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我们昨天讲了讲法的方式和闻法的方式,今天继续讲讲法和闻法应该具备的几个窍诀。

  以前印度的世亲论师讲过五条决定。这五条决定分别是:一、必要;二、略说;三、解义;四、连贯;五、辩论。

  第一,必要,无论是讲法的人,还是闻法的人,首先要知道所讲解或所听闻的经典或论典的必要。比如我们现在讲解或听闻《入行论》,其必要是发菩提心。我们要进入大乘妙道,最终要获得无上菩提的果位,首先就要发菩提心,然后是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最后证悟无上菩提——成就佛果。

  第二,略说,即先进行大概的简述。比如说《入行论》一共有十品,其内容也是为了“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这是我们天天读诵的。第一品讲发菩提心的利益,第二品讲忏悔罪业,第三品讲受持菩提心,这三品就是为了“未生者当生”,没有生起菩提心的令生起菩提心。第四品讲不放逸,第五品讲正知正见,第六品讲安忍,这三品是为了“已生勿退失”,相续中已经产生了菩提心,但这也是很容易退转的,这三品是为了令生起的菩提心不退转。第七品讲精进,第八品讲静虑(禅定),第九品讲智慧品,第十品讲回向品,这四品是讲“辗转益增长”,为了已经具有的菩提心能够增长,甚至圆满。整部《入行论》就是为了未生的菩提心能够生起,已经生起的不退失,还能增长。

  第三,解义,就是对各品里的字字句句都要仔仔细细地解释,仔仔细细地了解。

  第四,连贯,就是从第一品到第十品,每一品前前后后之间的连贯。

  第五,辩论,就是对其中不明白或有疑惑的地方,通过辩论能够了知,最后对内容、意义生起真正的定解。

  世亲论师所讲的这些都是讲法、闻法的窍诀。世亲论师是印度的一位大德,以前在印度,大德们就是以这些窍诀传讲佛法,听闻佛法的。我们现在闻法、修法都缺少窍诀,这些窍诀是很重要的。若是有窍诀,一点都不难;若是没有窍诀,非常难。

  藏地的大德们讲法、闻法时也有窍诀。讲解或听闻经典或论典时,藏地的大德们用的是以下三个纲要。

  第一,概括性地了解。比如我们现在讲解、听闻《入行论》,首先要概括性地进行了解。就如前面介绍的各品的作用、基本的意义,这就是概括性地了解。如同猛虎跳涧,一跃而过,以此比喻这个窍诀。

  第二,仔仔细细地去讲解或理解。每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品都仔仔细细地讲解或理解。如乌龟爬行,一丝不苟,用此比喻来说明这个窍诀。

  第三,归纳中心。讲解或听闻结束,做以归纳、总结,这也是一种窍诀。这个窍诀如雪山狮子,威伏群兽,喻指非常肯定,生起定解了。

  我们讲法或闻法时,若是有这些窍诀,再去思维观修,就都不难了。现在,很多人听的时候很明白,打开书看的时候很明白,但过后要思维或观想的时候就很困难了,基本上是脑子空白,什么也不会观,不会修,这就是缺少窍诀。无论是世亲论师讲的这些窍诀,还是雪域藏地的大德们讲的这些窍诀,都是我们应该明白,应该依此去讲解、听闻、修持的。

  不能缺少窍诀。为什么说“成就要靠历代祖师们,要靠上师善知识”?若是没有历代祖师的加持,没有上师善知识的窍诀,很难真正地领会,很难真正地证得。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自学的人,自己去研究,自己去修持,这都徒劳无益的。你再研究,也不可能明白真正的佛法;你再精进地修持,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就。所以,佛在经中讲“若是要成就,要解脱,要成佛,就要靠上师善知识”。如果你依止上师善知识了,但是没有得到他的窍诀,没有采用这些窍诀,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依止上师善知识以后,要学习他的意行,就是通过他的窍诀,最后领悟、成就。

  这是讲法者和闻法者都应该具备的窍诀,大家要好好地去学修这些。接下来我们讲论文。

  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明大乘道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甲一(论名)分二:一、真实论名;二、译礼。

  乙一、真实论名。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译成藏文就是:向且森华修巴拉旧巴。“菩提萨埵”是“向且深华”,“渣呀”是“修巴”,“阿巴达绕”是“旧巴”。

  译成汉语就是:趋入净觉勇识之行为。“向且”是“净觉”的意思,“森华”是“勇识”的意思, “旧巴”是“趋入”的意思,“修巴”是“行为”的意思。“向且森华”,也是菩萨的意思,所以全句也可以翻译为“入菩萨行”。

  “向且”是净觉的意思。《智网经》中云:“远离染污名为净,增长智慧名为觉。”这里的“染污”指罪障——烦恼障、所知障、业障、习气障。“增长智慧”,指增长无我的智慧,也可以说增长空性的智慧。

  “萨埵”翻译为藏语是“森华”,翻译为汉语就是“勇识”,即菩萨有勇敢的意识。他们对诸法的实相空性没有畏惧,所以是勇识。他们要利益、度化无边众生,没有畏惧,这是勇识,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此外还有“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们具有勇敢的意识,所以是勇识。

  “渣呀”藏语是“修巴”,翻译过来是“行为”的意思。“阿巴达绕”藏语是“旧巴”,翻译为趋入。趋入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就是菩萨的学处,比如说六度万行等。“入”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广大入,一个是甚深入。“广大入”是广博的闻思教理,“甚深入”是深入地修持六度万行。

  “菩提萨埵”翻译成藏语就是“向且深华”,也是菩萨的意思。“渣呀”是“修巴”——这个行为,

  “阿巴达绕”是趋入,也就是入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入菩萨行”,也可以叫《入菩萨行论》。

  取名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解深密经》里讲了四种取名的方式:以地名而取名、以人名而取名、以比喻而取名、以意义而取名。第一,以地名而取名。比如《楞伽经》,当时佛讲这个经文的时候是在楞伽山讲的,于是就以这个地方取名;第二,以人名而取名。比如《文殊请问经》、《弥勒菩萨请问经》等,当时他们祈请佛讲这些经,于是以请法者的名字而取名;第三,以比喻而取名。比如《金刚经》,是以比喻取名;第四,以意义而取名。比如我们现在讲的《入行论》,里面主要讲菩萨的学处,这是以意义而取名。取名的方式还有很多种,这里讲了四种。

  取名的意义。取这样的名称以后,尤其以意义而取名,若是利根者,一看这个名称,就能了知这部经典或论典的所有内容;若是中根者,一看这个名称也能大致明白其内容;若是钝根者,今天要去书架或书库找这部论典,如果没有名称很难找到,有名称就很容易能找到。取名也有很多意义,所以寂天菩萨在造《入行论》的时候,首先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乙二、译礼。

  敬礼一切佛菩萨!

  《入菩萨行论》原文里没有这句,这是本论翻译成藏文时,由译师们加的敬语。藏地有旧译和新译,罗钦仁钦桑波之前翻译的属于旧译,罗钦仁钦桑波之后翻译的属于新译。译师们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翻译任务,也是为了谴除翻译过程中的违缘,自己先做了这样的礼拜。

  “敬礼一切佛菩萨”:此处没有敬礼文殊菩萨,也没有敬礼上师,为什么要敬礼一切佛菩萨呢?当时藏王赤热巴巾有个规定,属于律藏的翻译,无论是经典还是论典,都要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这里所讲的因果及一些细微的因果,除了佛之外,谁都无法能够了知、阐述,所以要顶礼释迦牟尼佛。属于经藏的都要顶礼佛菩萨,因为经藏的内容都是佛菩萨以问答的方式宣讲、抉择的,所以要顶礼佛菩萨。属于论藏的都要顶礼文殊菩萨,因为论藏里主要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以文殊菩萨的智慧才能真正的明白,才能真正地了知,所以要顶礼文殊菩萨。

  这样规定有什么意义呢?译师们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翻译任务,也是为了谴除翻译过程中的违缘。此外,后学者一看译礼句,很容易就能明白、判断这部经或论,是属于经藏、论藏还是属于律藏。比如当看到“敬礼一切佛菩萨”,一下子就可以明白或了知本论是属于经藏的,里面都是佛菩萨以问答的方式宣讲或抉择的。而且,我们很容易一下子就能了知、明白宣讲的情景,也有这样的意义。比如《文殊请问经》,《弥勒菩萨请问经》,其中是以文殊菩萨或弥勒菩萨和佛以问答的方式宣讲的,即文殊菩萨或弥勒菩萨请问佛陀,然后佛陀回答,以这种方式宣讲的。所以,我们很容易一下子就能了知这样的情景。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丁一、礼赞句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善逝是佛宝,法身是法宝,佛子是僧宝。意指顶礼佛法僧三宝。

  “善逝”是佛的别号。为什么称为“善逝”呢?“逝”是过去之意,即从此岸过到彼岸,也就是远离六道轮回,获得究竟涅槃的意思。善逝有三种意义:端严而逝、不退而逝、无余而逝。端严而逝,主要是指断除了烦恼;不退而逝,佛断除烦恼时不是扬汤止沸,而是抽薪止沸,从根上断除。烦恼的根是我执,佛断除了我执,这是从根上断,是不退转的。比如声闻有预流、一来、不来这些果位,他们也断烦恼,但不是从根上断,所以还要在六道中轮回。佛则是从根上断除了这些烦恼、障碍,所以叫不退而逝。无余而逝,就是没有一切障碍,没有烦恼障和所知障。“善”有这三种含义,端严、不退、无…

《《入菩萨行论》讲记(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