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天界雨水的管理者,所以求雨的人必须到湖泊或者是所有有水的地方,只有在这些地方进行求雨仪轨,才会有效。至于具体的求雨方法,则视人而论。一般有下面几种:
1.在某些情况下,法师或者是护法神在求雨时,要将用干血块做成的血丸用纸包好后,扔到泉水中,据说这样也可以求得落雨。
2.由天气咒师赤裸着身子站到泉水或者是湖泊中间,一边挥舞着用人头骨做成的小鼓和法铃,一边念诵咒语,据说这个咒语很快可以带来雨。短小咒语就是:
omv ai jrava pahi har in is ail hum hum dzva pho bphob
3.求雨法师进行求雨仪轨时,必须容蓝色的服装,手拿蓝色的幡。然后献上各种蓝色的供,因为龙神生活在蓝色的江河和大海湖泊里,最喜欢蓝色。开始求雨仪轨时,巫师先从龙神居住的水中取九勺水,分别装进九个蓝色的瓶子里,然后放在湖泊或者泉眼的四周。
上面的仪轨程序做完以后,巫师再拿出龙神最喜欢吃的黑白两种芥子,呼唤龙神的名字。这些龙神据说都是主管雨水的,所以他们的名称大都与降雨有关。比如:
“珠扎”(vbrugvgrogs)=雷鸣
“罗尔”(kIugvbyin)=闪电
“曲结”(chuskyes)=涨水
“恰柏”(chrvbebs)=降雨
叫完这些神灵的名字以后,巫师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头、吹气,然后把黑白芥子撤到湖泊或者泉眼中,接着再将九个瓶子中的水也泼到湖泊或者泉眼里。巫师们相信,只要经过这一番努力,立刻就会有大雨降下来。
4.据《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一书讲,西藏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也记述过一篇有关求雨的仪轨。在这个求雨仪轨中,主持求雨的法师不再是本教的巫师,而是格鲁派的护法神或者是某位高僧,祈祷的神灵也不再是西藏民间或者是传统的本教神灵,而是印度的龙神及其伴神,仪轨也只是在星象出现小雨的征兆时、或者天气出现合适的征兆时才能进行。
进行仪轨的地点要在有龙神或者说水神居住的地方,如泉水、湖泊的前面。假如是一个很大的池塘,地点就应该选择在紧靠池塘西面的岸边。
先要在一块平坦的地上画一座坛城:首先画两个同一轴心的圆圈,其中一个圆圈的里面画火轮,另一个画风轮;在坛城的正中央要画一个人瓣莲花,一个龙神和环绕他的八位伴神。
画好这些图案后,要在坛城四周放一些供品:
香、灯、花、食物、涂香。
蓝色的幡、兰色的花、蓝色的瓶子装的蓝色的水。
芬芳的香料、白芥子,用牛奶、粗砂糖和糌粑做成的祭品。
最后法师要用一把涂染成蓝色的剑再画一个轮子,在轮子中央写上咒语:omshulinisvaha。在轮子的前面还要放一个用糌粑捏成、周围缠有蓝线的杯子。
接下来法师开始进入仪轨中最复杂的观想程序:
法师开始观修大力士神功。大力土神是一位蓝色的神灵,生有一面两手,他的左脚向前屈起,右脚伸出,用八条蛇作他的装饰,身穿虎皮围腰,右手拿着三叉戟,左手做恐怖吓人的手印。
观修完大力士神以后,法师又开始继续观修火坛城、火坛城之上的风坛城、风坛城之上的水坛城。在水坛城的上边,有绿色花蕊的八瓣莲花,每瓣莲花都被观想为:
东方的莲花瓣是蓝色。
南方的莲花瓣是白色。
西方的莲花瓣是红色。
北方的莲花瓣是绿色。
东南方的莲花瓣是红色。
西南方的莲花瓣是淡黄色。
西北方的莲花瓣是黄色。
东北方的莲花瓣是杂色。
观修完各个方向的莲花瓣的颜色后,法师还要继续这样观想:
在莲花的中央写上字母ban,在八瓣莲花的每一瓣上写上字母nam,由字母bam中生出龙神或者是水神的形体:一个头上盘有七条蛇的蓝色人,双手握毒蛇绳套。
接着法师又观想到:
在东方莲花瓣上的字母nan中出现了广财龙王,
在西方莲花瓣上的字母nan中出现红色的安止龙王,
在北方莲花瓣上的字母nan中出现蓝色的力游龙王;
东南方是红色的莲花龙王,
西南方是淡黄色的大莲龙王,
东北方是黄色的护螺龙王,
西北方是杂色的具种龙王。
这七个龙神的伴神,都具有典型的龙的形象:头顶都盘有七条蛇,身体的下部分都是呈盘旋的蛇尾状。
经过这样的观想,法师就可以唤起水里的龙神来帮助降雨了。
5.在旧西藏,如果大部分的地区都遭受了旱灾的话,噶厦地方政府就有可能出面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降雨仪式。
首先,地方政府会通知西藏所有的寺院,专门为降雨念诵三部龙经:
《十万白龙经》、《十万黑龙经》、《十万花龙经》。
其次,是向龙神奉献供品。这些供品包括各种朵玛,一种据说是龙神特别喜欢吃的被称为“龙物”的食品,另外是三种甜食和三种白色食品,当然最后少不了珠宝、金、银、红色香料等。奉献的方式是将这些供品装进一个土罐或者是别的东西里,由法师埋进有水的地方,比如湖泊、泉水边等。
最后,为了安抚龙神,法师还应该举行一次“楚遂”(khrugsol)仪式。西藏人认为通过这种仪式,可以平息龙神的不快或者是龙神的怒气。并且能够驱除龙神引起的各种疾病,当然,还可以让龙神帮助降雨。这个仪式一般有三个程序:
第一,念诵咒语。
第二,从一个被称作“吹瓶”(khrusbum)的瓶罐中舀出黄色的水,倒在一面镜子上。据说这面镜子可以映出所有被人的罪孽污染的龙的影像。这面镜子最好是银镜,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改用响铜或者是水晶镜。当水倒在镜子上面以后,再把镜上的水倒在另一个叫“吹项”(khrusgzhang)的平盘里。
第三,念诵三大龙经。但是在喇嘛们念诵经文祈祷降雨的时候,要组织一队妇女背着《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大藏经,排成单列,沿着寺院或者是农田转圈。有些地方还要做一种水的游戏,藏语叫“玩水”(chubrtse),主要是男人和女人,当然也包括小孩等,都到街上,互相泼水嬉戏。这种情况在解放后的拉萨,依然可见。即使是作者本人在拉萨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那会儿完全是自发的,既没有喇嘛念诵三大龙经,也没有妇女背着大藏经绕着寺院、田间转圈。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还是小孩,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古老的祈雨仪式。
第八章 藏族英雄史诗中的神灵鬼怪
天神之子下凡转世的故事
在所有的史诗当中,能够与世界著名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相媲美的除了古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可婆罗多》之外,就是藏族最著名的史诗《格萨尔》了。在这部英雄史诗中,毫无疑问格萨尔是最重要的人物,他虽然只是史诗中的一个角色,可是在藏族人的眼里,他就像松赞干布一样,被看作是雪域的民族之神。
也许正是因为他在藏族人的神话观念里被赋予了某种崇高的地位,所以,这部英雄史诗从一开始,也像藏族人把吐蕃最早的赞普追溯到天神之子下凡那样,给格萨尔的出生也编撰了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情节,从而把格萨尔本人的故事带进了一个充满奇异色彩的神话传说的世界中:
很久很久以前,藏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个由美丽的雪山环绕的高原上。一代又一代,藏族人一直沿袭着祖先的生活方式,安后乐业,和睦相处,过着艰苦但是又样和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不知从哪里刮起了一股罪恶的妖风,它带着妖魔,带着鬼怪,突然融进了藏族人生活的世界里。于是西藏人宁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晴朗的天空变得阴暗,嫩绿的草原变得枯黄,善良的人们变得邪恶。人们不再和睦,不再相亲相爱。战争的硝烟在高原弥漫,饥荒与死亡交替,雪域变成了魔域。
人们开始向天祈祷,希望慈悲的菩萨救一救雪域,可是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丧失了,恶魔更加猖撅,他们一步步从西藏的边地向腹心地带推进,一切的秩序都被打碎了,最后就连法王也沦为了庶民。
一群群的妖魔鬼怪横行无忌,无恶不作。他们吃人肉,喝人血,嚼人骨,剥人皮。西藏人的苦难越来越深重,西藏的千里雪山越来越失去光泽和风采。
看到这种情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他决定出面恳求极乐世界的主宰阿弥陀佛给雪域西藏发一道佛光,以拯救那里的苦难众生。
阿弥陀佛告诉观世音菩萨说:
在三十三天的神界里,梵天威丹噶尔有个个儿子叫德却昂雅,您去通知莲花生大师,让他安排德却昂雅和天女生一个儿子,然后再安排这个天神之子降生到雪域。他是人间的菩萨,只有他能够教化藏地,使那里的人脱离恶道,使那里的恶魔和鬼怪归附。
观世音菩萨来到了佛教传说中牛尾洲,在那里他首先见到了莲花生大师的守城卫士罗刹热恰郭果。他把自己变成一朵八瓣金莲花。罗刹捧着莲花准备献给莲花生大师,可是这朵莲花忽然化作一道白色的光,钻进了莲花生大师的胸中。罗刹的心也像是被那道白色的光突然照亮了似的,观世音菩萨想说的话都从他嘴里冒了出来:
在难以教化的雪域藏地,
发了邪愿的恶魔鬼怪,
还有九个王臣在横行。
东面有魔王罗赤达明,
西面有魔王古噶特让,
北面有魔王鲁赞穆布,
还有于折威的小儿子,
土地魔王念热瓦,
狮子魔王阿塞起巴,
凶恶的魔王辛赤结布。
世间的妖魔和鬼怪,
有形的敌人和无形的恶魔,
唆使百姓走向邪道,
让众生遭受苦难。
能够拯救雪域藏地的
是天神之子推巴噶瓦。
五位佛陀已经为他授记,
三世救主已经给他加持,
现在就应该让他出生,
现在就应该让他准备下凡转世。
观世音菩萨看见莲花生大师已经明白了自己托付的事情,就回到了普陀洛迦山。
再说莲花生大师得到了观世音的指示后,很快就到了初十。在佛教的神话传说中,…
《生长神灵的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