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智度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09卷25页码:P0057
后秦 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二十九 ▪第3页

  后秦龟兹国鸠摩罗什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是世间第一法三昧门。世间第一法。是苦法忍三昧门。苦法忍乃至金刚三昧门。略说一切三昧有三相。入住出相是。出相入相名为门。住相是三昧体。如是等法是声闻法中三昧门。摩诃衍法中三昧门。如禅波罗蜜义中诸三昧分别广说。复次尸罗波罗蜜是三昧门。何以故。三支是佛道。所谓戒支定支慧支。清净戒支。是定支门能生是定。定支能生慧支。是三支能断烦恼能与涅槃。以是故尸罗波罗蜜及智慧名三昧近门。余三波罗蜜。虽是门义名远门。如布施因缘得福德。福德故所愿皆得。如所愿故心柔软。慈悲心故知畏罪念众生。观世间空无常故。摄心行忍辱。忍辱亦是三昧门。精进者于五欲中制心除五盖摄心不乱。心去则摄不令驰散。亦是三昧门。复次初地是二地三昧门。如是展转乃至九地是十地三昧门。十地是无量诸佛三昧门。如是等名为诸三昧门。问曰。陀罗尼门三昧门为同为异。若同何以重说。若异有何义。答曰。先已说三昧门陀罗尼门异。今当更说。三昧但是心相应法。陀罗尼亦是心相应亦是心不相应。问曰。云何知陀罗尼是心不相应。答曰。如人得闻持陀罗尼。虽心嗔恚亦不失。常随人行如影随形。是三昧修行。习久后能成陀罗尼。如众生久习欲便成其性。是诸三昧共诸法实相智慧。能生陀罗尼。如坏瓶得火烧。熟能持水不失。亦能令人得度河。禅定无智慧亦如坏瓶。若得实相智慧。如坏瓶得火烧成熟。能持菩萨二世无量功德。菩萨亦因之而度得至佛。如是等三昧陀罗尼种种差别。问曰。声闻法中何以无是陀罗尼名但大乘中有。答曰。小法中无大汝不应致问。大法中无小者则可问。如小家无金银不应问也。复次声闻不大殷勤集诸功德。但以智慧求脱老病死苦。以是故声闻人。不用陀罗尼持诸功德。譬如人渴得一掬水则足。不须瓶器持水。若供大众人民。则须瓶瓮持水。菩萨为一切众生故。须陀罗尼持诸功德。复次声闻法中。多说诸法生灭无常相故。诸论议师言。诸法无常若无常相则不须陀罗尼。何以故。诸法无常相则无所持。唯过去行业因缘不失。如未来果报虽无必生。过去行因缘亦如是。摩诃衍法生灭相不实。不生不灭相亦不实。诸观诸相皆灭是为实。若持过去法则无咎以持过去善法。善根诸功德故。须陀罗尼。陀罗尼世世常随。菩萨诸三昧不尔。或时易身则失。如是等种种。分别陀罗尼诸三昧。以是故言欲得诸陀罗尼诸三昧门当学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释布施随喜心过上第四十四

  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持戒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持戒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随喜心者。如随喜品中说。复次随喜名有人作功德。见者心随欢喜赞言善哉。在无常世界中。为痴闇所蔽。能弘大心建此福德。譬如种种妙香一人卖一人买。傍人在边亦得香气。于香无损二主无失。如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边随喜功德。俱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为随喜。以是故菩萨但以随喜心。过于求二乘人上。何况自行。问曰。菩萨云何能以随喜心过声闻辟支佛人以财布施上。答曰。声闻辟支佛行是布施。菩萨于傍见之。一心念随喜赞言善哉。以此随喜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度一切众生故。以此为得无量佛法故。以二种功德。过求声闻辟支佛人所行布施上。复次以诸法实相智慧心随喜故。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上。复次菩萨以随喜心。生福德果报回向。供养三世十方诸佛。过声闻辟支佛布施上。譬如人以少物献上国王得报甚多。又如吹贝用气甚少其音甚大。复次菩萨以随喜功德和合无量诸余功德乃至法灭亦不尽。譬如少水置大海中穷劫乃尽。持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亦如是。问曰。若诸佛次第有菩萨。菩萨次第有声闻辟支佛。今言菩萨欲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等。有何奇特。答曰。不以声闻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德比菩萨功德。但以随喜心能胜。何况菩萨自行功德。求声闻辟支佛人。勤身作功德疲劳。菩萨默然随喜智慧力福德过其上。譬如工匠。但以智心指授而去。执斤斧者疲苦。终日计功受赏匠者三倍。又如征伐斗者冒死主将受功。问言。若随喜心故。胜于布施持戒者。何以但说菩萨随喜胜。答曰。凡夫人烦恼覆心。吾我未断着世间乐。云何能胜求声闻辟支佛者。声闻辟支佛利虽胜钝。同在声闻地故不说。问曰。声闻辟支佛功德法甚多。何以故。但说六事。答曰。此六事法中摄一切声闻辟支佛法。若说布施已说信闻等功德。何以故。先闻已能信信已布施。是施有二种财施法施。持戒摄三种戒。律仪戒禅戒无漏戒。定摄诸禅定解脱三昧等。慧摄诸闻慧思慧修慧。解脱摄二种解脱。有为解脱无为解脱。解脱知见摄尽智。自知漏已尽于三界得解脱。于是中了了知见。是中助道法圣道法已说。复次若不向涅槃功德。是中不说过上。以其功德薄故。问曰。胜名力势相夺。今菩萨不与声闻辟支佛竞。云何言胜。答曰。胜名但于一事中。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多。譬如人于一华中但取色香。蜂但取味以成蜜。亦如取水器大者得多器小得少。如是等喻可知。以随喜心深利智慧相应。胜声闻辟支佛布施等诸功德。是六法初布施。如檀波罗蜜义中分别声闻辟支佛法说。持戒如尸罗波罗蜜义品中分别声闻辟支佛法说。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如念佛义中分别声闻辟支佛法说◎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智度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72】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