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鞞跋致的一生补处的菩萨聚会一处,共同的学习。所谓的见贤思齐,我们可以与圣人为伍。在那种环境之下,大众可以熏修,大众可以修行,可以沐浴圣人的熏陶。我们要想到圣人境界,就必须发愿,往生到那个地方去。
刚才讲我们要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三资粮是信愿行,所以我们首先要相信,相信了之后我们要发愿,发愿我们才可以跟那些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我们怎么去呢
怎么去就是要解决一个行。我们要一心持名,持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经文说: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是善根、是福德。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不但要念佛,还要广种善根,广修福报。所以说,一心持名念佛,念佛是一方面,经文还告诫我们不可以少善根,不可以少福德,不可以少因缘。所以“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所以这里的执持名号,就是我们抓住了这个佛号不放,每天要坚持念,时时保持不失。执持,抓住不放,保持不失,要达到一心不乱。持名念佛,“若一日乃至七日”,七日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念佛念得有成就与否,就看临命终时。我们好多居士一生念佛到临命终时,好多佛友帮他助念送往生,大家集中起来念佛,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永宁寺这边也有居士助念的,非常好。大家可以组织莲友为那个临命终时的人送往生,因为最后的那个意念非常重要。若人临命终时,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你这一生就成就了,你能够蒙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来接你。如果你临命终时想到的都是这么多产业如何分,子女他们如何的生活,你都计划着世间的这些事情,你就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你的心如果系念于你的亲人财物,你就会被亲人和财物所累,西方极乐世界跟你就没这个因缘。所以为什么我说平时要用功,用功念佛要成片成片地念,念佛不是说我今天念,明天不念。要时时念,念念念,念而不念。所以说,念佛的功夫是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临命终时的时候才能达到一心不乱,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蒙佛接引。现在江苏各地有很多的念佛小组,就是大家一起念。在一千多年前,慧远法师结莲社念佛。他为什么要建莲社,我想与我们今天的模式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大家共同念佛,最后大家互相帮助,临命终时我帮助你一把,然后你到了西方去再来帮我一把。人帮人,不是帮的人,是帮的自己。所以经文说: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我见到这个念佛的利益,我才说这样的话,“应当发愿,往生彼国。”
以上是本经的正宗分。
劝三资流通
下面我们讲的是流通分,流通分主要包括劝信流通、劝愿流通、劝行流通,也就是信愿行。我们说佛法难闻,更何况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而自说、三根普被的顿超法门。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为什么佛无问而自说?因为我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行此难事,行指什么呢?指度化众生的事业非常的难。我在娑婆世界成就佛果,是为了说此难行之法。说此难行之法是难上加难,因为这种法门是非常难的。就像今天我劝大家,大家都要念佛,念一句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后就死了或者临命终时,都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信吗?这很难的,所以在不信的情况之下就依据经典。所以念佛的同时还要着重于学经。不是说我就一句弥陀圣号就行了,一句弥陀圣号是可以持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你的信心能建得起来吗?只是念佛你的信心就很难建立起来。为什么呢?各种念佛的法门,各种念佛的方法,你信谁的?所以必须来看经典,你信经典没错,经文是这么说的,你只有信经典。所以佛陀都这么说,“是为甚难”,这是难上加难,要让你生起信心很难,要让你发愿很难,要让你行持很难。正因为很难,所以说我们才应该感谢我们的释迦牟尼佛。因为他明知这个事情非常难,还是能把这个难的事情告诉了大家,所以大家对我们现在教界的一些情况,对这个法师所说的,那个法师所说的,你也不要感到奇怪。佛经说得很清楚,“是为甚难”,正因为难,所以我们才要依据经典,要变难为易。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为什么最后佛陀这么多弟子对所说的这个难信之法这么欢喜呢?因为这么多弟子听了这个难信之法,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相信了,发愿了,实现了。所以我们希望这部经典大家听了之后,要很好的去领会经文的意思,去相信,去发愿,去实现。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这里面佛陀用了六方六佛。不可思议——思,思想的思,下面一个“心”字,表示不可以用心去思;议,“言”字旁加个“义”,表示不可以用语音去表述。不可思议功德,就是不可以用心去思考,也不可以用语音去表达的功德。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乃至于念佛往生横超三界,光寿无量解脱生死永歇轮回,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说这个不可思议,释迦佛就举了六方六佛来佐证。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所以这部经典除了翻译成《阿弥陀经》外,还有个名字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佛举的是东方世界,东方世界有阿閦鞞佛,与恒河沙诸佛在他们的国土中,各广长舌来宣说《阿弥陀经》,不仅仅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在宣说这部《阿弥陀经》了。东方世界、西方世界、南方世界、北方世界,所有的诸佛都在说什么呢?“各于其国,出广长舌”,都在自己的国家出广长舌,出广就是放大,以广长舌之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劝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应当相信这部《阿弥陀经》,应当相信《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即《阿弥陀经》)。所以这里是劝信,六方六佛都在劝信他们的众生。娑婆世界的释迦佛,在经文的上面已经在劝说我们众生,应当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是东方世界的佛,南方世界的佛,西方世界的,北方世界的,六方六佛。六方一共有三十八尊佛,佛佛都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六方三十八佛,大家都在宣说,都在劝恒河沙的众生相信、称赞这部《阿弥陀经》。所以大家念到六方六佛的时候,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佛在干什么,佛在劝众生相信这部经。所以说六方三十八佛,佛佛都在劝众生相信《佛说阿弥陀经》,相信“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是不可思议的,这么多的佛都在称赞,这么多的佛都在宣说,都在劝信。我们生在娑婆世界,也应该能够相信释迦佛。我们这是释迦佛在宣说。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迦佛又对舍利弗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我们这部经,并且去受持这部经,乃至于听闻了诸佛名号的人,只要我们听到了《阿弥陀经》,只要我们听到了阿弥陀佛,所有的一切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所以我们在这里听闻这部《阿弥陀经》,讲经道场的一切诸佛都在护念各位,护念听经的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并且“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发心,是我们发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是故”是所以,“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就是你们应当信受我所说的话,乃至于诸佛所说的话。诸佛就是刚才六方六佛所说的话,也是释迦牟尼佛上面经文所说的话。这是六方六佛在劝信,劝大家来相信这部《阿弥陀经》。
下面是劝愿。什么叫劝愿,就是学愿所成,发愿往生。我们要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中。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过去发过愿的人,都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现在发愿的人,现在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将来发愿的人,将来也一定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的愿心有多大,你未来的成就有多大,所以说发愿非常重要。我们说念佛法门,但不学经典你能知道它的意思吗? “已发愿,今发愿,但发愿”,即过去、现在和未来,他都能够往生。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生彼国土即是离苦得乐。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可以即生转凡成圣(转变我们的凡夫身为圣人身),转染成净(转我们的染污种子成清净种子),转迷成悟,然后转识成智。为什么要发愿呢?发愿,我们可以四转四成:转凡成圣,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识成智。这是劝愿。
下面劝行。我们应该难行能行。说起来是很方便的,发起愿来也很简单,可是真正的去实行却很难,所以说我们要难行能行。经文说: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
《华严经》说,“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诸佛都在称赞我,称赞我释迦牟尼佛,能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我也在称赞诸佛在其他国土度化众生的不可思议功德。
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十方的诸佛,称赞释迦佛什么呢?是称赞释迦牟尼佛能做非常难的事情,能在这个娑婆世界度化众生。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知难而为之,更显出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之处。他知道度化众生难,宣说这部《阿弥陀经》难。可是他还是在度化,还是在宣说。所以他对舍利弗说,“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我在娑婆世界,修行这么难的事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指成就佛果,并为此世间说此难信之法。这么难的法我来宣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佛说这部经结束之后,舍利弗和这些比丘们,以及天人阿修罗等,听闻佛所说之后,大家都非常欢喜,作礼而去。为什么欢喜?因为佛能够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之下,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度化众生,说明娑婆世界的这些众生福报非常大,蒙佛来接应,蒙佛来度化。正因为我们有这么大的福报,才能够听闻佛法,才能够修行念佛法门,才能有解脱的希望,才能够得到圣果,所以说大家都欢喜顶礼。在这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喊舍利弗的名字,一共喊了三十八次,这与六方三十八佛是对应的。这说明佛语重心长,前前后后不知疲倦的,三十八次告诫舍利弗,可谓是苦口婆心。现在的这些家长,如果能够像释迦佛这样苦口婆心地教化子女,我们的法师能像释迦佛这样苦口婆心地度化众生,就不愁子女不承认他,就不愁众生不能度化。学佛我们就应该学习佛陀这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学习他的苦口婆心。从这部《阿弥陀经》体会到,佛为了度化众生,三十八次的告诫舍利弗,你说这尊佛好当吗?在我们这个垢土上来度化众生真的不容易。
结 语
这部经总的内容概括起来就三个字:信愿行。信释迦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的,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我们应该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个是信,一个是发愿,我们怎么去?一心不乱,持名念佛,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所以,平时大家要发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应该发心读诵《阿弥陀经》,念佛与念经结合起来。念佛解决的是往生西方;念经解决的是信念问题。我们要坚定信念。为什么?这部佛经字数不是很多,念诵起来很快,这部经讲起来也很快。可是要让我们真的能相信,能够去发愿,能够行使,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所以说我们才要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难题。在当今的修行法门之中,我们有很多的路可以走:古代的大德,今天的大德,乃至于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念佛法门。这么多的经典之中,有个经典是我们的依据。我们只有真正信奉《阿弥陀经》,静下心来去体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背诵到理解,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相信极乐世界,相信阿弥陀佛。我们不是听别人怎么说,要听自己的。自己的自信心从哪里来?从经中来。希望各位能够以传统的佛教经典为依据,在今后的修学乃至于今生的解脱中有个依据,我们的眼睛才不被现象所蒙蔽,才能够透过种种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够透过娑婆看到极乐,才能透过经典巩固我们的信心。
《弥陀大意略讲(心澄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