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馨的家庭。爱你该爱的,不管他是好是坏,也不管他合不合你的意。一般人常犯的毛病,大都认为人家不合我的意。但是你反省一下,你又合过谁的意呢?你一辈子也没合过几个人的意,却要求别人合你的意,这是暴君思想,这是不对的。如果要求父母合我的意,才孝顺他们,那古代的舜对瞽叟,就不会那么孝顺了;舜的孝才是大孝。
孝是因为爱他的父亲,慈是因为爱他的儿女,智慧是因为爱他的知识,勇是因为不让别人破坏他所爱。懂得真爱,才会自尊自重,只有爱才能长久,只有爱才能和谐;只有爱才能发挥自己生命的潜力,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
为什么讲“慈悲”呢?慈悲是爱的升华。爱是有条件的,爱是有等级的,爱是有步骤的,爱我自己的国家,再爱别人的国家;爱我自己的爸爸妈妈,再爱别人的爸爸妈妈;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杨子为我,看起来杨朱这个人只管自己,别人的事我不管,社会的事我也不管,好像连皇帝都不要了;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不尊重国家、不尊重政府。其实人人若都像杨朱那样,国家就会富强。杨朱有一句话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纵使拔掉我一根汗毛对全天下有益,我也不干。他下面还有一句话说“举天下富于一身而不取”──你把天下的财富都给我,我也不要。这是极端个人主义,若人人都能照顾自己,照顾得很好,这个国家就会富强,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垃圾,社会没有包袱,当然就富强。
佛的爱是慈悲。什么是慈?就是予众生以乐;什么叫悲?就是除众生之苦,给予众生以欢喜、快乐与幸福。
观音菩萨是无缘大慈(缘就是条件),无条件的同情。对于众生烦恼痛苦,都会同情,不因为认识你,也不因为你是我的什么人,都一概同情。
什么是同体大悲呢?你长一个疮,等于是长在我身上,而感同身受,这就是同体大悲。
像这样的人,他不但赢得幸福,而且会赢得永恒。
观音菩萨,他是无所不在,法身遍虚空,从中国到东南亚,没有一个国家不供奉观音,甚至可说是遍及全世界。
我们了解“爱是幸福的动力”,家庭充满了爱,家庭一定会温馨、和谐、完整;社会充满了爱,就没有凶杀、仇杀,没有绑架、勒索、金光党,没有了这些事,社会就是一个祥和的社会,是一个温馨的社会。如果人人献出爱心,社会就是天堂,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先进国家。
反过来说,我们若缺乏爱,也就没有创造幸福人生的动力;我们若没有爱,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不会很健康,也不会是天才;天才都是情感丰富、热情洋溢的。所以要想活得健康幸福,就必须充满爱心,充满爱心再进一步升华,到了大慈大悲,我们才能够创造幸福的生活,也才能为人类带来永恒的希望。
二、与妈妈调和相处
问:我常常看不惯妈妈的举止,老师说要活在责任义务里,自己也想尝试去做,但是心力总是无法持久,而且跟妈妈之间缺少了亲密感,要如何才能改善?
答:我们的修行是内明 —— 明白自己,不向外驰求,你常常被你妈妈所牵动。我们要求的是包容,你看你妈妈的那个样子,你就想改变她,改变不了,方法错了;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不是那个方法。
你不应该看妈妈不顺眼,应该看你自己不顺眼,你试试看。我若讲得太紧了,也许我太夸张,放宽一点,从今以后,你做上半年,你专找你自己的毛病,找你妈妈的可爱的地方,你不断地改,半年以后,你们一定很调和;而且在这个期间,你常常怜悯你妈妈。如果你妈妈的动作是错的,说话也是错的,做事也是错的,你是知道的,“错误恒等于烦恼”—— (我举过太多的例子,大家应该不会怀疑),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个动作,都会招来烦恼;“罪恶终难逃毁灭”—— 你造了罪恶,就毁灭了。你看那些被枪毙、被法院关起来的人,都是因为罪恶。那些犯罪而不受国法制裁的人,将来还是要受宇宙规律(因果律)的制裁。他们现在不受制裁,时间拉得越长越惨,将来还要收回利息。
所以你跟妈妈不要对立,“不二法门”—— 你就是你妈妈,你妈妈就是你,没有你妈妈就没有你,所以你看你妈妈应该要很顺眼。若看她的那些动作、说话是在讨厌你,你就感觉她很可怜,不够艺术,她活得很苦恼。如果你妈妈爱发牢骚、爱生气,你就感觉她更可怜,一个生气的人不是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就不会生气,她已经不快乐了。她那些惹人嫌的动作,她没有注意到,那表示她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她活得很无奈,你应该怜悯她。
你要放弃想改变妈妈的心理,加紧改变自己。我有很多朋友都跟你一样,有同样的问题,我说“你先改变自己”,结果他的家人都改变了,跟着他改变了,小孩子也变好了,一切都往好处走。你若不肯改变自己,想改变别人,那是自寻烦恼,效果相反。所以要先改变自己。(解惑录第二集。信愿行证”会后解惑)
三、唯求心安无愧
问:在工作上为了使自己负责的工作顺畅,势必要通过主管这一关。如果对方是个喜欢别人奉承巴结的人,自己应该委曲求全地去讨好他呢,还是固守原则,不忮不求?
答:如果你的修行很好,就没有这个问题存在,因为你有亲和力。你修行的安祥度不高就不能够同化别人,亲和力高的时候可以融化所有的我执、所有的偏见。
有很多人常常跟我诉苦说:“我努力干,别人埋没我;我非常努力工作,我也是一个好人,但他不了解我,也不谅解我。”
我说:“修学安祥禅,是以求心安为基础。无论做任何事,只要心安无愧就对了。”而且我在十年前就曾讲过这个话,我说:“你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建立在少数人主观偏见的好恶之上吧!”如果你的生命意义跟价值是建立在少数主观偏见者的好恶之上的话,那你未免太作贱你自己了,而你那个价值是虚伪的、不坚固的、随时会垮掉的。一方面你热心地工作,一方面要在主管面前表示“我很能干,我用不着拍你马屁”,故意表示“我不理你”,你看我是只为工作效忠,这样就不太好,这是矫枉过正,这是一种执著。你如果不要执著,像《法华经》有个常不轻菩萨,见到狗他都磕头,那你就不是拍马屁啦!如果对主管很顺从,对同事很傲慢,那你就是在拍马屁啊!你要用平等之心相待,我们对任何人都要谦虚、包容,这样与人相处才能和谐。(安祥合唱团春节聚会)
四、夫妻信仰不同,应多包容
問:太太信一貫道,觀念上難免不協調,這是否也是冥冥之中的因果安排?
答:這個話,我不敢講,為什麼不敢講?因為一貫道在理論上並沒有什麼不好。《六祖壇經》:「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信心銘:「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都包容了。你用不二法門,「一貫道,即非一貫道,是名一貫道」,套用《金剛經》的三段論式,這個問題解決了。「一貫道者,即非一貫道,是名一貫道。」而且「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也就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不要去管他一貫道、非一貫道,要有包容心,也就是說「不二皆同,無不包容」,都可以包容。
你要表現得比他更有包容力,表現得比他更正常,你看我們兩個哪一個是怪物,將來時間久了以後,大家看看。誰若是表現得像個怪物,那他就是怪物了;誰若是表現得非常大量、非常包容、非常和諧、非常喜悅,那這個人是佛菩薩。
你說到「夫妻兩人信仰不一樣」,我們〈安祥禪〉不叫做信仰,就叫方法。我們〈安祥禪〉沒有理論,只是方法。什麼方法?佛法。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安祥禪〉不屬於信仰,也不屬於理論,也不是一種學術。你若做了,就可以成佛;你若不做,就是廢知識。你看了看,你也不做,結果它一點用處也沒有,就業考試也不考這個,你肚子餓了,它也不能當飯吃,也不能取代麵包,你必須做才有用。
所以夫妻不能心裏存著「一貫道好像是異端」,這就不對。一貫道創教的人是很好的,有無極派、先天派,都是很好的。好壞在乎人,不在乎法。一貫道也不是叫你做壞事,不要去管她,各人做各人的,要包容別人,不要有成見。(作者者座谈会)
五、自己修行,儿女会变好
问:自己沾污的污垢,可以借修行而涤除,但是子女先天性的疾病,或是由于过去世的因果,请问该如何减少子女所受的苦难?
答:你自己修行,如果你自己修行很好,你自己秒秒保持安祥,这样的情况就会改善,因为母亲跟儿子之间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在联系。
我讲过,曾子去砍柴,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一紧张,那时候也没有手机电话,她就咬手。她一咬手,曾子在山里就心疼,心想家里一定有事,他就回来了。所以这个是连着的,你要想使你的小孩活得比较好,那你就得先把自己的心调和好,调和好以后,他就很好。你若劝他:“安祥好,你来修行”,那是不可能的,不如你自己保持安祥。
我们认为:任何事情若通不过实验,那就是不真实的。我们当中有些人的小孩每天睡到半夜就哭,他跟我讲:“老师!我们住的环境灵气不好。”我说:“灵气应该是由你决定,开关在你手里。第一个你们夫妻不要吵架,第二个你努力保持安祥。”他说:“这个安祥保持不来呀!”我说:“你不付出,你怎么能获得呢?”你光说牛奶很营养,你每天早上到别人家门口去拿一瓶来喝,那个不是长远的事情,那样是不对的,你必须自己去订;也就是说你要想办法付出决心,照着老师的话做,你先做个彻底的反省;你也不要急躁,说我一天、两天就反省完毕。这是个大工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乃至花一年、两年都不为过。反省了以后,把自己的错误找出重点来,第一步我要把它丢掉。你们学安祥禅首要的一件事 —— 要正信因果,你们…
《耕云心药录——家庭幸福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