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P2

  ..续本文上一页以拿来包粽子,所以它全身没有一个地方不能用,不能为人服务,你看彻底的牺牲奉献。诸位同修,可以人而不如竹子乎?我们从这里就可以去体会到。为什么《诗经》里面有这么多虫名、鸟兽之名?那么多树木、花草这些昆虫、动物?为什么要拿这些万物来写文章?那都是老祖宗的高度的善巧方便。

  比方说,今天有个朋友告诉你:你怎么可以对你太太这么不好?你会怎么接下一句话?你一定说:要你管!我们家的事。因为成人最重的是什么?面子,你直接指出他的缺点,没几个人受得了。我们要顾及他人的面子,因为现在面子行情太高,一斤多少钱?所以学道首先要把面子卖出去,待会我会拿一张桌子在那里做生意,因为我的习气还没断,还想做生意,待会诸位同修可以卖给我,我会高价收买。古代这些圣哲人,他体会到不可以让人难受,要顾及他的面子,所以我们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除了代表用这个「关雎」之词来形容男女追求,形容夫妇之道,因为它是五伦最重要的一伦。为什么找关雎?因为这种鸟类找了一个伴侣以后,终生不换。所以用这个诗词,一来告诉我们夫妻之间要忠贞,二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代表找对象的标準是什么?要有贤德的女性。

  诸位同修,引导孩子要「慎于始」,慎于一开始,因为假如他认知错了,都找那个漂亮、身材姣好的,那他一生可能就麻烦了。所以有个朋友听完我们提到的「关雎」的课,他就走过来,他说:蔡老师,你讲得很有道理,我就是娶了一个很漂亮的老婆。但是好看怎么样?因为太重视外表的时候,她的时间都耗在哪?每天化个妆不知道化多久,每天保养一下都快到十一、二点去了,她还有时间来学习吗?她还有时间来尽本分吗?所以不要娶个花瓶回家放,花瓶里面的花能维持多久?没有根,德就是根。这个朋友他跟我讲完以后,他也提到一个点,他说:我现在既然已经娶了,我就不能离婚,从我自己开始做起。我们听了也很欢喜,因为他也很受教。

  「关雎」后面又提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荇菜」是指祭祀祖宗的时候所要采的植物。为什么讲到这个「荇菜」?因为要去采荇菜的,都是媳妇去采,这个很有意义。因为媳妇假如贤德,然后采得这个植物去奉事祖宗,祖宗在天之灵也会非常欢喜。俗话又讲,娶个好媳妇旺三代,娶个不好的媳妇,同理可证,要败三代,所以我们不娶个好老婆,就对不起列祖列宗。我记得我小时候写日记,也提到以后找对象要很孝顺,要很有德行,我小时候就这么写,所以我现在还嫁不出去!我还记得我们老师把我叫过来,他说:你标準这么高,以后娶不到老婆。果然老师一语成谶。但是面对婚姻还是要谨慎,宁缺毋滥,因为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族的事情。我们既然已经学佛,找的对象一定要是志同道合的。

  记得我每次去见我爷爷的时候,他一定第一句话会跟我提什么?我爷爷看到我就开始摇头:唉!这个时候不能被境转,很多人就很怕见长辈,愈逃避,情况有没有改善?没有。对!愈逃避那长者都误会佛法:你看,愈学愈不听话。这个时候我们要历事炼心,还是要保持微笑,然后我就跟我爷爷说:爷爷,我不是不找,我很努力找。我这么一讲,他也很专心听我讲,我说:假如我找不好,我们要败三代,那我怎么对得起你?我爷爷说:对!你能够如如不动,就不会被境转。

  从中我又体会到另外一件事,就是当爷爷身体比较不好的时候,他一看到我,就不是叫我娶老婆了,看到我就:来,过来,帮我按摩一下。所以诸位同修,一个人到最后最难放下的是什么?还是自己,还是这个身,还是我,还有我的什么。所以这些执着要放下,要趁早做準备,要勘验自己还有什么放不下。诸位同修,现在阿弥陀佛来了,要接你,你去不去?去!打勾,一百分。要时时做準备,「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念佛人要绝对不怕死。而且经句里面也告诉我们,「假使大火满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你们都背得很熟。师长也说,核子弹炸下来,要当作看烟火一样,这是个目标。把这个身放下,了解到真相只是一件衣服,把它放下再换一件更好的,换一件「清虚之身,无极之体」的好衣裳。

  我有时候问朋友,说现在佛就来接你,你去不去?他们一听会马上怎么样?迟疑半天,「可是我女儿怎么办」?所以确实人生每个缘,我们要在当下尽心尽力,可是尽完力以后心里不能有罣碍。我接着跟他说,我说:你现在有没有他心通?他说没有。所以你现在女儿需要什么,你知不知道?他说不知道。甚至于没有学还会误导孩子都说不定。但是假如我们往生以后会有六神通,能力跟阿弥陀佛差不多。这个时候你可以随便变一棵树木给你儿子看,他马上开悟:竹子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你马上变成一潭清水,他一看要「清凈如水,洗诸尘垢」,因为你跟他的心可以感应!所以真正往生以后,你才能够帮助累世的所有父母,当我们时时準备好要往生,时时心就能够清凈不执着。

  当然,当你有这样的心境的时候,诸位同修,你也死不了,因为你有这样的境界,在现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尽心尽力帮助苦难的众生。以前这些祖师大德入这个境界,为什么他们就走了?一来给后世做最好的模范,不要再沾染这些名闻利养;而另外一点,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缘度众生,往生以后可以遍游十方佛剎去帮助众生。而现阶段我们都看清社会动乱,这个时候要「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要赶快推展《弟子规》,赶快推展《十善业道经》。当众生把这个根基扎稳,我们再介绍《无量寿经》,成就他们往生的大事。

  所以在《诗经》里面屡屡提到这些万物,都是要点化我们,要提醒我们。这个善巧非常高明,听懂的人,马上「我不能比不上这些动植物」;听不懂的人,你也没有跟他结冤仇。提到物质,我们也很熟悉一句话,「上善若水」,水表的德行很值得我们去效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看到任何一个物质都需要水的帮忙,请问诸位同修,有没有看到水自己在收水费?没有!所以它帮了人不求回馈。诸位同修,水还有什么样的德行值得我们效法?心地清凈。所以我们佛门在供奉诸佛菩萨的时候,在佛像面前都会放一杯水。这杯水的作用是什么?是不是给佛菩萨喝?不是,是提醒我们要记住,常保清凈、平等的心。还有没有?水之德。水善利万物,滋润万物都能得到生命的成长,水有德,而这个德是不分别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学习对一切人都能保持慈悲,保持爱护。

  有德的人面对一切人,一切国家、种族、宗教都能一视同仁去帮忙,师父上人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当我们在对待别人起了分别心,要马上观照,马上放下这个分别。很多同修也都认识杨老师,认识卢叔叔,认识我身旁一些善知识,他们一见到我,都会跟我说:你跟杨老师有缘,你跟卢叔叔有缘。这句话诸位同修要「听思聪」,我们听出什么?听出分别,没有找到真正的因。我也遇到一些佛友告诉我:阿弥陀佛最疼你。我说:你诬蔑佛陀。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心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有的众生都是他的子女,都是一视同仁。「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哪有分别?所以问题在哪?能感是我们的心,所感才是诸佛菩萨的加持。所以我们要观照自己,我们的恭敬、真诚不够,才没有办法赢得这些善知识的提携。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无心非 名为错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