  岂不现见至而形相异者。说一切有部救。岂不现见诸土器等。或青。或黄。有显相同。而瓶盆等形相各异。故知显外实有别形

  为不已辨至理亦应然者。经部复破。为不于前已辨此义。即多显物安布差别假立长等瓶盆等异 寄喻来况。如众蚁等有黑相等而不差殊。然或有时长行.圆轮安布形别。离蚁等相外无别行.轮 形依显等理亦应然。离显等外无别有形 显等。等取于触

  岂不闇中至安布为形者。说一切有部救。岂不闇中或于远处眼观杌等。但了长等形非了青等显。明知显外别有实形 宁即显等安布为形

  以闇远中至唯知总聚者。经部通释。以闇.远中观众显色不多明了。非全不缘 是故意识但起长.短.方.圆等分别。非见实形 寄喻来况。如于远.闇观众树.人。意识但了众树假行。众人假军不知众树。众人别相 又解意识但了树行。人军。眼识不知树.人别相。行军喻形。别相喻显 理必应尔。其理何者 以或有时意识不了显.形差别。意识唯知总聚假相 又解眼识不了显.形二种。意识唯知总聚假相 不明了故名不了显。不缘形故名不了形 又解眼识不了显不分明故名不了显非全不了。意识不了形。不分别形故名不了形。意识唯知总聚假相

  既已遮遣至立何为身表者。结问。既已遮遣正量部师动名身表。及说一切有部实形为身表。汝等经部宗立何为身表

  立形为身表但假而非实者。经部答。立形为身表不同正量部。但假而非实不同说一切有部 彼经部宗身.语二表色.声上假

  既执但用至为身业耶者。问。经部既执但用假形为身表体。复立何法为身业耶

  若业依身至当知亦尔者。经部答 若业依身门行。即缘身表为境而起名身业语业准释。异此所余与意俱转。依意地起故名依意门。依余二门虽亦依意。但依别义便立别名。此受通名以通为别。如色处等。具足应言依身之业。依语之业。依意之业 经部三业皆思为体

  若尔何故至此二何异者。征问经部。引教辨违。若其三业体皆是思。经云思已。为何所目。既言思已。明知二业非思

  谓前加行至名思已业者。经部通释。思惟思是远因等起。作事思是近因等起 大乘成业论说。一审虑思。二决定思。当此论思惟思摄是思业。三动发思。当此论作事思摄 是思已业不说刹那等起者。此时心性不必是同。罪.福二门非由彼定故。不依彼说业差别。设于彼位起同类思如其所应二思所摄。身.语二业即作事思。名思已业

  若尔表业至便成大过者。难。答作事思名思已业。色.声表业则为定无。表业既无欲界无表业亦应非有。以欲无表依表起故便成大过

  如是大过至此有何过者。经部答。如是大过有理能遮。谓从如前所说动身发语二表远.近二因等起殊胜现行思势…

《俱舍论记十三》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