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60卷29页码:P0310
唐 玄奘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定有表  无表或有无

  后起此相违  加行三根起

  彼无问生故  贪等三根生

  善于三位中  皆三善根起

  杀粗语嗔恚  究竟皆由嗔

  盗邪行及贪  皆由贪究竟

  邪见痴究竟  许所余由三

  有情具名色  名身等处起

  俱死及前死  无根依别故

  军等若同事  皆成如作者

  杀生由故思  他想不误杀

  不与取他物  力窃取属己

  欲邪行四种  行所不应行

  染异想发言  解义虚诳语

  由眼耳意识  并余三所证

  如次第名为  所见闻知觉

  染心坏他语  说名离间语

  非爱粗恶语  诸染杂秽语

  余说异三染  佞歌邪论等

  恶欲他财贪  增有情嗔恚

  拨善恶等见  名邪见业道

  此中三唯道  七业亦道故

  唯邪见断善  所断欲生得

  拨因果一切  渐断二俱舍

  人三洲男女  见行断非得

  续善疑有见  顿现除逆者

  业道思俱转  不善一至八

  善总开至十  别遮一八五

  不善地狱中  粗杂嗔通二

  贪邪见成就  北洲成后三

  杂语通现成  余欲十通二

  善于一切处  后三通现成

  无色无想天  前七唯成就

  余处通成现  除地狱北洲

  皆能招异熟  等流增上果

  此令他受苦  断命坏威故

  贪生身语业  邪命难除故

  执命资贪生  违经故非理

  断道有漏业  具足有五果

  无漏业有四  谓唯除异熟

  余有漏善恶  亦四除离系

  余无漏无记  三除前所除

  善等于善等  初有四二三

  中有二三四  后二三三果

  过于三各四  现于未亦尔

  现于现二果  未于未果三

  同地有四果  异地二或三

  学于三各三  无学一三二

  非学非无学  有二二五果

  见所断业等  一一各于三

  初有三四一  中二四三果

  后有一二四  皆如次应知

  染业不应作  有说亦坏轨

  应作业翻此  俱相违第三

  一业引一生  多业能圆满

  二无心定得  不能引余通

  三障无间业  及数行烦恼

  并一切恶趣  北洲无想天

  三洲有无间  非余扇搋等

  少恩少羞耻  余障通五趣

  此五无间中  四身一语业

  三杀一诳语  一杀生加行

  僧破不和合  心不相应行

  无覆无记性  所破僧所成

  能破者唯成  此虚诳语罪

  无间一劫熟  随罪增苦增

  苾刍见净行  破异处愚夫

  忍异师道时  名破不经宿

  赡部洲九等  方破法轮僧

  唯破羯磨僧  通三洲八等

  初后疱双前  佛灭未结界

  于如是六位  无破法轮僧

  弃坏恩德田  转形亦成逆

  母谓因彼血  误等无或有

  打心出佛血  害后无学无

  造逆定加行  无离染得果

  破僧虚诳语  于罪中最大

  感第一有思  世善中大果

  污母无学尼  杀住定菩萨

  及有学圣者  夺僧和合缘

  破坏窣堵波  是无间同类

  将得忍不还  无学业为障

  从修妙相业  菩萨得定名

  生善趣贵家  具男念坚固

  赡部男对佛  佛思思所成

  余百劫方修  各百福严饰

  于三无数劫  各供养七万

  又如次供养  五六七千佛

  三无数劫满  逆次逢胜观

  然灯宝髻佛  初释迦牟尼

  但由悲普施  被析身无忿

  赞叹底沙佛  次无上菩提

  六波罗蜜多  于如是四位

  一二又一二  如次修圆满

  施戒修三类  各随其所应

  受福业事名  差别如业道

  由此舍名施  谓为供为益

  身语及能发  此招大富果

  为益自他俱  不为二行施

  由主财田异  故施果差别

  主异由信等  行敬重等施

  得尊重广爱  应时难夺果

  财异由色等  得妙色好名

  众爱柔软身  有随时乐触

  田异由趣苦  恩德有差别

  脱于脱菩萨  第八施最胜

  父母病法师  最后身菩萨

  设非证圣者  施果亦无量

  后起田根本  加行思意乐

  由此下上故  业成下上品

  由审思圆满  无恶作对治

  有伴异熟故  此业名增长

  制多舍类福  如慈等无受

  恶田有爱果  种果无倒故

  离犯戒及遮  名戒各有二

  非犯戒因坏  依治灭净等

  等引善名修  极能熏心故

  戒修胜如次  感生天解脱

  感劫生天等  为一梵福量

  法施谓如实  无染辩经等

  顺福顺解脱  顺决择分三

  感爱果涅槃  圣道善如次

  诸如理所起  三业并能发

  如次为书印  算文数自体

  善无漏名妙  染有罪覆劣

  善有为应习  解脱名无上◎

  ◎分别随眠品第五(六十九颂)

  随眠诸有本  此差别有六

  谓贪嗔亦慢  无明见及疑

  六由贪异七  有贪上二界

  于内门转故  为遮解脱想

  六由见异十  异谓有身见

  边执见邪见  见取戒禁取

  六行部界异  故成九十八

  欲见苦等断  十七七八四

  谓如次具离  三二见见疑

  色无色除嗔  余等如欲说

  忍所害随眠  有顶唯见断

  余通见修断  智所害唯修

  我我所断常  拨无劣谓胜

  非因道妄谓  是五见自体

  于大自在等  非因妄执因

  从常我倒生  故唯见苦断

  四颠倒自体  谓从于三见

  唯倒推增故  想心随见力

  慢七九从三  皆通见修断

  圣如杀缠等  有修断不行

  慢类等我慢  恶作中不善

  圣有而不起  见疑所增故

  见苦集所断  诸见疑相应

  及不共无明  遍行自界地

  于中除二见  余九能上缘

  除得余随行  亦是遍行摄

  见灭道所断  邪见疑相应

  及不共无明  六能缘无漏

  于中缘灭者  唯缘自地灭

  缘道六九地  由别治相因

  贪嗔慢二取  并非无漏缘

  应离境非怨  静净胜性故

  未断遍随眠  于自地一切

  非遍于自部  所缘故随增

  非无漏上缘  无摄有违故

  随于相应法  相应故随增

  上二界随眠  及欲身边见

  彼俱痴无记  此余皆不善

  不善根欲界  贪嗔不善痴

  无记根有三  无记爱痴慧

  非余二高故  外方立四种

  中爱见慢痴  三定皆痴故

  应一向分别  反诘舍置记

  如死生殊胜  我蕴一异等

  若于此事中  未断贪嗔慢

  过现若已起  未来意遍行

  五可生自世  不生亦遍行

  余过未遍行  现正缘能系

  三世有由说  三有境果故

  说三世有故  许说一切有

  此中有四种  类相位待异

  第三约作用  立世最为善

  何碍用云何  无异世便坏

  有谁未生灭  此法性甚深

  于见苦已断  余遍行随眠

  及前品已断  余缘此犹系

  见苦集修断  若欲界所系

  自界三色一  无漏识所行

  色自下各三  上一净识境

  无色通三界  各三净识缘

  见灭道所断  皆增自识行

  无漏三界中  后三净识境

  有随眠心二  谓有染无染

  有染心通二  无染局随增

  无明疑邪身  边见戒见取

  贪慢嗔如次  由前引后生

  由未断随眠  及随应境现

  非理作意起  说惑具因缘

  欲烦恼并缠  除痴名欲漏

  有漏上二界  唯烦恼除痴

  同无记内门  定地故合一

  无明诸有本  故别为一漏

  瀑流轭亦然  别立见利故

  见不顺住故  非于漏独立

  欲有轭并痴  见分二名取

  无明不别立  以非能取故

  微细二随增  随逐与随缚

  住流漂合执  是随眠等义

  由结等差别  复说有五种

  结九物取等  立见取二结

  由二唯不善  及自在起故

  缠中唯嫉悭  建立为二结

  惑二数行故  为贱贫困故

  遍显随惑故  恼乱二部故

  又五顺下分  由二不超欲

  由三复还下  摄门根故三

  或不欲发起  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脱  故唯说断三

  顺上分亦五  色无色二贪

  掉举慢无明  令不超上故

  缚三由三受  随眠前已说

  随烦恼此余  染心所行蕴

  缠八无惭愧  嫉悭并悔眠

  及掉举惛沈  或十加忿覆

  无惭悭掉举  皆从贪所生

  无愧眠惛沈  从无明所起

  嫉忿从嗔起  悔从疑覆诤

  烦恼垢六恼  害恨谄诳憍

  诳憍从贪生  害恨从嗔起

  恼从见取起  谄从诸见生

  缠无惭愧眠  惛掉见修断

  余及烦恼垢  自在故唯修

  欲三二余恶  上界皆无记

  谄诳欲初定  三三界余欲

  见所断慢眠  自在随烦恼

  皆唯意地起  余通依六识

  欲界诸烦恼  贪喜乐相应

  嗔忧苦痴遍  邪见忧及喜

  疑忧余五喜  一切舍相应

  上地皆随应  遍自识诸受

  诸随烦恼中  嫉悔忿及恼

  害恨忧俱起  悭喜爱相应

  谄诳及眠覆  通忧喜俱起

  憍喜乐皆舍  余四遍相应

  盖五唯在欲  食治用同故

  虽二立一盖  障蕴故唯五

  遍知所缘故  断彼能缘故

  断彼所缘故  对治起故断

  对治有四种  谓断持远厌

  应知从所缘  可令诸惑断

  远性有四种  谓相治处时

  如大种尸罗  异方二世等

  诸惑无再断  离系有重得

  谓治生得果  练根六时中

  断遍知有九  欲初二断一

  二各一合三  上界三亦尔

  余五顺下分  色一切断三

  于中忍果六  余三是智果

  未至果一切  根本五或八

  无色边果一  三根本亦尔

  俗果二圣九  法智三类二

  法智品果六  类智品果五

  得无漏断得  及缺第一有

  灭双因越界  故立九遍知

  住见谛位无  或成一至五

  修成六一二  无学唯成一

  越界得果故  二处集遍知

  舍一二五六  得亦然除五

  分别贤圣品第六(八十三颂)

  已说烦恼断  由见谛修故

  见道唯无漏  修道通二种

  谛四名已说  谓苦集灭道

  彼自体亦然  次第随现观

  苦由三苦合  如所应一切

  可意非可意  余有漏行法

  彼觉破便无  慧析余亦尔

  如瓶水世俗  异此名胜义

  将趣见谛道  应住戒勤修

  闻思修所成  谓名俱义境

  具身心远离  无不足大欲

  谓已得未得  多求名所无

  治相违界三  无漏无贪性

  四圣种亦尔  前三唯喜足

  三生具后业  为治四爱生

  我所我事欲  暂息永除故

  入修要二门  不净观息念

  贪寻增上者  如次第应修

  为通治四贪  且辩观骨琐

  广至海复略  名初习业位

  除足至头半  名为已熟修

  系心在眉间  名超作意位

  无贪性十智  缘欲色人生

  不净自世缘  有漏通二得

  息念慧五地  缘风依欲身

  二得实外无  有六谓数等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论实义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