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经》的智慧和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本觉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和合所生起的假有,虽然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存在只是暂时的,不是真正的有,而是假有。万物的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缘起性空”的真实意义。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尘、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缘起法告诉我们: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因为有农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为我们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所以,每个人能够生存,都要感谢因缘,感谢世间各种因素的成就。

  但是同样缘起法也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既然万物的本性是假有的,是真空的,那么就无需执著。你所执著的东西其实都是假有的,是暂时存在的,是因为因缘和合而产生,必然会随着因缘分散而消亡。所以执著是没有意义的,世间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我们能够看破万事万物的本质,认识到万物的存在跟宇宙相比只不过是一瞬间,那么各种烦恼、各种执著、各种迷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就让我来联系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现实状况,谈谈如何运用《心经》中“万法皆空”的智慧来化解烦恼吧。

  无可否认,现代社会因为几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因缘,生产力空前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都史无前例的繁荣。世界上有部分发达国家的人们已经开始不用为生存而担心,粮食、住宿、医疗、教育等基本的生存条件已经获得了非常充足的保障,这些发达地区的人们开始为如何更有质量地生活、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努力奋斗。即使是我们中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还有很多人处在贫困的生活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比起60年前,至少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似乎不用再过于担心没饭吃没衣穿了。以前认为是富贵人家才能天天享用的大鱼大肉似乎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现在最健康的生活理念反而变成了素食主义。就算是大家目前最烦恼的买房问题,人人都在喊房价高,买不起,但是好像露宿街头的人也没有成群出现,有钱者买房,无钱者租房,总归能有片瓦遮头。总而言之,以前古人烦恼的种种生存问题,现在看来都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

  但是,我们现代人有没有就觉得烦恼少了,智慧增长了呢?恰恰相反,现代人的烦恼可能远远超过古代人。无论是知识的爆炸式增长,还是科技的飞速进步,似乎都没能给我们现代人带来真正的智慧。抑郁症、孤独症等众多心理疾病在现代人,特别是有知识、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群中的发病比例越来越高。很多精英可能事业非常成功,但是精神和心理却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是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自杀率也特别高。这看起来非常的矛盾对不对?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还是要回到佛陀教给我们的真理——执著才生起烦恼。现代社会物质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并没有使我们减少执著,恰恰相反,它极大地增加了我们的执著。我们现代人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对于人生的一切都能令我们生起执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执著财富、执著地位、执著情感、执著生存的环境、执著家庭、执著人际关系、执著拥有的知识、执著自身的见解、执著事业、执著技能所长等。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越多,我们就越不舍得放弃,我们想占有最多的资源,占有最多的财富,并且希望永远都不要失去。由于执著的关系,我们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执著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

  佛经中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欲”字上,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欲望有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这两个方面。在佛经中简单地归纳为五种,称的五欲,即色欲,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颜色;声欲,耳朵希望听到动听悦耳的音声;香欲,鼻子希望闻到香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美味;触欲,身体希望接触到舒适的环境。大多数人的生命就是在不停地追求这五种欲望中延续,通常人生所谓的幸福快乐,说穿了,那不过是欲望的满足,当人们欲望满足时,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欲望又是没有一定的东西,人类欲望虽然与物质条件有关系,但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满足并无标准,它往往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善而水涨船高,古人生活条件简单,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满足;而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人的欲望也随之膨胀。今天的人,并不因为丰富的物质环境而感到满足,他们总是处在不断向外的追求中。

  比如说,我们执著于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够完美,是不是够顺利。我们常常听到别人祝愿自己“心想事成”,但是碰到挫折,我们就会心情郁闷,甚至痛苦。我们执著于成功,没人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我们来问问自己,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你对你的人生有哪些东西是非常执著的?各位想一想,有没有什么东西,你认为在你的人生中是无比的重要,是没有了就感觉活不下去的?我想一定有吧。最简单的一样东西:我的生命。我想没有人会否认生命是最重要的吧。

  很多人活在世上,其实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请各位问一问,“我”是谁呢?你们会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是张三,他是李四嘛。各位,那只不过是个名字,是个代号,把名字拿掉,你是谁呢?你可能会说,你是父母的孩子,是谁的妻子丈夫,是谁的朋友同事等等。那都是你的社会关系,按照缘起性空的理论,你都是要依靠这些社会关系才真实存在的。大家再往下追问,就会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吧。其实这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你以为“我”是我,但其实只是各种因缘的假合,并无独立可言。你都没有独立性,那么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不可或缺是不是也没有什么根据呢?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什么人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好像没有吧。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地球离了谁都转”。我希望各位除了对别人说这句话之外,也常常对自己说说看。多说说,你的心态就能平和好多,你的身段也就能放低好多。

  其次,我们来问一问人生最关键的问题——生死问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很多人念佛就是想求个往生,希望死后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不错,我们想一想,人是在世的时间长,还是死后的时间长呢?人诞生之前,人死亡之后,宇宙都无始无终,你在世不过短短百十来年,跟前后相比,哪有一点点可比性呢?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这短短的在世一生的享乐而造下恶业,犯下错误,我们就要用漫长的来生甚至来生的来生来承受果报,为自己这一生的错误还债,甚至因此无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笔账实在太不划算了。

  再接下来,我们说说小的问题。有些人执著于财富。为了生意上的一些亏损,为了一点祖上传下来的家产,而导致与亲人撕破脸皮,六亲不认。我们不是常常听说不肖子孙争夺家产大打官司的事情吗?也有人因为股市里亏了钱,或者是投资失败,有想不开跳楼的,有产生恶念去犯法的。这种事情媒体不是也天天都有报道吗?大家想一想,财富这个东西,在你出生之前属于你吗?在你死亡之后,又能被带走吗?都不可能。财富只不过在你手上停留短短的几十年,这已经算难能可贵了。而对于一些富豪、大企业家来讲,他手上的巨大财富其实更不属于他自己,他只是在为社会保管财富,他应该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如果就为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诸位觉得值得吗?

  我们都想占有一切。穷人只要求有吃的、穿的、住的就行了;可生活基本需求一旦满足,于是就希望过上方便舒适的日子。希望有各种家用电器,希望出行有代步工具,工作之余,希望能多些消遣方式,工作也希望越有价值越好,能创造越多财富越好。要满足这些希望就得拥有大量的财富,为了赚钱就得拼命地工作。然后,有财富的人,希望有名誉地位;有名誉地位的,希望有更大的权利。如此等等,欲望无穷无尽。总之,别人拥有的,我也得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得有。欲望使得我们在不停地追求,不断地占有中度过。处在欲望中的人,总是忘记已有的东西,而去追逐未有的东西。

  我们还希望和别人比较。你拥有百万,我得拥有千万;你坐好车,我得坐更好的豪华车;你的孩子考上名校,我的孩子就得送出国去念书。还有比官儿大的,就更可怕了。带着比较心态去生活的人,他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用比较心生活,总想出人头地,超过别人,希望从他人羡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社会总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生活在比较中的人,为了幸福他是不会满足的。

  这些现代人的毛病,我想大家也有很深刻的体验。有人执著于地位,有人执著于权利,还有美貌、享乐、感情、人际关系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欲望的执著,其实都导致了痛苦。生活在欲望中的人,总是不停地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会痛苦得像被箭射中一样。佛经所说的“八苦”中,“求不得苦”便是欲望不能满足所造成的痛苦。如果我们都能用般若空观的大智慧去观照,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如此执著的呢?

  执著使我们在人生旅途上疲于奔命:学生为升学而奋斗;知识分子为职称而奋斗;工人为月薪而奋斗;商人为经营而奋斗;政客为更高的权利而奋斗。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奋斗。真正留给自己内心平静安宁的地方有多少呢?

  所以我们要反复去读诵《心经》。在《心经》中,我们能找到这样一种宁静。只要你能“照见五蕴皆空”便能“度一切苦厄”。《心经》针对我们对万法本性的错误认识及执著,揭示了宇宙的真理是“无自性空”,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错误的认识,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著。只要我们依般若大智慧,就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开启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之说。大家今天来这里听经,就是成就自己成佛的殊胜因缘。大家都是未开悟的菩萨,一旦开悟,便是人天师表,如同佛陀一般。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参学《心经》,就是在成佛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实在值得恭喜。末学学识有限,如果讲的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不吝赐教,各位也是成就我法身慧命的大菩萨!阿弥陀佛!

  

《《心经》的智慧和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本觉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