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免引起护法神的嗔恨。因为每座塔都有护法神守护,随便上去会引起不良后果。
“若有所取,与开。彼安幡盖,不得蹈像上,作余方便梯蹬安之。”开,可以开许。如果是要到塔中拿取或安放物品,允许爬到塔上。如果要在塔上悬挂幡盖,不可以直接踩在塔或像的上面。必须通过其它方式,如梯子、凳子等爬上去安放。
“若塔露地,供养具雨渍风飘乌鸟不净者,作种种舍覆之。地有尘,种种泥泥之。”如果塔就在露天,种种供品也都在露天供养,因为风吹雨淋及鸟粪等变得污秽,应该在上面另建塔亭之类的建筑覆盖,起到防护作用。如果地上脏了,应该用干净的细泥重新涂抹。
“须洗足器安道边,外作墙门安置。”按印度礼节,进塔要脱鞋表示恭敬。但有些人的脚可能不干净,或者是雨天沾上泥土,这就需要在近塔的路边准备洗脚器具,并专门建造一个放置的地方,让礼塔者洗了脚再进去,以免染污塔内或塔的四周。
“若上美饮食,用金宝等器盛之,令白衣伎乐供养。”如果是以饮食作为供养,应该用黄金制品等珍贵器皿盛装,并让在家居士以梵呗作为供养。
“若饮食当与比丘、沙弥、优婆塞,经营塔作者应食。”这些供养的饮食,比丘、沙弥、居士,包括造塔、护塔的人都可以享用。
“舍利安金宝塔中,若缯绵中。若持行者,若畜生、若头上、肩上担戴。”缯,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绵,蚕丝结成的片或团。如果塔中供奉舍利,应该将舍利安放在由金银或其它宝物特制的塔中,并以丝绵包裹。将舍利迎来的途中,可以用象辇、马车驮载,或是顶在头上、肩上。
“若拂,应用树叶、孔雀尾拂。”如果要对塔进行清理,可以用多罗树叶或孔雀尾羽制作的拂尘来拂拭。
“多有香华罗列基上、阑上、杙上,向中绳贯,悬屋檐前。”杙,木桩。可以用香花安放在塔基、栏杆或木桩上,或者用绳串起来,悬挂在塔前或屋檐前。
“有香泥作手轮像,乃至有余,泥地等。”还可以用香泥做佛手的千辐轮相作为供养。如果还有多余的香泥,可以涂抹在地上。
其中种种细节,《四分律》原文有详尽记载,可作为学习参考。
【4.造塔处所】
《僧祇》:“塔事者,起僧伽蓝时,先规度好地作塔处。其塔不得在南、在西,应在东、在北(中国伽蓝门皆东向,故佛塔庙宇皆向东开,乃至厨厕亦在西南,由彼国东北风多故。神州尚南为正阳,不必依中土法也)。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不得侵僧地①。”余如盗戒随相说。
①《摩诃僧祇律》卷33
塔事者,起僧伽蓝时,先预度好地作塔处。塔不得在南,不得在西,应在东,应在北。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不得侵僧地。(T22-498上)
那么,塔应该造在什么位置呢?
“《僧祇》:塔事者,起僧伽蓝时,先规度好地作塔处。”僧伽蓝,寺院。《摩诃僧祇律》说,在准备营造寺院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好整体规划,预先留出好地作为造塔处所。而不是在寺院建成后,随随便便找块空地造塔。因为塔的方向和位置都有一定法度,而且要和寺院整体建筑协调,不可任意为之。
“其塔不得在南、在西,应在东、在北。”塔不能造在寺院的南边或西边,应该在寺院的东边或北边。当然,这是根据印度的习惯而言。因为“彼国东北风多故”,所以“佛塔庙宇皆向东开,乃至厨厕亦在西南”。但中国本土的方位讲究和印度并不一致,是“尚南为正阳”,所以律祖对律中所说的方位也有不同观点,认为“不必依中土法也”。我们今天看到的寺院,多半也是坐北朝南。虽然各地对朝向有不同习惯,但有一点属于通用原则,那就是造寺前应当做好总体规划,事先预留塔的位置。
“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不得侵僧地,余如盗戒随相说。”僧地,僧寮用地。佛地,殿堂用地。营造寺院时,必须对殿堂用地和僧众用地有严格界定:哪些地方是殿堂区,是佛的用地;哪些地方是生活区,是僧的用地。不得混为一谈,互相侵占。具体内容,在《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解说“盗戒”时,有详细说明。
【5.供养及修治功德】
以下,引《善生经》说明供养和庄严佛塔的功德。
《善生经》,又名《优婆塞戒经》,7卷,北凉昙无谶译。以《中阿含经》卷33《善生经》发展而成,是佛为善生长者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的经典。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重心,除提出在家菩萨应受的五戒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轻等大乘独有的戒条。
《善生经》云:“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智藏,是故智者应当志心勤修,供给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作生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一线、一华、一香、一偈、一礼、一匝、一时,乃至无量宝、无量时,若自独作,若共他作。善男子!若能如是志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若涅槃后,等无差别。
若见塔庙,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若见鸟兽践蹋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暴风水火,人所坏处,亦当自治。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若有尘土,洒扫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
若作宝塔及作宝像,当以种种幡盖、香华奉上。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亦当幡盖、香华、伎乐种种供养。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华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
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像,常当洗治,任力香涂。随力造作种种璎珞,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当以香涂,若白土涂。作塔像已,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锦彩、铃磬、绳锁而供养之。
画佛像时,彩中不杂胶乳鸡子。应以种种华贯、散华、妙拂、明镜、末香、散香、烧香,种种伎乐歌舞供养,昼夜不绝。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
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藏覆,劝人令治。治具足已,然后显示。见毁坏像,应当志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如是供养,要身自作。自若无力,当为他使,亦劝他人令作助之。
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应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是二福德等无差别。”①
①《优婆塞戒经》卷3
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yán)至无量綖,若以一花至无量花,若以一香至无量香,若以一偈赞至无量偈赞,若以一礼至无量礼,若绕一匝至无量匝,若一时中乃至无量时,若自独作,若共人作。善男子,若能如是至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
见塔庙时,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若见鸟兽践蹋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暴风水火之所坏处,亦当自治。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若有尘土洒扫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若作宝塔及作宝像,作讫当以种种幡盖香花奉上。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亦当幡盖、香花、种种伎乐而供养之。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花、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
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像,常当洗治,任力香涂。随力造作种种璎珞,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当以香涂,若白土泥。作塔像已,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彩绵、铃磬、绳锁而供养之。
画佛像时,彩中不杂胶乳鸡子。应以种种花贯、散花、妙绋(fú)、明镜,末香、涂香、散香、烧香,种种伎乐、歌舞供养。如昼夜亦如是,如夜昼亦如是。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
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如是供养要身自作,若自无力,当为他使,亦劝他人令佐助之。
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直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无差别。(T24-1051下-1052上)
“《善生经》云: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智藏,是故智者应当志心勤修,供给生身、灭身、形像、塔庙。”一切智藏,佛的尊称,世出世智无不圆足,蕴含无穷,出生无尽,故喻如藏。志心,专心、诚心。灭身,舍利。《善生经》说:善男子,如来具备圆满的智慧,是一切智的含藏者。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一心一意地勤修供养。佛陀在世时,供养佛陀的生身。佛陀入灭后,供养佛陀的舍利、佛像以及佛塔、寺院。因为如来是世间最殊胜的福田,倘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自然舍不得荒废,自然会积极地开垦、种植。
“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即使在没有佛塔和佛像的旷野中,也要一心系念佛陀功德。并由忆念佛陀的无量功德,发自内心地生起恭敬和赞叹。
“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作生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我们不仅自己要供养塔像,也应劝导他人培植福田。看到有人供养塔像,立即欢喜赞叹,希望更多的人有机会种植善根。如果自己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应尽己所能,号召人们共襄盛举,共同营造塔…
《造塔法(济群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