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疏》十 ▪第5页
卷第九 / 沙门法宝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义至释缘起义。结归同十二缘起也。先长行释。后颂结。此长行也
论。故说颂言至若后眠应闭。颂结 言。如非有而起至缘应亦然者。此两句论主标宗也。如先非有而有名起。至缘亦与起同时故言至缘应亦然也 生已起无穷或先有非有者。颂上反诘破声论师也 生已起无穷。颂上破起若现在也 或先有非有者。颂上破起在未来也。或先未来有起尔时非有如何有起 下一行颂上三句释难。下一句反征 就三句中上一句云。俱亦有言已者。正答难也。难云若起至缘二同时者。如何言至缘已方升起也。答云俱亦有言已 下两句喻显。谓如说闇至已灯灭。闇至与灯灭同时亦有。说言闇至已灭。故知同时亦得言已 及开口已眠眠与开口同时。亦说开口已眠。同时言已。声论师不信开口与眠同时 第四句反难云。若未眠开口后眠应闭。以言开口已后眠故
论。有执更以至是缘起义。述经部中上坐师释。字界.字缘以如前释。此师意说。种种缘聚集同处共成缘起
论。如是所释至聚集岂成。论主破也。种种聚集于此十二缘起可然。如眼在此色在远方。如是亦是缘起岂是聚集。所以诸释不同。依声明一一字皆有十义。取意不同释各异也
论。何故世尊至此生故彼生。已下释经中二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也。先问后答。此是问也
论。为于缘起知决定故。论主总答。欲显缘起因果决定相系属义此总释也
论。如余处说至可有诸行。别释决定相也。就中有四。此即初明也。此明十二支各各相属相待决定
论。又为显示至余支得生。此第二显决定相明生.有。决定相属相待
论。又为显示至后际得生。此第三明三世相待相属决定相也
论。又为显示亲传二缘至诸行方生。第四明亲传二缘相待决定。已上并是论主释也
论。有余师释至诸行得生。此述经部异释。即正理论牒破云上坐也。此师意者此有故彼有。破无因也。此生故彼生。破常因也。生非常故也
论。若尔至无因常因故。论主破也。但言此生故彼生。即具显有因及因无常。何用前句此有彼有也
论。然或有执至纯大苦蕴集。论主正释。然或有外道执。有我为依行等得有。由无明等因分生故行等得生。此执因之与果俱依于我。然由因分生故果得生也。世尊为除彼执。果分有由生因有故不依我。若此生因生故彼果生。即依此生因有后果。非谓果有别我为余依因 谓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蕴集者。即显十二支是纯苦蕴集聚无别我杂聚集
论。轨范诸师至皆应广说。论主述自承习经部师也。此有故彼有。显诸行不断。此生故彼生。显相待生。由此不破
论。有释为显至果分亦生。此述经部异师。此有故彼有者。是因相续有果相续有。此显住也。因分生故果分亦生。此显生也
论。此欲辨生至而后说生。经主破也。有二破。一与此经意不同。经说缘生本欲办生如何说住。二破次第失应合先说其生然后说住。如何破其次第。先说其住而后说生。故知经意不尔
论。复有释言至非谓无因。此述经部室利罗多解也。正理呼为上坐。此师意由果有故因有灭无
论。经义若然至非此经义。有二破。一既由果有故因灭无者。经应言此有故彼无。何故经言此有彼有 二破云。应先言因生故果生已后乃可说此有故因灭无。如是次第方名善说。若异此者欲辨缘起依何次第先说因灭。故知所释非此经义
论。复次至生缘老死。自下述经部十二缘义寄问生起
论。我今略显至无明缘行。经部述。不知唯行即是无明。福.非福.不动行是行也
论。由引业力至名行缘识。此释行缘识也。经部同大乘中有识支摄
论。若作此释至通于六识。若中有识支摄中有具六识故。即顺契经识支通于六识。若依有部唯一刹那结生名识支。此即唯意识不摄中有。不通五也
论。识为先故至遍一期生。此释识缘名色 言。遍一期生者。此经部名色从初生后乃至死有皆名名色。于名色上更立余支
论。于大因缘至如是说故。引教证也
论。如是名色至说为六处。此释名色缘六处也
论。次与境合便有识生。释六处缘触也
论。三和故至乐等三受。释触缘受
论。从此三受至生无色爱。此释从受生于爱也。三界受不同故爱三界异
论。从欣受爱起欲等取。此明爱缘取也 言等者。等戒见.我语取也。经部宗不同有部。于一境上爱增为取。即以四取以为取支体也
论。此中欲者谓五妙欲。已下别释四取 欲者即色等五妙欲境。皆能生欲故名欲也。或是所欲故名欲。于五妙境起贪名为欲取
论。见谓六十二见如梵网经广说。此释见取。亦如婆沙一百九十九.二百广释
论。戒谓远离恶戒。戒即是内法戒也。远离不律仪等恶戒
论。禁谓狗牛等禁者。是外道持狗.牛等禁。此不能离恶戒故不名戒
论。如诸离系至无义苦行。已下指人法也 离系者。即是露形外道。离衣等系故名离系。此外道受持种种露形拔发等禁 婆罗门外道受持手执杖行披乌鹿皮等 播输钵多外道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醯首罗天乘牛而行故云牛主。此外道学彼天法从彼为名故名牛主。此外道持受顶上持一髻子身体涂灰 般利伐罗句伽外道此云遍出。此是出家外道。此持执三杖行拟护净安衣服.瓶.钵等并剪须发无义苦行 等。等取自余无义五热灸身等也。外道受此等法皆名禁也
论。我语谓内身依之说我故。释我语取。即此内身实非我语。依之起我语故名我语。此是有财释也
论。有余师说至名为我语。述异释也。此师以我见.我慢名为我语
论。云何此二至说名我语。释二名我语所以也。但有其语无所诠故。引经证可解
论。于前四种至所谓欲贪。正释取体前四取是所取。贪是能取。故引经说取是欲贪。此谓于四取上起贪欲也。非谓唯欲界贪。又此中意唯取欲贪。不同有部兼同时蕴
论。由取为缘至说名为有。释取缘有。引经可解
论。有为缘故至说名为生。释有缘生。此说生支通其五蕴亦并六识
论。已生为缘故至广说如经。释生缘老死也。辨十二支广如经说。已上依经部释十二支也。已下依论释经纯大苦蕴集
论。如是纯言显唯有行无我我所。大苦蕴言显苦无初无后故名大也。集言为显诸苦蕴生。集是生义也。此释经中云纯大苦蕴集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俱舍论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2】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