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无垢称经疏》十一 ▪第5页
卷第六(本) /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然此句居前。前句居后。二听法坚自心。三修慧害烦恼。般若如刀杖。御害烦恼诸怨贼故。上六六度
经。为欲荷(至)善巧化智
赞曰。此有三句。一遍知三科荷有情智慧故。能度有情。知唯有法可能化度。故名荷担。二精进降魔。魔谓四魔。此四即军。或军有十。如龙树说。欲为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疑悔第七军。嗔恚为第八。利养虚称九。自高蔑人十。如是等军众。厌没出家人。我以禅智力。破汝等诸军。得成于佛道度脱一切人。三离慢求于巧化道智。为护正法。不自贡高。善求利他之智。于佛正法。能为护持旧云常求无念实相智慧。无所思念无漏正智。名为无念。非无心念
经。为诸世间(至)一切世界
赞曰。此有二句。一常有小欲不多求。知足不更求。修行八大人觉等故。欲令世间爱重自身受我化故。若性多求。得已更求。世便不重。不受自化。二虽顺世间。世法不染。四十句已
经。于诸威仪(至)正念总持
赞曰。此有三句。一示现杀等。一切所作而守威仪。二发通起慧。利乐有情。三持所闻法。为起慧念
经。发生诸根(至)常无权滞
赞曰。此有二句。一发生诸根胜劣妙智。为断疑惑。应根说故。二证无碍辨。演法无拥
经。为受人天(至)四无量智
赞曰。此有二句。一修十善。为受喜乐。二修四无量。开梵天路。生梵天者。修四无量。无量乃是梵天因路。令修无量。名开彼路。不必生于梵天处故
经。为得诸佛(至)心无深滞
赞曰。此有三句。一为得佛声。劝他说法。随喜他善。赞言善哉。二为得佛威仪。修静三业。三为所修胜。于法无染。五十句已
经。为善调御(至)劝众生学
赞曰。此有一句。劝学大乘调御菩萨
经。为不失坏(至)种种大愿
赞曰。此有二句。一恒不放逸。功德不失。二常修妙愿。善根增进。愿所策故
经。为欲庄严(至)善巧方便
赞曰。此有二句。一修善根庄严佛土。二修善巧所修无尽。回向佛智。故善无穷。不尔所修受果尽故。此五句已。旧经中。前佛土阙二。及阙此后三。故唯五十句
经。诸善男子(至)不尽有为
赞曰。此第三结
经。云何菩萨不住无为
赞曰。下第二解不住无为。有三。初问。次答。后结。此问也
经。谓诸菩萨(至)不乐作证
赞曰。下答有二十一句。旧有十九句。亦通所修。不须别配凡圣位次。此有三句。行者缘觉。证者冥会。虽流此三。智不毕竟。专冥会三。不同二乘住彼三中。此中三境。皆取无为。不是毕竟证于无为。名为不住
经。虽行无作(至)故意受生
赞曰。此有三句。作谓造作。因缘和合之所作故。体即有为。虽行无为无作之法。不乐作证。虽观有为后终灭尽无常真如。于善不厌。虽观苦理。故意受生。利乐一切。大乘无常苦空无我理。如前声闻品中已说
经。虽乐观察(至)厌患身心
赞曰。此有四句。观自身无我。不厌身故。不入涅槃。观他无有情。化他无倦。虽观涅槃。而不毕竟永入寂灭。化众生故。虽观真如远离苦身。而得安乐。不厌身心。愿安乐。不厌身心。愿尽生死。度有情故
经。虽乐观察(至)利众生事
赞曰。此有二句。阿赖那者。虽具三藏。今取能执藏。无阿赖耶。是无能执藏义。虽无能执藏体。亦有能藏之法。即请白法藏大乘教也。经十德中。第八清净。第九鲜白。清净者。自性解脱故。其所说法。一刹那中亦无过失离三毒根。离诸系缚。故性解脱。非有三毒而起说故。鲜白者。相续解脱故。非唯一念无其过失。相续说之亦离诸过。又前清净法体离过。此中鲜白。能令学者身亦鲜白。虽观生死永尽。无能执藏之体。不弃清白之教。以化众生。虽观无生之理。常行荷负利众生事
经。虽观无漏(至)不舍大悲
赞曰。此有三句。虽观无漏无为。还顺有漏流转。行者运动起作之义。无行即无为。虽观无行。常行利乐。虽观内外无我之理。不舍大悲。拔有情苦
经。虽观无生(至)所修智慧
赞曰。此有三句。虽因同二乘观无生理。不随二乘之正位。虽观空寂。而不空寂所修福德。虽观远离。不远智慧
经。虽观诸法(至)安立佛种
赞曰。此有三句。虽观有为无实之理。真如法性。常安住圆满。思惟无惙。虽观诸法无主真如。求自然智。精勤匪懈。有标帜者。诸有为也。如王以旗而为标帜。且诸有为。有能相所相。以能相四相为能标帜。一切所相诸有为法为所标帜。无为无此。名无标帜。虽观此无为。而于了义教中。听闻正法。安立佛种。以上诸句所言观者。皆观无为。所言而者皆是不住
经。诸善男子(至)不住无为
赞曰。第三结也
经。又善男子(至)不尽有为
赞曰。下第三段。以二相对双辨二种。有十六对。旧经有四对。此有二对。修者为福。受胜生死。不住无为。修智资粮。拔众生苦。求大菩提。故不尽有为。若住无为。尽于有为。便成二乘。永入寂灭。自利非他。是下文意。一切当知。若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不同二乘永入寂灭。能成二利。与乐无缺。不住无为。大悲利物。不尽有为
经。利益安乐(至)不尽有为
赞曰。此有二对。利生无替。不住无为。圆成佛法。不尽有为。成满佛身。不住无为。得无畏等。不尽有为
经。方便善巧(至)不尽有为
赞曰。此有二对。善巧化生。不住无为。妙智常观。不尽有为。修报化等佛土圆满。不住无为。佛之报身常住无尽。不尽有为
经。常作饶益(至)不尽有为
赞曰。此有二对。常益有情。不住无为。受法无废。不尽有为。善根无尽。不住无为。善根不坏。不尽有为。由善根力。持身功德。皆不断坏。不尽有为
经。为欲成满(至)不尽有为
赞曰。此有二对。成愿利生。不住无为。不希永入于毕竟灭。不尽有为。圆意善净进行利他。不住无为。上意神净自利无尽。不尽有为
经。恒常游戏(至)不尽有为
赞曰。此有二对。五通利物。不住无为。善圆佛智。善满六通。究竟无尽。不尽有为。诸度自利圆满。不住无为。本思利他未满。不尽有为
经。集法财宝(至)不尽有为
赞曰。此有二对。法财无厌。不住无为。不乐二乘少法。唯示大乘广法。不尽有为。誓愿无退。恒度有情。不住无为。誓愿圆满。无休息故。不尽有为
经。积集一切(至)不尽有为
赞曰。此有二对。集妙法药不息。不住无为。随病授药无休。不尽有为。知众生病能外用故。不住无为。能息众病永不休息。不尽有为
经。诸善男子(至)精勤修学
赞曰。此结成二不尽不住
经。尔时一切(至)身心踊跃
赞曰。自下第三欢喜供养赞德而还。有三。初闻法欢喜。次花香供养。后赞礼而还。此初也。闻法开发曾未悟者。劝励已悟诸菩萨心。故大欢喜。身心踊跃
经。以无量种(至)深没于膝
赞曰。此花香供养。有二。初供养三尊。后散遍世界。如文可知。有法之处。如佛塔庙。理须供养。况表佛土本所唯净。亦表有情灭烦恼恶。故覆于地。足可修行法性等益。故深没膝
经。时诸菩萨(至)便往彼国
赞曰。此赞礼而还。身业归故顶礼。语业归故称赞。利益既周。故须还国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说无垢称经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