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德光太子经》

「本缘部」经文170卷03页码:P0412
西晋 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鸟顶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五百人俱。尔时贤者赖咤和罗。止顿舍卫国尽夏三月。更新具衣钵着其被服。与百新学比丘俱。所作已办共游诸国。往诣王舍大城灵鸟顶山。于是贤者赖咤和罗行到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赖咤和罗问世尊言。菩萨大士奉行何等。得一切奇特功德之法。致无动畏之慧超异之智。发遣辩才光明彻照。入一切智教授众生。令得解脱断于狐疑。以善权方便示一切智。言行相应所问诸佛常以巧便得诸佛意。一切所闻法皆能受持疾逮一切智。尔时贤者赖咤和罗以偈赞叹。问佛而说颂曰

  云何菩萨满所行  何谓所作而审谛

  具足智能功德愿  今人中尊解说是

  紫磨金色妙身体  为人中尊积上德

  救济拥护于众生  愿佛解说无上行

  为如何得无尽智  无量总持上觉道

  云何致得平等行  解决众人之狐疑

  无数亿劫乐生死  其意终不有秽厌

  己见无数勤苦人  善权教授令开解

  净其佛国眷属具  光明寿命众亦尔

  一切所云为寂寞  唯愿世尊说上行

  降魔官属断诸见  脱于爱欲度想行

  云何讲说经法义  愿佛解说诸实行

  端正殊好辩才足  为众人说柔软音

  饱满世间如时雨  愿佛解说诸觉行

  所说微妙如羯随  梵声无疑明慧音

  众会渴仰于经法  便以甘露饱一切

  若有欲学尊佛道  当勤精进志法行

  如来所讲悉平等  唯愿法王以时说

  我欲听说正真道  佛天中天知我意

  今我不敢扰世尊  唯愿善说无上行 

  佛告赖咤和罗。善哉善哉。乃问如来如此之义。多所哀念多所安隐。愍伤诸天及世间人。乃为当来诸菩萨施令得护行。赖咤和罗。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赖咤和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赖咤和罗。菩萨有四事法得清净行。何等为四一者行平等心而无谀谄。二者等心于一切。三者解了空行。四者如口所言身行亦尔。是为四事法。菩萨疾得清净行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复有四事法得安隐劝进。何等为四。一者得总持。二者得善知识。三者得法忍。四者于戒清净所行平等。是为四事法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复有四事法入于尘劳劝悦生死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示现佛身入于生死。劝诸起灭者令得喜悦法。二者为说柔顺之法。三者所有无所爱惜。四者得不起法忍。是为四事法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复有四事法无所爱着。何等为四。一者菩萨不当着家居舍宅。二者出家菩萨不当贪财利。三者菩萨不求诸功德报。四者菩萨不当惜身命。是为四事法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复有四事法于法无厌足。何等为四。一者于戒无所缺减。二者习闲居野处。三者奉四贤圣之行。四者得博闻。是为四事法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有四事法而得无念普有所入。何等为四。一者令生善处常值佛世。二者听受尊长教而无谀谄。三者乐受教命其心不着财利。四者得辩才入深法要。是为四事法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有四事法得清净行。何等为四。一者为菩萨行无伤害意于人。二者弃捐谀谄邪伪之行乐在闲居。三者一切所有施而不惜不望其报。四者昼夜常志求法见说法者不求其短。是为四事法。菩萨摩诃萨得清净行。佛尔时说偈言

  其心不着尘垢法  即便无有恶瑕秽

  志意不厌教论法  则能令致无上道

  虽遇不贤常一心  普入邪行恶道本

  出家学道无所惜  在于山间欲解脱

  闲居寂寞无所起  其心不着财利色

  捐弃躯体不惜命  行如师子无所畏

  心得欢悦知厌足  譬如飞鸟无所畏

  一切世间无有常  志求佛道大慧行

  常乐独处譬如犀  无有恐畏如师子

  心不怖懅无粗志  若得供养无增损

  捐去邪语及恶见  智了大行志解道

  我为世间一切护  意为善权无放逸

  意善持戒为众道  心不乱着诸恩爱

  谨顺正行如救火  常求世尊上妙行

  已脱于空无有想  种种具足审寂寞

  所住静然智能明  得甘露味常欢悦

  假使得佛觉道意  常为清净无疑难

  总持辩才一其心  忍一切苦不想报

  若有菩萨闻是行  欲求佛道当欢喜

  常志精进离懈怠  了秽无知意不害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有四事法自堕落。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憍慢而不恭敬为自堕落。二者菩萨作无反复习于谀谄为自堕落。三者菩萨求供养贪利为自堕落。四者菩萨佞谄邪行求于供养为自堕落。是为四事法菩萨为自堕落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有四事法堕邪堑。何等为四。一者懈怠为堕堑法。二者无净信。三者起想。四者见得供养者有嫉妒心。是为菩萨四事堕邪堑法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不当习四事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不当与诸邪见人相习。二者菩萨不当与诽谤正法之人相习行。三者菩萨不当与恶知识相习。四者菩萨不当与贪衣食人相习。是为四事法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有四事法得苦痛之罪。何等为四。一者以智能自贡高怀憎嫉意。二者心不欢悦无清净行。三者不能忍辱但欲贪他人财物。四者谓有我人着法。是为四事法菩萨得苦痛之罪

  佛告赖咤和罗。菩萨复有四事自缚。何等为四。一者菩萨喜轻慢于人是为自缚。二者菩萨行世间巧便起贾作治生想是为自缚。三者菩萨意不受法慧为放逸行是为自缚。四者菩萨缚意住种姓是为自缚。是为四事佛告赖咤和罗。后当来世学菩萨道者。当有是诸瑕秽无行人。当供养诸无行者谀谄人。当供养诸谀谄者。有无智人当供养诸无智者。贪求衣食无有直心。嫉妒种姓谀谄怀邪无质朴心。欺诸尊长及诸家室。用供养故。还相诽谤意贪财利。入诸郡国不念说法。以开解人亦为善权。于众人无智能意自以为智。见他人智能为善师。便轻慢之。设有无行者为破坏之器。还相求长短舍精进行。为无智懈怠。不多念智能还相坏法。别离众会共结怨害转共诤斗。谓他无行我承法教。不奉禁戒不欲闻法不行精进。生于贫窭之中在穷厄之家。行作沙门但忧求财利。其所在处不能得安。何况乱志。一心虽行佛功德续贪着家室之利。自谓我为沙门也。佛言。我不谓是辈之人为行菩萨法。如是等人百千劫中不能得柔顺法忍。何况欲得佛慧正觉之行。佛言。赖咤和罗。我不但谓是辈之人堕三道堑。亦复当堕八恶之处。何等为八。一者生在边地。二者堕贫穷家。三者所生之处面目丑恶。四者生于邪恶反善之家。五者生与恶知识会。六者多疾病。七者所生处寿命短。八者横死。是为菩萨八恶事堕于邪堑。所以者何。赖咤和罗。我不以口言作愿以为菩萨。不以伪乱之人为清净行。不以谀谄为菩萨行。不以贪着衣食为供养佛。不谓贡高者为清净智能。不以自见慧行为断疑垢。我不谓嫉妒者有清净意。不谓多贪求者而得总持。不谓不见诚谛之德而有罣碍当得生善处。不谓贪种姓着色者当得清净身。我不谓想行者当得佛定意。我不谓非至诚行者当得清净也。我不谓憍慢者当得清洁意。我不谓非知厌足者当好法也。我不谓贪身命者为志求法。佛言。赖咤和罗。我不怨责外六师也。责此辈愚人剧于外六师。所以者何。所言各异所行不同。为欺诸天及世间人。佛于是说偈言

  无智愦乱为放逸  轻慢无敬多贪求

  与尘垢会起欲想  是辈之人去道远

  贪求供养懈怠增  以无精进失净信

  便坏净行亡正戒  犯禁法者失善道

  生于贫家作沙门  在穷厄中求供养

  譬如有人穷无物  从他债望求财产

  贪供养故在闲居  在于彼住欲自达

  得神通智辩才具  弃捐家室受所有

  不见道住随乱行  生于贫穷卑贱家

  在丑恶中无力势  堕于贡高愚痴地

  作卑贱者无名德  意贪财利为放逸

  后即生于大恶处  亿劫之中无善迹

  假使于道无贪利  诸天人民悉得佛

  随蓝之风不动人  用供养故不自成

  无有功德仰于人  无精进意失善行

  为坏乱教不承法  不能逮得慧道意

  以至诚利致佛法  终不失行如道意

  志愿甚坚常清净  所奉如应则为道

  我求佛故无所惜  及施身命索经法

  是辈舍法不精进  以于道法失句义

  有大灯明无能见  我本求索善义说

  适闻所教即奉行  断绝一切诸爱欲

  已闻种种佛法教  不能究竟一法句

  非法行者何得道  譬如示盲之道径 

  佛告赖咤和罗。乃往过去无央数劫。长远不可计无量不可思议。尔时有佛。号吉义如来无所着等正觉。在世间教授。佛天中天。时有国王名頞真无。佛言。赖咤和罗。其頞真无国王典主阎浮利天下。广长六十四万里。时阎浮利有二万大城有亿千家。其頞真无王有大城名宝照明。王所治处。其城长四百八十里。广二百八十里。以七宝为城。南北出有八道。所作审谛具足。尔时人寿十亿那术岁

  佛告赖咤和罗。其王頞真无有子名曰德光。端正殊好威神妙绝。初始生时自然有千藏出皆有七宝。一一藏中自然有诸国王宝。其七宝高八丈。德光适生一切阎浮利人皆大欢喜。拘闭牢狱皆得解脱。其德光太子适生七日之中。无智不博道俗悉具。佛语赖咤和罗。于时净居诸天。中夜时来到德光太子所语之言。太子。不当为放逸之行。于是德光太子从是已来具足万岁之中。初不睡眠亦不调戏。初不歌舞未曾作乐。亦不行来不出游观。未曾贪身亦不念歌舞伎乐。不贪财利不念家居。不着郡国亦无所求。一切所有无所爱惜。如立一心常在独处。以寂诸难得意少有。无生不死者。身命不可保不相敬重。天下恩爱会当别离。无有作导师者。乱法犯罪忧怖恐惧。凡夫之土不知厌足。以愚痴力常喜诤斗。我今者为堕无行之中。我欲默然无为。彼时太子独处闲居无放逸意。远诸爱欲为等心行。佛语赖咤和罗。时王頞真无他域之中。有一大城名乐施财。为德光太子造南北行有八重。八百交道。以七宝为城。其城七重以七宝为帐。皆以白珠而璎珞之。一切诸栏楯间有八万宝柱。一切诸宝柱各有六万宝绳互相交系。一切诸宝绳。各有千四百亿带系。若有风吹展转相揩。出百千伎乐之音声。一切诸栏楯前各有五百釆女。善鼓音乐皆工歌舞。得第一伎所作具足。能欢悦一切天下诸国人王。以是供给德光太子。王告诸釆女曰汝等舍诸因缘昼夜作诸伎乐以乐太…

《佛说德光太子经佛说德光太子经》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太子须大拿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