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十六)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二、入者之意乐;三、趋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乐)分二:一、发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戊二(论义)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后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净化自相续;二、为利他而修心。

  庚一(净化自相续)分八:一、供养;二、顶礼;三、皈依;四、忏罪;五、随喜;六、请转*轮;七、祈请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辛四(忏罪)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壬二(论义)分四:一、厌患对治力;二、所依对治力;三、现行对治力;四、返回对治力。

  子二(所依对治力)分三:一、皈依原因;二、所皈依之对境;三、如何皈依。

  丑一(皈依原因)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寅二(广说)分二:一、思维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二、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起皈依之心。

  卯二(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皈依之心)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二、广说: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这是通过类比来说明面对死亡的恐怖。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一名今天就要被带到刑场上罪犯,知道自己犯了重罪,现在要受刑罚了,也知道自己快要面临死亡了。这时他惊恐万分,口干舌燥,双目凸出,面目皆非,与以前判若两人。他非常害怕,连话都说不出来,显得非常恐惧,非常可怜。虽然他犯了重罪,要接受刑罚,但是他所感受的痛苦只是暂时的,再怎样也不过是失去一条命而已,他尚且如此恐惧、可怜,非常无助和痛苦。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魔使”是指阎罗王派来的狱卒们,他们的长相万分恐怖,我们一见到这些狱卒们就会吓得昏倒。我们知道狱卒们来捉我们去见阎罗王,这是非常恐怖的情景,狱卒们手里拿着各种绳索、兵器来捉我们,我们被极大的恐惧所逼,那个场面非常恐怖。但更恐怖的是,我们往昔所造的恶业无量无边,在死亡来临之前,这些没有忏净的罪业还在我们的相续中,我们可能很快就要堕落恶趣,堕落地狱了,就要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一想到这些,心里真的非常恐惧。大家也听过恶道的痛苦吧,一旦真的要堕落恶趣,真的要下地狱了,肯定非常畏惧和痛苦。就像赴刑场的那个人,那么无助,那么痛苦,下地狱的我们更是如此。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阎罗王派来的狱卒们非常恐怖,更恐怖的是我们内心对自己造下的罪恶果报的恐惧。大家这样去思维就会知道,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可怕的,非常恐怖的。我们以贪嗔痴等烦恼造下的恶业无量无边,业力还没有穷尽,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或死亡的同时就要堕落恶趣,遭受恶趣的痛苦,遭受地狱的痛苦,那个时候能不害怕吗?能不恐惧吗?但是,害怕也没有用,恐惧万分也没有用,谁也救不了你,谁也帮不了你,你要自己一个人承担这一切的痛苦,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离开这个世界,面对中阴身,面对堕落恶趣的下场,承受恶趣的种种痛苦。

  这个时候,忧苦缠身。第一种苦是由病苦进入死苦,病情恶化,快要断气,快要失去生命的痛苦;第二种苦,自己之前没有修行,放不下世间的一切,包括儿女、财产。即使你放不下,不愿意离开,也没有办法,你是无奈的,你不愿意失去这一切,也要失去。你生前所积累的财富,一分钱也带不走,不知道以后谁拿走或者谁使用,若是儿女多,他们会争抢瓜分你的钱财。你活着的时候身边可能有很多亲朋好友,但是你一个也带不走,只能孤独地一个人走。那种心情是非常痛苦的。第三种苦,在死亡的过程中,即临终中阴,会出现各种难以形容的恐怖现象、天震地动的声音,就在那样的状态、情景中死去,面对中阴界。

  我们这些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流泪”,灾难来临了,业力现前了,才知道害怕,才知道求助,但是晚了,一切一切都完了。佛在经中讲:业力现前的时候,象洪水一般,谁也拦不住,谁也挡不住。各位,趁业力还没有现前,死亡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做一个预防,做好准备。没有发洪水的时候就要先筑坝,若是发洪水的时候才知道筑坝就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就应该精进起来,好好地消除业障,把业障统统消掉,这样,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遭受痛苦,临终甚至进入中阴身的时候,也不会有恐怖,不会有痛苦。

  一个修行人、一个成就者也要面对这些,但是对他来说,这些就像一场旅行,他不会有恐怖,更不会有痛苦;但凡夫到那个时候就难了。所以,大家现在不要放逸,不要把死亡、中阴身不当回事,现在就应该把这些当成大事,当成终身大事。这是真正的大事,大家应该有所考虑,有所准备,现在就解决这些问题,一切都准备好,到时候就没有事了。

  谁能救护我,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到那个时候,谁能救护我远离怖畏呢?睁大向外凸出、惶恐不安的双眼四处寻觅救护者,但是找不到啊!四方居然没有任何可皈依处,不禁心灰意冷,极度失望,处在那种无依无靠的境地中,我该何去何从?实在是无计可施,任何办法都没有,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啊!

  这个时候,佛菩萨到哪里去了?佛菩萨哪也没有去,佛菩萨仍然在他的头上,仍然在他的心中。但是,他就是不能感受到佛菩萨的存在,无法能接收到佛菩萨的加持,因为被自己的业力所遮蔽,被烦恼所蒙蔽。犹如阳光普照大地,但是对盲人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是阳光的问题还是盲人的问题?当然是盲人的问题。佛菩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但若是自己生前没有积累善根,积累福德,那时就像失去双目的盲人见不到阳光一样,根本见不到佛菩萨的存在,感受不到佛菩萨的加持和力量。

  有的人说:没有事,到时候阿弥陀佛会来救我的;没有事,到时候上师会来救我的。到时候你一定会大失所望,阿弥陀佛不能来接你,上师也不能来送你,因为即使阿弥陀佛来了,你也觉察不到,即使上师来了,你也感觉不到。所以,不要把一切希望都托付在阿弥陀佛或者上师身上。现在有这样的人,自己不学不修,认为“到时候伟大的上师会来接我,到时候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会来接引我”。花言巧语没有用,若是真觉得上师伟大,真觉得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你就应该依教奉行,断一切恶,行一切善,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接引,这就是上师的摄受。如果自己不学不修,到时候不会有上师的摄受,也不会有阿弥陀佛的接引。

  我为什么强调这个问题呢?怕到时候大家失望。什么是上师的摄受?就是遵照上师的教言,按上师的教导去断恶行善。什么是阿弥陀佛的接引?就是一心念阿弥陀佛,好好地积累善根。若是你听上师的教导去断恶行善,到时候上师一定会救你,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口。若是你一心念佛,积累善根福德,到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你,把你接到西方极乐世界,热情地招待你,然后把你送到你自己的莲花座上,没有问题。如果你不修善,也不积累福德,到时候你会失望的,上师送不了你,阿弥陀佛也接不了你。大家要明白这些。

  丑二(所皈依之对境)分二:一、皈依共同三宝;二、皈依具愿力之菩萨。

  寅一、皈依共同三宝: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圣众。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面对死亡的时候,实在是万分恐怖的时刻,谁能救你?佛能救你。佛是众生的怙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以大慈大悲,昼夜不停,恒时救护众生。什么是大慈?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什么是大悲?要拔出一切众生痛苦。他的这种心、这种意念是真实的、不变的。他有大慈大悲,所以一分钟也不会停,一刹那也不会放弃,恒时救护众生。“怙主”这个词,不只是我们这些弟子对他的称赞,而是事实。为什么会成为怙主呢?因为他以大慈大悲恒时救护一切众生,所以是怙主。

  “力能除众惧”:众生的怙主即伟大的佛陀!因为他有能力遣除那样的痛苦。在那样一个极其怖畏的状态中,伟大的佛陀有能力给予解救。那个时候,亲友帮不了你,钱财帮不了你,权力、名气都无济于事,唯一的依怙就是佛的摄受、佛的加持。若是能得到佛的摄受,能得到佛的加持,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解脱一切的痛苦。

  “故我今皈依”:现在我就要皈依伟大的佛陀。什么意思?就是将身口意三门,全部交给伟大的佛陀,佛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完全是依教奉行,不是听“我”的,而是听佛的,这就是皈依佛。若是这样,任何问题都能解决,也不会有这些痛苦。若是你还在听“我”的,就不是皈依佛了,就没有皈依佛了。

  “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圣众”:也如是皈依法,皈依菩萨圣众。

  皈依法。“法”就是佛所传的正法,若是听佛的话,也就是在修正法。皈依法,能直接遣除死亡的恐惧,能遣除死苦;能遣除轮回的恐惧,能遣除轮回的痛苦。

  皈依菩萨僧众。菩萨是真正皈依了佛的,是听佛的,他很乖,很老实,他皈依佛以后,会老老实实听佛的话,所以也摆脱了这些恐惧,也摆脱了这些痛苦。我们还要皈依菩萨众,因为菩萨的相续中有真正的正…

《《入菩萨行论》讲记(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