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三十二)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寅二,依身当修法:

  

    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  

    纵汝护如此,死神不留情,  

    夺已施鹫狗,届时复何如?

  

  我们为什么烦恼、痛苦呢?主要是因为我们执着身体、贪爱身体。为了身体的所需,我们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痛苦,一切烦恼也是来自此贪着。其实,身体也没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它是一个四大的结合,没有一个实质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可执着的。身体也完全是无常的、虚假的,刹那也没有停留,在刹那刹那当中生灭。昨天的身体和今天的身体完全是各别体,不是一体。这样仔细一观察,身体在刹那当中生灭,没有恒常性,不离无常的自性。所以,我们人变老、变丑,这都是正常的,因为它是无常的,时时刻刻都在变,变化是它的自性。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即使变老了、变丑了也不会痛苦和烦恼,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现象。我们就要明白诸法的实相,明白了以后就不会因此而烦恼和痛苦了。否则,我们变老了会痛苦,所谓“老苦”嘛;以前长得很漂亮,现在变丑了,脸上有皱纹了,头发开始白了,也会痛苦。这些都没有什么,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为什么我们要讲无常呢?你能将一切都看得很自然,看得很平常,这叫开悟,也叫成就。心没有动,没有影响到你的心情,这叫解脱。你明白了诸法的究竟实相,自己真正知道了这个本性,这叫智慧。我经常给大家讲,学佛不是要学神通,而是要学智慧。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解决烦恼。你明白了无常以后,即使变老了、变丑了,也会觉得很正常,很自然。在这个对境当中,自己的心能够安住、能够稳重起来,心态始终是平静的,这叫解脱。我们都怕有病,一旦生病了就害怕,其实生病也是自然现象,不用说由骨骼、肉结合的这个身体,连现在最先进的机器也有旧的时候,旧了自然就会坏。

  

  一个肉体有什么可靠的啊?你以智慧里里外外观察一下:哪一处是坚固的?哪一处是干净的?从头发尖一直到脚趾尖,从皮肤到内脏,有什么可执着的?书上讲,晚上我们睡觉了,早上能安然无恙、完好无损地醒过来,这真的是很惊讶的一件事,也是很稀奇的一件事。因为生命就在呼吸之间,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生病有什么?都是正常的事。如果你能这样看待,就不会去执着了,也不会痛苦了。

  

  什么叫生病?你明白了,原来就是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一件事。就像天亮了、天又黑了,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天亮了,也没什么可高兴的;天黑了,也没什么可伤心害怕的。一切都自自然然,能这样看待,这就是见性了,就是成就了。我们一讲“见性”“成就”,都觉得很深奥、很神秘似的,其实也没有什么,一切都看得很自然,在一切对境中,任它怎么变化,你心不受影响,这叫解脱。

  

  有病很正常。其实有病也没有什么,但是我们心里都执着、害怕有病,稍微有一点点不舒服时,心里就开始发慌,心情一下子特别低落,于是病情就会恶化,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其实癌症是死不了人的,很多病人都是被吓死的。有的人说“现在社会科技发达了”,的确如此,但是我们的分别念也越来越多了,内心越来越不得安宁,身体也就越来越不健康了。以前的社会哪有这么多事,哪有这么多病啊?现在事多、病多,这都是人自己造成的。所谓的“讲究科学”,很多就是增加分别念,人们心灵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佛法里讲,心清净则一切清净,若是你内心清净,没有不清净的。

  

  身体也是无常的、虚假的,我们以智慧观察,里面没有一处干净的。你自己观察一下,哪有一处干净的?哪里有一处是你所需要的?头发你要吗?头盖骨你要吗?不敢要吧。但是我们把不净的视为净,这就是颠倒。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一个不净袋,但是我们不觉得自己脏,还觉得这个脏那个脏。身体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也没有什么可贪恋的,就是一个臭皮囊,就是一个不净袋。

  

  我们的生命也是非常脆弱的,也是非常无常的,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面对死亡时,谁也救不了你。你在一生中所积累的财产、钱财能不能救你?不能,这么多钱你一分也带不走。到阎罗王那边,你还是一无所有的,你拿财产给阎罗王,他是不要的。面对死亡的时候,你的家亲眷属、亲朋好友都紧紧地围绕着你,但是他们也是无能为力,他们也救不了你,帮不了你,到时候你一个人也带不走,就是独自离开这个世界。面对死亡的时候,你连自己百般爱惜的身体也带不走。那个时候,你能带走什么?什么能帮助你?就是你的善根和福德,这些是可以带走的,是可以帮你、救你的。

  

  尽管这个身体是一个臭皮囊,又是那么脆弱,仔细观察时,它一点儿价值都没有,一点儿用处都没有,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这个人身承办解脱,承办究竟的利益,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这才是人身真正的意义。大家现在拼命地去赚钱,拼命地去争名夺利,其实都毫无意义,一旦你面对灾难的时候,面对死亡的时候,面对中阴身的时候,面对来世的时候,钱和权都没有用。所以,应该利用自己的人身,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承办解脱,承办究竟的利益。多修善法,积累福德,这是不会浪费的。

  

  寅二,依身当修法:

  

    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  

    纵汝护如此,死神不留情,  

    夺已施鹫狗,届时复何如?

  

  我们能利用这个人身修持善法,这是人身的特点。和人身相比,动物不能修善,天界的众生也不能修善。为什么说人身超越了天身呢?是指人身的价值超越了他们。若是论世间的财产、神通神变等,那些神仙、天人比人要好,人哪有那么大的福报,人哪有神通神变?若论物质条件和享受,人比不了天人。但是为什么说人身超越天身呢?因为人能修持善法,能承办解脱的利益。

  

  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人身,可以承办解脱。所谓解脱,就是永远地摆脱烦恼,永远地摆脱痛苦,再也没有烦恼,再也不痛苦,这种状态叫解脱。谁不想解脱啊?如果你想解脱,就要利用人身修持善法,这样你可以承办解脱大事。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认为自己上学、工作、成家立业很有意义,其实如果没有智慧,这些都是增加烦恼,增加痛苦。你上学的时候,烦恼不少;将来工作了,内心的烦恼更多了;成家立业时,事就更多了,内心的痛苦更多了。那么,是不是我不能上学,不能上班,不能成家立业啊?不是这个意思。你可以上学、上班,但是你要修持善法,具有智慧是最重要的。若是有智慧,怎样都是快乐的;若是没有智慧,怎样都是痛苦的。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智慧最重要。

  

  “佛”是智慧,佛法就是开启智慧的方法。你成佛了,就有智慧了;你有智慧了,就不会再烦恼,不会再痛苦。有智慧的人,无论身份、条件,都一样会快乐。所谓“天堂与地狱没有差别”,若是你内心清净、有智慧,哪里都是圆满的、清净的,地狱也是清净的、圆满的;若是你自己内心没有智慧,内心不清净,你到天堂甚至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处处不圆满、不清净。这里讲的是境界,若是自己有修行,内心有智慧,哪里都是清净的,哪里都是圆满的。若是内心没有修行,没有智慧,哪里都是不清净的。

  

  现在在山下也有很多不清净的,到山上看也有很多不清净的,为什么觉得不清净呢?都是自己的业障,这种人到哪里都一样,不会有清净的;到哪里都一样,不会有快乐的。

  

  所以,大家学佛就要学智慧,智慧很重要,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否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虽然在表面上看,暂时也能解决一些似的,但只是扬汤止沸,实际上没有解决,烦恼还是一个接一个,事情也是一件接着一件。这件事看似没有了,但是又有其他事了;这个烦恼没有了,但是又出现新的烦恼了,没完没了,没有结束的时候,这叫轮回。

  

  今天你选择了学佛,就是为了开启智慧、具有智慧。现在有的人觉得:我也挺有智慧,我也懂很多道理,我也明白很多世间的知识;我是大学毕业,我是研究生毕业,我是出国留学的。这都没有用,这不是智慧,只是知识。知识和智慧不一样,知识是烦恼,智慧是不烦恼,所以你学历再高也没有用,技术再高也没有用。很多所谓的科学家、哲学家也都有烦恼、痛苦,因为他们只有知识,没有智慧。

  

  我们很多学佛人中也有这种情况,虽然字面上都明白了,表面上都会做了,很精通似的,上课、讲法都很娴熟,但是内心有没有智慧不好说。如果自己没有通过这些方法开启内心本具的智慧,即使你精通四续五论(四续五论包括了显宗密宗,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四续五论里),即使你能读能讲,若没有对照自己的烦恼和习气,内心本具的智慧没有开启,心量没有打开,仍然都只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完全平等的,“佛”指智慧,所以佛是平等的。知识是分别的,这样解决不了内心的烦恼,解决不了内心的痛苦。

  

  “佛”翻译过来是觉,即觉悟、智慧的意思。为什么没有翻译过来呢?怕有误区。因为这个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超越的;这个觉悟不是普通的觉悟,而是超越的。所以,大家要明白什么叫智慧,智慧是超越的。我们见闻觉知的范畴是世俗谛,而所谓的胜义谛是超越的,不是我们见闻觉知的范畴,不是我们言思的对境,是远离言思的。通过语言能表达的不是智慧,通过意识可以思维的不是智慧。智慧是超越的,就像哑巴吃糖块一般。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没有知识可以有智慧。在藏地和汉地也有一些人,尽管只会念咒或一句佛号,别的什么也不会,但是他们内心很快乐,很自在啊,丝毫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这种人虽然没有知识,但是有智慧;虽然…

《《入菩萨行论》讲记(三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