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王住在所有的河流中,
年神之王住在所有的树上和岩石上,
土地神之王住在五种土中。
人们说,这就是龙、“年”和土地神。
它们有什么眷属?
带有长刺的蝎子,
细腰的蚂蚁,
金色的青蛙,
松茸色的蝌蚪,
贻贝一样白的蝴蝶,
这些就是它们的眷属。
中期的龙神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并且形成了一个系统。按空间的方位居住在东西南北中。这时龙神可以分为五种:
1.嘉让龙神;
2.解让龙神;
3.莽让龙神;
4.章塞龙神;
5.得巴让龙神。
丹珠昂奔教授认为,这五种龙神又进一步分为善、恶、善恶三种。嘉让龙神是善神,他可以保护人类,给人类带来幸福;莽让龙神是恶神,他可以给人间带来灾难和祸害,诸如瘟疫、疾病、干旱等;剩下的三种龙神基本上属于不好也不坏的神灵,他们善恶兼而有之,他们生气或者是愤怒的时候,可以给人类带来祸乱,他们高兴的时候又可能给人类带来幸福。
与此同时,中期的龙神还各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责:
一种被称为“恰布”的龙神,他们主管小雨、降雪、施放闪电,所以当人们遇到干旱的时候,就要向他求雨。
像僧波一类的龙神,主管各种龙病,如果生獭子、疮疤、水痘等龙病时,则需要求他免去灾病。当然也不能得罪或者冒犯、触怒那些主管跌打摔伤、断腿断手的龙神。
却热等龙神主管人间的饮食饥饿和战争冲突,人们若是吃不饱或者是遇见战争,那可能就是却热龙神不高兴了。
还有一些龙神像噶波、宁嘎等,主管人们的精神世界,他们总是让人善良正直,不贪不妒。
丹珠昂奔教授认为,晚期的龙神已经将泛化的龙神的形体单一化,并且提高了龙神本身善的特征,将龙神与吐蕃至高无上的神灵家族联系在了一起。
确切的说,早期和中期的龙神多以一种精怪的形象出现,并且与各种灾难和祸害相联系,这时龙神给人的印象几乎完全是恐惧,但是到了晚期。龙神具有了神圣的、崇高的、善的特征,这时龙神给人的印象有所缓和,人们对他们的崇敬心理逐渐强烈。
我们认为,祟敬和恐惧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吐蕃人或者说藏族人与其说敬畏龙神,不如说是更恐惧龙神。因为藏族人普遍认为龙神是人世间424种疾病和灾难的根源,并且称这种病为“龙病”。仅《十万龙经》上列举的龙病就有:麻风病、天花、瘟疫、伤寒等。这些病在藏族地区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根据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第29代藏王没卢年德若的王后就是因为偷吃了油炸的死蛙,得罪了龙神而得病死的,因为蛙在龙神看来就是龙。
《十万龙经》认为,人类在早期与龙界的龙神是和睦相处的,但是随着人类各种活动的增多,使人类在无意识中冒犯了龙神,甚至侵占了他们的领地,于是这种和睦与协调被打破了,龙神为了自卫或者是捍卫他们的权利,他们不得不将各种病魔转移给了人类。于是人有了各种各样的灾难和疾病。
藏族人这时才认识到人类不应该与龙神较量,与他们的竞争对于人类来说必然是不幸的。因此人类与龙神订立了盟约,为了克服双方的敌对情绪,则必然需要一名协调者,于是在早期的民间生活中,本教徒扮演了这个角色,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或者说手段,娱神治病,协调龙神和人的关系,从而构成了藏族神灵文化中有关龙神、龙神崇拜、龙神疾病、龙神与巫术等一系列的神秘内容。
神话传说中的龙神
在西藏神话传说中,龙神最初并不是作为一种可怕的魔的形象出现在西藏大神殿中的,他们在神话中仅仅是一些生长在水中或者是地上的动物,诸如鱼、蛙、蝌蚪、蛇、螃蟹、蝴蝶、蝎子、蚂蚁等,这时他们还是比较单纯的精灵,可是到了后来,西藏的神话传说将善和恶的观念依附在了这些不同的动物身上,于是,在西藏大神殿中,龙神的家族变得越来越庞大,种类也越来越复杂。
根据《十万龙经》的说法,各种类别的龙神最初都是从创世金龟生出的六个蛋中诞生的,可是当他们一出生,西藏的神话就把族群的概念给予了他们,因为在他们的名字中,都分别被加上了“族”的字眼,可能在西藏的神话观念上,这六个蛋所生的龙神实际构成了龙神最初的六个种族:
1.王族龙神;
2.平民族龙神;
3.贵族龙神;
4.最下等种姓龙神;
5.白族龙神;
6.躲避族龙神。
很明显,这种对龙神族姓的划分方法受到了印度古代种姓制度的影响。从六种龙神的外貌主要特征看,王族龙神长着一副白色的马头;平民族龙神则长着一副蓝黑色公牛的头;贵族龙神的头是红色的老鼠头;最下等种姓龙神的头是蓝色的蜥蜴头。最后两个龙族的长相不是很清楚。
在神话传说和《十万龙经》中,有关王族龙神的介绍是比较多的。相传这位王族龙神居住在一座巨大的蓝色龙宫里。龙宫的墙基是用玛瑙砌成的,护墙是用金子砌成的,屋顶是用青色的金石砌成的。龙官的四个角楼都用银铃装饰。
居住在龙宫里的大龙王,一身蓝色,长有一个头两只手,经常骑着一匹蓝色的龙马。他的右手握着闪光的珍宝,左手握着装满珠宝的小口袋。他穿着绿松石铠甲,头戴绿松石头盔。他的伴神是一万名龙免神。
从神话传说来看,当西藏古代的第一批龙神诞生以后,他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不断地与其他神灵发生着婚姻关系,于是这种关系的结果是,龙神最初的单纯性发生了变化各种属性的龙神也随之产生了。
魔是藏传佛教传入之前,西藏土著神灵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他们在今天西藏大神殿中依然有着突出的地位。根据神话传说的记载,魔和龙神通婚以后,出现了龙神种类,他们就是龙魔。相传龙魔的主宰是那保郭固,他是狮面魔护法神森冬的伴神。
在《十万龙经》中,提到了八位龙魔女神的名字。
八位龙魔女神:
1.龙魔女神角朵玛,她是一位天蓝色的女神,骑着一头蓝色的杂种耗牛,手上拿着一个红色的魔线球。
2.龙魔女神莲花曼,她是一位身穿蓝红色衣裙的美丽少女,手上拿着瘟疫口袋,从嘴里喷出蓝红色的毒雾。
3.龙魔女神水晶眼,她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她的嘴里喷着瘟疫和病雾,手上拿着一个人心。
4.龙魔女神血眼,她长着蓝红色的发辫,手上拿着一个拘捕鬼神的拘鬼牌。
5.龙魔女神大力,她明显的特征是拿着一根魔绳。
6.龙魔女神多珍玛,她拿着一颗人心。
7.大龙魔女神执命女,她掌握着众生的所有命脉。
8.大龙魔女神代玛,她手握一把长柄勺。
在《十万龙经》中还提到一种女龙神,她就是龙卓姆女神。龙卓姆女神是龙和卓姆女神所生的后代。据说卓姆女神最初居住在西藏的牧区,所以有时又叫牧女卓姆。这位女神是在后藏的卡噶雅米被莲花生大师降伏后,成为藏传佛教的一位护法神。
卓姆女神的种类本身有三种:四卓姆,北方八卓姆,九卓姆姊妹。后来其中的一类卓姆和龙有了婚约,于是在西藏的大神殿中,有了龙卓姆这种女神。
龙卓姆女神在西藏的神灵系统中属于卓姆神系的王后,她们一共有八位,都是长着人的身体动物的头。像红色的龙卓姆王后长着一副母鹿的头;蓝色的龙卓姆王后长有熊的头;白色的龙卓姆王后生有野耗牛的头;绿色的龙卓姆是羚羊的头。
据说这些龙卓姆后来继续与其他动物神灵通婚,还出生了耗牛头龙卓姆女神、与虎豹结合生的树怪头龙卓姆傩神、麝头龙卓姆女神,等等。
在后来的西藏神话传说世界里,龙又同当地的赞神有了通婚的现象,这样一来,西藏大神殿中就有了龙赞这种由龙和赞神结合所生的神灵。据说,最著名的龙赞是北方的魔龙赞。他长有九个钢铁角、九只眼睛、九只长胳膊。他曾经被格萨尔王击败。另外几位魔龙赞是大王绿衣龙赞、神岩龙赞、红色龙赞沃色结。据说这位红色龙赞是从一个发光的红色卵中孵化出来的,他一身的红色,长着血红色的熊头。他的坐骑也是一条红色的由龙和象结合而生的动物。
与龙赞相联系的神灵还有龙罗刹。他们是由龙和罗刹女结合的产物。
与龙神通婚的还有免姆女神。从西藏的神话传说看,龙与免姆结合所生的神灵叫龙免(Mlusman),龙免神大部分是白色的神灵。《十万龙经》中提到的最重要的龙免神是龙免女王美女沃初玛,这位女神非常的漂亮,所以在神话中一般要在她的名字前加上“美女”的字样。龙免女王经常是以彩虹的样子出现在西藏大神殿中。
在西藏大神殿中,还有下面一些龙免神灵:
1.龙免卓姆,她是地方保护神黑岩野赞的伴神。
2.白龙免萨来仲玛,她一身雪白,眼眉就像绿松石一样绿。她的头上缠着一条丝巾,穿白色的丝衣,她的坐骑也是白色的犊牛。
在《十万龙经》中,还提到了一组重要的龙魔,他们一般被称为龙魔九兄弟,在神话传说中,他们都是非常凶横残暴的精怪,能够引起胆病、麻风病、水肿病、剧疼、吐血等。龙魔九兄弟之主是龙魔支冬热巴,他的八个龙魔伴神都长有动物的头。他们是下面一组龙魔神灵:
1.龙魔达因南卡顶;
2.龙魔扎那热巴经;
3.龙魔色几卓秀金;
4,龙魔藏巴郭古;
5.龙魔顿那地巴郭沃金;
6.龙魔藏巴珠郭金;
7;龙魔牛列切几拉任;
8.龙魔协八固结。
在神话传说中,龙魔九兄弟除了上面这些龙魔伴神外,还许多的动物伴神,它们是:
九条金眼鱼;
九只黄角蝎子;
九头黄头黑熊;
九只金眼黑蛙;
九头虎纹小阉牛;
九条黄眼黑蛇;
九个黄色小蝌蚪。
在西藏的神话传说中,龙魔九兄弟的另一个主神是龙魔蝎子头,人们一般称他为黑龙魔,他最初是从一个血蛋中诞生的。他生有黑色的蝎子头,头发是一条一条的蛇,他的面孔和身体都沾满了血污。这条龙魔从来不固定自己的住处和坐骑,据说他冬天爱骑一头黑色的公牛…
《生长神灵的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