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温州宋智明居士
智明仁者:
来函悉。书十册亦妥收,请释念。我定本月15日赴黄岩,但船票尚未买到,能否成行,尚未可卜。或者再要耽搁一二日,令友张君祥春处,已复信,想已尘清览矣。
令正某某,我已委托陈文珍为之辅导,陈同志由参禅悟入,虽未习密,但既已归源,则一切法门皆了如指掌矣。令正宿根颇厚,但儿女情长,似为学道障碍。现隔日至陈处随其打坐一次,以便随时拨正、释疑。
阁下不畏艰难,决心向道,自是宿植善根所致,望持之以恒,勇猛精进。慎勿半途而废,有负此生!打坐时,要一切放下,既不可胡思乱想,也不可要求入定,更不可急望开悟,或求得神通;要如大死底人相似,百不思、百不理,只一心持咒,观听咒音,摄牢意、耳、二根,秉直念去,念至“若昏若昧”时,似睡非睡,而手印不倒不散,口持咒不停,心中了了分明,即得初步昏定,再坚持下去,念至无能念时(能念之心即妄心,妄心不行时,即无能念了)随势一放,则身心顿时化空,本来面目现前矣。
相反,咒虽不能念,而心中昏昧无知,手印散开或倒下,身体前俯后仰,此为昏睡,不是定。须要振作精神,张开双目,挺直身体,高声持咒,驱散睡魔,方能入定。阁下持咒,用默念方法,未始不可,但①易耗血,②易昏睡,如用之调剂金刚持,则较善矣。(即唇吻动与不动,互相调剂,不一味动和不动。)
又修法持咒,须持至不能持时——即妄心不行,无能着力而不能持时——俟其自脱,而不可自己中途停止。以自己停止,意识尚在,身心不能双脱。来信说:稍觉轻安,忘了持咒,提起咒,又不似前清静。此像习惯问题,因为你以前习过静坐,而不熟习持咒法门,稍加时日,自能入静,望勉力为之!
来函所列诸同仁,均请代为致候,恕不一一另笺问候。温州原本佛地,故信佛者众,当此末法时代,净土法门最为当机,以该法简洁易行,稳妥方便,又得佛力加持,接引生西,实成佛、了生脱死之最径捷法门,望诸同仁一门深入,一心念佛,发愿生西,则当收事半功倍之效矣。匆匆不尽,即祝进步不息。
钟鼎致礼
3月17日
临发信,又接张君来信,说将与贵地道友三人于本月25、26日同去黄岩,俟此向道心切,钦佩何似!惟我25或26日恐尚未至黄岩。请稍缓,俟我先去,看该寺情况若何,如可安居者,当函请张君等来黄岩共话无生,否则,徒劳往返,则私心不安矣。
钟鼎又更
1990年
智明:
脚跟立不稳,听人左右,确未开悟;假如真开悟,活佛当前,亦不动摇。南怀瑾先生做的《楞伽大意》,我看了一点,(因为是人家的,人家急于拿走了)说得不错,某某能上本宣扬,也很好。因他各说和我们所讲并无差异,人有利钝,法无高下。究尽与否,全看修的人能否通身放下,丝毫无着。假如时时在计算得失,念念不忘名利,任你再高妙的无法法,也不究尽!何况心密还有印咒在修哩!你要真究尽,是无修、无得、无证,假如南先生还有法在修,也不究竟!
温州是要来的,但现在有很多事未办妥,不能来。等你们建筑工峻,我上海的事也办妥了就会通知你们,现在不要急,慢慢来。洪堂的事,让他自己去好了。我们一不为名闻利养,二不为分宗立派,有缘度人,无缘自度,不和人家纷争较量,望仁者深体之!
中丁
3月24日
智明:
来函悉。功夫做到空沉死寂,讲课、写文章脑筋也动不出,这是你将有一个飞跃进步的前奏。不要害怕尽力和它磨拶过去,自然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美妙风光。
你说,令岳父和寺里几位同学要来上海看我,非常欢迎!但我就要到上虞卧龙山洽办寺庙开放和接班事宜,无暇接待你们,非常抱歉!还是等些时,俟我有暇,来广化寺看望你们大家吧。匆匆不尽,即祝康吉。
中丁
5月30日
智明贤契:
关于“平常心是道”,本来即此知冷知暖、知饥知渴之灵知之心,是我人本来面目,既不用向外追取,更不可着半点神奇,寻常日用,随缘起倒,无取无舍,无嗔无爱,古人所说:“穿衣吃饭即是!”但稍一着境,有所留住,便又成“举心动念便非”矣!
来函说“目前可否暂居斯境,待力量充足再去之。”这岂不成了“有所留住”?心有所住,便成妄想,养妄想而成道,犹如煮沙而望成饭,何可得哉?
目前力量不充,可勤于观照。不令有所住着,镇日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切不可放逸,住于安适之境而沉于幽隐妄想,招致最终的败绩。
解悟为悟道之端,果能随解而力矫粘着物境之妄情,时时处处着力观照,才有念起,即便觉降,不只在口头、文字上用功,久久当能达到来函所说:“分别心歇,大道现前”之境。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法法皆是假法为宗,故说法本无法。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今人妄生分别,说此好彼坏,喜此厌彼,皆心不平等故,你处当然也不例外。宏法须视时节因缘,不可勉强。近有人和我接洽至香港宏法,如事有成,又须往香港一行。
你处需语文老师,但我所知之人,均已年迈,不愿再外出饱涉风霜,故无可推荐。祝你前进不懈。
中丁
10月21日
我现在暂时迁居至西藏北路96号,以后来信,迳寄此处。
智仁者:
来信收悉。学佛贵心悟,时时处处彻见自性,不为事、物、境所牵流,此是诞生王子,将来必定贵为天子(成佛)。其假法修者,皆落二落三的外围功勋位,任你神通再大,也不过是王、侯之位,不能升为天子。
因一切事、物、境皆我灵妙真心的妙用显现,故眼见一切事物时,只见本性而不为影像所扰。时时如是观照,此真用功者也。功夫纯熟时,脱去观照,而归家稳坐矣!
某某等人,不明此理,在功勋位上着眼,修什么法,任你怎样勤苦用功,因有法在,将来也不免俯首称臣,真是冤者枉也。悲夫!
观如小师根器很好,将来大有作为,望善自护持引导。你能找一工作以负担家庭开支也很好。匆复,顺祝迪吉。
中丁
9月11日
智明:
你怎么把地址搞错了,害得济群师走了好多冤枉路;你的二封信又被退了回去,足见做事粗心不得。济群师受法后,已由苏州探望他的父亲和兄长后回到福建,想你第三封信寄出后,已见到他了,一切详情就不多谈了。洪堂和悦林都是你多事,叫他们来求法的。其实这大圆满法,前半“彻却”,就是心中心法的见性。因“彻却”有很多修法,根性差者,须用有相过渡,反是,直下三空相应。无修、无证、无散乱,一切法不立,就是禅。是以心中心法彻见本性后,还用什么“彻却”法?至于“妥嘎”,乃宗下的向上法,果能于见性后,绵密保任,不多久,亦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不过“妥嘎”多个方便接引,迅予圆成罢了。要修“妥嘎”,必须于见性后方能进行,因心不动方能用光导引;导出光后,方能不着相,住在光上,成为光妄。薛、周二人远来,不得已,已将观光法传授了他们。但我看他们,心并未空尽,观出光后,将着在光上,不得真实受用也。
你与某某年纪还轻,不必忙闭关。现在广化寺须你们教导初机学生,济群师也不会放你走,现在还是一面修法,一面教导学生再说。现将来问条答如下:
一、你们现在闭关的机缘不成熟,阿芷还要工作。
二、要闭关修妥嘎须朝南,以便看太阳、月亮,屋边须有大水,以便坐在水边看水光,还要有电灯看灯光,更要清静无吵杂声。
三、准备道粮充足,更要紧的是身心清净,毫无挂碍。否则,闭关要着魔的。
四、关于居士指导出家人的事例,世俗每多偏见。认为居士身份不及僧众高贵,应排在僧后,不能和大僧并驾齐驱,更何能教导僧众?殊不知僧宝者乃依佛法修持有得,戒律精严,堪为人师,即为僧室,非关出家与不出家也。再说僧有二种:一者出家剃发、染衣为小乘罗汉僧,二者依佛三学修持有得,不剃发,着俗人衣,为大乘菩萨僧(参看《佛学大辞典》1241页二种僧条)。所以你不必胆怯,尽管理直气壮的教导。假如你要出家,要取得某某的同意。你们夫妇同修佛法,不做世俗夫妇想,是最上的菩提眷属了。
五、心中心法顶好再多修些时,庶几脚跟稳健,不为境转。不然者,力量较差,虽有悟处,于顺逆境不得自在,终将沦为悟后迷也。
六、由光明一现不再现看来,可知静功尚差,应多多修法,修至身在光中不觉有光,浑化相忘,庶几可矣。
七、有厌烦即有喜悦,都是相对的妄相。我们应该既无喜悦,也无厌烦。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尚为诸禅德诃斥,何况厌烦文字耶!
八、某某与爱人感情有裂痕,不是修双身法能补救的。双身法不是夫妻行淫,而是有功夫的人作了生死的考验。双方都要能悬崖勒马的功夫,精不走漏才行。否则,便是行淫下地狱了。
九、广化寺有你们为初机学人作指南,已很够了,不必再要我前来为他们作辅导了。匆匆不尽,即祝
进步。
中丁
3月12日
智明仁者:
来稿已代改妥,望重抄后再寄出。
关于净土修法问题的文稿,一般人看了,尤其是现代的净宗行人要吓得发抖的。难怪《广东佛教》不敢刊载,要盲付更改其中的辞句了。但我认为,要得真生西方净土,不如是用功,仅如现在依样画葫芦似的、轻描淡写的做做早晚功课,散心、有口无心的念念圣号,是不能往生的。
他们不敢发表,就请寄回来,不要使他们为难,另寻别处,或者有其他机遇时再行发表好了。你看如何
中丁
8月31日
智明仁者:
我于本月五日从无锡回沪,见到你十月廿七日来信,知你对修法的过程有些模糊不清,兹就来问…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温州宋智明居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