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当然我今天不是很正规地给大家讲课,而是给大家提醒几个关键的问题。
- 深入闻思
我们学习应该要有方法,现在个别人表面上开始看一遍,这个也学那个也学,但是深度不够。以前我们闻思的时候,一本书至少也要翻阅三遍以上。在上师如意宝面前依止将近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每次上师讲任何一个法至少也是看3遍以上。刚开始听讲的时候自己发愿,无论再怎么样,我最好是看三遍:课前自己先看一遍,上师讲一遍,然后最后至少再看一遍到两遍,是这样闻思的。
但现在很多人以忙碌为借口,我们辛辛苦苦地给大家准备的法本,有些人一点也不看;有些人看了一遍,然后也根本不珍惜;有些人甚至对法本就视为一般的报纸、资料一样的,根本想不起这里面是有真理的。我刚才说了,我为了一个法本要花很长时间,找很多关系,找了很多很多人才能最终得到。其实这本书里面,只是英国人、美国人对前世后世问题的看法。
对在座的很多佛教徒来讲,我们可以说是佛教的专业人士吧,我们所讲出来的道理也许还是有些参考价值的。因此我想,今天来这么多人,对大家应该有什么就讲什么,很公开的,直接的。我也没必要给你们说很多好话,说你们都是很好、很胖、很不错……,很胖很多女孩子不高兴。所以,很苗条呀,很开心,很…… (上师笑了)
其实佛法就是讲人心的改变,你们也想一想,我讲完了以后,最好对每一句回去思考一下。我们现在学的广度还是可以的,但是深度不够。什么叫深度不够呢?我们以前是这样学的,比如说上师如意宝讲一堂课,中间哪怕是讲一个开玩笑的话,我们也要深入地思维很长时间。里面所举的每一个比喻,都再三地去挖掘其中的甚深含义。如果你不这样对待,而把它当成一般的世间语言的话,就得不到里面真正具有的甚深涵义。
为什么大家在学佛法的时候特别崇拜上师呢?因为上师所讲的教言,都是符合佛教的道理的。这种佛教的道理有一种窍诀性,也是一种经验。就像现在世间人看病的时候,对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的诊断就会很接受。同样,我们学习佛法的话,要依靠这些大德们和上师们真正的窍诀性的开示。有了窍诀性的开示后,光是听一个灌顶,一个教言还是不行的,还要如理如法的修行。
- 以智慧辨别真伪
今天我跟另外一个法师在电话里聊天的时候(也算是一种聊天吧)——但是我们聊天跟现在世间人聊天不相同,确实是更接近佛教和真理一些——我们在交谈过程中就发现,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如法的现象。不说其它的,只说一个修加行。我今年一直修加行,现在学院里面的好几百个、几千个人都已经修完加行了,然后接受大圆满的灌顶也好,密法的一些传承、修行都可以的。
但现在有些人说,通过花钱可以代替修加行的。五六年以前有些人说,600块钱修加行就可以了。这样算的话,一个加行是100块钱。现在听说已经涨到3000块钱了,那这个也值得,因为物价也在不断地涨。
对这种说法,我对这些人,不管是谁并没有什么抵触或者什么意见,但是这种人的做法,确确实实不符合传承上师们的教言。还有一些人说,大圆满是可以直接修的,不需要经过前行。再怎么样,我们也是观察、翻阅过千经万论的,特别利根的可以直接接触大圆满修法。但是没有经过修加行的,以前在藏地确实没有发现过。当然你们若是属于极个别利根者——现在如果有的话——也是很好的。
也许今天我所说的全部都是驳斥别人的、发太过的,而没有建立自己的宗派,但这个也是中观应成派的一种做法。所以,希望你们能接受并思考一下。在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很多说法,完全跟佛教的教义相违。尤其是刚开始学佛的人根本不懂,便随着这个人的说法,随着那个人的说法,这样会有很多的迷茫的。学院有些上师即使出去,虽然身体不是很好,经常见面的机会也很少,但是我们也尽量地想办法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给大家讲课方面。
但是有些人该学习的佛法不去学习,自己在外面找各种各样的上师,在那里也得不到真正的佛法,到后来自己跟上师之间发生一些矛盾,由于已经完全放弃原来真正的学佛团体,最后,即使想回去,也不能回去。而有些上师只是关心一些特殊的弟子,其他人到了最后就会走投无路,不知何去何从。这种情况,在现在的社会上是非常非常多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作为佛教徒应该要头脑清醒,对现有的机会应该去观察。
我个人来讲,并没有说我们所传的佛法是最好的,你们一定要接受我们的传法,我梦中也没有这么想过。哪里有珍贵的上师、哪里有珍贵的佛法,不管是谁的,大家都应该接受。但如果不了解菩提道次第,方法和行为不如法,什么样的上师、弟子、教法都不一定对你有利。
- 对负责人的要求
在这些重大的问题上面,我希望各地的组长也好、负责人也好,不要只顾自己。前一段时间,对个别地方的一些弟子,明明知道他们入于邪道但是没有去管,后来我遇到他们的时候就很不高兴。我说,你如果是一个公司老板的话,下面的这些人已经离开了可能你不会不管的。作为一个负责人,如果负责任的话,当下面的这些人真正不明白的时候,大家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事情。
我们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如果只要想着自己,自私自利特别强的话,在很多行为上会露出来的。今天可能我说得比较多,前一段时间,我在外面听得也比较多,看得也比较多。看到的大多数人中,可能60%不如法的,40%是比较如法的。
我希望各个地方的负责人,一定要按我们所说的那样,学佛的团体不要有各种各样的化缘、搞经济、搞政治、搞个人的宣传,这些都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个人不愿意搞这些,我和大家的交流,纯粹是佛法上的交流。不论是到学校,还是在老百姓中,跟各个层次的领导相处时,我都是这样想的。
因为佛教对整个人类,乃至所有的生命来讲是一个如意宝。不仅仅我这样想,也包括世界上无数的科学家。你们不信的话,看看智悲佛网还有很多其它的网站上,国内外的科学家对佛教的评价是怎么样的。所以,对这样的如意宝,我们不应该利用它搞政治,搞经济,搞个人的宣传,或是搞各种各样的非法的事情,那就体现不出它无比的价值。希望我们以纯粹的佛法来利益众生,希望大家要掌握好这一点。
各个地方对不管是学净土、学前行,还有其他上师的弟子,应该要有一些灵活性,要善于处理、善于理解、善于沟通,这一点很重要。
其实对于自己组的事情,你们可能方方面面都要沟通很多次。我们佛教徒之间的问题,也一定要反反复复共同协商,相关负责人再三商量后,为大家解说,以说理的方式服人,而不是强迫。
各个地方的负责人要有智慧,有些人因为没有智慧,他的一句话毁坏了几百个人、几千个人的善根。所以这方面,我想每个人尤其是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善巧方便,如果没有善巧方便的话,一个人简简单单的一个行为,下面好多人的信心都会因此退失。所以,大家都要共同努力,反反复复一而再、再而三地协商,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话,最后有些人退失了,有些人掉队了,也是没办法的事。
作为负责人,千万不要简单地对待这些事情,一句话就让他们不要学了,或者一句话就让他们离开了,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合理的。不要说很多人,哪怕是一个人的善根毁坏的话,我们也有非常大的过失。因此,各个地方的负责人一定要以善巧方便来处理。比如,你和家里最亲近的人发生了矛盾,那时,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待的?一定是通过多次协商之后才决定的,对下面的很多事也要这样来处理。
- 关于香港佛学青年研讨会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还有香港教育学院共同举办的佛学青年研讨会会在今年夏天举行。当时他们要求我也去,我也准备去。我以前也去过香港很多次,如果各方面的因缘具足的话我会去;但是如果因缘不具足的话,我不一定去。那里有很多学者,以三大学校为主的很多学者会在那边讲座,这样的讲座,对我个人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跟这三个学校的教授和校长要了一些名额,现在报名时间马上要截止了,我们准备延期半个月。你们家里的如果有大学生或老师,各方面的因缘具足想去的话,我个人的建议是应该去。去年我去了香港几次,对佛教各方面的认识包括世间的一些见识都有所进步。国外对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是非常认可的,内地的有些大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有些都不愿去,直接到香港大学读书。如果让他们到其他地方学佛,他们可能会有很多担忧?但在那里是不需要担心的。这三所学校应该是很有影响力的,很难得的学校,很多的富贵子弟都去那里。
因此我建议,如果各方面的因缘具足要争取去那里。这三所学校的教授,还有一些智者会有三天的讲座。对知识分子来讲,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原来要求交论文,现在时间比较紧,如果几千、上万字的论文实在有困难,那么象征性的谈一些感想也是可以的。你如果真正想去的话,少写一些也可以。他们那边也不容易,要提供吃、住,自己只要解决一下路费。即使在香港,很多人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现在,7天的旅游是开放的,每天都有30多万的人来来去去,办一个通行证,应该说是很容易。
如果想参加香港的佛学研讨会,可以在4月15日之前报名。除了内地的与会人员,三所主办学校也有香港和其他地方的人参会。报名的名额是以前前优先来安排。我在这里给大家提醒一下,以前,也开过佛学研讨会,有些人可能有各方面的担忧。但是,这次是香港几所大学校来主办,大家可以放心。你们如果去那里读大学,可能有各种困难,现在,利用这个机会,花少许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有很大的收获,应该是很有必要的。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当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我特意为我们这边的人要的名额,有些人可能会想去,希望你们关注一下。
放生仪轨和课前课后念诵
现在,各地放生的情况良好,以前我们要求,放生时要按照《放生仪轨》念诵,仪轨全部是统一的。去年,我去了很多地方,发现他们放生的时候,并没有执行我们的规定。
最近,我对相关负责人要求,以后,共修上课的前后文念诵一定要一致,要按照学会的念诵仪轨念。有些人念得特别多,这个祈祷文、那个祈祷文、这个名号、那个名号,光是念诵就要一个小时左右,这么做不是很合适。如果要念的话,可以在共修结束的时候念。还有《放生仪轨》,从今年开始,放生念诵的仪轨要统一,不要自己想念什么就念什么,这样也是不合理的。
2012.3.22
《索达吉堪布UC开示(2012-3-22)》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