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的知见▪P8

  ..续本文上一页亲、兄弟、姐妹、朋友来跟他说:“不要吵了。”“我不吵就气死了!”你看,别人好心劝他,他不听,却偏偏要听那个骂他的人的话,一直在生气。

  为什么会听对方的话呢?生气并不是真有一个“我”在生气,全部是因为别人编排出来的那些话而生气。他是导演,你是演员,他骂你让你生气你就生气,让你跳你就跳,而且越跳越高;同时,你也是导演,也能让对方跳。为什么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那么难以把握自己呢?因为导演不是自己,可是我们偏偏错误地以为自己可以做导演,可以作主,这是最大的错误。你想作主,这是最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你已经错误地判断存在一个“我”了,然后让自己要这样,要那样,其实你想怎么样,全部是被别人骗的。

  有一个房地产老板跟我说:“城市里的人都挺傻的。”为什么傻呢?开发商先在城里盖一栋房子,建得很漂亮,然后对城外的人说“城里有高档洋房,多少层多少层,大家赶紧去买”,于是城外的人就被骗到城里住。接着开发商又跑到郊区去开发别墅,建得很宽敞,然后跑到城里对大家说“别墅的房间很多,有多少平方多少平方,环境也很好”,这样就把城里面的人又给骗到城外去住。等他们到了城外以后,开发商又在城里面把原来的房子拆掉重新盖,盖起来后配备物业管理,跟大家说“那里现在生活很舒服,有花园,有物业管理,安全有保障,洗衣服不用自己洗,饭还可以直接去定,太好了”,所以又把很多人从城外骗到城里来了。

  普通人如果几十年买一次房子,就觉得很不错了;买两次房子,已经觉得蛮骄傲了;如果买了三次房子,会觉得自己实在太伟大了。但是你看,你几十年拼命努力,买了三次房子,那些钱到哪里去了?都到房地产老板的口袋里了。你以为你能作主,很光荣,事实上都是被外在的环境牵着跑,从小到大一直是这样子。外在的价值观会影响我们,比如大家说这个好,你也跟着说好,大家说这个不好,你也觉得不好。由于一切事情我们都作不了主,所以我们所有的思想都会跟着别人跑。

  学习佛法就是让你认识到思想内在的本质是“无我”的,如果你认识到了“无我”,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哪个人可以让你烦恼,你就解脱了。佛陀也创造一些价值观,让我们从关注外在的物质进入自己的内心,内心净化了以后,我们就看到内心当中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我,所以思想也是“无我”的。

  3.一切万法都是无我的

  同样,不仅身体没有自我,这个物质世界也没有一个事物是有自我的。手上戴的手表,我们称它是手表,而事实上手表也没有自我,是由一些零配件组合起来了称为手表,它并没有一个本体。人生也是如此,我们有思想,有亲人,有朋友,有身体,有生活……这些凑合起来,我们被称为人,有名有姓,还可以列出很多经历,比如哪一年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事实上,这一切过程全部是由物质条件组合起来的,中间没有一个“我”。一切万法,无不如此。

  当我们看到一切万法都没有“自我”的时候,“我”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了,所以是“无我”。佛法说的“无我”并不是说我很伟大,不顾自己,一心为别人,而是看到没有一个“我”可为,然后他去为众生。为什么要为众生呢?为众生,也是要让众生知道没有“自我”。修行“无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没有痛苦了。大家如果去修无我观,可以去感受一下,你要看到,“无我”是没有一个受苦的“我”了。如果在烦恼痛苦中没有一个受苦的“我”,那么你就能从这个世界的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

  第三节、世界的真相——涅槃寂静

  一、何谓涅槃

  有人问涅槃是什么?涅槃,佛经里面讲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什么?是寂静。寂静是什么?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有人问:“师父,求解脱得涅槃,你能把涅槃讲给我听听吗?”其实涅槃不能用语言去说,因为通过语言说出来的就会有所表达,可表达的东西就不是涅槃。有个人作了一个比喻,他说涅槃是什么呢,就像一个人生病了,很痛苦,然后医生帮他把病治好了,这就是涅槃。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增加什么,只是把我们原来的病治好了。

  你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妄想,止住妄想再往里看,看看还有没有东西?如果你一下子发现没有东西了,没有东西就没有自我;你一旦确定没有“自我”,这就是“无我”!认识到“无我”,你就认识到了涅槃;如果没有认识“无我”,就认识不到涅槃。

  也有人这样比喻涅槃,是什么呢?有一条鱼在水里游,一只乌龟也在水里游,游了一段时间以后,乌龟就爬到沙滩上晒太阳,晒得很舒服。然后乌龟又回到水里跟鱼说:“我刚才去晒太阳了,那里很暖和、很舒服。”鱼就问:“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告诉我吧。”乌龟就形容:“沙滩上没有水,可以爬。”这条鱼就问:“水是什么呢?”因为鱼一直在水里,它看不见水,也不知道上面有太阳,所以乌龟不管怎么形容,鱼都无法理解,因为鱼没有到过沙滩。

  我们凡夫就像这条鱼,习惯有我,对于这个我就好像鱼跟水一样离不开,每个人都觉得离不开自我,不能没有我,怕没有我了,是不是就傻掉了,是不是就不知道吃饭了,是不是回不了家了。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如果你体会到了“无我”,丢下的只是这个世界的痛苦,绝对不会丢下你的妻子儿女,也不会丢下你的肉身。佛陀是“无我”的,他这一生说法度了无量众生,怎么能丢下这个肉身呢?而且因为“无我”,你的肉身会更加庄严!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庄严都是因为“无我”而产生的。如果佛有我,那就是凡夫;而我们都是未来佛,都是有我的佛。

  我们最大的知见病有两个:一个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永恒的,不知道世界是无常的;另一个是认为有一个我,有痛苦和快乐,在那里轮回,不知道万物万法都是“无我”的。

  二、认清轮回的主体——神识

  中国人讲灵魂转世投胎,佛教不讲灵魂,而讲神识。为什么不讲灵魂呢?因为一讲灵魂,我们就会想到灵魂是不会消灭的,是永恒的;如果转世轮回的主体永恒不灭,我们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了,就会一直轮回下去。因此佛教讲,没有永恒不灭的灵魂,只有神识。神识就是我们平常的种种习气、一切行为积累起来的集中点。我们所有的经验都会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我们的习气。

  大乘佛法讲的阿赖耶识,在轮回中“去后来先作主公”,死亡的时候是最后走的,投胎的时候它最先来的。阿赖耶识里面蕴含着生灭法的部分引导我们去轮回,这就是神识。阿赖耶识包含的清净分是真如,是没有生灭的真相。这个没有生灭的真相,一直跟随着神识,与有生灭的现象混同一起,所以我们需要慢慢地净化,把神识、我执全部净化干净了,生命的真相——真如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神识没有被净化,你的种子就一直在起现行——生起轮回的现行。《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现在生起念佛的心,或者诵经、修行的心都是业,只是念佛是修净业,做好事是造善业,做坏事是造恶业,无不是业;只要没有解脱,所有世间善恶的业最终都会造成痛苦,所以无不是罪。

  我们这个神识一直在轮回变化,神识存在的力量是靠我们平常积累起来的,包括情绪的积累。为什么修行很重要呢?因为如果你的内心世界多一些痛苦,多一些贪嗔痴,这个神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继续积累恶业。雪球的中心实际上是真如,是无我,是不生灭,它的四周滚的全都是这些业。你哪方面的行为多一点,哪方面的习惯就多一点。一个人如果杀盗淫妄无恶不作,在死亡面前他会变得极为痛苦、恐惧无助;如果平常就能生起慈悲心,观照佛菩萨的智慧,念佛、诵经,心变得慈悲、善良,到了临终的时候,慈悲、善良的力量会促使他朝着光明的地方继续往前走。所以,我们平常对人,对事,对物都应该有一颗慈悲、善良、感恩的心;对自己要有一颗善心,对自己好一点,不要难为自己。

  轮回的神识一直在滚,我们这一生积累了很多的业,来生就看这一生滚的业的重量和大小。如果贪心最重,可能就到饿鬼道去了;如果嗔恨心最重,就下地狱去了;如果念佛心最重,就会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业什么时候尽除呢?要等我们观照到业本身是“无我”的,不再执着现在这个“我”的时候。能认识到这一层,我们对人、对事就不会再斤斤计较,不会再整天为自己一个人打算了。这样一来,“有我”的那个神识累积的业就会慢慢淡化掉,跟轮回慢慢脱开,等功夫做到纯熟,打成片了,一直在滚的雪球就会爆炸。所以有些人参禅打坐,功夫到家了会爆炸,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是修行上的一种境界,我们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佛菩萨进入涅槃,就是从诸行无常看到了一切万物的存在不是永恒的,都是在变化;同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里面没有一个“自我”,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我”。

  第三节、世界的真相——涅槃寂静

  一、何谓涅槃

  有人问涅槃是什么?涅槃,佛经里面讲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什么?是寂静。寂静是什么?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有人问:“师父,求解脱得涅槃,你能把涅槃讲给我听听吗?”其实涅槃不能用语言去说,因为通过语言说出来的就会有所表达,可表达的东西就不是涅槃。有个人作了一个比喻,他说涅槃是什么呢,就像一个人生病了,很痛苦,然后医生帮他把病治好了,这就是涅槃。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增加什么,只是把我们原来的病治好了。

  你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妄想,止住妄想再往里看,看看还有没有东西?如果你一下子发现没有东西了,没有东西就没有自我;你一旦确定没有“自我”,这就是“无我”!认识到“无我”,你就认识到了涅槃;如果没有认识“无我”,就认识不到涅槃。

  也有人这样比喻涅槃,是什么呢?有一条鱼在水里游,一只乌龟也在水里游,游了一段时间以后,乌龟就爬到沙滩上晒太阳,晒得很舒服。然后乌龟又回到水里跟鱼说:“我刚才去晒太阳了,那里很暖和、很舒服。”鱼就问:“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告诉我吧。”乌龟就形容:“沙滩上没有水,可以爬。”这条鱼就问:“水是什么呢?”因为鱼一直在水里,它看不见水,也不知道上面有太阳,所以乌龟不管怎么形容,鱼都无法理解,因为鱼没有到过沙滩。

  我们凡夫就像这条鱼,习惯有我,对于这个我就好像鱼跟水一样离不开,每个人都觉得离不开自我,不能没有我,怕没有我了,是不是就傻掉了,是不是就不知道吃饭了,是不是回不了家了。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如果你体会到了“无我”,丢下的只是这个世界的痛苦,绝对不会丢下你的妻子儿女,也不会丢下你的肉身。佛陀是“无我”的,他这一生说法度了无量众生,怎么能丢下这个肉身呢?而且因为“无我”,你的肉身会更加庄严!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庄严都是因为“无我”而产生的。如果佛有我,那就是凡夫;而我们都是未来佛,都是有我的佛。

  我们最大的知见病有两个:一个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永恒的,不知道世界是无常的;另一个是认为有一个我,有痛苦和快乐,在那里轮回,不知道万物万法都是“无我”的。

  二、认清轮回的主体——神识

  中国人讲灵魂转世投胎,佛教不讲灵魂,而讲神识。为什么不讲灵魂呢?因为一讲灵魂,我们就会想到灵魂是不会消灭的,是永恒的;如果转世轮回的主体永恒不灭,我们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了,就会一直轮回下去。因此佛教讲,没有永恒不灭的灵魂,只有神识。神识就是我们平常的种种习气、一切行为积累起来的集中点。我们所有的经验都会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我们的习气。

  大乘佛法讲的阿赖耶识,在轮回中“去后来先作主公”,死亡的时候是最后走的,投胎的时候它最先来的。阿赖耶识里面蕴含着生灭法的部分引导我们去轮回,这就是神识。阿赖耶识包含的清净分是真如,是没有生灭的真相。这个没有生灭的真相,一直跟随着神识,与有生灭的现象混同一起,所以我们需要慢慢地净化,把神识、我执全部净化干净了,生命的真相——真如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神识没有被净化,你的种子就一直在起现行——生起轮回的现行。《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现在生起念佛的心,或者诵经、修行的心都是业,只是念佛是修净业,做好事是造善业,做坏事是造恶业,无不是业;只要没有解脱,所有世间善恶的业最终都会造成痛苦,所以无不是罪。

  我们这个神识一直在轮回变化,神识存在的力量是靠我们平常积累起来的,包括情绪的积累。为什么修行很重要呢?因为如果你的内心世界多一些痛苦,多一些贪嗔痴,这个神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继续积累恶业。雪球的中心实际上是真如,是无我,是不生灭,它的四周滚的全都是这些业。你哪方面的行为多一点,哪方面的习惯就多一点。一个人如果杀盗淫妄无恶不作,在死亡面前他会变得极为痛苦、恐惧无助;如果平常就能生起慈悲心,观照佛菩萨的智慧,念佛、诵经,心变得慈悲、善良,到了临终的时候,慈悲、善良的力量会促使他朝着光明的地方继续往前走。所以,我们平常对人,对事,对物都应该有一颗慈悲、善良、感恩的心;对自己要有一颗善心,对自己好一点,不要难为自己。

  轮回的神识一直在滚,我们这一生积累了很多的业,来生就看这一生滚的业的重量和大小。如果贪心最重,可能就到饿鬼道去了;如果嗔恨心最重,就下地狱去了;如果念佛心最重,就会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业什么时候尽除呢?要等我们观照到业本身是“无我”的,不再执着现在这个“我”的时候。能认识到这一层,我们对人、对事就不会再斤斤计较,不会再整天为自己一个人打算了。这样一来,“有我”的那个神识累积的业就会慢慢淡化掉,跟轮回慢慢脱开,等功夫做到纯熟,打成片了,一直在滚的雪球就会爆炸。所以有些人参禅打坐,功夫到家了会爆炸,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是修行上的一种境界,我们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佛菩萨进入涅槃,就是从诸行无常看到了一切万物的存在不是永恒的,都是在变化;同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里面没有一个“自我”,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我”。

  

《佛法的知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