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长神灵的山▪P18

  ..续本文上一页蓝色的大土地神多结雅金,她的兵器是一把铁钩和一把魔剑,骑一条绿色松耳石龙;居住在天界下部南方的是黄色的多吉代金青嫫,她一只手抱着一头野猪,一只手握着金子绳套,坐骑是狐头魔羯;居住在天界下部西方的是多吉塞庆钦嫫,她一身黑红色,挥舞着铁链和魔剑,骑着一头豹子;居住在天界下部北方的是黑绿色玛姆多吉塞庆钦嫫膜,她握着铃和撅,骑一匹蓝色的马。

  在宁玛派的文献中,提到了一组玛姆女神,她们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和特征,她们每人都握有一个鼓,并且都是动物的头,所以在西藏神话传说中,一般都是根据她们的鼓的特征来称呼她们,如果鼓是狮子头,就称为狮头玛姆女神。这一组玛姆神灵一共有八个:

  居住的处所头部的特征身体的颜色兵器

  东方狮头白色水晶鼓

  南方虎头黄色金鼓

  西方豹头红色珊瑚鼓

  北方熊头黑色铁鼓

  东南方狼头绿色绿松石鼓

  西南方鹫头红褐色皮鼓

  西北方乌鸦头红褐色密鼓

  东北方马熊头红色铜鼓

  从卵中诞生的女神

  在西藏的民间传说中,本教的大神殿中,有一组非常有名的女神都是从卵中诞生的。这些神灵最初都是独来独往的本教神灵,但是,当莲花生大师来到藏地以后,她们也同那些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男系神灵们一起在西藏的域金普姆(g-yuvjinPhugmo)地方随顺了莲花生大师,并且转变成了佛教的护法神。这些神灵在藏文文献和民间传说中被称为“贝”(doal),她们是古代本教最重要的神灵。

  关于这些神灵的来源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她们同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的卵生神话有密切的联系。根据本教的神话传说讲,第一个“贝”神是从一个卵中诞生的。以后又有九个“贝”神从卵中出生,这些神灵都是动物的头,而且一脸的愤怒相。再后来另有两组“贝”神从卵中诞生了,这些神灵都是女神,她们一组叫快速凶猛“贝”系女神,另一组叫誓愿“贝”系女神。

  所有的女神出生以后,她们不属于任何派别,她们完全属于自己或者民间,但是,当本教始祖辛绕米沃发现了她们,并认为她们可以被利用的时候,就降伏了她们,让她们在自己的面前立下誓言,永远保护本教。当这些女神成为本教的护法神后,西藏民间的本教徒们只要祈请她们,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保护。

  最初生出九个女神的卵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卵”,这九个女神的头分别是不同的动物头型,所以在神话中一般是根据她们的头的特征来称呼她们的。

  1.龙头女神;

  2.蛇头女神;

  3.鸦头女神;

  4.狮头女神;

  5.熊头女神;

  6.狼头女神;

  7.虎头女神;

  8.鹏头女神;

  9.摩羯女神。

  神话传说中是这样描绘九位“贝”系女神的:

  龙头女神是一位美丽的蓝色女神,她是由雷声孵化出来的;黑绿色的蛇头女神是由风孵化出来的;黑色的鸦头女神是由魔鬼的声音孵化出来的;白色的狮头女神是由狮子的吼叫声孵化出来的;灰褐色的熊头女神是由一位“贝”神的声音孵化出来的;黑红色的狼头女神是由弓剑发出的声音孵化出来的;黑褐色的虎头女神是由一种尖叫声孵化出来的;黄绿色的鹏头女神是由鼓声孵化出来的;蓝绿色的摩羯女神是由胫骨号的声音孵化出来的。

  九个女神出生后不久,也有九个身躯强健的女神从世界之卵中诞生,她们在神话传说中被称为“大力杰姆九神女”,本教徒喜欢祈请她们投出各种颜色的魔绳,以抵御本教的敌人;当然她们还经常用自己那恐怖的女魔之声吓退敌人,并且把他们的身体撕成碎片。

  这九个女神的头同前面一组女神的头有很大的区别,她们被称为:

  1.野耗牛头女神;

  2.苍鹭头女神;

  3.黑熊头女神;

  4.公牛头女神;

  5.豹头女神;

  6.猫头鹰女神;

  7.鹰头女神;

  8.雪豹女神;

  9.野猪女神。

  野耗牛头女神是一位黄色的女神,她是由耗牛粗壮的吼声孵化出的;苍鹭头女神是一个白色的女神,她是由神山上的香发出的声音孵化的;黑熊头女神是由黑龙的声音孵化的;牛头女神由一位玛姆女神的声音孵化的;豹头女神是由如和赞神的声音孵化的;猫头鹰女神,是一个黄绿色的神灵,她是由霹雷的声音孵化的;鹰头女神是由闪电孵化的;雪豹女神是由一只大神雪豹孵化的,她是一个灰色的神灵;野猪女神是由钟幡的声音孵化的。

  就在这组神灵从卵中诞生后不久,第三组女神又诞生了。这组女神也是九位,她们是由世界王后南齐贡杰女神和凶猛天神阔脱巴结合后生的。

  在神话传说中,凶猛天神阔脱巴是一位四头八臂的黑蓝色神,他右边的头是白色的,左边的头是红色的,中间的头是天蓝色的,三头之上的第四个头是红色的。他头上的装饰品有八颗星宿,发髻上还饰有太阳和月亮。他的周围有一万名野天神陪伴着他。

  在民间传说中,凶猛天神阔脱巴的妃子是世界王后珍杰达美玛,她是一位黑绿色的女神;有百头千臂,从她的体内诞生出七万个“贝”神玛姆。

  凶猛天神和他的另一位明妃世界王后齐贡杰结合后生出的卵一共九个,九种颜色:

  1.白色的海螺卵;

  2.黄色的金卵;

  3.黑色的铁卵;

  4.红褐色的玛瑙卵;

  5.蓝色的绿松石卵;

  6.白色的水晶卵;

  7.红色的铜卵;

  8.珍宝卵;

  9.石卵。

  白色的海螺卵飞往天王蒙唐杰瓦统治的天界,在那里由蒙唐杰瓦的风孵化,从卵中浮化出一个美丽的白色女子,因为她出生在天界,所以在神话传说中被称为“到达天界的女神”。

  黄色的金卵到达色拉贡瓦统治的地界,在那里被金石敲破,从里面生出一个带发辫的黑色女人,她被称为“到达地界的女神”。

  黑色的铁卵飞到了魔王日沃贡雅统治的魔地,在黑色魔岩的边缘开裂,从这个卵中出来了一个长有九个面孔的黑女人,她被称为“到达魔界的女神”。

  红褐色的玛瑙卵飞到了穆王宗托觉保统治的穆的领地,在穆地的岩石上裂开,生出一个长着天蓝色发辫的褐色女人,她被称为穆衣庆代青莫。

  蓝色的绿松石卵滚到了龙王巴如杰瓦统治的龙的领地,在水龙牛的白色牛角尖上裂开,从蛋中出来一个天蓝色的女人,她长有六张如同星辰一样的面孔,她的名字叫龙衣庆代青莫。

  白色的水晶卵来到了一位叫念松多代结瓦的神灵统治的领地,在一块巨大的金色峭壁上裂开,从里面走出一位长着两张绿松石面孔的白色女人,她叫念吉庆代青莫。

  红色的铜卵来到了罗刹王楞加曲珍统治的罗刹领地,在一块杂色的罗刹石上裂开,从里面生出一个红色的长有九个恐怖脑袋的女人来,她的名字叫森吉庆代青莫。

  珍宝卵滚到了“恰”神恰宗邓吉结统治的领地,在恰城的尖顶上裂开,生出一个双头人,她被称为恰吉庆代青莫。

  最后一个卵跌到了生障魔的领地,在红岩石边站立的铜牛的边上裂开,走出一位带铁发辫的黑红色女人,她叫盖吉庆代青莫。

  第七章 龙的传说

  关于龙的崇拜

  藏族人对龙的崇拜一直可以上溯到吐蕃以前。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可以从一些零星的神话传说中看到这方面的材料外,还可以从一本叫《十万龙经》的藏文文献中发现许多藏族人关于龙的神话和一些相关的仪式。

  《十万龙经》全称为《花黑白十万龙经》,是西藏本教最重要的经典。相传这部经书是由本教始祖辛绕米沃亲口所讲,后来经过许多本教徒的整理逐步形成的。全部经典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十万白龙经》,中部《十万花龙经》,下部《十万黑龙经》,简称为《十万龙经》。

  关于这部书的来历,说法是比较多的。霍夫曼认为《十万龙经》是在赤松德赞(公元8世纪后半期)时代,由当时著名的本教译师香日五金在桑耶寺翻译成藏文的。

  藏族人对龙的崇拜有多方面的原因。《十万龙经》认为世界起源于龙,龙是世界之母,即“龙母”。它直接表示“世界的次序”。这部龙经写道:

  龙的头的上部变成太空,

  龙的右眼变成月亮,

  尤的左眼变成太阳,

  龙的四颗上门牙变成四颗行星。

  当它睁开眼睛的时候,

  白天就出现了;

  当它闭上眼睛的时候,

  黑夜就降临了。

  ……

  龙的声音形成了雷,

  龙的舌头形成了闪电,

  龙的呼吸之气形成了云,

  龙的眼泪形成了雨。

  它的鼻孔产生了风,

  它的血液形成了宇宙的五大洋,

  它的血管形成了无数的河流,

  它的肉体形成了大地,

  它的骨路变成了山脉。

  本教既然把龙看作是万物之源,自然也就会对龙产生崇拜的心理,这是不奇怪的。另外一点,本教的神话传说故事还把始祖辛绕米沃看作龙女之夫,说他降到人间之后,与一位龙女结婚,生了一个女儿。从此以后所有的龙女行善而不害人,

  西藏从此进人了平安的时代:天上雨水充足,地上庄稼连年丰收。

  由于辛绕米沃与龙女结婚给世界带来了好运,所以吐蕃早期的赞普们大部分也热衷于娶龙族的女人为妃,目的大概也是为了给吐蕃和王室带来好运。

  根据藏学家丹珠昂奔对藏族神灵龙的研究,他认为西藏的龙的形成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

  1.早期的龙;

  2.中期的龙;

  3.晚期的龙。

  丹珠昂奔教授认为早期的龙不但形象模糊,而且居住地也纷纷繁繁。他的观点同霍夫曼的看法是一致的,因为霍夫曼在他的《西藏的宗教》一书中谈到过这些龙神,他认为这些龙最初居住在河流或者湖泊里,甚至还呆在水井里。它们在水底有自己的家,它们守卫着秘密的财产。霍夫曼进一步说道,有一本教著作上说,龙有时住在一种奇怪的山尖上,这个山尖的黑岩石山峰就像乌鸦的头;它有时又住在一个像猪鼻子一样的墓堆上,这个墓堆就像一条卧着的牛;龙有时还住在白树和云杉上,当然它们也喜欢住在冰川和大山之中。霍夫曼最后还引用了一首描绘的诗歌说道:

  龙神之…

《生长神灵的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雪域众生的信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