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依智力亦能成佛,何况说是其它事?
广增智慧唯一门,即是听闻正法义,
是故不勤闻法者,忙碌琐事有何用?
法财欲果四圆满,彼等之源即智慧,
虽赐增智之善论,不需之人岂非畜?
具慧一人亦能胜,强有势力怨敌众,
犹如光芒璀璨日,振慑一切诸星辰。
无智虽具财富等,亦与敌众共享用,
虽有势力成他仆,犹如象为铁钩驯。
何人若欲成智者,每日当记一偈颂,
如是不断渐积累,则智增如上弦月。无精打采不学者,纵过百年无进步,
若欲获得智者位,则当刻苦勤奋学。
若不精进无学问,无学问者虽向往,
荣华富贵亦无果,犹如冬季之树木。
若是具有学问者,暂时纵然受衰败,
不久享受安乐果,犹如春季之妙树。
君主自境众人敬,智者他境亦受敬,
君主自己便可求,较国政重之学问。
本来功德自可得,然自不愿求学问,
反而嗔怒具德者,呼呜业力所感也!
设若远离智慧力,虽聚众人亦无益,
如同狮子毁象群,具智一人能制服。
敌众虽有强势力,若具智慧能胜彼,
战时大鹏虽胜利,最后遍入天骑之。
君王若具智慧力,则能保护诸国境,
即使孤身之一人,亦能统治全世界。
若人持有智慧灯,则彼无有衰败暗,
通达经论之智者,世间庄严如明日。
一切世出世善聚,悉皆依靠智慧力,
故当先求智慧眼,复次再办诸所欲。
若不知理非理事,则彼纵然极精勤,
区区小事亦难成,何况成办重大事?
凡人未能成之事,智者则以方便成,
富楼那未调裸众,具智文殊调伏之。
广大智慧若增上,一切事情无阻碍,
千数盲人难行道,明目一人亦能过。
智者仅仅说一句,亦成众人之大事,
镜面国王言少语,令诸众生得安乐。
智者不厌足善说,正士不厌足功德,
大海不厌足江河,凡夫不厌足欲妙。
一切功德与过患,以及应时与非时,
智者愚者差别等,智者能辨愚非尔。
若遇甚深论典义,或遇关键性问题,
则知智愚之差别,外相彼二即相同。
智者弃过取功德,愚者弃德取过患,
愚者虽讥讽智者,智者却悲愍愚者。
愚者无论再富裕,亦如竹果必将灭,
智者无论再衰败,亦如良种必将增。
具有学问诸智者,愚人前亦闻善说,
贡高我慢诸愚者,值遇智者即逃避。
良言相告心不悦,宣说深义不愿闻,
无义琐事特精进,此等即是愚者相。
唐捐有义之教言,尤为信任狡诈者,
内心憎恨诸大德,此等即是愚者相。
若说实语不相信,欺诈引诱随彼行,
仅以面谀令生喜,此等即是愚者相。
初见何人皆信赖,听闻何语皆当真,
无论何事皆参与,此等即是愚者相。
承诺无能为力事,不察人云自亦云,
信口胡说未知义,此等即是愚者相。
他人未问宣自德,无缘无故害他众,
自高自大辱有情,此等亦是愚者相。
愚者之相虽无量,然诸智者依此相,
易知愚者之本质,智者与之相反也。
远离傲慢之愚者,昏庸暴君与劣妻,
一切恶劣之环境,则已获得诸安乐。
若依贤明之君主,调柔稳重之智者,
善良亲友及妙境,则自获得诸喜乐。
是故当知愚者过,及与智者之功德,
精通君主之法规,应取智者之功德。
当学世间诸技艺,尤其君主法规论,
工巧医方声明学,因明内明等典籍。
天文诗学声律等,凡于一切所知处,
君主智者无不学,君主胜饰即智慧。
尤其若学佛经典,以及一切论疏义,
则于一切所知处,获得无畏之辩才。
如是具慧胜君主,大地无等之庄严,
能除黑暗之明日,亦与此君不可比。
太阳亦是未能除,诸众内藏之痴暗,
君主日光能遣除,故彼君主诚希有。
天上地上与地下,所有智者之慧莲,
皆依君主日绽放,是故三地增吉祥。
君主法规论第二品终
第三品 观察行为
一切君主诸行为,详察细审慎行持,
诸多未经观察行,虽小亦成毁名因。
君主当住自室中,如同隐蔽之宝珠,
诚如世间俗话说:国王不应离自座。
深居简出皆恭敬,多被见闻同凡人,
君主私事及国事,切莫让人熟知也。
国王离宫外出时,偕同军队显威风,
如举胜幢皆簇拥,非时绝不能漂泊。
即使国王无傲慢,亦莫丧失威严相,
若失尊严同凡人,导致失去其威望。
外表行为极威风,犹如烈火令人惧,
亲近柔和如融酥,智者应当如是行。
国王若能极恭敬,上师沙门婆罗门,
以及长老等应供,则自威信将提高。
倘若小士妄自居,大士失去自尊严,
此二世人讥笑处,故君主当适宜行。
设若自心不放逸,则于身口诸行为,
无有不能纠正者,故当恒时谨慎行。
若人往昔虽放荡,尔后行为不放逸,
此亦如同离云月,犹如难陀具见等。
依人言行装束等,推知未来贤劣事,
是故皆不应违越,昔日优良之习俗。
内在虽具诸功德,装束若劣众人欺,
是故依照自财力,衣饰随顺高尚者。
喜欢打扮之穷人,身著破衣之富者,
此二世人所笑处,故当适宜用衣饰。
眷属服饰若美妙,则知君主极大方,
如驹佩上胜装饰,亦为主人增光彩。
言说种种其他语,罗刹诸众不满意,
若说罗刹之语言,则令彼等生欢喜;
如是世间浅慧众,不知内在之功德,
外表善于随顺行,则令世人心满意。
是故诸胜大菩萨,虽无刻意打扮心,
然为引导世间人,故意身著妙装束。
智者地位若升高,则彼行为愈善妙,
如宝若供于幢顶,如意赐予诸所需。
卑者若置高位上,为非作歹更猖狂,
如奉独角鬼为神,怨毒诡计日益盛。
举止行为卑劣者,不应摄之为眷属,
恶劣眷仆之过患,亦使君主遭讥毁。
若见贤眷品行善,诸众亦会生欢喜,
故当唯摄高尚士,作为自己之眷属。
除非欢度节日外,平时散逸游乐事,
纵为凡人亦失事,何况说是诸君主?
饮酒放逸生淫心,失毁一切取舍行,
自心迷于黑暗中,愚人以此为安乐。
白昼之时四处走,身为君主不庄严,
夜间犹如魑魅鬼,到处漂游何堪言?
每日尽力以念知,持戒诵咒及修习,
体察民众之利益,懒散失毁诸事业。
倘若依止罪恶友,如同树干为虫蚀,
衰减善资增罪业,诸过根源即劣友。
观看众人聚会等,放荡不羁不稳住,
犹如柳絮随风飘,君主此行岂庄严?
是故怙主龙树尊,于亲友书中宣说:
赌博看会与懈怠,饮酒依止恶劣友,
以及夜间入村落,毁坏名声六种因。
应以此等为范例,断除一切非法事。
行持应理非理事,常久串习增功过,
故以念知不放逸,调正自续则成善。
行为小心谨慎者,博得诸众之恭敬,
诸放逸者见彼时,亦会畏惧被慑服。
贪欲诸祸之根本,佛陀说为木别果,
虽未断除诸贪执,却莫贪得无厌也!
具足梵行居士戒,君主世间之庄严,
犹如群星中明月,诸众生起欢喜心。
君主除非自己妻,若与她人行邪淫,
今世损坏自声誉,来世堕入恶趣中。
若为贪欲铁钩缚,虽是君主无自在,
大象虽身强力壮,若上铁钩听使唤。
恒时若依诸贪欲,如火加薪日炽盛,
彼毁盛德声誉等,是故知足则安乐。
一人虽具大地上,所有欲妙诸受用,
不得满足复生贪,故当少欲知足也!
具有知足胜财富,了知分寸胜行为,
始终如一情谊长,具大慈心胜尊主。
是故谨慎不放逸,一切威仪当如法,
佛陀亦依善威仪,调伏多数所化众。
目光仅视一木轭,步履适中缓慢行,
行时如法极庄严,眷中犹如大象王。
垫上如如端直住,举止悠然而文雅,
坐时犹如金山王,如是稳重极庄严。
进餐适量不乱逛,穿戴整齐晨早起,
口中出言合适宜,如此君主具安乐。
君主何时不应将,猎人屠夫及猖妓,
摄为自己之眷属,亦不独自行林中。
无有意义渡大江,玩耍毒蛇猛兽等,
乘骑不驯野马等,若行此事毁自己。
是故国王众君主,一切事业诸行为,
当依佛经论典中,所说严谨而守护。
仅见亦能生欢喜,月亮位于虚空中,
诸众眼前倍绚丽,君主庄严此大地。
眷众群星所环绕,住于善规虚空中,
高尚品行具光辉,宛如满月之君主,
天界诸天能生喜,何况说是人间众?
是故善行之君主,住于何处增吉祥。
君主法规论第三品终。
第四品 观察语言
世间一切取舍事,皆从言中可了知,
是故无论任何语,当思功过而言说。
有时缄默不成事,有时默言成办事,
若不了知应说否,信口雌黄多过患。
实语乃为胜功德,故君主当说实语,
言说实语应赞叹,妄言受责当舍弃。
应保密事虽未说,有必要故无过错,
非尔一切平常语,妄说少许亦卑劣。
于具智慧正直士,直言相告令生喜,
于狡诈行之愚者,亦无必要说直语。
于忠心依自己者,直言不讳勿歪曲,
于为试探口气者,不必直说适当叙。
除非无利无害语,心中斟酌之大事,
若于非时脱口出,众人皆知事不成。
应当极其保密语,切莫泄露任何人,
密友复传其密友,最终传遍全世界。
无论关系再密切,无有必要莫泄密,
因向女人说密语,多数身败名裂矣。
无需保密…
《教言汇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