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造塔法(济群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像、寺院,以此作为对三宝的供养。

   “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供养之后,对自己不能妄自菲薄,要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对完善生命品质充满信心。对三宝更要保有尊重、恭敬之心。

   “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凡供养塔像的供品及庄严具,应尽量亲历亲为,而不只是吩咐他人去做。当然,可以在自己做的同时劝请他人一起参与,但关键是自己参与。在此过程中,是以纯粹的供养心承担,而不是为了超过他人,为了和他人进行攀比,那就是世俗的染污心了。

   “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做的时候,无论出多少钱、多少力都甘之若饴,欢喜供养,没有丝毫后悔懊恼。除人力、财物的付出外,还应对塔像时时赞叹,时时保持恭敬,从而圆满身口意三业的供养。

   “若以一钱、一线、一华、一香、一偈、一礼、一匝、一时,乃至无量宝、无量时,若自独作,若共他作。善男子!若能如是志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若涅槃后,等无差别。”佛陀告诉我们,无论什么供养,或大或小,从一块钱、一根线、一朵花、一支香、一个偈颂、一个礼拜、绕塔一匝到无量宝物;或长或短,从一时到无量时;或自或他,从自己做到和大家一起做。只要能以虔诚心、全心全意地供养佛法僧,无论是我在世或涅槃以后,所得功德都是没有差别的。

   “若见塔庙,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我们见到塔庙之后,应该以金银铜铁及绳锁幡盖等各种庄严具,或者以种种梵呗及香、花、灯、涂、果作为供养。塔像和佛陀生身一样,也是世间福田。供养不仅可以培福,更可以此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强化皈依的修行。

   “若见鸟兽践蹋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暴风水火,人所坏处,亦当自治。”如果看到佛塔、寺院被鸟兽践踏毁坏,应当设法修理或粉刷,并将之打扫干净。如果是被暴风、水火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力量损坏,也应及时修整。

   “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若有尘土,洒扫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如果自己没有力量承担的话,应当劝请有能力的人发心维护,或者购置金银、铜铁、土木等建筑材料用于修缮。如果塔上有尘土覆盖,应该扫除干净。如果塔上有污泥垢染,应以配有香料的水进行清洗。

   “若作宝塔及作宝像,当以种种幡盖、香华奉上。”如果营造宝塔或佛像,应该以种种幢幡、华盖、香花作为供奉,作为庄严。

   “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为了表达恭敬景仰之心,塔像应尽量以上等宝物去做。如果确实没有这个能力,而不是舍不得,可以用泥土或木头建造。

   “成讫,亦当幡盖、香华、伎乐种种供养。”无论用什么材料制作,落成之后,都应以种种幢幡、华盖、香花以及梵呗作为供奉。总之,关键在于供养心而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只要在我们能力范围内供养最好的即可,而不是不顾自身条件,一定要用什么来做,那是攀比而不是供养了。

   “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华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如果看到塔中或四周有杂草丛生,脏乱不净,如鸟兽的粪便、死尸,腐烂的花草等,都要清除干净。如果塔中及四周有蛇和老鼠等小动物的洞穴,也要将它们驱赶出去,再将洞穴堵住,以防后患。

   “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像,常当洗治,任力香涂。”颇梨,状如水晶的宝石。任力,尽力。如果塔中供有佛像,如铜铸佛像、木雕佛像、石刻佛像、泥塑佛像,以及金银、琉璃、颇梨制作的佛像,应当经常清洗以保持干净,并尽力以香料涂抹。

   “随力造作种种璎珞,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当以香涂,若白土涂。”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制作种种璎珞供品,装饰塔身,使之像转轮圣王塔那样金碧辉煌。精舍之中,也要以香料或白土涂抹,使之庄严洁净,芬芳宜人。

   “作塔像已,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锦彩、铃磬、绳锁而供养之。”塔像完成之后,要以珍贵宝物作为供养,如珠宝钻石、绫罗绸缎及各种铃铛、绳锁之类的装饰品。

   “画佛像时,彩中不杂胶乳鸡子。应以种种华贯、散华、妙拂、明镜、末香、散香、烧香,种种伎乐歌舞供养,昼夜不绝。”乳鸡子,蛋清。华贯,用花朵串成的花环。画佛像时,颜料中不能以蛋清作为胶合剂。还应以种种花环、花朵,精美的拂尘、明镜,芬芳的末香、散香、烧香及种种梵呗歌舞,日以继夜地作为供养。

   “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不要像外道那样烧酥大麦来供养塔,不要用酥油涂抹塔像,也不要用牛奶去洗。前面说过,按照佛教的做法,应该以香涂,以香水洗。

   “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藏覆,劝人令治。治具足已,然后显示。”不可以造半身的佛像,那是不如法的。如果佛像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应当收藏在妥当的地方,再找上好的工匠修补。修补完整之后,才能用于供奉。因为凡夫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看到不庄严的佛像往往很难生起恭敬心。如果这尊像确实对人们修习皈依没有多少帮助,甚至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应以恭敬心设法处理。

   “见毁坏像,应当志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见到损毁的佛像,同样要供养恭敬,和完整的佛像没有分别。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前面所说的处理方式进行补充。我们之所以要将破损佛像“密藏”起来,出发点是为了避免他人见后起不敬想。但对于自己来说,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像,都应一视同仁,恭敬无别,这是我们作为佛弟子应当具备的基本认知。

   “如是供养,要身自作。自若无力,当为他使,亦劝他人令作助之。”对佛像的种种供养,首先要自己做。如果自己确实没有能力做,也可以请他人做,或者劝导他人和自己一起做。

   “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应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是二福德等无差别。”如果有人以四天下的所有宝物供养如来,而另一个人对如来的种种功德称扬赞叹,以虔诚心称念“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等赞佛偈颂。这两种行为所获得的功德是没有差别的。这是以校量方式说明,供养主要在于发心,在于心行的纯度,而不仅仅在于行为本身。

  【6.造毁二报】

  以下,律祖引用各种经论说明营造和毁坏塔像的不同果报。

  《无垢优婆夷问经》

  1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请教佛陀,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的功德差别。佛陀为她们作了解答。

  《无垢清信女问经》云:“未知扫佛塔地,有何善报?四相涂治,华香供养,复何福报?禅修梵行,三归五戒,复得何报?”佛告女言:“扫佛地得五福,一、自心清净,他人见已,亦生净心。二、为他爱。三、天心欢喜。四、集端正业。五、命终生善道天中。若人信佛,圆轮形涂塔地,散华烧香,如是供养已,彼人命终生弗婆提富乐自在,后生化乐天。若人信佛,作半月形涂塔,散华香者,生瞿陀尼,后生兜率天。若人信佛,于佛塔边四方涂地,散华烧香,彼终生郁单曰,后生炎摩天。若人信佛,作人面形涂塔,华香供养,所有善根,果报如是。若人入禅,修四梵行,归佛法僧,受持五戒,彼人无量无数善根,福报无穷,后得涅槃①。”

   ①《无垢优婆夷问经》

   无垢优婆夷作是语已,复白佛言:“未知扫佛塔地,所有善根得何福报?四厢涂治,所有善根得何福报?散华烧香,供养佛塔,所有善根得何福报?禅四梵行,三归五戒,所有善根得何福报?唯愿世尊为我解说。”

   佛告无垢优婆夷言:“扫佛塔地得五福报。何等为五?一者自心清净,他人见已,生清净心。二者为他所爱。三者天心欢喜。四者集端正业。五者命终生于善道天中。无垢当知,扫佛塔地,福报如是。无垢当知,若人信佛,作圆轮形涂佛塔地,散花烧香,如是供养,我说彼人身坏命终生弗婆提,富乐自在,于彼寿终生化乐天。无垢当知,若人信佛,作半月形涂佛塔地,散华烧香,如是供养,我说彼人身坏命终生瞿陀尼,富乐自在,于彼寿终生兜率天。无垢当知,若人信佛,于佛塔边四方涂地,散花烧香如是供养,我说彼人身坏命终生郁单曰,富乐自在,于彼寿终生炎摩天。无垢当知,若人信佛,作人面形涂佛塔地,散华烧香如是供养,我说彼人身坏命终生阎浮提,富乐自在,寿终生于三十三天。无垢当知,此涂塔地,散华烧香,所有善根,果报如是。无垢当知,若人入禅修四梵行,归佛法僧,受持五戒,我说彼人无量无数善根,福报无穷无尽,后得涅槃。”(T14-950下-951上)

   “《无垢清信女问经》云。”清信女,梵语优婆夷,受持三皈五戒并具清净信心的女众。藏经中名为《无垢优婆夷问经》。

   “未知扫佛塔地,有何善报?四相涂治,华香供养,复何福报?禅修梵行,三归五戒,复得何报?”四相,圆轮形、半月形、四方形、人面形。梵行,慈悲喜舍四梵行。经中,无垢优婆夷向佛陀请问:不知清扫佛塔能感得什么果报?以圆轮形等四相涂塔,并以香花作为供养,又能感得什么果报?修习慈悲喜舍四梵住,受持三皈五戒,又能得到什么果报?

   “佛告女言:扫佛地得五福。”佛陀回答无垢优婆夷说:清扫佛地能感得五种福报。我们过去在佛学院读书时,每天早斋后第一件事就是扫地。看来以后也该分几亩地给你们扫扫,我觉得在西园扫地是一大享受,春天樟树落叶,秋天银杏落叶,扫起来感觉都很好。当然,扫地不只是为了享受,而是一种修行方式。越是单纯的劳动,越容易使内心清净。研究所的环境要靠大家维护,每人除了把房间卫生搞干净,也要以供养心清扫公共环境,以此积资培福。

   “一、自心清净,他人见已…

《造塔法(济群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