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戒律的相关开示
我们今天讲戒律。戒律里有很多内容,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别解脱戒里也有很多内容,我们现在学修的是八关斋戒和居士五戒。我们在《善者戒行》里简单、概况地讲过那些戒律。如果详细地讲,还有受戒、开戒等很多内容。若是真正把戒律学会了以后,受持起来并不难。但是因为现在我们不懂,所以觉得受戒难。
很多人根本不敢受戒,怕犯戒。有的受戒以后遇到违缘障碍了,也不知道可以舍戒,不知道还有很多方便的做法,所以破戒了。戒律有很多种,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根基和因缘而受。不是谁都可以受戒,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受戒。若有智慧、有方便,受戒非常容易。我们首先要学习戒律,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后我们有时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再仔细讲。懂得多了,持戒也会更容易一些。
其实受戒本身是一种解脱,但是很多人受戒以后却有矛盾、有压力了。不会受戒,所以有压力;不懂戒律,所以有矛盾。很多时候,不同的戒条看起来也有冲突,这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受持的。受戒了以后,也有迫不得已的时候,也可以开戒。明白了以后,受戒就一点都不难了。
现在我们的情况是:一不敢受戒,二守不住戒,只能破戒。其实不敢受戒,就是因为不明理,没有明白受戒的必要性以及受戒真正的功德和利益。佛法里讲戒、定、慧。戒是基础,有戒才有定,有定才能产生智慧。不守持戒律无法得定,没有定就无法生起智慧。我们学佛、修行、成就要靠戒律。戒律是一切成就的根本,是一切功德的来源。没有戒律就不会有任何的功德和成就。作为学佛人,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受戒。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其他的功德和成就。
受戒也是很多世间福报的来源。我们讲八关斋戒功德的时候,讲了很多受戒的功德。八关斋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最简单的几个戒条,都有那么大的功德和利益,别的就更不用说了。居士五戒虽然戒条不多,但是受持的时间比较长——一生一世。菩萨戒、密乘戒有根本戒、支分戒等很多戒条,时间是乃至菩提果——直到成佛。时间长,戒条多,要求高,所得到的功德和利益也多。
受戒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不管你要成就世间的事业还是成就出世间的事业,都要靠戒律。戒律清净的人什么都不用怕,一切都会顺利吉祥。所以说,受戒很重要,我们都应该受戒。
现在很多人都不敢受戒,怕犯戒。犯戒是难免的了,作为凡夫不可能不犯戒,但是可以忏悔。受戒了就不能随便,一定要以正知正念、以佛法来对治烦恼习气。如果实在因为不明理、不深信、烦恼重或习气重而犯戒了,我们可以通过忏悔来清除。
佛讲戒的时候,首先讲的是怎样受戒,在具足何种因缘和条件的情况下能得到戒体;其次,讲得到戒体以后应该怎样去守护它;再次,讲一旦破戒或犯戒了,应该怎样去恢复,去弥补。尤其在密宗里,没有定业,任何罪业都能忏除。所以比较有智慧的人,即使犯戒了也能解脱,因为他犯戒后会立即忏悔。但是没有修行,没有智慧,不明理的人,犯戒了很难解脱,因为很多时候他不知道自己犯戒了,即使知道也不懂怎样去忏悔,所以很难铲除业障。因此,明理的人容易在这种状态中解脱,不明理的人解脱就难了。
要通过忏悔忏除业障。什么叫忏除业障?就是将业障与自己的相续分离,不让业障与自己的相续共存,不让业障储存在相续中。如果犯戒了、造业了,要及时忏悔,最好的对治是忏悔不过夜,中等的对治是忏悔不过月,最差的对治是忏悔不过年。对治得越及时,消业越容易,时间越长业障越不好忏除,过了三年以后业障就很难忏除了。所以我们应该受戒,然后尽量不犯戒,一旦犯戒了就猛厉忏悔,越快越好。
有人说:“犯戒了也没事,我可以忏悔,通过忏悔都能忏掉。”如果以这样的心态犯戒,就很难铲除业障了。作为凡夫,我们还有很多烦恼,有很多不好的习性,有时候身不由己,不知不觉地犯戒;嗔恨心一上来控制不了,就犯戒了;贪心一上来控制不了,就犯戒了;习气重,不知不觉地又犯错犯戒了。但是我们通过忏悔都可以铲除这些罪业,以后一定会注意,能更加谨慎,这样你又进步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如果因为怕犯戒受到惩罚而不敢受戒,这也是自私。“我受戒以后如果犯戒了,护法惩罚我怎么办?佛菩萨不高兴了怎么办?”于是就不敢受戒。不受戒就不能解脱,不能成就。
受戒以后必须严格守护,尽量做到清净持戒。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很多道理还不明白,有时候肯定会因不明理而犯戒;有时候虽然明白了一些,但是还没有深信,然后也会犯戒;有时候也知道、也相信,但是烦恼重,烦恼一上来就犯戒了;有时候因无始劫以来的串习重,不知不觉又犯戒了。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立即忏悔,越快越好,抓紧时间把这些罪恶和自己的相续分离。忏悔就是知错改错,这也是一种进步。如果你认识到错误,立即改正了,这也是一种成就。忏悔的过程中也在开悟,也在成就,也在进步。其实不怕犯戒,只怕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错。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只能破戒。迫不得已的时候肯定会破戒,现在你的相续、根基、修行层次就在这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的还是不明理,其实很多情况下,佛都允许了,有开戒的时候,你就可以方便地做一些事情;实在不行,还可以把相续中的戒体舍掉,过后再重新受,这也是一种方法。
其实,如果有智慧、有方便的话,一点都不难。受戒、持戒应该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但是现在很多人受戒是一种控制,一种束缚,不是一种解脱。我们一受戒,心里就开始有压力了,生活、工作中遇到很多的事情会与戒律产生矛盾和冲突。这说明你还是不明理。多学一学,慢慢就好了。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比较对众生是利大还是弊大,这样取舍就不难了。若是对众生利大弊小,就可以大胆地进行;若是对众生利小弊大,就严格守护,绝不犯戒。
我们为什么要在培训期间安排这样一个课程呢?就是因为这些对大家来说太重要了,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今天学戒,很多人都没当回事,没有抓紧时间,也没有用心学,认为像单位或公司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一样。不一样啊!我们是在追求解脱,追求成就。如果没有戒律,没有受戒持戒,怎么能解脱,怎么能成就呢?
现在有的法师不敢讲戒律,怕人们不接受,都跑光了。必须要讲戒律,必须要懂戒律!不懂才会跑,懂了以后不会跑的。没有戒律的基础,学佛是不会稳定的,有一天一定会灰心退步。就像修建高楼大厦,没有地基是不会牢固的,有一天肯定会倒塌的。同样,如果不受戒,不懂戒,盲目地学,盲目地修,这种人一定会出问题。
如果大家真心想解脱、想成就,一定要一步一步地来,别着急,别总去找感觉,找觉受,那些都不可靠。我有时候讲一些比较高深的法或者境界的时候,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但按次第、系统地讲一些方法,都不怎么爱听,也不感觉殊胜,问题就出在这里。刚才讲的那些没有按次第,按程序,偶尔一两句说到你心里去了,就像是打麻醉针,吃去痛片一样,当时好受一点,心里亮堂了一些,舒服了一下,就觉得太殊胜了。其实这个并不殊胜,它是暂时的,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要解决根本的问题就要按次第,按传承,按仪轨学修,最后才是真正的成就。任何时候都不会灰心、不会退步,不会动摇,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才是真正、究竟的解脱。之前都是假的,不可靠。
你们现在学佛修行,有时候有一些好的觉受,就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开悟了、成就了?不是!不要去找感觉,感觉肯定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觉受也是,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时候对自己挺有信心,觉得自己改变了很多,进步了很多;遇到一些对境或者困难的时候,对自己又没有信心了:“哎呀,我太差了,太不行了。”这都是错误的想法,都是障碍。你的感觉是一个分别念、妄念。妄心不可靠,真心才可靠。
大家应该按清净的传承,按完整的仪轨,按次第修学,这不会有错。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成就,就能解脱,但最终你一定会成就,会解脱,所以不要着急。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轻松自在,但是也不能懈怠散乱,这个度要把握好,不紧不松,稳稳当当,按部就班就行了。
感觉好不好无所谓,有进步没进步无所谓,有成就没成就也无所谓。相信上师三宝,相信自己,坚定信念,死心塌地地学修,一定会成就的。这些都很重要!真心想解脱、成就,必须要这样。
我们通过四外加行修出离心,通过皈依、发心来修菩提心,通过消业、积福、上师瑜伽修大圆满——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这个程序、次第是不会变的,这是一条完整的解脱、成就的道路。我们在皈依的时候就已经下决心了——以正法为道路。现在我们修的四外加行、五内加行,以及后面的特加行、正行都是我们的道路。这样一条路,只要我们稳稳当当地走下去,最终一定能成就大圆满,不会有问题的。因为从普贤王如来到现在,无数的众生通过这条道路最终到达了彼岸,到达了圆满的境界。
我们的传承,远传有无数的历代祖师,近传也已经有十八代上师了,有些是通过如来密意传,有些是持明表示传,还有些是补特伽罗耳传,通过这三种方式传承下来。这些传承从来没有间断过,法脉也没有被污染过。
末法时期,到哪里找这样一个清净、完整的传承呢?好多传承都已经间断了,被污染了。但是我们历代祖师的成就和境界一个比一个高,弘法利生的事业一个比一个广。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传承没有间断,没有被染污。大家要相信!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太幸运、太有福报了!在这样的五浊恶世,这么一个纷杂的年代,我们能够遇到此法,遇到这么清净的传承,这是一…
《关于戒律的相关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