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自然会有成群的海鸥聚集飞翔;或如在花园中,只要鲜花盛开,不用召唤,蜜蜂自然就会聚集此处。
自己的身心如同一间屋子,是护法神的所依及安住之处。我们的住屋中如果到处是垃圾与破烂,自己首先就会烦恼不堪,不愿在其中安住下去;同样,护法又如何肯在如此污秽不堪的身心宫殿中居住?他们必然会离你而去。如此一来,失去了强有力的帮助者,仅凭自力何能成办一切难事?如是我们理当常观自心,力求去除恶行,具备贤良人格,诸如誓愿坚定、无倒行持因果等,此就如同悦意之供品,护法神自然会生起欢喜心,并经常于其中安住,自己当然也就得到了护法神的加持与保护。
经常行持善法者,护法神必定恒时不离其左右。比如法王如意宝在学院中,经常都亲供护法,但外出弘法时却未必如是。虽不行供养,但因他老人家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为了无边众生之利益,所以护法神必定聚集在他身边,片刻不离地进行护持。如是只要自己清净身心,具足善行,护法自然集聚护持。所以说,我们供养、祈祷护法神诚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清净身心的垢染,且积累善行。
何人若有神所护,则彼以其独自力,
堪与成千上万众,所有力量相匹敌。
何人若拥有天众与护法神的保护,则此人仅凭自己的个人力量,在与成千上万人对阵时,亦可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你本人能力有限,但因有护法神的护持,故所说之语他人听后不会起厌烦心,一定会认为你说的完全在理,并进而对你恭敬有加,如同平凡者对待君主一样。你欲成办之事,他人也不会或无能力制造违缘,所以诸事皆可顺利成办。如果没有护法神的护佑,那你自己再努力也很难完成所欲之事,他人也不会对你恭敬爱戴。所以护法神对我们非常重要,无论成办世间或出世间之功德事业,他们都会起到十分巨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们须经常对格萨尔王、三大护法以及紫玛等如海护法作供养、祈祷,如果我们的身语意之造作皆能转为善业,自力他力相结合,则一切利生事业都能圆满顺利。
若天垂手予提携,自亦登上善行梯,
则彼真实能享受,利乐誉之无量殿。
此为以喻说法。如果天众护法神从上垂下手来拉你,而你自己也已登上善行之阶梯,两者和合,你便可以真正享受利、乐、誉之无量殿。
虽然利乐誉等为世间八法,出家人不应贪求,但如能善加利用也可成为修法之助缘;若完全没有,此对修法亦会带来一定障碍。比如利养,如果自己一点儿都没有,那么单求法这一项都会变得很困难,因为自己毕竟还需要饮食、衣服等物,暂时还无法将之完全舍弃。再看“乐”,佛法中亦讲安乐,若整天愁眉苦脸,无一点儿快乐,修行也不易获致进步。还有名誉,佛教僧团中也有一些学位等名位,如果对此一点也不重视,万一搞坏了名誉,自己修行上也易遭受诽谤等一些违缘;如果名声很好,那么就可以利用此名声做一些利生事业,如劝他众放生、诵经等,此时名誉不也成了修行的一种助缘吗?所以,这一切全在于自心的把握,如能善加利用,不但对自己无害,反而会成为修行的增上缘。
追逐福德不得之,因彼福德胜妙树,
稳固不移挺拔于,高尚行为之因中。
世间凡愚不知端正自己的行为,反倒以种种非法行去追逐福德财富,这就如儿童追逐彩虹一般,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福德如同一棵殊胜善妙的如意大树,稳固不移地挺拔于高尚行为的因地中。
如果我们行为如法,则一切福德自然就会在相续中存在,不需勤求,一切财富自然汇集。若无高尚行为,那么再精勤求取福德也无济于事,因无因不会有果。即使好不容易得到一点儿,但因行为违法,此千辛万苦集聚而成的财富也不会拥有很长时间,它们马上就会被消耗殆尽。所以说欲福德久远,首先就应端正自己的心相续,行持高尚之行为。
浊时众生福德浅,是故智者极罕见,
虽劝行持高尚行,实际秉持极难为。
五浊兴盛之末法时代,众生福德极为浅薄,故具有智慧的高僧大德也罕见应世;对这些可怜的众生,虽以种种方便法劝化其行持高尚行为,但因众生不知取舍,难懂因果义理,即便相似听懂一些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能依法行持、把道理融入行动的却微乎其微。
佛在世时,大乘菩萨、小乘圣者以及通达三藏之大智者非常多。即便以佛涅槃后的唐朝为例,当时,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同时兴盛,高僧大德成批涌现,如六祖慧能大师、玄奘大师、窥基大师、道宣律师等大智者皆名震一时。再看藏地,远的不说,仅以麦彭仁波切在世之时为例,诸如蒋阳钦哲汪波仁波切、贡智仁波切、列绕朗巴大师等有智慧者亦层出不穷。但环顾当今时代,除了我们的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贡唐仁波切、清定上师等少数有智者以外,像以前那种高人辈出的局面已了无觅处。
再看普通世人,大多数百姓整日只知为积累财富而奔波劳累,无有真实希求智慧学问者。在他们中间,实在难以诞生出愿以生命体证佛法终极智慧的人物。不仅如此,此等不明是非之流还把杀、盗、淫、妄等恶行整日挂在口头、心间,并乐此不疲地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正应验了那句俗话:“好行为三年学不会,坏行为三天便学会。”在这种时代大气候下,能随学智者高尚行为的人当然寥寥无几。
古人大德之二规,众人对此不重视,
甚多恶劣众生中,高尚之行鲜有闻。
在如今这个恶业深重的末法时代,古人以及高僧大德所留下的高尚行为准则,如佛法与世法二规,现在的众人认为它们均已过时,故一概不予重视,反觉其平常古旧;再看看时下众生的所作所为,大多都是些非法恶行,诸如赌博、卡拉OK等,都是些损伤人心志向的恶法。在这种时代潮流影响下,行持高尚行为的人当然就如鹤立鸡群一般鲜有听闻。
如儒家流传数千年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信条,对社会人心就很有助益;而高僧大德所制定的二规,与世间法根本就不相违背,它们非常圆融完美。但可惜的是,现在不仅少有人遵照执行,连对之略表重视的都不多见。人们普遍认为古人行事呆板,跟不上时代潮流。但我觉得像鲁迅先生、沈从文先生、巴金先生等依古人之规行持的文化巨擘,始终都应是文艺界乃至普通民众的行为楷模。
这种忽视二规的情况一路发展下来,现在甚至连住旅店都令人胆战心惊,因为经常有一些妓女出入于旅店,故出家人往往不敢进住其中。至于普通民众则开口闭口都是钱,只要能赚钱,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地运用一切方式,甚至连自己的父亲都敢欺骗,完全没有一点仁义道德可谈。故我们才提倡重视古人与大德所制定的规矩,同时对古代传统、文化也不应废弃,而对现代人那些在毫无意义的分别念支配下的所作所为则应尽量远离。
在众多恶劣众生中,自己行持高尚行为会非常显眼,比如我们出家人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而行持的高尚之行,经常都会被其他人当成是精神不正常的举动,让他们觉得非常不顺眼;相反,世俗人对那些整日杀生、赌博的行为却趋之若鹜、竞相仿效。这真是一个愚昧颠倒的世界!
虽此大地满恶人,然自当持高尚行,
如是行持则自己,自然功德圆满成。
此处宣说一殊胜窍诀修法。今此大地上可谓恶人充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随顺世间愚人之行,而应以圣者大德之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果能如是,则不论世间暂时利益,还是出世间无漏功德,我们都能自然而然地圆满获得。
值此五浊兴盛之时,众生烦恼深重,相续难调难伏,他们不知取舍善恶,把非法看作是正法并加以行持。故而杀生、偷盗、妄语等恶业,做起来无所顾忌,并形成一股恶业之潮。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与他们不怎么一样,这些人便会觉得你非常愚笨。
但我们始终都应如莲花一样,尽管生长在淤泥中,却能不受染污,出离淤泥且盛开清净的花朵。就像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只想着利众,从未随顺过世间愚人自利之行,这样才获得了无上菩提。如是自己亦应追随先贤大德的足迹,依上师之殊胜窍诀如法行持。
了知此理后,我们就不应随顺愚人行持非法,一定要按大德之法规行持高尚之行。
正士高尚行为者,树根妙慧与稳重,
树茎有愧不放逸,树枝正直誓坚定,
树叶知恩为利他,树花信心发放施,
树果安乐及声誉,此等缺一不可也。
学佛首先应具备贤良人格,若人格不善,不要说学佛,连世间法都很难成办。故法王如意宝亦经常强调人格之重要,在《胜利道歌》中他老人家就如是说道:“言行恒时随顺友,秉性正直心善良。”在《教悔甘露明点》中,法王亦作了类似宣说。
而人格之好坏,完全可以从他的行为中看出来。人格很好的正士总是恆时行持高尚之行,至于高尚之行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文即以如意树为喻,大略宣说一番。
大树之生长要依赖树根吸取营养成份,若树根已坏则整株大树必定枯死,如是正士之根本则为妙慧与稳重;再看树茎,它在大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是输送养料的角色;而树枝挺直才有利于树木生长,所以我们也应该正直公平且需要有惭愧心;有了愧心还需不放逸而行;除此之外,正直之士还需当面与背后之行为相同,且誓言坚定,不会轻易改变,就似树枝轻易难以弯曲一般;至于枝叶则可遮挡阳光,我们也应知他人之恩德,并且行利他之事业;树花喻应该具有信心,经常发放布施。以上十种品性为做人之根本,后即以树果喻安乐及声誉,指若如上所说行持下去,定会获得安乐与声誉。
树根牢牢扎在泥土里,因为根深之故,所以不会被风轻易拔起。同理,若不具备作人之根基的贤妙智慧,不知取舍善恶之行为,则不会成就任何高尚品行。有了一些智慧后,如果不稳重,犹如墙头草随风倒,最终亦会失坏行为,故大家理应为人稳重。
除此…
《《二规教言论》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