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耕云心药录——家庭幸福篇▪P4

  ..续本文上一页看看佛经上,菩萨有因地法行。什么叫有因地法行呀?菩萨要成佛,必须种因,有些方法他要去做,照着方法去做、去修行,叫“因地法行”。

   我们反省找出错误来了,我们把它丢掉。我有两句话:“错误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你看看那些活在罪恶里的人,叫做“边缘人”,随时都可能掉进毁灭的深坑里;活在烦恼里的人必定是活在错误里,他为什么甘心活在错误里,因为他没有反省,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

   你为了精神有个寄托,就像五祖叫人观月轮一样,你不妨在反省以前先合掌祷告:“老师呀!帮助我看到我自己的错误。”至于老师帮不帮你,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你有诚意,就是真的。人都是希望有个依靠、有个依仗,若孤苦伶丁的,他感觉不好着力,没有地方下力气。你先祷告一下,然后你就反省,把你的错误写出来。为什么写呢?见光死,叫做发露,你没有发泄出来,没有显露出来,就不叫发露了。

   我们读《大智度论》,佛教里有一本叫《大智度论》,说要在千人面前诉说过去的不对,毫无保留地,不要避重就轻,也不要有所保留,把自己最泄气、最不能见人的事都说出来,它就消失了。《金刚经》上也说:“若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则为消灭。”这个我们安祥禅不那么要求,不要你在几十个人面前说我怎么怎么不对,不要,用不着。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我都知道(强调)。它(这件事)不是我愿意知道,知道这么多人的事,那不是太累吗?它(这件事)也是莫可奈何,也是无奈的,也是一种无奈,因为你喊我老师呀,我有什么办法?(众笑)所以我们修行就要反省,把错误丢掉,其他的事情、枝枝节节的……,你不要去管它。(解惑录第二集。“唱禅歌就是修行”会后解惑)

  六、婚姻是终身大事,应该随缘

  问:我对婚姻,兴致不高,有人来说亲,也会产生排斥的心理。请问要如何面对,才是正确的?

  答:我认为你这个态度就是正确的,为什么是正确的呢?因为别人来说亲,那你的婚姻是终身大事,终身大事别人无权安排,你也不应该授权于人,说我把这个事交给你,你怎么安排都好,那也不对。

  你对婚姻没有兴趣,你是没有遇到有缘人。你若遇到有缘的人,你会为他而死;你是没有遇到真爱,遇到真爱,你还会为他牺牲,所以你等着吧!(解惑录第二集。“唱禅歌就是修行”会后解惑)

  七、行正道取得收入,使家庭健康调和

  我说:“这是可以求证的。譬如现在住的公寓,并排或上下两户规格相同。一户是用劳心或劳力的血汗钱所购买的,另一户是用昧良心、做坏事的黑心钱所买的,两户的格局相同、灯管相同,但是室内的气氛却不相同。用黑心钱买的房子,里面灯光暗淡、晦涩,是低气压、不开朗、不调和,有点阴惨惨的。他如果感觉不对,再换个房屋,搬了家,仍是一样,因为他的钱来得不道德、不仁不义,那是罪恶的象征,所以住下来便不顺畅、不健康。不只是他这一家,任何一个人用黑心钱去买房子住,都有这种现象。你想验证我的话,现在是科学时代,你拿个测光仪,去测量他家的灯光,就知道有差距,如果不是这样,你可以朝我脸上吐口水。”他问:“还有没有?”我说:“有!他家的小孩子会跟他越来越不调和,原来是很乖巧的,现在处处跟他作对。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佛性,在表面意识虽感受不到什么,但由潜意识里会感受到他父母的行为拖累了他、玷污了他,于是发生了反抗的意念。为什么反抗?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就那么很自然地发露了。如果你老兄不粗心、不大意,不心浮、不气躁,可以细心地去考察、去验证啊!”

  他还要我再说,我说:“太多了,我说了,你也不会照着去做的。”

  很多人不信因果,等报应到自己头上来的时候,才知道可怕,那时已经晚了。历史上有很多因果的记录,绝不是我们在强调。如果我们很细心去观察的话,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果的聚合,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因缘果的网状交叉所形成的。我们人人都活在因果里,我们怎么能不相信因果?凡是不信因果的人,对他的生活、生命就处理不好;处理不好,便遗祸给他的后代。想想,这是多么愚昧的事,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因果(安祥禅第二集,信愿行证──修行成佛的四个指标(二) 要正信因果)

  八、夫妻调和是修行的目标

  问:夫妻虽然共修,但对于世法的观点有时歧异不同,大部分的丈夫以事业为重,家庭次之,而太太须体谅他的立场,不可以有怨言。若是沟而不通,是不是反求诸己?承认、担当这样的因果?

   答:这个答案有了,你们自己问的问题,自己有答案,就是自我承当。

   人,有三世因果,凡是我没有验证的,我都不讲;我验证过的,我才讲,人是有轮回的。所以夫妻在一块,不是冤家不聚头,前世你欠他的,这一世你还他,因此夫妻不可能十分和谐、十分融洽。这个不是说“很难得”,而是说“不可能”。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夫妻关系都不顶好,都不顶好(强调)。所以让夫妻关系变成顶好,那就是修行的目标。

   中国儒家讲“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就是说一个有自尊、有荣誉感、受尊敬的人,他的道路的起点是在夫妇关系。为什么?有了夫妇关系,才有人类的尊严;有了夫妇关系,才有夫妇有义、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没有夫妻,一切都免谈。

   各位!夫妻相处是很难的。我跟我太太处得是不是很融洽?我若说很融洽,我一定是在说谎;我若说不融洽,我们却过了几十年。所以要包容,要包容(强调)。因为他的意见跟你的意见不同,你们的意见差距很大,若是无关于治国平天下、无关于国计民生的事,干脆听他的意见算了。你不相信,你试试看,你听他的意见,一年半载下来,家道不会衰落,不会越听越坏。(安祥是佛出世的本怀”会后解惑)

  九、面对丈夫完全不顾家庭的处理方式

  问:弟子的先生有外遇,离家在外已经有很多年,完全不顾妻子儿女的生活。请问 师父,弟子该如何面对?

  答:我若跟你讲“这是因果”,这是死无对证的,死无对证(重复)。

  像这个问题,把他的亲戚和家里的人找来,到区公所(市公所)调解委员会,大家公开摊开来讨论、讨论,拖下去,也不是办法,讨论、讨论,看大家怎么裁处、怎么调解,应该会有好的结果。一个是他给你多少生活费,他给你生活费,而你愿意守活寡;一个是你离婚,你愿意再去找合适的人,都可以。这个事情不用拖了,拖了也不好,也不很科学,这也不合乎佛法。

  有很多人说“一个人结一次婚是道德,结两次婚是罪恶”,这个是错的,是极端的错误。大家都知道孔圣人是讲道德的,他儿子孔鲤死了,他的儿媳妇很年轻,他把她当女儿嫁出去了;他有个孙子怎么办?他自己养,孔子的孙子是孔子自己养大的。孔子的孙子小的时候,他妈妈很年轻,二十多岁,孔子就把她嫁出去了,准备了嫁妆,跟嫁女儿一样。所以孔老夫子是圣人,那是没错的,他没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爱说笑!没这个事,没这个事(强调),这是真正的男女平等。你要跟他谈清楚,找他的亲戚、朋友、长辈到“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耕耘解惑录第二集。安祥是佛出世的本怀”会后解惑)

  十、正确面对父母的吵架方法

  问:弟子在面对父母亲争执或吵架时,内心有种压迫感,事后虽能靠自觉的方法消除,但稍嫌太慢。请问 师父,应如何面对当时的状况?

  答:这个是很悲哀的。所以台北的叶灯辉会友把我的《安祥之美》用闽南语来翻译录音,我很赞成,我认为做这个事功德很大。因为现在最需要我们安祥禅的人,不是在座各位;各位每天忙于工作,脑子里都是正思维,都离不开责任义务,而最苦的是老年人。他坐在那里,没事情,说:“谁对不起我,我过去很疼他呀,现在也看不到他的影子了,他还买了新车了,我都三年没有换一套衣服了!”……都来了,不满、抱怨、牢骚都来了,结果就会生病,就会很烦恼,就会很痛苦。

  年纪大的夫妻,年轻的时候他看她很顺眼,她看他也很喜欢,老的时候有时候彼此讨厌。比方说太太看到先生又胖又老,肌肉又没有弹性,说:“废物呀,废物,没用处。”那先生看太太 ——“你冥顽不灵,讲道理也讲不通”。

  所以父母吵架,自己要负责任;自己也不用紧张、难过,如果你很安祥,你父母就不吵架了。我讲这个话也许你认为老师太夸张了,如果你是秒秒安祥,你们夫妻俩都很安祥,你爸爸妈妈就会红光满面、容光焕发,一天比一天身体好。你可以做个实验嘛,你不试你怎么知道呢?然后你再诱导他,对老年人跟对幼稚园的孩子是用同样的方法,老年人多半跟小孩子一样。像我这样,虽然没有得老年痴呆症,但是也很幼稚,有很多知识我不接触了,很单纯,非常寂寞。像我稍稍好一点,有些年纪大的人很寂寞,需要人鼓励,需要人哄他,哪怕是骗他,都可以,他很寂寞,就怕没人理他,他就很难过。像这样的话,你说:“你帮我听听录音带,帮我抄抄老师的讲词,我给你买什么东西。”慢慢哄他,有效,绝对有效。抄抄讲词可以消耗他的心力,吸引他的注意力。抄了一个礼拜以后,他的样子都会改变,你可以试试看。他若不会抄的话,你没事的时候就唱歌给他听。他们俩若是吵架,你就放录音带,看谁的声音大(众笑)。慢慢地,他们就吵不起来了。你参加意见,他若骂你,你就笑,你说:“这样子比你俩吵架好听呀!”你不要跟他认真,怎么样开玩笑,你就跟他开玩笑,他们两个吵架你就跟他们开玩笑,他发脾气你还是跟他开玩笑,最后他没办法了,最后输的一定是他,不是你呀,然后提升你的安祥;提升你的安祥,他们就不会吵架。(耕耘解惑录第二集。安祥是佛出世的本怀”会后解惑)

  十一、如何忍受及享受寂寞?

  问:学法过程中,应如何忍受寂寞及享受寂寞?…

《耕云心药录——家庭幸福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