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经文上一页养。若得闻法不解。若见恶梦于梦中除其宿罪。为罪垢所可摧。魔所可作不觉魔事。常与不可共会。若有好衣被食饮。一切诸可持与他人。若于百佛手。自作功德心无瑕秽。尔时皆坏败。以是故谛复谛内起好心。可当忍者一切僧那僧涅。于深微妙法坚住于行行。于后来世人。当持是法。尔时可意王菩萨与文殊师利菩萨。及六十贤者。留于后世令护后法。佛尔时便说偈言
莫行谀谄 猗有所著 当正其意
持慧行住 深行微妙 住不动忍
当作是行 疾求三昧 莫作谄猗
远离着垢 莫贪诸有 乐于所诤
当行平等 譬如虚空 如是行者
十种力宝 常当坚意 住于菩萨
当学微妙 佛之奥藏 一切诸受
慧意无欲 已有是行 得宝三昧
常当等心 于诸憎爱 视善知识
如见诸佛 乐于施与 内行平等
有是行者 疾晓三昧 慧经光明
不可尽宝 住是三昧 不可胜数
是经之明 过于日光 故说是经
当入尊慧 譬如日月 诸宝灯明
若如冬月 高山上雪 譬如释梵
及与四天 是经光明 出于彼上
是经除结 及与意罪 降伏众魔
便得安隐 神足彻视 得知宿命
晓知一切 人意所欲 我念宿命
无数劫时 爱欲悉尽 一切无余
时佛赞叹 说是印经 当如我学
疾得不久 若有行者 谛知空虚
内意晓空 其本自然 作是行者
为着于空 持法行者 远离于空
我泥曰后 人当说言 一切诸法
视之若梦 若持诸法 欲有所譬
其意所起 故为是着 空无有生
亦无作者 亦无来者 不见有住
不行是法 着于有中 便自说言
我已知空 得善知识 从其闻法
衣毛竖起 泪出如言 今师实尊
是贤者人 转后便说 百恶之言
多有卑贱 贫穷之人 望供养故
便自称誉 求安名闻 因作沙门
污乱正教 持法弟子 猗于佛道
便作沙门 作菩萨行 不住菩萨
譬如海边 遥视彼岸 行不具者
非是菩萨 若在空闲 言我行净
于其内行 不住清净 常望供养
亲近厚善 便自说言 我是沙门
若于我道 作沙门者 住于佛法
如水莲华 于是经中 行之如法
有是行者 能护佛法 今可意王
当受我教 莫作着行 如世间人
远离世俗 可得佛好 以故嘱若
可护后法 譬如那术 刹土中人
取恒边沙 皆悉种之 一一诸沙
皆或为实 是一实者 成一恒沙
如是计数 千反种之 如是转计
诸恒边沙 计数如是 过若干刹
举一沙者 以为计数 以是计数
东方如是 是沙计数 皆令使尽
十方一切 皆悉如是 如是刹数
诸佛满中 一一诸佛 各数如是
一切诸佛 有万种声 于无央数
恒边沙劫 说经功德 无有尽时
若人有行 于是经义 常当内意
住是经法 当谛奉行 如上所说
是经道慧 无有边幅 譬如芥子
在须弥边 若人从海 取水一滴
说经功德 其譬如是 见经尊故
作无著行
尔时可意王菩萨。与文殊师利及六十贤者。白佛言。法名为法。何等为法。宁可得知法貌不。佛语可意王菩萨。与文殊师利及六十贤者。法法名善男子无作之貌也。无作者为何等貌也。不可得之貌也。不可得者为何等貌。不可尽之貌也。不可尽者为何等貌。无所起之貌也。无所起者为何等貌也。无所灭之貌也。无所灭者为何等貌。无所获之貌也。无所获者为何等貌。无所猗之貌也。无所猗者为何等貌。无所处之貌也。无所处者为何等貌。无所出之貌也。无所出者为何等貌。不动摇之貌也。不动摇者为何等貌。离于动摇之貌也。离于动摇者为何等貌。无心之貌也。无心者为何等貌。无念之貌也。无念者为何等貌。无二之貌也。无二者为何等貌。平等之貌也。平等者为何等貌。非有之貌也。非有者为何等貌。无所住之貌也。无所住者为何等貌。无所行之貌也。无所行者为何等貌。无懈怠之貌也。无懈怠者为何等貌。法无处所之貌也。法无处所者为何等貌。泥洹之貌也。文殊师利白佛言。设使是法展转不相知。何所法当尽者。令吾等护后法。佛语文殊师利菩萨言。起法法想者欲得度。欲得度者住于法。住于法者便处二法。处二法者为灭法之行也。法亦不灭亦非不灭。我今若等护是后法。佛尔时便说偈言
已住吾我 便言有世 持想作行
欲脱于世 起是念者 为住二法
是为惑事 非正法行 法无作者
亦无坏者 不可见知 亦无人所
着于有者 因起想行 便自说言
我已忍空 起想念空 是为非法
法无所有 便行有法 一切所起
为无所有 于行寂然 是为法印
于想有动 便即自缚 法本清净
便起有法 一切诸法 譬若如响
着于有者 便处二法 清净慧法
慧不得慧 于慧慧中 无有逮者
一切不见 可起习者 痴慧皆空
俱无所有 若使自然 当有所有
便可灭坏 就于泥洹 设使诸法
有所住处 人与非人 皆为泥洹
若人于世 自取自放 是想非想
而求泥洹 自起吾我 一切皆尔
所起诸法 亦无识念 愚痴与智
于是二事 语从口出 为无所有
起想行者 便惑其中 坏灭生死
欲求泥洹 心不知心 其本自然
于本自然 亦不知心 一切诸法
自然如梦 能欲起行 持有作谛
起有法者 非是谛行 灭行法者
非是谛法 假令灭行 为是谛者
诸起有法 皆当为佛 佛所觉者
为无所觉 所可说法 为无所说
所可度人 为无所度 佛为谛见
无所起法 设使泥洹 当为是色
佛诸弟子 悉当在中 假令泥洹
为常住法 大哀四等 皆成蠕动
一切人人 不能相见 于世自号
持我作人 谛视世间 无我无人
空无所著 是为泥洹 偶皆言者
自呼为谛 坏败灭受 欲得为道
已不起法 便为一法 持有行法
处是四谛 诸佛所处 皆处一法
坐于佛树 何有四谛 如是行者
不晓菩萨 作行如是 坏败佛法
作沙门者 当如其法 所可爱欲
不当稸积 欲成三昧 谛其行者
譬若如犀 常乐独处 八十亿佛
人中之王 行是三昧 诸佛悉知
若有尊天 已见谛者 昼夜拥护
持法之人 经不可尽 照明一切
入是法藏 无端底门 其有信行
是三昧者 常于梦中 与诸佛会
佛尔时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若有人欲得菩萨道者。菩萨当奉行是三昧。若欲成相若欲成好。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法不共。若大哀无所著。欲得自然慧眼。若欲成比丘僧。若欲成菩萨。若欲成佛刹。若欲得慧陀邻尼一切人所可说声。欲离于世。欲知一切人所可道。欲得力。欲得晓了三昧。当奉行如上所教。即为如佛。如将如大将。如将中将。为一切上。为一切大哀。为怛萨阿竭。所可说。皆平等。无量等。与空等。无处等。所说等。人中上。所以者何。我住于是三昧。提和竭佛时。我已得佛道。文殊师利白佛言。设使提和竭佛时得佛道。何复为世间。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用三事故在于世间。何等为三。一者作佛事。二者度十方人非人。三者不违本愿。我尔时已得佛道为泥洹已。佛尔时便说偈言
行是三昧 于无底念 疾得为佛
一切十方 无央数佛 护持法者
便悉得闻 无量无底 诸经正教
持是经者 便得无极 陀邻尼门
欲知人声 诸慧三昧 当于是经
四谛度脱 无所著慧 能伏诸有
无起无灭 无有处所 能致清净
便逮相好 一切功德 及十种力
欲解微妙 诸深慧法 当行是经
欲得解了 一切世人 堕于冥者
欲谛教人 除其淫怒 清净行者
当于是经 昼夜勤力 作无上行
当乐精进 于廿一日 奉行印经
莫持懈怠 及与安隐 欲求是法
常持柔软 无嫉妒意 在于空闲
以法施与 持戒供养 便得其愿
等意自守 示一切人 以三昧经
莫乐爱欲 譬如莲华 不着于水
坚住精进 譬如飞鸟 在于虚空
行是已后 便得无极 陀邻尼门
说是经时三千刹土六反震动。诸天亿百华香伎乐。及与幢幡缯盖交露。七宝璎珞金敷色华。及摩尼宝水精琉璃。以供养佛。一切尊天诸天玉女。及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比丘僧优婆塞诸优婆夷。皆大欢喜。悉弃捐家。放舍所有妻子诸宝起菩萨意。于一那术说行菩萨不能究竟。其起菩萨意者。皆得阿惟越致。无央数恒边沙人皆得阿罗汉。十方诸飞来菩萨。皆得欢喜去。佛说是经法时。阿僧祇人皆发菩萨意。八十那术人皆得阿惟越致。三亿六万菩萨得是三昧。无央数人皆得阿罗汉道。可从十方诸来菩萨。皆得是三昧。佛尔时说经已竟。可意王菩萨。文殊师利。及六十贤者。瓶沙王夫人跋陀斯利亘那腊。诸天人民。龙鬼神阿须伦。闻经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